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早種植水稻的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究竟是誰發明了水稻種植?這個問題在學術界爭論了 100多年。 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遺址的發現,使中外學者不得不重新下結論:最早的種稻人就是長江下游的中國先民。
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米粒、稻根、稻稈堆積物。這些豐富遺存,證明早在 7000年前,我國長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經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並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最早的水稻種植僅限於杭州灣和長江三角洲近海一側,然後像波浪一樣,逐級地擴充到長江中游、江淮平原、長江上游和黃河中下游,最後形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簡言之,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我國也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水稻在我國推廣種植後,很快傳到了東亞近鄰國家。大約在 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國水稻北傳朝鮮、日本,南傳越南。漢代,中國粳稻傳到菲律賓。公元 5世紀,水稻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新大陸被發現後,再由非洲傳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粟,去皮後稱為小米。它最初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馴化」而成為糧食作物。這「馴化」之功,首推中國人。粟的種植為中國人首創。據最新的考古資料,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粟,出土在我國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距今 7300年左右。磁山遺址是 1976年至 1978年發掘的,那裡儲存糧食的窖穴有 88個,所藏全部為粟。這是中國粟出土年代最早的實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粟。這證明, 7000多年前,粟已成為我國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糧。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粟由東向西傳播,經阿拉伯、小亞細亞、俄國、奧地利傳遍整個歐洲。同時又向東傳到朝鮮、日本等地。日本在傳入稻作之前,粟曾是國民的主要食糧。粟是中國人民早期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
㈡ 世界水稻起源於哪裡
世界水稻起源於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史記中記載大禹時期曾廣泛種植水稻,夏本紀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裡,還命令後稷(周的先人)給大家分發食物。沒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餘的地方,分給那些少的地方。
水稻的發展,是和南方經濟的發展分不開的。
前面說過,中國古代的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南方比較落後。《禹貢》把南方的土地排在最末等。《漢書·景十三王傳》說:長沙是低濕的窮地方。從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統計來看,華北大平原及關中是當時人口最密的地方,江南人口很稀。
豫州(今河南省的一部分)的面積大約只佔全國的2%,而人口倒有755萬多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3%以上,一共設了108個縣;豫章郡(今江西全省)面積比豫州大一倍,但是只有35萬多人,18個縣。
這就極其明顯地反映出當時長江以南的經濟情況,遠不及黃河流域。那時各地區人口的多少,是和當地的糧食產量有密切關系的。所以盡管稻是南方的主要作物,但是總產量遠不及北方主要作物穀子的總產量多。
(2)伊朗哪個省可以種稻米擴展閱讀:
分布范圍
全球
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世界上種植水稻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種植面積將近5千萬公頃,總產量為1億5千萬噸。
中國水稻的種植面積為3千萬公頃左右,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高的國家,總產量高達2億噸以上。
中國
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但主要的生長區域是中國南方。
一.華南雙季稻稻作區 位於南嶺以南,中國最南部。包括閩、粵、桂、滇的南部以及台灣省、海南省和南海諸島全部。
二.華中雙季稻稻作區 東起東海之濱,西至成都平原西緣,南接南嶺,北毗秦嶺、淮河,是中國最大的稻作區。
三.西南高原單雙季稻稻作區 地處雲貴和青藏高原,黔東湘西高原。
四.華北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關中平原以東,包括京、津、冀、魯和晉、陝、蘇、皖的部分地區。
五.東北早熟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及內蒙古東北部。
六.西北乾燥區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與青藏高原以北。
㈢ 伊朗這個國家沙漠多嗎
不多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
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
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
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裏海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岸屬伊朗。
Dasht-eKevir,又稱沙漠谷,是伊朗境內最大的沙漠,原為無人居住的廢棄地,由泥漿和鹽沼組成
㈣ 大米起源於哪個國家
大米起源於中國,具體分析如下:
1、大約在5萬年前,在雲南地區已經出現了早期的稻屬植物。故推測最早種植稻穀的地區應該是雲南地區;
2、稻穀是指沒有去除稻殼的子實,包括水稻;
3、水稻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
4、雲南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綜上所述可知:最早出現稻穀的地方位於雲南,稻穀包括水稻,可以參出大米,而雲南屬於中國,所以大米起源於中國。
(4)伊朗哪個省可以種稻米擴展閱讀:
大米的發展起源:
長江中下遊河姆渡文化在約七千年以後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杵臼發明被應用,人類知道清理分離不益食的谷殼與米糠。此後不久應該發現用水淘洗是一種更高效的去雜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層及塵埃,人們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裝備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十九世紀未輥式米機被發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紀中期噴風米機問世,碾米效果得以較大的改善。
二十世紀後期制米技術快速發展,光電色選自動清理水平不斷提高,加之北方寒地粳稻種植的不斷擴大,1988年免淘米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糧食局第二制米廠規模生產。1989年50噸/天生產線上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稻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稻
㈤ 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是哪
截至2017年3月我國稻產量和種植面積均居世界第一位,總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我國稻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我國是稻的發源地之一,種植水稻已有7000多 年歷史。
稻米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最高可以在2500多米的瀾滄江高原上種植,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份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5)伊朗哪個省可以種稻米擴展閱讀:
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neolithic),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
水稻原產中國,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米飯、米粥、米餅、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可以作為飼料。
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於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
㈥ 大米起源於那裡歷史那年開始繁殖有大米
大米是水稻的種子,稻穀經脫殼、去糠等工藝加工後的最終產品。水稻在植物分類學中為禾本科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現在的稻種由野生稻種演變而來。中國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國家。經過數千年培育和優選,目前水稻的品種已達6 萬個以上,廣泛分布於從北緯45度至南緯35度的全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廣大地區。在世界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中,水稻僅次於小麥居第二,並以其穩產、高產,適應性強,耐儲藏和加工方便而成為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全球約有半數以上的人以大米為主食。在我國,稻穀的產量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學上的證據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栽培歷史。距今1 萬多年前的江西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曾經出土過水稻的植硅石。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曾出土栽培稻穀的果實。後來考古學家又在湖南澧縣八十壋遺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約八九千年的栽培稻穀。這無疑很好地證明了我國是水稻的原產地之一。現今我國從東南的福建、台灣到西南的雲南,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我國廣泛分布的這種普通野生稻和我國栽培的普通栽培稻的親緣關系很近,同具24條染色體,可雜交和產生可育後代。我國已故著名水稻育種專家丁穎認為:中國的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化而來。
1973年浙江餘姚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米粒、稻根、稻稈堆積物。稻殼、稻葉不失原形,有的稻葉色澤如新,有的稻殼上連稻毛也清晰可辨。經鑒定,這些稻穀已有6700~69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稻穀。水稻在我國推廣種植後,很快傳到了東亞近鄰國家。大約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國水稻北傳朝鮮、日本,南傳越南。漢代,中國粳稻傳到菲律賓。公元 5世紀,水稻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新大陸被發現後,再由非洲傳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㈦ 哪三個國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泰國、越南、緬甸。泰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
㈧ 哪個國家種植水稻多水稻是哪個國家先有的
1:中國是世界上種植水稻最多的國家,也是生產水稻最多的國家。這同(多光照)氣候面積廣有著密切的關系 世界上種植水稻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中國僅次於印度,列世界第二位。出口最多的是泰國。2: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陝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中國稻種資源豐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稻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至1984年全國水稻栽插面積達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370.0千克,稻穀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加約29%、170%和266%。
㈨ 東南亞的稻米產區除去紅河、伊洛瓦底江、湄公河三角洲還有哪一個三角洲
冰島
冰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celand)代碼IS,簡稱冰島。公元1903年冰島曾將一隻銀白色隼的圖案鑲在國徽的圖案上,作為本民族的標志,國花為三色堇。
它位於歐洲的西北部,面積10.3萬平方公里,人口29.1萬(2002年,全部是斯堪的納維亞人。新教福音信義會是冰島的國教會,教徒佔全國人口的97%。官方語言為冰島語。外貿函電及商務洽談可用英語。首都雷克雅未克。冰島有「火山島」、「霧島」、「冰封的土地」、「冰與火之島」之稱。
1918年12月1日獨立,但實際上仍臣屬於丹麥。1944年6月成立共和國。1971年12月8日與我國建交。
冰島人均近三萬美元,屬中等發達國家。水產資源豐富,漁產品出口額占冰島總出口額的80%左右, 全國13.5%的人口依靠捕魚和漁加工業為生。漁業是冰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冰島的漁類主要有鱈魚,青魚,沙丁魚,比目魚等, 其中以鱈魚最多,肉味可口,經濟價值很高是一種高級食品,甚受歐洲市場歡迎。年捕魚量1979年創164.9萬噸的歷史最高記錄,人均7.27噸,居世界首位。
白隼是冰島的國鳥。這是一種北極鳥,體形大,飛得快、善於攻擊其他鳥類。白隼有三種色型,真正白色的極少,異常珍貴。
冰島貨幣為冰島克朗。
當地商店的營業時間,正常工作時間,從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下午1時至5時。某些商店星期六營業半天,但夏季除外。
冰島多山,在勞格湖風景區一帶,是一片小平原,西側有一塊巨大的石壁,長7公里,高30米,象一堵屏風,具有良好的擴音效果,使坐在各個角落的會議參加者都能聽到大會的發言。這樣的露天會場,真是別具情趣。
雷克雅未克是冰島第一大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魚類加工、化工、水泥等工業。雷克雅未克數百年間,它一直是一座庄園。17世紀初成為國王的皇家莊園。1944年成為首都,也是外國人到冰島旅遊的起點。雷克雅未克和歐洲所有的首都不同,並非到處都有高樓大廈。市內交通四通八達,乘客上車自動將錢投入錢箱,不設售票員。這個城市的暖氣設備和熱水供應稱世界第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一座世界上少有的無煙城市。
冰島人受夠了連綿寒冬,對陽光無限熱愛。每年6、7月份,午夜常有太陽照耀,如同白晝,甚至可以看書寫信。到了冬天,則剛好相反,有時整天不見太陽,而月亮當頭。自古以來,冰島人就有讀書習慣,每到冬天,長夜漫漫,人們就在屋子裡讀書學習,冰島是文化水平較高的國家。
中國可派船的基本港是斯特勒因斯維克港,該島為冰島船廠的專用港口,這是出口成交方面。在進口成交方面,中國方面可派船接貨的轉船或轉船港口是阿庫雷里、胡薩維克和雷克雅未克。我國發冰島的航空和水陸路郵件均由北京散寄丹麥轉。電報、電話均由北京經倫敦轉。
對冰島人來說,給小費是一種侮辱。用姓稱呼冰島人是不禮貌的,應該叫他們的名字。約會不一定非准時不可。談工作一般不需要事先約會,「順便進來坐坐」是冰島的傳統。如應邀到主人家去吃飯,一般情況下給男主人或女主人帶件小禮品就可以了。
㈩ 地理高手請進~伊朗,伊拉克或沙烏地阿拉伯等等國家都是沙漠嗎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地區與波斯灣中富有石油與天然氣,藏量居世界前列;農業多靠灌溉,主產小麥、大麥、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乾果十分豐富,開心果、蘋果、葡萄、椰棗等。
伊拉克: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沙特: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
利比亞: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
問題2:中原地區並非一馬平川,河北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河南也基本這樣。一眼望不到頭是有可能的,在黃淮海平原一點山都沒有。
3.中國荒漠化還沒到那種程度,黃河雖然水量小但是還是哺育者兩岸人民的,但是這些地方的確乾旱,陝西秦嶺以北還是有些河流的,做窯洞也是黃土高原上,總有谷地地形即便是北邊的沙漠也是有綠洲的。
4,沒聽說過大漠,可能只是再說沙漠大這樣形容而已。
5.也不是,相對而言的,西方人嘛,往東發現就是東方嘍,直到我們中國才發現東的差不多了,扶桑,小日本啥的,你像俄羅斯就叫符拉迪沃斯托克為遠東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