㈠ 中伊簽署25年全面合作協議,這對雙方有什麼好處
目前我們國家和伊朗簽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協議,對於中國和伊朗雙方都有著非常多的好處,而且這項協議涉及到經濟政治社會方面面,這對於中國和伊朗兩個國家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而且這對於中國和伊朗兩個國家來說,他們的貿易量也比較多,日常在各種各樣的活動場合也需要各種各樣的協議和合作,這次簽訂這樣的協議對於兩國今後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㈡ 全民公投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好處
㈢ 對於庫爾德人的獨立公投,伊朗是什麼態度
庫爾德人建國事件一度鬧的沸沸揚揚,周邊幾個國家幾乎成聯合之勢包圍庫爾德,而庫爾德人也非常強硬的想要趁機獨立,但是在10月16日,伊拉克政府大軍奪取了庫爾德人掌控的石油重鎮基爾庫克時,伊拉克庫爾德武裝沒有做出有組織的抵抗,並且與日前宣布願意「凍結」公投結果,並尋求與伊拉克政府協商。
請注意,是「凍結」而不是取消,也就是說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忽然又解凍了。
最後,就是美國從中斡旋的結果。庫爾德武裝獨立勢必在中東引起更大的連鎖反應,以目前美國在中東的連番失利情況,根本無法應對由此而引起的復雜局面,所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緊急訪問,從中進行斡旋。庫爾德武裝在沒有美國與以色列的支持下,沒有實力與四個國家進行硬碰硬的獨立戰爭。
所以伊拉克庫爾德武裝「凍結」公投結果,其實是綜合考慮內部情況與外部環境之後,不得不進行的退步策略,但是絕對不會是從此和平,相反,當庫爾德武裝感覺羽翼豐滿,實力充足的時候,必將在中東再次掀起更大的血雨腥風。
㈣ 外國人為什麼搞公投 不怕國家分裂嗎
夫妻都可以離婚,為什麼國家就不能分裂?
國家是人民的共同體,國家存在的目的就是給人民提供公共服務,而不是反過來
看明白這一點不就好理解了
所以西方很多國家都有過獨立公投,魁北克的獨立公投差點就成功了,贊成的49%,反對的51%
㈤ 伊朗擬用被韓國凍結資金支付聯合國會費,成為聯合國會員國有什麼好處
聯合國是一個全球性的國際組織,自1945年《聯合國憲章》的簽訂生效標志著聯合國正式成立起,聯合國會員國不斷的增多,至今已成為當代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在維護世界秩序,調節各國關系之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對於全球性的問題,各個國家都要遵循聯合國的指示,要遵守《聯合國憲章》中的原則。聯合國治理促進各國和平,推動各國在國際安全,社會進步,國際法等方面的合作。隨著聯合國組織的成立,各國的文化交流逐漸加強,世界的緊張局勢也有所緩和,世界的經濟,科技,文化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作為聯合國會員國成員之一,每個國家也應該承擔起應付的責任。要時刻遵守《聯合國憲章》中的宗旨和原則,履行聯合國的約定,要尊重每一個聯合國成員國。在發生爭端時,聯合國成員國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不能以任何方式威脅聯合國成員國或者採取武力。同時,在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中,聯合國有權打擊破壞世界和平,威脅世界秩序的行為。每個主權國家,都應該嚴格履行合國的責任與義務,都應該共同維護世界秩序。
㈥ 人民幣國際化是什麼有怎樣的好處
簡單的說人民幣就能夠在其他國家使用,可以在境外進行合法流通,也被外界所認可。比如說我們拿100元人民幣在巴基斯坦可以直接用來消費。隨著國家實力不斷提升,人民幣的影響力也跨出了國門,如今人民幣可以在28個國家當中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比如俄羅斯伊朗阿爾及利亞,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直接就省去了兌換成當地貨幣的麻煩,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很大好處的,而且作為國人的我們也會為此而感到驕傲。
人民幣國際化對於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來說則有著更多的投資機會。對於投資機構來說,省卻了匯率的風險,在國際上進行投資會有了更多的選擇。
㈦ 科索沃為什麼獨立有什麼好處
獨立後果 樹立危險的先例 本報綜合報道 科索沃雖然是個彈丸大小的地區,但牽一發動全身,所涉及的法律問題關繫到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是否可以分割、是否可由聯合國作一裁決等等重大原則。如果貿然造成先例,不止是立即對周邊國家的穩定造成影響,存在了350年的「主權不容干預」的國際共識也就遭到重大挑戰。 科索沃問題就像是一個「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誰都無法預測將會對世界各國產生怎樣的影響。科索沃宣布獨立,就意味著打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有可能在其他國家引發帶來「多米諾骨牌」效應。 現在世界上多數主權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如果各個民族紛紛效仿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尋求獨立,世界將會分裂成幾千個民族獨立國家。 刺激他國分離運動 首當其沖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多個民族和聯邦共和國組成。一旦科索沃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獨立,很可能成為西方國家今後干預和支持俄境內民族分裂的重要依據,從而對俄主權獨立和國家統一構成極大隱患。這也是俄羅斯在科索沃問題上與美國和歐盟針鋒相對的深層次原因。 在歐洲范圍內,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其他國家:西班牙有巴斯克分離主義運動,羅馬尼亞境內的匈牙利族也在鬧獨立,斯洛伐克的匈牙利族也不安分,塞普勒斯有一個棘手的北塞普勒斯共和國問題。科索沃的獨立,給這些分離主義者樹立了榜樣,肯定會給這些分離運動新的動力,這也是科索沃獨立的最大危險。 科索沃檔案 何為單方面獨立? 科索沃阿族單方面宣布的獨立是一種不完全意義上的獨立。科索沃獨立後會得到美國、歐盟多數國家的承認,但由於俄羅斯的抵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加入聯合國。另一方面,科索沃的獨立是「被監督的獨立」,科索沃獨立後會繼續受到「國際力量」的監督與管理,並不是一個「主權真正獨立的國家」。 民族國家獨立是個國際法問題,在現有國際法框架內,在聯合國大會及安理會決議的基礎上獲得獨立地位,這類獨立被稱為合法獨立。目前的情況下,科索沃基本不太可能依國際法途徑取得合法獨立地位。 首先,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規定,科索沃應屬於塞爾維亞。由於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已經多次表態拒絕科索沃獨立,因此安理會不可能在現階段通過與1244號決議背道而馳的新決議。 其次,科索沃獨立在國際法上無先例可循。一個自治省要求聯合國通過決議的方式脫離母國而獨立至今並無先例。聯合國憲章規定有民族自決權,但僅適用於受殖民統治的地區或受外來政權統治的民族,非受殖民統治和外來政權統治的民族單方以公投方式宣布獨立是非法的。科索沃自古以來就隸屬於塞爾維亞,並不存在外來的殖民政權。 (本報綜合報道) 科索沃地位問題 科索沃是原南斯拉夫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的一個自治省,面積約1.0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其中90%為阿爾巴尼亞族人,其餘多為塞爾維亞族人。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科索沃阿族人一直謀求實現科索沃獨立。 1999年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的第1244號決議。根據這一決議,科索沃由聯合國特派團進行管理,北約領導的國際維和部隊提供安全保障。 2007年3月,聯合國特使阿赫蒂薩里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科索沃在國際監督下實現獨立的建議,但由於俄羅斯反對,此建議未能經安理會表決。隨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授權歐盟、美國和俄羅斯三方啟動新一輪會談。 在歐盟、美國和俄羅斯三方特使的主持下,從2007年8月起,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族就科索沃最終地位進行了多輪談判,但由於雙方分歧較大,談判最終宣告失敗。 今年2月14日,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討論科索沃局勢,但仍未能打破僵局。 (據新華社) 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 拉開美俄長期抗衡序幕 像旁觀者一樣,以美英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希望科索沃獨立能夠在成為既成事實後自行消化其負面影響,但問題是,這一涉及到塞爾維亞領土完整、地緣政治安全的事件,不可能自愈,其產生的沖擊波已經影響到國際關系。 對於科索沃,塞爾維亞也已表示將會採取一系列措施,盡管不大可能會採取武力手段,但採取的外交、經濟和文化手段,也勢必會影響到科索沃的穩定與發展。 而在科索沃內部,塞族的抗議也是此起彼伏。當地的一位詩人如此寫道,另一場科索沃戰爭正在等待著塞爾維亞人,只是這次不再用刀劍,而是用蠟燭、歌聲和祈禱。而另外一些人則相信,科索沃永遠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耐人尋味的是,俄羅斯在反對科索沃獨立的表態中,特別暗示,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如果得到西方國家的承認,莫斯科將為兩個未被承認的自治共和國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提供擔保,而這對於親美的喬治亞無疑是一種威懾。 科索沃獨立對於俄羅斯,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從集體安全的角度看,俄羅斯對塞爾維亞的力挺,有著重要的地區戰略利益考慮。如今,面臨著美國「反導計劃」和北約東擴的雙重壓力,俄羅斯急需重建集體安全體系,而與塞爾維亞的盟友關系也就此成為了制衡北約東擴的一道屏障。從某種意義上說,科索沃問題甚至還創造了一個契機,將塞爾維亞從西方陣營推向了俄羅斯一邊,而俄羅斯對塞爾維亞的「仗義」支持,還會吸引一些國家向莫斯科靠攏,並會潛移默化地分化西方陣營。 事實上,如西方媒體所坦言的那樣,英國等國的如意算盤未必會如願以償。歐盟在科索沃問題上如果不能處理得當,將會影響到他在世界范圍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今,由於各自立場不同,在歐盟內部,圍繞著科索沃獨立,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分歧。而俄歐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 美國的熱心也未必會有好報。就美國的外交重心而言,無論是伊朗核問題、伊拉克重建還是巴以和平,抑或是能源安全利益,都集中在中東、西亞、外高加索及巴爾乾地區。這一大片地區的重建和平及繁榮前景之間,也都存在相互關聯的問題。 更大的挑戰則來自於美俄對峙。在過去一年中,反導計劃已使得美俄關系倍加緊張,而俄英關系在布朗上台後也幾經風波,在世界形勢面臨地緣政治、國際經濟及一些全球問題考驗之際,這種沖突的加劇,無疑為本已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了更多不穩定因素。而美俄兩國,也很有可能再次拉開長期抗衡的序幕……
㈧ 獨立公投的公投成功
1846年,賴比瑞亞獨立公投。52%支持獨立。
1905年,瑞典-挪威解體公投。99.95%支持解體。公投後產生的兩個獨立國家,挪威和瑞典。
1944年,冰島獨立公投。99.5%支持獨立。
1945年,蒙古獨立公投。100%支持獨立。
1945年,柬埔寨獨立公投。100%支持獨立。
1958年,幾內亞獨立公投。95.22%(支持獨立。幾內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uinea),簡稱幾內亞,來源於柏柏爾語,意為「黑人的國家」,位於西非西岸。
1961年,薩摩亞獨立公投。85.4%(支持獨立。薩摩亞原名「西薩摩亞」,太平洋島國,為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中心,曾經是德國的殖民地,1962年獨立。是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公投。99.72%支持獨立。阿爾及利亞在獨立之前屬於歐盟成員,是歐盟在歐洲以外擁有過的唯一一個成員。獨立後退出歐盟。
1964年,馬爾他獨立公投。54.5%(支持獨立。
1964年,羅德西亞(今辛巴威)獨立公投。90.51%支持獨立。
1977年,吉布地獨立公投。99.8%支持獨立。
1983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獨立公投。58.04%支持獨立。
1990年,斯洛維尼亞獨立公投。88.5%支持獨立。斯洛維尼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南部,比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2004年加入歐盟,2007年加入歐元區。
1991年,亞美尼亞獨立公投。99.51%支持獨立。因為周圍被伊斯蘭教國家所包圍著,再加上與鄰國之間的國界爭議問題,成為高加索地區動盪不安的火葯庫地帶。
1991年,克羅埃西亞獨立公投。93.24%支持獨立。克羅埃西亞因原屬南斯拉夫。獨立初期由於內戰,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有所復甦,於2013年7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
1991年,亞塞拜然獨立公投。99.8%支持獨立。在蘇聯時期,亞塞拜然和俄羅斯是僅有的兩個不需要財政補貼的共和國,是前蘇聯地區的第四大經濟體。
1991年,愛沙尼亞獨立公投。78.4%支持獨立。愛沙尼亞共和國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2004年加入歐盟,同時為北約成員國。
1991年,喬治亞獨立公投。99.5%(支持獨立。
1991年,拉脫維亞獨立公投。74.9%(支持獨立。
2004年,加入歐盟和北約,2014年加入歐元區。全球男女比例最懸殊的國家。
1991年,立陶宛獨立公投。93.2%支持獨立。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立陶宛是一個歷史古國,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及東歐爭雄,曾遭沙俄與蘇聯的並吞。
1991年,馬其頓獨立公投。96.4%支持獨立。
1991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獨立公投。99.89%支持獨立,該國事實獨立。
1991年,烏克蘭獨立公投。92.3%支持獨立。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
1991年,德涅斯特河沿岸獨立公投。97.7%支持從摩爾多瓦獨立。
1991年,土庫曼獨立公投。94.06%支持獨立。在外交方面,聯合國在1995年12月12日承認土庫曼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1991年,烏茲別克獨立公投。98.3%支持獨立。
1991年,科索沃獨立公投。99.98%支持獨立。該結果不被承認。科索沃議會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布脫離塞爾維亞,已獲得了104個國家的正式承認。
1992年,波黑獨立公投。99.7%支持獨立。
1992年,南奧塞梯獨立公投。99.91%支持獨立。該國事實獨立。南奧塞梯位於高加索,曾為蘇聯時期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
1992年,黑山獨立公投。95.96%反對獨立。1992年4月27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聯合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
1993年,厄利垂亞獨立公投。99.83%支持獨立。
1994年,摩爾多瓦地位公投。97.9%支持保持獨立。從此避免了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的合並。
1998年,尼維斯獨立公投。61.83%支持獨立。但該公投有效的前提是支持獨立的人數達到三分之二。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位於東加勒比海,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約4.6萬。
1999年,東帝汶獨立公投。78.5%支持獨立。1999年1月,印尼總統哈比比同意東帝汶通過全民公決選擇自治或脫離印尼。
2005年,庫爾德斯坦獨立公投。98.88%支持獨立。庫爾德人一直都爭取希望在庫爾德斯坦地區建國,但一直都受到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三國政府的鎮壓。
2006年,黑山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55.5%贊成,導致黑山獨立。
2006年,南奧塞梯舉行獨立公投,決定是否保持實質上的獨立國家之地位。
2006年,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舉行獨立公投,決定是否保持實質上的獨立國家之地位。
2009年,泰米爾-伊拉姆:在挪威、法國、加拿大、瑞士、德國和荷蘭的泰米爾人社區舉行公投,絕大多數人贊成獨立。
2009年,帕達尼亞(北義大利):舉行一個模擬公投,結果45%贊成獨立。
2011年,南蘇丹舉行獨立公投,98.83%贊成,導致南蘇丹獨立。
2014年,克里米亞地位公投。97.47%支持加入俄羅斯。但克里米亞公投遭到了克里米亞原住民——克里米亞韃靼人的抵制。
2014年,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舉行獨立公投,接近90%贊成,導致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宣布獨立,同樣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不滿。
2014年,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上,五分之四的選民贊成脫離西班牙。這場投票只是象徵性的:西班牙政府並不承認加泰羅尼亞的主權,也不承認該地區人民擁有脫離西班牙的法律權利。該自治區主席阿圖爾 馬斯(Artur Mas)因舉行獨立公投面臨刑事調查。西班牙政府稱,馬斯尋求在2016年獨立的計劃是「一條絕路」。
㈨ 伊朗宗教信仰嚴重,宗教信仰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麼
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而洗腦的工具,目的永遠只有一個,就是利用你,要麼利用你的錢,要麼利用你的權力和力量,為組織奉獻,很可怕的。
㈩ 伊拉克如何回應庫爾德獨立公投
9月16日據英國消息,伊拉克庫爾德議會投票批准庫爾德自伊拉克獨立公投的議案,議案規定庫爾德斯坦地區政府將在本月25日投票決定是否脫離伊拉克。
早前,庫爾德人獨立公投的消息一經披露便遭到伊拉克和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
三個月前,庫爾德地區政府的高層官員和政黨同意就獨立性進行咨詢性公民投票。投票所涵蓋區域包括,正式組成該地區的三個省份 - 達胡克,埃爾比勒和蘇萊曼尼亞以及「地區以外的庫爾德斯坦地區」,包括基爾庫克,馬克穆爾,迦納琴和辛哈爾等地。
庫爾德官員表示,預期的「贊成」投票不會導致庫爾德自動宣布獨立,而是加強與伊拉克中央政府分離的漫長談判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