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海灣戰爭時好多伊拉克戰斗機到了伊朗
海灣戰爭的帷幕剛拉開不久,伊拉克空軍就演出這場戰機東南飛的「好戲」,真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對此情況,伊拉克當局卻一直守口如瓶,保持緘默,從而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根據當時許多西方觀察家的猜測和判斷,這是伊拉克當
局保持戰斗實力所採取的一種韜晦之計。是「陽謀」。由於兩伊戰爭剛剛結束,雙方的敵對關系有所緩和。何況,戰爭爆發後,伊朗宣布保持中立。因此,把一部分
先進的戰機轉移到鄰國伊朗境內保存起來,較之留在國內用鋼筋水泥修築的地下掩蔽體內更為安全。這一做法是「完全合乎邏輯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㈡ 一戰時伊朗在干什麼
嚴格地來說,伊朗在大戰之中是一個中立國和非參戰國。但是,由於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而他的敵人俄國、英國則全面干涉了伊朗事務,這就使伊朗也不可避免地捲入了沖突之中。首先,伊朗北部的亞塞拜然省成了俄國和奧斯曼兩國軍隊的戰場。1915年,俄國軍隊駐扎在加茲溫,有可能佔領德黑蘭。第二,英國已經決心保護英波石油公司在胡齊斯坦極其重要的企業,並且開始利用伊朗在阿瓦士周圍的領土作為軍事行動的基地,入侵奧斯曼帝國的伊拉克地區,以保護輸油管道和其他設施免遭奧斯曼人的攻擊。
㈢ 二戰期間,為何蘇聯和英國要瓜分伊朗
伊朗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傳統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協議後也被兩國視為禁臠,不容第三國染指。 二戰爆發後,禮薩汗宣布伊朗中立,但並未限制德國在伊朗的活動。即使蘇德戰爭爆發後,仍不接受一些有遠見的臣屬關於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邊的意見。蘇聯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締德國特務的活動,而禮薩汗也並未採取必要的措施 。英國想要伊朗的石油資源,蘇聯想要伊朗的出海口,因為蘇聯的出海口都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南方沒有出海口。
二戰結束之後,1946年3月2日,當初英蘇和伊朗三國同盟條約規定的佔領時限到來。英國軍隊按照協議撤出了伊朗。在二戰結束之後,英帝國已經自在崩潰邊緣,佔領伊朗對英國確實沒有太多的價值了。但蘇聯這時已經看到了冷戰即將來臨,而自己撤出之後,巴列維政權肯定會被美國控制。所以蘇聯盡管在3月3日也撤出了自己控制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但卻顯得非常不情願。他們以伊朗境內存在對蘇聯的安全威脅為由,撤軍行動進行的非常緩慢。而伊朗這時當然也得理不讓人,在美國的支持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但很明顯聯合國安理會是沒法對蘇聯這個常任理事國採取任何懲罰措施的,不過蘇聯還是感到了壓力,在3月24日答復會盡快撤出。當年4月,蘇聯和伊朗達成協議,伊朗許諾將其北部油田的開采權長期租借給蘇聯,5月蘇軍完全撤出了伊朗領土。
㈣ 土庫曼為什麼可以成為永久中立國
提起永久中立國,很多人都會想起來歐洲的瑞士爾頓,亞洲的永久中立國土庫曼十分不了解。土庫曼就在離海的東南角,而土庫曼有四個陸地鄰國,分別就是我們熟知的哈薩克,烏茲別克,阿富汗和伊朗。
當時土庫曼剛剛自立的時候,管理層就開始給國家進行定位,就認為誰都不要得罪,一直保持中立,後來直到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正式承認了土庫曼的永久中立協議,所以土庫曼就成為永久中立國。
㈤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保持中立的是哪個國家
兩次大戰都保持中立的國家:
歐洲:瑞典、瑞士、西班牙、列支登士敦
亞洲:伊朗(一戰時未獨立的國家過多,因此嚴格算起來,僅有伊朗是兩次都未參戰的,包括二戰,雖然為盟軍提供援助蘇聯的鐵路,但某種程度上是被強迫的。沙特、泰國等在一戰中已經參戰)
美洲: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包括原來是一個國家的厄瓜多和委內瑞拉,而同樣是一個國家的巴拿馬則在二戰中參戰)
非洲:同樣的,大多數非洲國家是在二戰後獨立的,所以沒有幾個國家是在一戰時就存在的,包括賴比瑞亞這樣的國家都是一戰參戰國,因此兩次大戰都沒參加的國家幾乎沒有
附:參加一戰後巴黎和會的參戰獲勝國家: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印度、希臘、瓜地馬拉、海地、漢志(今沙烏地阿拉伯的一部分)、宏都拉斯、中國、古巴、賴比瑞亞、尼加拉瓜、巴拿馬、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暹羅(現泰國)、捷克斯洛伐克。
㈥ 如何正確理解伊朗核問題的中方立場
中立立場就是既不支持封殺伊朗,也不贊成動用武力對抗,繼續貿易往來。
㈦ 二戰伊朗不是中立國嗎
伊朗巴列維王朝在1939年歐戰爆發後宣布「中立」,但是國王禮薩·汗親德,和德國過從甚密。1941年蘇聯和英國聯合出兵伊朗,對伊朗實施了南北分區佔領(蘇軍佔北,英軍佔南,1942年美軍也在伊朗登陸參與對伊朗的佔領。)禮薩汗被迫退位流亡海外,被英國押往模里西斯,後又轉往南非的約翰內斯堡監視居住,最後死於南非。禮薩汗下台後,傳位給巴列維。伊朗放棄中立,加入同盟國。
㈧ 一戰二戰中有哪些國家是中立國他們為何中立
以最喜歡中立的瑞士來說吧。首先,我認為這個國家是源於國家的傳統,這個國家的傳統就是保持政治與軍事上的中立。而且,瑞士並沒有很強大的軍事力量來進行入侵和抗爭。而瑞士又是很多國際組織和人道主義的所在地和發源地。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瑞士的大多數人都為日耳曼民族,而希特勒的民族主義就是保護日耳曼優等民族。而且瑞士銀行幫助第三帝國儲存了大量的財物,目前有一部分仍然在瑞士銀行。對於同盟國瑞士再某些方面又對其進行過一定的經濟上的幫助,而且同盟國經常以國際紅十字會的名義進行過一些活動這裡面又少不了瑞士方面的支持。無論是利益還是政治瑞士都會以中立的態度來面對,列入很多國家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會談都要去瑞士進行會談(大多數是對美不友好國家)伊朗和美國就是經常在瑞士進行會談。
㈨ 亞洲唯一永久中立國,為何卻是最不自由的國家
因為土庫曼是用的終身總統制,總統權力極大。而且總統老是裝怪,搞各種不得人心的法案,於是人民就很不幸福。
在地理上,土庫曼有著超過80%的土地都處在高溫乾旱的喀拉庫姆沙漠內。沙漠這種極端區域年均降雨量不足12毫米,屬於非常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但是這片區域在億萬年前被抬升至地表,它的地下礦藏與油氣資源十分豐富,光是天然氣儲量就位列全球第6。
㈩ 西方圍堵伊朗40年,為何伊朗還能越來越強
伊朗被西方圍堵了40年,這要是其他的國家,早就崩潰了,但是伊朗卻越來越強,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實行了一個體制力量,就是對權力的制衡,還有團結的制度,軍隊的絕對效忠,所以伊朗越來越強。
因為宗教領袖除了管理國家以外,更是能夠在思想上對伊朗國民以及官員進行控制,所以經歷了這么多年的圍追堵截,伊朗人民仍然和政府上下一心。伊朗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那是最虔誠的教士和穆斯林組成,整個宗教領袖對其進行最絕對的控制,不管是從思想還是從行動上都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