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礦產儲量與資源
土庫曼由於受地質條件的限制,礦產資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其次是化工和建材礦產,幾乎沒有金屬礦產。
(一)石油和天然氣
據土庫曼油氣工業和礦物原料部的資料,到2006年1月1日,該國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氣的地質資源總量約為650億噸標准燃料,可采資源量為353億噸標准燃料,累計開采量為35億噸標准燃料(表7-1)。
表7-1 土庫曼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和資源量
註:數據截至2006年1月1日; 石油換算成標准燃料的系數為1.4,天然氣換算成標准燃料的系數為1.2。
資料來源:Л.В.Эдер,2007。
到2006年初,土庫曼已發現34個油田、82個天然氣凝析油田。其中,目前正在開採的油田20個、天然氣凝析油田38個,4個天然氣凝析油田已准備開采; 另有14個油田和39個天然氣凝析油田處於勘探過程中。
從1997年起,直到2006年,英國石油公司的統計資料都將土庫曼石油和凝析油的探明儲量估計為7500萬噸,美國能源局也作出了類似的估計。這一期間土庫曼的石油年產量從600多萬噸增加到900多萬噸。盡管石油年產量較高且不斷增加,但探明儲量一直保持在7500萬噸左右,這一方面得益於土庫曼持續大力開展油氣地質勘探工作,保證了油氣原料基地儲量的擴大再生產,另一方面也由於土庫曼油氣數據不夠透明和缺少國際嚴密的審核,外界公布的有關土庫曼的油氣數據帶有估計性質(Л.В.Эдер,2007)。
據英國石油公司的最新資料,土庫曼的石油證實儲量有6億桶,摺合為8220萬噸,但在表中概寫為1億噸(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此估計數與 《石油與天然氣雜志》 的估計數字是一致的(Oil & Gas Journal,2008)。
土庫曼已發現149個天然氣和凝析氣田,總儲量為5萬億立方米,其中陸地氣田139個(儲量4.6萬億立方米),大陸架氣田10個(儲量4000億立方米)。正在開採的天然氣田有54個(儲量2.6萬億立方米),准備開採的11個(儲量0.26萬億立方米)。有73個氣田(儲量2萬億立方米)和11個凝析氣田(儲量0.14萬億立方米)處於勘探過程中。土庫曼已累計開采天然氣2.3萬億立方米。土庫曼大部分天然氣儲量集中分布在達夫列托巴德和沙特里克兩個油氣盆地中(Л.В.Эдер,2007)。
在1997~2006年期間,據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土庫曼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9萬億立方米,但最新的資料表明,截至2008年底,土庫曼天然氣證實儲量從2007年底的2.43萬億立方米劇增至7.9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4.3%,居第四位,僅次於俄羅斯、伊朗和卡達(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
《石油與天然氣雜志》公布的估計數字是,截至2009年1月1日,土庫曼天然氣證實儲量約為2.7萬億立方米(Oil & Gas Journal,2008)。
未來數十年內,土庫曼的油氣發展遠景,首先在於勘探和開發裏海的土庫曼部分。據土庫曼油氣和礦物原料工業部稱,在裏海的2000 ~7000米深度范圍內,集中了120億噸石油和6.2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佔全國石油資源量的一半以上和天然氣資源量的1/4左右。除了裏海大陸架外,阿姆河右岸以及亞什拉爾-南約洛坦油氣田群,也是土庫曼天然氣開採的遠景區。
(二)固體礦產
土庫曼的固體礦產類型不多,儲量不大。主要是化工和建材礦物原料。全國已發現並擁有證實儲量的礦床有170多個,其中:天青石礦床2個,岩鹽和鉀鹽礦床10個(鈉鹽7個、鉀鹽3個),硫酸鈉礦床2個,高嶺土礦床2個,自然硫礦床2個,煤礦3個,膨潤土礦床1個,地蠟礦床2個,含重晶石的人工礦床1個,礦物顏料礦床1個,制鹼用碳酸鹽礦床2個,重晶石礦床6個,大理岩綠瑪瑙礦床2個,各種建築材料礦床133個(其中:石膏礦床5個,水泥原料6個,玻璃原料5個,飾面石料礦床7個,石料礦床6個)。圖7-2和表7-2列出了土庫曼重要的61個固體礦產礦床,圖表中礦床的序號是一致的(項仁傑,2006b;О.А.Одеков и др.,2007)。
圖7-2 土庫曼固體礦產礦床分布圖(引自О.А.Одеков и др.,2007)
表7-2 土庫曼非油氣礦床
續表
資料來源:О.А.Одеков идр.,2007。
鉀鹽 鉀鹽礦床主要分布在土庫曼東部地區,鹽層產於晚侏羅世的含鹵建造中。重要的鉀鹽礦床有3個。卡爾留克鉀鹽礦床(圖7-2和表7-2中的編號14,下同)擁有鉀鹽儲量20.36億噸,按K2O含量18.41%計算,含K2O 3.72億噸。鹽類沉積產於高爾達克組,鹽層呈單斜產出,傾角4°~10°。共有11個鉀鹽層,由鉀石鹽或其與光鹵石的混合物組成。鉀鹽層埋深600~1150米。卡拉比爾鉀鹽礦床(編號15),擁有鉀鹽儲量14.528億噸,KCl含量26% ~27.2%,據此計算,共含KC 3.87億噸。礦床地質構造類似於卡爾留克礦床,鹽層厚度490~560米,埋深587~1303米。高爾達克鉀鹽礦床,規模相對較小,擁有鉀鹽儲量1.0626億噸,換算成K2O為1275萬噸,7個鉀鹽層中有3個有工業意義,層厚1.5~5米,埋深500~600米。
岩鹽 岩鹽礦床共有7個,其中5個是岩鹽礦床,分布在東部,2個是湖鹽和干鹽湖鹽,主要分布在西部。高爾達克岩鹽礦床(編號18),擁有岩鹽儲量18.49億噸,鹽層產於晚侏羅世含鹵建造中,鹽層厚132~142米,頂板埋深71~384米,底板最大埋深573米,NaCl含量93.64%。適合於地下溶解法開采,年開采量1.5萬噸。庫吉坦格岩鹽礦床(編號19),擁有岩鹽儲量1960萬噸,礦體厚19~94米,頂板埋深0~168米,NaCl含量為94.78% ~96.40%,可作食用鹽和工業用鹽,年產量2000噸。霍賈基亞姆岩鹽礦床(編號20),鹽層厚104~234米,埋深40~160米,NaCl含量93.16%,擁有岩鹽儲量1.009億噸。烏尊庫杜克岩鹽礦床(編號21),鹽層厚17~40米,出露於地表,NaCl含量95.09%,擁有岩鹽儲量98.7萬噸,現已露采,年產量2000噸。庫利湖鹽礦床(編號16),鹽湖在裏海邊上,面積200平方千米,鹽層呈層狀和透鏡狀,可采厚度0.4~2米,表內儲量4000萬噸,NaCl含量97.18%,該礦床用ACK-100型聯合採鹽機開采,最大年產量65萬噸,現年產量縮減為25萬噸。巴巴霍賈鹽礦床(編號17)是個面積為2800萬平方米的沙下干鹽湖,鹽層厚0.5~1.2米,沙覆蓋層厚度為0.3~0.78米,鹽層NaCl含量為90.97%,儲量730萬噸,曾小規模開采過,現已停產。
硫 主要有3個自然硫礦床。高爾達克自然硫礦床(編號11),硫礦層產於晚侏羅世地層中,厚1~126米,埋深0~700米,該礦1935年就開始工業開采,最大年開采量曾達到170萬噸,產硫47.8萬噸。自1997年起,因硫市場疲軟和生產成本高而停產,現尚保有硫儲量1970萬噸。庫吉坦格自然硫礦床(編號13),硫礦層厚3~71米,底板埋深186~419米,平均含硫18.95% ~21.61%,用地下熔化法開採的硫儲量為910萬噸,該礦床准備工業開采。卡拉庫姆自然硫礦床(編號12),該礦床1930~1961年共采出硫30萬噸,現因資源枯竭而閉坑。
膨潤土 奧格蘭雷膨潤土礦床(編號3),礦層陡傾(40°~90°),厚2~30米,該礦1934年就開始露采,最大年開采量10萬噸,1991年生產膨潤土粉的工廠投產,年產量5萬噸,剩餘膨潤土儲量1400萬噸。近3年該礦床處於停產狀態。
天青石 20世紀70年代,在土庫曼探明了兩個大型的天青石礦床:阿里克(編號54)和薩克爾特馬(編號55)。這兩個礦床天青石的儲量都在100萬~200萬噸,礦化分布在侏羅紀-古近紀的沉積物中,天青石的工業富集與古新世的硫酸鹽-碳酸鹽沉積有關。
碘和溴 在土庫曼的西部還開采含碘和溴的地下鹵水,重要的礦床有:切列肯(編號59)、博亞達格(編號60)和涅比特達格(編號61)。這些礦床的地下鹵水層埋深400~800米,鹵水平均含碘26~35毫克/升,含溴380~400毫克/升。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U.S.Geological Survey,2009a),土庫曼溴儲量為70萬噸,儲量基礎也為70萬噸,儲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西班牙。碘儲量17萬噸,儲量基礎35萬噸,儲量少於智利和日本,與亞塞拜然並列世界第三名。2008年估計生產碘500噸,居世界第四位。
石膏和硬石膏 土庫曼有許多石膏和硬石膏礦床。東部主要有高爾達克(編號36)、布拉克傑拉(編號37)和卡拉布拉克(編號38),西部有克拉斯諾沃茨克(編號39)和博爾賈克拉(編號40)。高爾達克石膏礦床,石膏層厚達6.5~67.9米,礦層產於晚侏羅世沉積物中。石膏含量85%,硬石膏2%~5%,碳酸鹽6%~8%。石膏儲量達6380萬噸。克拉斯諾沃茨克石膏礦床,平緩產出的礦層厚達25米,20世紀80年代年開采量曾達15萬~16萬噸,目前減產到每年2.5萬噸。博爾賈克拉石膏礦床,陡傾的石膏-硬石膏礦層厚達44米,石膏儲量1070萬噸。布拉克傑拉石膏礦床,石膏層厚25米,石膏儲量70萬噸。卡拉布拉克石膏礦床,石膏層厚達40米,石膏儲量約100萬噸。
土庫曼還有大量的建材礦床,如高爾達克石灰岩礦床(編號24),有儲量2.053億噸; 卡拉朱馬拉克礦床(編號25),石灰岩儲量1.051億噸; 塔加拉碎屑灰岩礦床(編號29)可作飾面石材,儲量95.2萬立方米; 穆克雷石灰岩礦床(編號44),儲量1880萬立方米; 格奧克泰佩石灰岩礦床(編號27),可做飾面材料,儲量310萬立方米; 凱柳石灰岩礦床(編號28),可作飾面石材,儲量510萬立方米,等等。
❷ 鹽是從海里來的還是從地下挖出來精製而成的
鹽,以海鹽為多。因為海鹽的產量大,成本較低,可以大規模生產提純,質量也較好,便於運輸。另外還有岩鹽,又叫崖鹽,也就是礦石樣的,是開采出來的鹽礦。還有井鹽,是在地上鑿井,汲取地下的鹽水,再用鍋熬制提煉而成。以四川自貢地區所產的最為知名,也是「川菜」形成特殊味道的原因之一。另有湖鹽,就是著名的青海鹽湖所出產的鹽,那是億萬年前由於地質變化,被封閉於內陸的海水蒸發後形成的露天鹽礦。還有山西等地以水沖洗鹽鹼地,待夏秋南風一吹,再結晶而得的池鹽。史書還記載了其他特殊的鹽,有幾十種,如甘肅張掖西北出的桃花鹽、青海的青鹽、波斯國(今伊朗)的石子鹽等等。據說最好的食用鹽叫光明鹽,如同水晶一樣瑩澈,出產於青海某些鹹水湖的水裡,也就是鹽在自然界的過飽和狀態的溶液中形成的結晶體。
❸ 柴達木盆地鹽礦豐富,估計可供全世界食用多少年
青海——柴達木
柴達木是蒙古語「鹽澤」的意思,它位於青海湖西邊,海拔2600-3000米,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有33個鹽湖,其中察爾汗、茶卡、柯柯、大柴旦、東台吉乃爾、馬海六大鹽湖為重點開發區。這里地面有鹽、地下有鹽、水中有鹽、土裡有鹽,甚至公路也是用鹽鋪的。從格爾木去大柴旦,所經過的「萬丈鹽橋」有36千米長,它穿過察爾汗鹽湖的鹽殼。
柴達木盆地有三大特點:一是儲量大。據初步勘探結果,柴達木盆地鹽儲量為600多億噸,佔全國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它不僅是中國鹽礦之冠,也是世界鹽礦之冠。這些鹽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架設一座6米厚12米寬的鹽橋,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2000年。二是品位高。東台吉乃爾湖和一里平鹽湖,鹵水中鋰含量比美國同含鹽湖高出10倍,比其工業開采品位高出50倍。三是類型全,分布相對集中,資源組合好。其中鈉鹽探明儲量530多億噸;硼探明儲量1100多萬噸,佔全國總儲量的一半;氯化鎂探明儲量約20億噸。因此,柴達木盆地又稱為「鹽的世界」。
察爾汗
察爾汗是蒙古語「鹽的世界」之意。它位於青海西部的柴達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距西寧750公里。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鹽層厚約為2—20米,面積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還出產聞名於世的光鹵石,它晶瑩透亮,十分可愛。伴生著鎂、鋰、硼、碘等多種礦產,鉀、鹽資源極為豐富。
❹ 2007年十大考古發現
1. 伊朗鹽礦發現天然木乃伊
今年7月,考古學家表示,他們在伊朗的切拉巴德鹽礦發現另一具「天然木乃伊」,有1800年的歷史,是因為鹽的防腐性自然形成的,所以也可以將其稱之為「鹽人」。由於連續的大雨沖擊切拉巴德鹽礦,這個「鹽人」終於暴露於人們的視線之下。到目前為止,在切拉巴德鹽礦發現的「天然木乃伊」數量已有6具。尚在開采中的切拉巴德鹽礦位於伊朗西北省份贊詹附近的哈姆澤魯區。科學家們相信,這個「鹽人」應該是古羅馬帝國時代的一名鹽礦工人,是在一次地震中被崩塌的岩石砸中後不幸遇難的。其它5個「鹽人」也是最近幾年在切拉巴德鹽礦發現的。他們的歷史可追溯到阿契明帝國(公元前539年到公元前333年)時代到薩桑王朝(公元240年到公元640年)時代之間。「鹽人」一直被視為科學界的無價之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高級保存狀態。舉個例子來說,他們的胡須、頭發和衣服大部分都得以完整保存;其中一些「鹽人」的胃中還殘留著食物。
2. 距今4000多年的完整古墓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2007年5月20日公布的這張照片顯示了新近被發現的一組有4000年歷史的陶塑。這組陶塑是一支比利時考古隊在開羅以南200公里的一家修道院里發現的,有關專家推斷它們製作於公元前2100年,生動表現出當時埃及人的生產生活狀況。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2007年5月20日公開的這張照片顯示了新近被發現的一具木乃伊。這具木乃伊是一支比利時考古隊在開羅以南200公里的一家修道院里發現的,有關專家推斷它屬於公元前2100年一名當地宗教人物。埃及文化部長法魯克·胡斯尼說,比利時考古隊日前在埃及中部明亞省發現一處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的完整古墓。胡斯尼發表聲明說,這處古墓是同時期保存最完好的墳墓之一。墓主名叫胡努,是一名不動產商人,也曾在古埃及王朝擔任高官。墓中有一尊他身穿官服的雕像。墓中胡努的木乃伊用亞麻布包裹著放在一個木棺內,木棺外套一個石棺,上刻古埃及文字。此外,考古隊還在墓中發現一些白、紅、黑或其他顏色的小型木雕,刻畫了古埃及制磚工人、釀酒婦女和劃船者等。
3.印加人木乃伊首次展出
9月5日,在阿根廷薩爾塔省的高山考古博物館,一具名叫「少女」的木乃伊首次展出。這具木乃伊是1999年在阿根廷北部薩爾塔省海拔6700多米的尤耶亞科火山山頂發現的,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當時印加帝國祭祀的犧牲品。
4.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的擁抱
義大利考古學家在北部城市曼托瓦附近發掘出一對葬於5000至6000年前、相互擁抱著的男女遺骸。這一考古發現被稱為「永恆的擁抱」。按慣例,這對男女的骨骸本該被一根一根拆開帶走,然後再重新拼接到一起。但為了保存這一歷史上最古老的擁抱,給即將到來的情人節獻上浪漫大禮,考古學家決定打破慣例,將這對「千年情侶」整體移走,讓他們相擁到永久。這對初步確認屬新石器時代的男女遺骸被搬走後,將接受進一步考古研究,然後再送往義大利一個博物館保存,在那裡,參觀者將能有幸欣賞到這一人類已知最古老的擁抱。
5 日本海底現巨型金字塔
日本科學家在與那國島附近海域海底發現了一座古城遺跡,主要由石頭砌成,2000年前因地震沉入海底,科學家們稱其為日本的「亞特蘭蒂斯」。日本琉球大學海洋地質學家木村政昭認為,這處海底遺跡就是另一座「亞特蘭蒂斯」。過去15年來,木村政昭一直致力於這處古城遺跡的研究,多次潛入海底,測量和繪制遺跡的結構圖。每次返回船上,他都會更加確信,在他下面就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古城廢墟。木村說:「最大的一棟建築看似一個從25米深處高聳而出的復雜而巨大的分階式金字塔。」在今年6月召開的一次科學會議上,木村公布了他對這處遺跡研究的最新理論。不過,同其他沉睡於海底的古城故事一樣,木村的觀點也引發了激烈爭論。曾潛入水下對古城遺跡進行研究的波士頓大學數學教授羅伯特·斯科奇說:「在我看來,它們都是自然形成的。」
6.發現羅馬創建者的聖洞
在古羅馬神話傳說中,羅穆盧斯和雷穆斯這對遭遺棄的孿生兄弟被母狼哺育,並最終建立了羅馬城。千百年來,「母狼育嬰」作為羅馬最著名的城市標志和象徵,早已深入人心,但母狼育嬰的地點一直沒有被發現。義大利考古學家最近宣布,他們在古羅馬帕拉蒂諾山奧古斯都國王宮殿遺址附近發現了一處洞穴,被認為是傳說中「母狼育嬰」的地方。當時,他們正在對遺址進行維修,無意中發現了這座地下洞天,它高約8米,洞中裝飾有壁畫、壁龕和貝殼。根據傳說,羅馬戰神的孿生兒子羅穆盧斯和雷穆斯尚在幼齡就遭遇變故,被放在籃子內投入河中任其自生自滅,幸虧一頭母狼將他們救起並用乳汁哺育。他們長大成人後報仇雪恨,建立了羅馬城,並把母狼哺育他們的地方作為聖地加以祭祀。
7 美稱發現耶穌與妻兒合葬墓
執導過電影史上最賣座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是一部名為《遺失的基督之墓》的紀錄片,影片講述了1982年晚些時候,托娃·布拉查一家遷至塔爾佩約特一個簡陋寓所後發現「耶穌墓」的故事。塔爾佩約特是耶路撒冷的一個社區,那裡的車身修理店和非法娛樂場所可要比各種各樣的考古發現出名得多。搬進新居沒幾天,托娃·布拉查的幾個孩子正在樓下丟棄的建築廢物堆中玩耍,無意之間發現了耶穌及其家人的墳墓。當時,他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走進了這座神秘的墳墓,從中發現了燒焦了的數卷《摩西五經》和裝有一個古猶太人家庭骸骨的十個小棺木,這些骸骨的歷史均有2000年之久,其中六個棺木上面還有刻字,寫著耶穌、瑪麗、約瑟夫和瑪麗·瑪德琳娜等人的名字。
8. 揭開女法老木乃伊之謎
埃及考古學家在6月27日宣布一項重大考古發現。通過對牙齒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鑒定,考古學家確認,一直保存在埃及開羅博物館中的一具木乃伊正是埃及著名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木乃伊。考古學家稱,這一發現不僅堪稱自1922年發現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以來埃及的最重大考古發現,還揭開哈特謝普蘇特木乃伊失蹤之謎。哈特謝普蘇特是埃及十八王朝著名法老。雖身為女性,哈特謝普蘇特喜穿男裝、戴假胡須、束胸寬衣、手執權杖。歷史學家認為,哈特謝普蘇特是從其養子、後來的圖特摩斯三世手中篡權才得以成為法老。在她死後,其陵廟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遭人損毀,考古學家猜測那是圖特摩斯三世報復所致。
9. 英國史前巨石陣修建者村落
英國巨石陣一向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之謎。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考古學家於1月30日發表研究報告說,在英國史前巨石陣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並認為當初居住在那裡的村民就是巨石陣的建造者。科學家表示,這是近年來有關巨石陣研究的最重大發現之一。 據有關檢測發現,這些村落大約建於公元前2600年,其中8間房子已經被發掘出來,還有25間房子待發掘。考古證明,巨石陣大致也修建於這一時間。據悉,人類許多神秘的建築物都建於這一時期,其中包括埃及的金字塔。據報道,考古學家在發掘中還同時發現了一些具有新石器時代特色的物品,其中包括石器,弓箭箭頭等。這些房屋是木製的,呈方形,與當時較普遍的石屋有較大不同。
10.威尼斯小島上的瘟疫萬人坑
埋有1500多名死於瘟疫的人的古代萬人坑在威尼斯附近的一個小島上被發現。當地工人在為修建一座新博物館挖地基時挖出大量骨骼。這座小島據說是世界上第一家傳染病院,公元15到16世紀,不僅威尼斯,歐洲多數地方都出現了可怕的瘟疫,將染上瘟疫的人趕到島上顯然是為了阻止瘟疫進一步傳播。
❺ 二戰結束死希特勒藏的的寶藏有多少
1、2008年7月5日,德國默克斯村舉行建村700周年慶典之際,一隻二戰時期的美國陸軍車隊開入村中,這是一些歷史愛好者在重現二戰末期美軍從默克斯村發現納粹「寶藏」的情景。1945年4月4日,美國陸軍第90步兵師在默克斯村的一個地下礦井內,發現了納粹在戰爭期間掠奪的大量黃金及藝術珍寶,美國大兵從這個礦洞中運走了230噸黃金和十幾噸的白銀。 2、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世界上眾多國家犯下滔天罪行。德軍所到之處,無不血流成河。據統計,二戰中被殺害的波蘭人就有530萬,猶太人更是多達570萬。德國法西斯不僅濫殺無辜,而且掠奪了好多國家的財物和藝術珍寶。在納粹的鐵蹄之下,世界上許多國家珍藏的藝術珍寶遭到了毀滅性的掠奪,許多國家的古堡、宮殿、博物館被洗劫一空。 在德軍的鐵蹄踐踏途中,希特勒曾精心組織了一支特別部隊,他們的任務就是專門有計劃地對各國的珍貴文物、金銀財寶,進行大規模的搶劫。同時,納粹每佔領一個國家,其財政人員馬上便奪取這個國家的黃金和外國證券、外匯等,並向這些國家徵收數目驚人的「佔領費」,到戰爭結束時,單單「佔領費」的收入就有600億馬克。納粹還用種種理由迫使佔領國支付「罰金」、「貢金」。據美國有關機構統計,僅此一項金額就達1040億馬克。 納粹在征服波蘭後,其第二號人物戈林就下令掠奪波蘭文物。半年後,「這個國家的所有文物,已全部被接收。」據德國官方的一份秘密報告表明,到1944年7月為止,從西歐運到德國的文物共裝了137輛鐵路貨車,共計4174箱,20973件,單單繪畫就有10890幅,其中絕大多數為名家傑作。 納粹頭目戈林一個人所收藏的文物,據他自己估計就達5000萬德國馬克。其中有5000幅世界名畫,16萬件珠寶鑲嵌的寶物,2400多件古代名貴傢具。這些物品中1500件屬於稀世珍寶,簡直就是一個博物館。上述的財寶都是有案可查的,而那些不在冊的更是不計其數。 關於納粹的寶藏,據說有相當一部分被隱藏在奧地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中,盟軍的尋寶隊曾多次在那裡搜尋。1945年,一位瑞士向導宣稱,在山中見到一架納粹飛機和駕駛員的遺骸。原來,那是1943年墨索里尼已到山窮水盡地步,為了使他能繼續維持苟延殘喘,希特勒曾下過一道密令,用飛機運去相當於一億美元的黃金。後來飛機在阿爾卑斯山阿丹墨羅峰觸山失事。有關人員在向導帶領下趕到這里,發現一條移動的冰河掩蓋了這個地點,飛機、駕駛員、黃金早已盪然無存。 1949年,奧地利警察發現一個叫蘭茲的人十分可疑。之所以說他可疑,是因為在他的衣服里縫著一張奇怪的單子,上面開列有瑞士法郎、美鈔、黃金、鑽石、鴉片等總值約一億多美元的東西,簽署這張單子的是原納粹德國少年沖鋒隊的將軍史坦弗·佛羅列屈。對於這張單子的來歷和目的,蘭茲守口如瓶。奧地利警察曾用盡一切辦法,想撬開他的嘴巴,但此人寧死不講。 1950年5月17日,警方終於又逮著了一個和史坦弗·佛羅列屈有關系的人。此人名叫希姆爾,在他隱藏在一個寺廟的箱子里,警察發現了五百多萬元的美鈔及金條。他承認這是史坦弗·佛羅列屈叫他保管的。隨後,警方終於逮捕了史坦弗·佛羅列屈,但不論是他本人還是希姆爾都拒不說出上述隱藏物的地點。 據說,1954年,一位名叫弗蘭克的德國人在奧地利度假,他利用過去曾是納粹黨員和被希特勒授勛的身份,設法打進了掩護寶藏的納粹地下組織,最終看到了那嚴密守護下的寶藏。他不僅從每一個地穴上都清楚地看到標明了50萬、70萬的字樣,還聽到了許多人以度假的名義來尋寶,最後被殺害的故事。但這件事公開以後,很多人懷疑弗蘭克和這些珍寶的真實性。 納粹掠奪的大宗財富,經過瓜分、隱藏,形成了神秘的八大寶藏,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希特勒金庫、大德意志之寶、隆美爾藏寶、墨索里尼東林寶藏等。 所謂希特勒金庫就是指1938年希特勒建造的「狼穴」。它地處波蘭格魯貝爾河畔的一座名叫凱特爾贊的小城,過去這個地方也叫拉施坦爾。「狼穴」建在地下二十多米深處,四周有80處野外防禦工事和犬牙交錯的地雷網與死亡帶。在戰爭期間,拉施坦爾是一個禁區。從1939年到1944年,「狼穴」是希特勒的參謀部,一系列秘密的軍事攻擊計劃都是在這里擬定的。當年的納粹為了確保「狼穴」工程的絕對秘密,不僅把參與修建這個工程的一萬名工人全部槍殺,就連制定「狼穴」工程方案的所有設計人員也被送上一架飛機,名義上是說把他們運往德國西部,但是飛機降落時就突然爆炸了。在「狼穴」里還有一座造幣廠和一個銀行。據後來納粹分子交代,在這座神秘的地下金庫里就存放著數量相當驚人的黃金、白銀和各種珍寶。然而,二戰以後的十多年來,無論是蘇聯人還是波蘭人,都沒有能找到這座地下金庫,也從來沒有發現有關這筆財產的編制清單。 所謂「大德意志之寶」,是指1944年底,當納粹德國即將崩潰前夕,希特勒為日後東山再起而有計劃地隱藏起來的一大筆德國政府的財產。這也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戰敗民族第一次隱藏自己的財富。 1945年4月,人們發現,有近千輛卡車在負責轉移德國銀行的財產。這筆財產按當時的估價相當於3500億法郎。此外,還有一大批首飾、金條、寶石、稀世藝術珍品,以及納粹頭子們的私人財產和教會財產。還有從義大利、南斯拉夫、希臘和捷克等國猶太人身上掠奪來的財產等,其總價值估計可達7000億法郎。他們執行一道希特勒的密令:「把當時還留在德國的所有財寶以『國家財產』名義隱藏起來。」 這筆財產的數目如此巨大,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垂涎。戰爭結束後,不少人就企圖尋找這筆財寶。盟軍就曾組織一支尋寶隊,他們在一個鹽礦里發現了一批黃金、銀器、寶石、瓷器、雕像、名畫,價值達100億法郎。但誰都知道,比起納粹整個擄走的寶藏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 1960年,以色列終於抓捕了他們最恨的人、納粹餘孽阿道爾夫·埃希曼,並曾在布拉亞·阿爾默的高山牧場區找到了價值190億法郎的寶藏。埃希曼後來被紐倫堡國際法庭判處死刑。 1946年,兩名尋寶者赫爾穆特·邁爾和路德維格·皮切爾帶著地圖走進了奧地利山區。不久人們就發現了他們的屍體。在離屍體不遠處,是幾個已經被挖開了的藏寶的洞。看來被這兩個人掘出的財寶已被秘密轉移。後來這個地方在1952年、1953年5月,曾連續發現屍體和8個已經被掏空的藏寶的地洞。警方分析,所有這些暗殺和失蹤事件都明顯表明,隱藏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的財寶是被前納粹突擊隊嚴密控制和守衛著。不久,警方在這一地帶逮捕了一個納粹嫌疑犯,他身上帶著一份有納粹德國黨衛隊將軍弗羅利奇正式批示和簽名的清單:66億瑞士法郎;99億美元;14噸金條;294顆鑽石和數萬件藝術品,但警方始終無法從他身上打開突破口。 美國聯邦調查局一直在奧地利托普利茲湖區尋找著納粹的藏寶。1959年7月,德國技術人員也來到這個地方,他們帶著超聲波探測器和水下攝像機,在托普利茲湖下70米到80米深處的湖底確定了16隻貨物箱的位置,並打撈上來一些貨箱。人們在貨物箱里發現了偽造得和真的完全一樣的假英鎊,其價值達100億法郎。這批假英鎊出自當年被德國人關押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里的偽幣製造能手。 有人認為,「大德意志之寶」的主要財寶已經多次轉移,其主要藏寶處分散在奧地利的加施泰因、薩爾茨堡、薩爾茨卡梅爾克附近地區。 也有人認為,主要藏寶點是在奧斯小城周圍,因為奧斯在戰爭期間是納粹德國最後頑抗的據點之一。人們估計有價值兩億多馬克的財產被隱藏在奧斯地區。原聯邦德國政府和奧地利政府、法國、美國、蘇聯和以色列的秘密機構也都在此地竭力尋找這批財寶。從法律上來講,他們似乎都有權要求得到這筆財產。
❻ 新疆有多少露天鹽礦
新疆阿克蘇地區行署辦公室透露,近日,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勘探發現特大型鹽礦礦床,探明其儲量約為145億噸。
該鹽礦為喬爾禾鹽礦,礦區位於拜城縣城西南約50公里處。同時勘探發現的另一鹽礦為吐孜瑪孜鹽礦,位於該縣城西北23公里處。這兩個鹽礦床鹽體大多裸露於地表。
❼ 「天空之境」察爾汗鹽湖:士兵24小時駐守,鹽儲量供全球吃多少年
事實上有很多的地方,都已經成為了察爾汗鹽湖的前車之鑒,比如緬甸的翡翠河。由於無限制的開采,導致翡翠河的資源瀕臨枯竭,這些都是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旅遊的過程中,在開採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注意變更文明的出行方式,以此來保護我們人類的自己的家園。
❽ 地球上鹽礦夠地球人吃多少年
鹽其實是可再生資源,因為鹽生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海水曬鹽
然後你吃下去的鹽最終會被重新代謝成尿液,汗水,眼淚等等,又重新回到大自然里了。然後百川匯海,再從海水裡曬出鹽……這樣循環下去
所以鹽從科學的角度說,是永遠吃不完的
❾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吃鹽的
根據史書的紀錄,最早對於鹽得提煉最早發生在皇帝時代。《世本》記:「黃帝時,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鹽。其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宿(夙)沙是傳說中人,但說明中國最早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的。「鹽」字本象是在器皿中煮鹵,天生者鹵,煮成者鹽。《說文》:「天生曰鹵,人生曰鹽。」開始煮鹽,當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之間。
❿ 古代人怎麼知道人需要吃鹽中國古代什麼時候開始普遍吃鹽的
人類只是不能從食物里得到充足的鹽,才需要加鹽補充。
人類祖先吃肉為主時,可以從肉里得到足夠的鹽類,後來改吃糧食為主,就需要外來鹽補充了。
很多食草動物都需要定時舔一些岩鹽,就是為了補充植物性食物里很多動物必須的鹽類不足的問題。
鹽從何而來
鹽是地殼中普遍存在的物質,由於易溶於水,因此常被雨水帶進河川再流入大海。據統計,每年從陸地流入海洋的鹽大約有1.1億噸,而全球海洋所含鹽分約4500億噸以上。
依照自然存在的狀況,鹽又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和礦鹽四種。
人類采鹽最早使用的方法是從含鹽量高的乾涸河床或湖床刮下鹽結晶塊。但沒多久人們便發明了較復雜的產鹽方法。
第一種常用的鹽是海鹽。海鹽的取得主要是在氣候和地質條件適合的海邊開發鹽田,依靠日曬和自然蒸發,從而使鹽分析出。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海邊都出產海鹽,如亞洲的中國、韓國、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歐洲的地中海沿岸等是海鹽的大產地。
早期非洲許多地區的居民都是從含鹽量高的鹽土中采鹽。他們在鹽地里挖出許多約2米深的鹽井,含鹽的地下水冒出後,經蒸發便析出鹽晶,井鹽便這么開采出來了。世界上著名的井鹽產地還有中國的自貢、波蘭的魏里奇卡等。
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存在含鹽量較高的湖泊。而採集湖鹽最有特色的地方當屬非洲塞內加爾的瑞特巴。當地人制鹽的方法很簡單,湖邊各村莊的男女老少全體出動,搭乘小船,將幾百個塑膠桶放在湖裡,排成圓圈,從空中俯瞰下來就像一條七彩繽紛的項鏈。而後利用赤道的烈日將桶里的湖水曬干,於是桶底便留下了一層潔白的鹽。
開采礦鹽比利用鹽田曬鹽的方式晚許多。波蘭的考古學家曾挖掘出一些將鹽土加熱析出結晶鹽的用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存在天然鹽礦,如伊朗、伊拉克、美國西南部、澳大利亞和玻利維亞等。有些地方甚至存在鹽丘和鹽山,如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約有300座圓形鹽丘;巴基斯坦境內有綿延的鹽山等。
如今,在許多靠自然條件難以產出足夠用鹽的國家和地區,陸續開發出一些新的制鹽方法,其中以「電透析法」最受歡迎。所謂電透析法就是在直流電壓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將海水中鹽的濃度提高約7倍,再予以蒸發結晶從而產出高品質的精鹽。此法目前在日本和台灣被大量使用。
鹽是文明的尺度
鹽的用途非常廣泛,至少有1.4萬多種,除了調味、防腐劑,更多是用在農業和化工方面。
農業用途如畜類飼料、選種、肥料等;化工醫療用途如製造酸鹼、皮革、染料、玻璃、肥皂、冶金、煉油、製冰、軟水、水泥、漂白粉、制紙、殺蟲劑、火葯、紡織、陶器、合成橡膠、道路安全用料、生理食鹽水及醫療用品等。
現代醫學證明,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化合物,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必需品。鹽中所含的氯、鈉、鉀等成分,對人體肌肉、神經、心臟等器官以及消化、血壓、荷爾蒙等功能有很大的影響。倘若缺鹽將引起肌肉痙攣、頭痛、惡心、下痢、全身懶散、心律不整等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因心臟衰竭導致死亡。但若攝鹽過量,對水腫、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病患會造成危險。
鹽的葯用價值:
1.咽喉炎患者,用淡鹽水含漱咽部,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2.沙眼和眼結膜炎患者,每天清晨用淡鹽水洗眼,有明目和治療作用。
3.用茄根加鹽水洗腳,可治療凍瘡。
4.被蜂、蠍、蜈蚣叮咬後,立即用濃鹽水洗患處,可止痛消腫去毒。
5.用鹽水洗頭,可減少頭發脫落。
6.用紗布包住炒好的鹽,熱敷於關節,可治療因潮濕、風濕等引起的關節炎。
7.體育運動後,用溫鹽水泡洗腳、腿,可避免次日腿、腳 的酸痛和疲勞。
8.洗澡水中放少許鹽,可止身癢。
9.每天用淡鹽水漱口,可消除口臭。
鹽+牙膏=亮白牙膏
刷牙時,在擠上牙膏的牙刷上灑一點鹽,會讓牙齒變得潔白亮麗,還能更徹底地去處口氣呢!同時還能抑制牙齦出血.
10.唱歌之前喝點鹽開水,可以避免嗓子啞。
11.清晨起來喝一杯鹽開水可治大小便不通;夏天喝鹽水既能解渴,又可以補充體內缺少的鹽分。
12.鹽+化妝棉=眼圈消腫劑
如果早晨起來,你的眼圈周圍有浮腫現象,就拿一小勺鹽放進一小碗溫水裡,攪拌到鹽徹底融解,然後把一小團化妝棉在溫鹽水裡濕,取出來壓干水分,敷在眼睛上,幾分鍾後浮腫就消失了.
13.鹽+熱油=保護膜
早餐做煎蛋的時候,在熱油里先放點鹽進去,這樣油就不會亂濺,煎出來的雞蛋還容易形成漂亮的圓形.
14.鹽+水=綠色去污粉
水杯里有了茶漬咖啡漬,最簡單的清洗方法就是用鹽,把水和鹽混成糊狀,直接用手搽試,效果比去污粉一點不差,而且鹽是天然的殺菌消毒劑,用鹽糊洗干凈的杯子都不需要放到消毒櫃里去了.
15.鹽+水=結實的透眠絲襪
用八杯水半杯鹽的比例製成鹽水,在你新買來的絲襪上腳以前,泡半小時,然後用冷水沖洗凈.鹽可以滲進絲襪纖維中,從而阻止絲襪抽絲.
16.想讓花開得更鮮色,在花盆裡澆一點點鹽水即可。
17.將鹽水搽在被開水燙了的皮膚上,可減輕皮膚病。
18.煮破了殼的雞蛋時,水裡放點鹽,蛋白就不會流出來。
19.將胡蘿卜搗碎拌點鹽,可將衣服上的血跡擦掉。
20.為防止洗衣服時衣服褪色,可在水中放些鹽。
21.在鹽水中煮過的玻璃杯或瓷碗不易破裂。
22.用鹽可以擦掉銅器上的黑點。
一般的歷史考證表明,在海邊的猿人是最早開始有意識的吃鹽的.年代大概在幾十萬年以前.
猿人時代是對的.據說是哪時有一次火山爆發把不少的動物都燒熟了.面且被沖到了海邊.哪時的猿人吃到了被燒的動物和以前吃的動物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從哪以衙就開始的.海水是鹹的不用說都知道吧!面且從哪以衙猿人開始吃熟的食物了
出處:
http://..com/question/48639603.html?fr=qrl&fr2=qu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