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國王有多少兒子

伊朗國王有多少兒子

發布時間:2022-09-02 11:17:54

⑴ 伊朗的古代史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史稱波斯,有記載的歷史和文化始於公元前2700年,我國漢史稱安息。公元前2000年後出現印歐血統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極一時。該朝第三代國王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前521—前485),帝國版圖東至阿姆河和印度河兩岸,西到尼羅河中下游,北至黑海、裏海一帶,南達波斯灣。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國被馬其頓·亞歷山大所滅。後建立了安息、薩珊王朝。從公元前二世紀與中國有友好交往,著名的「絲綢之路」便橫貫伊朗北部。公元7—18世紀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後入侵。18世紀末,伊東北部的土庫曼人愷加部落統一了伊朗,建立了愷加王朝。 具體情況: 埃蘭王國(公元前3千紀上半期至公元前639年):埃蘭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倫河流域,他們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人。公元前第3千紀上半期,埃蘭人建立了國家。公元前1176年,埃蘭國攻陷巴比倫。公元前639年,埃蘭國被亞述人所滅。
米底王國(公元前639年至公元前550年):公元前2千紀,中亞的雅利安人的一支南遷至伊朗高原,並逐漸與土著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體。公元前7世紀中葉,米底部落擊敗周圍其它部落,建立了伊朗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雅利安人國家。公元前6世紀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並滅亞述帝國,其疆域擴至現土耳其安納托利亞東部、現伊朗西部、東部和西南部。公元前550年,米底國被波斯帝國居魯士二世所滅。
波斯帝國(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後經過數十年擴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統治,建立了波斯帝國。在國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統治時期,波斯帝國達到鼎盛時期,其疆土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爾干半島,北起亞美尼亞,南至衣索比亞。包括70個民族,5000萬人口,近700萬平方公里土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在公元前492年希(臘)波(斯)戰爭後逐漸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東侵,征服波斯全境。
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西王國的統治(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247年):亞歷山大三世在波斯積極推行「希臘化」的殖民統治。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三世死後,他所建的帝國分裂,其部將塞琉古(馬其頓人)奪得帝國東部廣大地區,並於公元前312年稱王,以敘利亞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國,中國古稱條枝。塞琉西王國全盛時,疆域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兩河流域、波斯和中亞的部分地區。
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公元前247年,波斯的帕爾尼部族打敗塞琉西王國軍隊,在波斯土地上建立了阿薩希斯王朝。中國史稱安息王朝,西方史學家稱之為帕提亞王朝。安息王朝由於同羅馬的長期戰爭和朝廷的內訌,從公元1世紀以後逐漸衰落。
薩珊王朝(224年至651年):公元224年,安息王朝被薩珊王朝推翻。薩珊王朝建立後又向東擴張至印度河中上游,曾一度成為古代伊朗最輝煌的時期。隨著同羅馬帝國的戰爭、封建割據、人民起義、中亞游牧部落及阿拉伯人入侵而逐漸衰落。
阿拉伯帝國統治下的伊朗(651年至11世紀初):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依本·阿凡推翻薩珊王朝,佔領波斯全境。伊斯蘭教取代祆教(拜火教),成為伊朗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朗被征服後,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自公元661年至11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先後經歷了倭瑪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伊朗成為這兩個王朝的一部分。從9世紀起,阿拔斯王朝日漸衰落,在伊朗境內及其鄰近地區,相繼出現一些獨立或半獨立的地方封建王朝,與其分庭抗禮。
塞爾柱突厥人的統治(11世紀初至12世紀末):11世紀初,塞爾柱突厥人由中亞興起,先後征服巴格達、敘利亞、拜占庭帝國,建立起一個東起中亞、西至博斯普魯斯海峽,包括伊朗在內的塞爾柱帝國,但帝國不久即告分裂。12世紀末,花剌子模王國(今烏茲別克境內)奪取伊朗東北部,13世紀初佔領伊朗全境。它統治的疆域還包括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區。
蒙古的侵略和伊兒汗國:成吉思汗與1219年率軍西侵,先後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地,殺死花剌子模國王,掠奪大量財物後撤回蒙古本土。1229年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二次討伐花剌子模,殺死國王後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再次率兵占據伊朗並建立以伊朗為中心的伊兒汗王朝。此後,蒙古人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並任用伊朗人為行政官吏。
帖木兒的侵略(1380年至1405年):隨著伊兒汗國的逐漸衰落,當時的伊朗又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據之中。西察合台汗國(今烏茲別克境內)的國王帖木兒(1336年至1405年在位)在奪取中亞地區後於1380年至1393年征服伊朗全境,繼而侵佔美索不達米亞,並入侵印度。1405年帖木兒死後,他的帝國迅速瓦解,統治范圍只限於河中地區和伊朗東部。
薩法維王朝(1502年至1722年):帖木兒死後的近一百年中,伊朗再次陷入各地方封建王朝的紛爭割據之中。其中,薩法維王朝建於1502年,此後一直向外擴張,極盛時版圖包括阿富汗的坎大哈、赫拉特。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曾長期進行戰爭。薩法維王朝是伊朗歷史上第一個以什葉派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朝代,對什葉派在伊朗的發揮壯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紀末,薩法維王朝日漸衰落。1722年,阿富汗的吉爾扎部落在馬赫穆德的領導下,攻佔薩法維王朝國都伊斯法罕,並自立為伊朗國王。
阿夫沙爾王朝和贊德王朝(1736年至1796年):1736年,來自伊朗霍拉桑地區的部落首領納迪爾率軍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並以馬什哈德為中心建立阿夫沙爾王朝。經過數年戰爭,阿夫沙爾王朝版圖一度東至阿富汗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達,北接裏海,南瀕波斯灣。1747年,納迪爾國王死後,其兒孫為爭奪王位而爆發內戰,各路諸侯紛紛稱王,其中凱歷姆汗(1749年至1779年在位)以設拉子為首都建立了贊德王朝。經過多年戰爭,贊德王朝占據了除霍拉桑及以東地區以外的阿夫沙爾王朝的土地。1779年凱歷姆汗死後,贊德王朝分裂。1792年和1796年,贊德王朝和阿夫沙爾王朝先後被愷加王朝所滅。
愷加王朝(1779年至1921年):愷加王朝建於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蘭。愷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伊朗的爭奪。1801年俄國兼並喬治亞;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及承認阿富汗獨立。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的勢力范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沖區。
從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隨著歐洲列強的侵入,伊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社會經濟衰落,封建統治專橫殘暴,多次發生人民起義。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

⑵ 伊朗學者說:哪吒的原型可能是伊朗人 不然怎麼巧合

哪吒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奇特人物。在綿長的前史歲月中,不論在《西遊記》中仍是在《封神演義》中那個手持火尖槍小孩模樣的哪吒這個形象被刻畫的生動心愛,其故事極為的精彩。

哪吒這個姓名本來並不是我國本鄉文明所發生的,而是一個來自異國舶來的神名。在綿長的歲月中,伊朗(波斯)人與我國人影響著亞洲的廣闊區域,伊朗和我國在各個前史時期都彼此來往互易商貨,這對兩個民族的文明與文明發生了深入的影響。

一些伊朗學者曾估測哪吒也許來源於波斯語,伊朗神話傳說中還有一位不太有目共睹的英豪值得我們留意,不只他的姓名與哪吒非常附近,並且其身份、宗族和一些閱歷也同樣與哪吒附近,這個人物即是伊朗傳說中的王朝「皮西達德王朝」第七位國王努扎爾,首先在讀音上與哪吒讀音簡直一樣,身份也與哪吒相似。

努扎爾是伊朗國王瑪努切赫爾的兒子,也是瑪努切赫爾國王的太子。哪吒是後來變成托塔天王李靖的兒子,也被稱為太子,但大家並不知道他為何變成太子。

根據著名得伊朗神話傳說和史詩《列王紀》,在長達120年之久的瑪努切赫爾在朝時期,作為太子的努扎爾一直四處交戰;而哪吒作為《封神演義》中西周的交戰前鋒征伐商紂王的重要一角。

努扎爾終究在與圖蘭人的戰役中被俘被殺,伊朗傳說記載中有以為努扎爾在爸爸在朝時被俘被殺,史詩《列王紀》中說努扎爾在爸爸身後接過王位,在朝7年被圖蘭人俘虜被殺;《封神演義》中哪吒是自戮。哪吒除了兒時「剖腹、剜腸、剔骨肉,還於父母」,在交戰商紂王的過程中也曾逝世然後復生。

努扎爾雖然身後沒有復生,但他自己及其很多子孫都變成伊朗神話的聖人,將在世界末日再度復生,拯救世界,被稱為努扎爾宗族;哪吒不只自己肉身成聖,並且其父、其兄金吒、木吒都變成聖者。

而我國文人發明的哪吒借蓮花托生,自古我國人酷愛蓮花,蓮是道家和佛家所尊奉的至神至聖之物,在廣闊信眾的心目中蓮花標志著神靈,有這至尊位置,他們孜孜以求與蓮結緣的福份。哪吒有著深沉的佛家與道家血緣,而蓮花又是聖物,傳說中的哪吒以蓮花為身意味著徹底脫凡去俗走向崇高與永生。哪吒憑借這蓮花從世俗到崇高、從俗人到天神的身份變換得以圓滿完成。

筆者以為,哪吒的傳說即是在文人的極大愛好中紛繁取材,將一些四分五裂的情節連綴起來,加以豐厚而超現實的幻想,刻畫了這樣一個生動心愛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義。哪吒的故事就這樣代代相傳,至今在台灣仍有傳統的哪吒信仰和哪吒神廟,經過海峽兩岸的一起考證,確定翠屏山的哪吒行宮為我國僅有的哪吒祖廟。

⑶ 大仙霍梅尼推翻巴列維王朝後,伊朗末代國王最終的結局如何

在流浪中死亡。由於被迫下台之後,輾轉多地,先後在埃及、約旦、美國和巴拿馬等地短暫居住,罹患癌症。1980年7月27日在埃及去世。

⑷ 求世界上在位最長的前10位皇帝。

  1. 佩皮二世(Pepy II)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78年—公元前2184年在位),在位94年
    2.太祖王(47年-165年)又稱高宮,是高句麗第六世君主。在位93年
    3.索布扎二世(Sobhuza II,1899年7月22日—1982年8月21日)史瓦濟蘭獨立後第一任國王,在位83年
    4.長壽王(394年-491年)名高巨連或高璉,高句麗第二十代國王(413年至491年在位)。在位78年
    5.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在凡爾賽逝世)法國國王,他的執政期是從1643年至1715年。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在位72年
    6.約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斯登大公,1858年至1929年在位。在位71年
    7.沙普爾二世 Shapur II(309年—379年)伊朗薩珊王朝國王(309年—379年在位)。在位70年
    8.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1848年—1867年),奧匈的締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在位68年
    9.趙佗(?-前137年),秦朝將領,南越國創建者。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位67年
    10.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14年—前1237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在位66年。

    中國的

    1、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稱康熙皇帝。,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2、清高宗乾隆(純)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愛新覺羅氏,諱弘歷,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於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禪位於十五子顒琰,自己成為太上皇。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僅次於祖父康熙。壽命最長的皇帝。
    3、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劉徹,小名彘,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七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
    4、西夏仁宗名曰李仁孝(1124年-1193年),夏崇宗長子,母為漢人,不知名;於1139年即位,時年十六歲。
    5、西夏崇宗名日李乾順(1084年—1139年),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年—1139年在位),在位長達54年。
    6、遼聖宗耶律隆緒(971年—1031年),遼國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遼國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49年。
    7、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號萬曆,是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歲的朱翊鈞登基做皇帝,是為明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8、蕭衍,梁武帝。(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武進縣西北),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南齊皇帝「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他提倡尊儒崇佛,並曾多次捨身出家。後來因"侯景之亂",宮城被圍困,餓死於台城,葬於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
    9、遼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遼國第八位皇帝(1055年—1101年在位),在位長達47年。
    10、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1521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年號嘉靖,明憲宗孫,父興獻王。

⑸ 求波斯歷代皇帝即位表(全)

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被稱為波斯第一帝國。

1、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一世之子,約前550年–前530年在位(約前559年 –前550年征服米底王國)。

2、岡比西斯二世,居魯士大帝之子,前529年–前522年在位。

3、高墨達,據稱是居魯士大帝之子,前522年在位(可能是篡位者)。

4、大流士一世,高墨達的連襟、阿爾沙米斯之孫,海斯塔斯皮斯之子,前521年–前486年在位。

5、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前485年–前465年在位。

6、阿爾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65年–前424年在位。

7、薛西斯二世,阿爾塔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24年在位。

8、塞基狄亞努斯,薛西斯二世同父異母的兄弟及對手,前424年–前423年在位。

9、大流士二世,薛西斯二世同父異母的兄弟及對手,前423年–前405年在位。

10、阿爾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之子,前404年–前359年在位。

11、阿爾塔薛西斯三世,阿爾塔薛西斯二世之子,前358年–前338年在位。

12、阿爾塞斯,阿爾塔薛西斯三世之子,前338年–前336年在位。

13、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二世之曾孫, 前336年–前330年在位。

二、塞琉古帝國(公元前312年-公元63年)

1、塞琉古一世,總督:前311年-前305年;國王:前305年-前281年。

2、安條克一世,前291年起與父共治;單獨統治:前281年-前261年。

3、安條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

4、塞琉古二世,前246年-前225年。

5、塞琉古三世,前225年-前223年。

6、安條克三世,前223年-前187年。

7、塞琉古四世,前187年-前175年。

8、安條克四世,前175年-前164年。

9、安條克五世,前164年-前162年。

10、德米特里一世,前161年-前150年。

11、亞歷山大一世,前154年-前145年。

12、德米特里二世,前145年-前138年。

13、安條克六世,前145年-約前140年。

14、戴奧多特斯,約前140年-前138年。

15、安條克七世,前138年-前129年。

16、德米特里二世,復位,前129年-前126年。

17、亞歷山大二世,前129年-前123年。

18、克利奧帕特拉·特阿,前126年-前123年。

19、塞琉古五世,前126年/前125年。

20、安條克八世,前125年-前96年。

21、安條克九世,前114年-前96年。

22、塞琉古六世,前96年-前95年。

23、安條克十世,前95年-前92年或前83年。

24、德米特里三世,前95年-前87年。

25、安條克十一世,前95年-前92年。

26、腓力一世,前95年-前84年或前83年。

27、安條克十二世·狄昂尼索斯,前87年-前84年。

28、提格蘭二世,前83年-前69年,亞美尼亞國王,征服了敘利亞。

29、安條克十三世,前69年-前64年。

30、腓力二世,前65年-前63年。

31、塞琉古七世,前70年-前67年。

三、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

1、阿爾沙克一世,前247年─前211年。

2、梯里達底一世,前246年─前211年。

3、阿爾沙克二世,前211年─前191年。

4、弗里阿帕提烏斯,前191年─前176年。

5、弗拉特斯一世,前176年─前171年。

6、米特里達梯一世,前171年─前138年。

7、弗拉特斯二世,前138年─前128年。

8、阿爾達班一世,前128年─前124年。

9、米特里達梯二世,前124年─前87年。

10、戈塔爾澤斯一世,前91年─前78年。

11、奧羅德斯一世,前78年─前77年。

12、薩納特魯斯,前77年─前70年。

13、弗拉特斯三世,前70年─前58年。

14、米特里達梯三世,前58年─前57年。

15、奧羅德斯二世,前57年─前37年。

16、帕科羅斯一世,前39年─前37年。

17、弗拉特斯四世,前37年─前30年。

18、梯里達底二世,前30年─前29年。

19、弗拉特斯四世,前29年─前28年。

20、梯里達底二世,前28年─前26年。

21、弗拉特斯四世,前26年─前2年。

22、弗拉特斯五世,前2年─4年。

23、穆薩,前2年─4年。

24、奧羅德斯三世,4年─7年。

25、沃諾奈斯一世,7年─11年。

26、阿爾達班二世,11年─35年。

27、梯里達底三世,35年─36年。

28、阿爾達班二世,36年─38年。

29、瓦爾達內斯一世,38年─47年。

30、戈塔爾澤斯二世,38年─51年。

31、沃洛加西斯一世,51年─78年。

32、瓦爾達內斯二世,55年─58年。

33、沃洛加西斯二世,78年─80年。

34、帕科羅斯二世,78年─79年。

35、阿爾達班三世,79年─90年。

36、帕科羅斯二世,90年─105年。

37、沃洛加西斯三世,105年─147年。

38、奧斯羅埃斯一世,109年─129年。

39、帕爾塔馬斯帕提斯,116年。

40、米特里達梯四世,128年─140年。

41、名字失傳的國王,140年。

42、沃洛加西斯四世,147年─192年。

43、沃洛加西斯五世,191年─208年。

44、沃洛加西斯六世,208年─228年。

45、阿爾達班四世,213年─226年。

四、薩珊波斯,波斯第二帝國,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國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

1、阿爾達希爾一世,224年─240年。

2、沙普爾一世,240年─272年。

3、霍爾木茲一世,272年─273年。

4、巴赫拉姆一世,273年─276年。

5、巴赫拉姆二世,276年─293年。

6、巴赫拉姆三世,293年。

7、納塞赫或泥涅師,293年─302年。

8、霍爾木茲二世,302年─309年。

9、沙普爾二世,309年─379年。

10、阿爾達希爾二世,379年─383年。

11、沙普爾三世,383年─388年。

12、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

13、伊嗣俟一世,399年─420年。

14、巴赫拉姆五世,420年─438年。

15、伊嗣俟二世,438年─457年。

16、霍爾木茲三世,457年─459年。

17、卑路斯一世,457年─484年。

18、巴拉什,484年─488年。

19、卡瓦德一世,488年─531年。

20、扎馬斯普,496年─498年。

21、庫思老一世,531年─579年。

22、霍爾木茲四世,579年─590年。

23、庫思老二世,590年─628年。

24、巴赫拉姆·楚賓,590年─591年。

25、霍爾木茲五世,593年。

26、卡瓦德二世,628年。

27、普蘭杜赫特,629年。

28、阿爾達希爾三世,628年─630年。

29、卑路斯二世,630年─631年。

30、霍爾木茲六世(或五世),631年─632年。

31、阿扎爾米杜赫特,633年—634年。

32、伊嗣俟三世,634年─651年。

五、伊朗薩非王朝(1501—1736年),波斯第三帝國,由波斯人建立統治伊朗的王朝。

1、伊斯邁爾一世,1501年─1524年。

2、塔赫瑪斯普一世,1524年─1576年。

3、伊斯邁爾二世,1576年─1577年。

4、穆罕默德一世(穆罕默德·科達班達),1577年─1587年。

5、阿巴斯一世(大帝),1587年─1629年。

6、薩非,1629年─1642年。

7、阿巴斯二世,1642年─1666年。

8、蘇萊曼一世,1666年─1694年。

9、海珊,1694年─1722年。

10、塔赫瑪斯普二世,1722年─1732年。

11、阿巴斯三世,1732年─1735年。

六、愷加王朝,公元1779年—公元1921年

1、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

2、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

3、納賽爾丁·沙(1848~1896在位);

4、穆扎法爾丁·沙(1896~1907在位);

5、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

6、艾哈邁德·沙(1909~1925在位);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國名在國際上更為伊朗。

(5)伊朗國王有多少兒子擴展閱讀:

波斯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國滅亡。公元224年,薩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國,651年亡於阿拉伯帝國。公元874年,薩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國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維王朝禮薩·汗改國名為伊朗。

歷史上波斯人曾建立過多個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曼王朝、薩非王朝、愷加王朝等。全盛時期領土東起印度河平原、帕米爾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亞,西至小亞細亞、巴爾干半島,北達高加索山脈、鹹海。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

⑹ 伊朗末代王子是誰急!!!!!!!!

阿里-禮薩 巴列維(巴列維幼子小王子-2011自殺1月14日自殺)
禮薩?巴列維(巴列維長子大王子-曾被立為王儲其父去世後,禮薩·巴列維立即開始了政治活動。1984年後他定居美國,成為伊朗反對派領導人之一。禮薩·巴列維發表過多篇文章,宣稱自己無意恢復君主制,目標是在伊朗建立政教分離的民主制度。他反對任何國家軍事打擊伊朗,兩伊戰爭時曾要求作為空軍飛行員回國參戰。去年伊朗總統大選引發騷亂後,禮薩·巴列維呼籲國際社會支持伊朗「對抗宗教統治的民主運動」。由於禮薩·巴列維政治上一直很活躍,伊朗當局對以他為代表的巴列維家族的一舉一動都嚴加關注,防止其死灰復燃。在弟弟阿里-禮薩 巴列維死後在個人網站公布阿里-禮薩離世消息。
確切的說末代王子是長子禮薩?巴列維因為曾被立為皇儲 阿里也是王子 但是被立為儲君的王子和一般王子身份總歸是前者比後者高一等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1/01/12/006810538_01.shtml 巴列維家族子女 裡面就介紹長子曾被立為皇儲
http://ke..com/view/5034773.htm 阿里-禮薩 巴列維也提及長子是皇儲 所以如果樓主的王子的定義沒有是不是儲君的王子的概念 那麼 禮薩?巴列維和阿里-禮薩 巴列維都是 ;如果是繼承人的王子 毫無疑問是禮薩?巴列維-阿里的哥哥 而不是阿里

⑺ 伊朗伊斯梅爾

伊斯梅爾〕即伊斯梅爾一世。也被翻譯成伊斯邁爾一世,為波斯索非(Sophy)王朝的創建者。

伊斯邁爾一世,英文名 Isma'il I(1487年7月17日—1524年5月23日),伊朗薩非王朝的創立者、沙阿(1502年—1524年在位)。

伊斯邁爾一世建立國家的主要支柱是突厥游牧部落。他大約於1500年—1501年在基齊爾巴希人的武力幫助下,在亞塞拜然起兵反對土庫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1502年伊斯邁爾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於此,自立為沙阿。從此開始了薩非王朝在伊朗的統治(1502年—1736年)。
伊斯邁爾一世自登基之日起就致力於武力統一伊朗和向外拓展疆土。1503年—1508年經廣泛戰爭幾乎征服整個波斯、亞美尼亞和伊拉克大部。1510年,伊斯邁爾一世與另一位中亞征服者,烏茲別克汗國汗昔班尼激戰於呼羅珊,獲勝(昔班尼於是役陣亡)。伊斯邁爾一世向西推進的行為終於導致他與奧斯曼帝國的沖突。1514年在查爾迪蘭戰役中,伊斯邁爾一世被奧斯曼帝國蘇丹塞里姆一世擊敗。對土耳其軍事力量的共同擔心使他向一些歐洲國家伸出橄欖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伊斯邁爾一世的對內政策主要是,宣布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並自任什葉派的領袖。他還是一位有學問、有教養的人,能夠寫詩。

http://ke..com/view/427589.htm

⑻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的大兒子叫什麼名字

阿拉伯王室統治家族

現代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先後娶過300多個妻子,所生子女不計其數,僅遺下得到正式承認的兒子43人,孫子100多人,重孫500多人,連同三個旁系叔伯的子孫,王室現有男性成員即親王約5000人,整個家族在17000人以上,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王室。

沙特的巨額石油收人,大部分落人王族成員手中。根據官方資料,國家每年從預算中撥出3億美元給沙特家族開支,實際拔給的款項要比這個數字大幾十倍。5000個親王每人每月從石油收入中領取6萬美元生活津貼,還有數十億美元每年要補貼17000名王室成員。親王們做各種投機生意聚斂財富,他們在了解到國家發展計劃後,預先以低價購買土地,再以高價賣給政府或公司,牟取暴利。一位親王出售朱拜勒工業企業地皮,賺收20億美元;另一親王出售利雅得機場上地,賺取80億美元。有些親王在私營企業、銀行中握有股份,在阿拉伯國民銀行中有三位親王充當創業股東,每人各有7500股(每股100里亞爾,合29.8美元)。還有一些親王充當中間人或外國公司的代理人,坐收傭金和回扣。一個承包軍火的親王個人財產達40億美元。同時,國家對親王們經營的企業給予各種各樣的優惠,從提供無息貸款、贈款到免除稅收,使他們發財致富,飛黃騰達。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沙特王室財產已達800多億美元,有800多名親下成了百萬富翁。

巴林的統治者是哈利法家族,現在的埃米爾伊薩·本·蘇萊曼·哈利法是哈利法家族第18位統治者,該家族人數估計有400人,全國國民收入的1/ 3歸他們所有。卡達的統治者是阿勒薩尼家族(屬伯努·塔米姆部族),其家族有2000人以上,國家財政收入的大部分歸他們所有。

伊朗前國王巴列維是億萬富翁。據估計他的財產有200多億美元。在伊朗形成了以國王為首的,包括王室成員、高級官吏和將軍、大資本家和大地主在內的豪門巨富,號稱「伊朗二千家」,他們依仗權勢,巧取豪奪,利用各種手段,聚斂了大量財富。

(二)與王室有某種關系或依靠個人奮鬥成為巨富

這部分巨富主要由承包商、建築材料和建築設備商、房地產投機商、大批發商和零售商、銀錢兌換商、股東和企業家等組成,有的人同時經營各種工商業及銀行業。他們構成了各產油國的資本家階層,其人數不太多,工商業經營的歷史也不長,但發展迅速,有不少屬於暴發戶,不僅在國內開辦各種企業,而且大量投資於國外,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富翁。

他們中的一些人發財致富是由於家庭社會地位高,本人又受過西方教育,有比較好的條件。蓋特·法拉昂的父親是費薩爾國王的首席顧問,本人畢業於哈佛大學,30多歲就成了企業家,擁有自己的一份資產。阿德南·卡紹基可謂傳奇人物,他是土耳其血統的沙烏地阿拉伯人,父親是沙特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的御臣,因此他與王室有著密切的關系。他曾在亞歷山大維多利亞學院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回國後,他得到了製造灰尼板的特許權,開設了國民灰尼板公司,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商業帝同」——三合一控股公司,1978年該公司已擁有4億美元的資產。70年代中期,卡紹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經營房地產業務。同時他成功地利用他同王室的關系,擠進了龐大的軍火貿易市場,29歲時成為把沙特看作未來武器大市場的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的代理人,之後,他為世界各種軍火廠家和阿拉伯國家要人牽線搭橋做武器生意,報酬巨額,短短幾年裡卡紹基一躍成為沙特王國首富之一,40歲左右時資產便高達40億美元,過上了天方夜譚式的生活。

蘇萊曼·奧拉揚是沙特王國最負盛名的多種經營巨商,擁有相當規模的商業船隊和大約12億美元的資產。同時在對美證券投資方面享有盛名;1989年被選為他年輕時工作過的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最高董事會成員。奧拉揚商業集團是沙特許多進口商品的代理商,從事汽車、建築設備的銷售與維修等,還開展運輸、保險、房地產、車船出租等業務,與國際上大公司的合作項目也較多,有金屬加工,鑽機維修等。此外,該集團在沙特和海外擁有大量房地產,在國外的投資,包括在美國和西歐的房地產及其他有價證券,總計超過5億美元。

阿卜杜·拉迪夫·賈米爾汽車批發集團,以創始人的名字命名,是沙特第二大商業集團,苦心經營20年,建立起雄厚家業,1980年該集團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利潤約1億美元。同時賈米爾還開辟其它財源,例如房地產,海外投資。他在摩納哥蘭特卡洛建立了一家海外投資公司,由其兒子優素福負責管理,賈米爾的財產估計至少有5億美元。

在今天的海灣各國,注意保持商業信譽的著名財閥有巴林的卡努家族、沙特的蘇萊曼家族、儒法利家族和蓋賽伊比家族等等。蘇等曼家族的頭目阿卜杜勒·阿齊茲·蘇萊曼擔任吉達工商會議所的副會長,是沙特財界的頭面人物。曾經是沙特最大兌換商的拉茲希家族開設了銀行,作為民間最大的農業經營者,支撐著作為小麥出口國的沙特農業。

這些人的資產都在數億美元以上,他們不像王室成員,每年有數千萬美元的俸祿。他們依靠自己精明靈活的經商頭腦,懂得利用石油帶來的有利經商條件和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從而建立自己的家業,擴大自己的財富。當然不能否認,他們的財富中也包含著無數帶動者付出的血汗。

王公貴族、富商大賈、上層統治者驕奢淫逸,揮金如土,浪費驚人。他們買飛機、買遊艇、建別墅,吃喝嫖賭玩樂,極盡享受之能事。

一位曾在沙特親王專機上當過空姐的美國小姐敘述:當她第一次參觀親王的專機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駕駛艙內機長座椅是皮製的,包括安全帶扣子,所有金屬部件都是黃金製成的;客艙里放著花絲絨長睡椅,卧室里床上罩著紅色狐皮床罩,貂皮枕頭和鑲著貂皮邊的毛毯;盥洗室裡面有金制的淋浴器和一個金制坐池;游戲室里一面牆上掛著藝術壁毯,另一面牆上是一整塊大鏡子,整個飛機上到處顯示著富麗豪華。

在機場上到處停放著親王們成群結隊的私人噴氣客機,供他們隨時出國觀賞取樂。沙特前國王哈里德私人擁有一架波音747座機,機上備有施行心臟外科手術的設備,他的私人遊艇長達200英尺,價值1260萬美元。阿德南·卡紹基擁有飛機5架、海上遊艇3艘,其中一艘叫「那比拉」號的遊船,是一艘86米長的海上宮殿,有直升飛機升降台、夜總會、最現代的操作室。為了表明自己富有,阿德南還有把自己的一艘遊艇上原用黃金澆鑄成的船名,全部用白金重鑄。

石油王子們不僅在本國國內修建星羅棋布、富麗堂皇的宮殿,而且到國外去購買、修建宏大的別墅。沿著地中海西北部的芒東、摩納哥、昂蒂布、戛納直到土倫,是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巨富雲集的藍色海岸,在此購買房子已成為國際巨富的一種身份標志。卡達酋長、阿布扎比酋長、沙特國王、黎巴嫩富商安東尼·塔努里、約旦元帥等都在藍色海岸擁有豪華寓所,軍火商阿德南在世界12個地方有豪華別墅,僅藍色海岸就有好幾幢住宅屬於他。有些石油富豪在此建房甚至出於心血來潮。例如,沙特有兩兄弟、在一塊一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蓋起了兩幢居住面積1000平方米的別墅,房前是一覽無遺的戛納海海灣和昂蒂布角。房子建成後,兩兄弟突然發現自己是不會去住的,於是決定出售,毫不費力地找到主顧,對方願意出價1億法朗,並且一次付清。

昂蒂布角建有專供國際大亨使用的港口,隸屬國際遊船俱樂部管理,只停泊19艘船,1984年阿德南第一個參加投資,為此還獲得昂蒂布市頒發的榮譽市民勛章。卡達酋長的「阿爾漫沃」號一年四季停在港口內,沙特國王法赫德的遊艇是世界上最大的,長度為146米,它在碼頭上有專用的泊位。有這樣一則故事,幾年前沙特國王來海港度假,作為貴賓,他受到俱樂部的殷勤接待,國王同意穿上便服與俱樂部主任嘉米葉·萊翁合影。回去後不久,國王給俱樂部寄了1張100萬法朗的支票,以示感謝,但是支票錯寄到昂蒂布市政府。市府趕快用這筆錢給一處古跡方堡裝上了彩燈。主任萊翁知道後很不高興,要討回這筆禮錢,可市長卻回答他:「你保留照片,我保留支票,咱們兩清了」。因這100萬法朗,俱樂部和市府搞得不愉快,自此三年多過去了,法赫德國王都沒再去自己在昂蒂布的遊船上。

除了藍色海岸外,石油大亨們還在巴黎、日內瓦購建寓所。1982年,當時還是王儲的法赫德在日內瓦修建了豪華寓所,風格是新文藝復興式的,大理石的直柱、鐵製品都經過鍍金,窗門全部可以防彈,擁有27個睡房,價值2110萬美元,是王室在瑞士最豪華的寓所。

日內瓦區還有若干處王室寓所,其中包括一幢14世紀時的堡壘式建築物「貝列夫保」,它的永久主人是持伊朗護照,曾兩次角逐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的沙魯丁·阿迦·汗。還有一所屬於沙特蘇丹親王的宅邸,1970年購置,據說花了1110萬美元進行裝修。沙特王儲阿卜杜勒親王1988年放棄他在巴黎一座面積450平方米的寓所,原因是嫌它太小了,同時,將住所中的傢俱分100攤,以800萬法朗(130萬美元)的拍賣價出售。

巨富們不僅在國內,而且在他們喜歡的城市開羅和倫敦大肆揮覆,縱色恣情。據埃及旅遊部的統計材料表明,到埃及旅遊的沙特人最多。每周一、四,很多沙特人邀請數百名客人乘坐大型客機從利雅得飛往開羅,舉行各種各樣的家庭活動,譬如,在高級賓館為兒子或女兒舉行非常奢華的婚禮,有瘋狂的肚皮舞和阿拉伯通俗歌曲助興。倫敦到處都有阿拉伯人,他們大量采購物品,也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尋歡作樂的聚會。以前,阿拉伯人比較喜歡去西方國家觀光游覽,近年來,對東南亞也大感興趣,來度假旅遊的人絡繹不絕,人數不斷增長。

與豪門巨富相比,一般百姓的生活就差遠了,但是同中東其它國家相比,海灣諸國平民的生活也是較富裕的。他們家家僱用外籍勞動力做家務,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和盛行,並且以多僱人為榮、科威特人的家庭一般都雇有一至數名東南亞籍或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傭工。從廚房烹調、會客室接待、看管孩子到開車等事務全由僱工擔任,僱主什麼都不用做,不少科威特家庭的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在中東地區表現得十分鮮明。阿拉伯產油國里干粗活、臟活、重活,比如清潔工、搬動工等都是外籍勞工,他們同其它一些低收入者構成了產油國里的貧者。貧窮者不僅生活上清貧,而且精神上、肉體上還遭受歧視和折磨,在今天阿拉伯世界,客籍勞工代替了從前的奴隸,各種僱傭合同和假婚姻掩蓋了「奴隸制」真相。石油大亨們從歐洲、非洲、亞洲進口奴隸。一名叫施瓦爾的女傭從住在倫敦的兩個科威特姐妹家逃了出來,身上有93處傷疤,類似於這樣的人在英國還存1000人之多。

伊朗工資差別十分巨大,國家石油公司總經理月薪為15萬里亞爾,大約相當於工人最低工資的的100倍,國會議員月收入11.5萬里亞爾,省長月薪4~9萬里亞爾,都高出工人最低工資的好幾十倍。眾多工人住在貧民窟,他們微薄的工資收入,難以養家糊口,農民收入則更低。

埃及窮人成千上萬,住在棚戶區,擁擠、臟亂、不堪形容,許多人沒有工作,沒有希望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才80埃鎊,還有一些畢業生甚至處於失業狀態。窮人的生活水準很低。

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沙特農民,占人口總數1/ 4的農民的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僅佔1%。

由上述可見,石油繁榮使中東地區貧富分化日趨嚴重,一方面是王公貴族、豪門巨富、上層人物過著花天酒地、窮奢極侈、荒淫無恥的生活;一方面是窮苦者為填飽肚子而奔忙,為艱難生活而煩惱。這就是當今中東地區的社會現實。
參考資料:選自馬秀卿主編:《石油、發展、挑戰——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東經濟》,石油工業出版社1995年版

⑼ 16歲王妃被寵上天,國王送她30公斤婚紗,受寵幾年肚子無動靜,後來呢

後來依舊被寵上天,畢竟他們之間的感情是真的,所以任何事情也不可能影響他們彼此之間的感。

閱讀全文

與伊朗國王有多少兒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這么低 瀏覽:56
美國是怎麼打敗越南的 瀏覽:154
印尼青草油多少錢 瀏覽:836
為什麼伊朗奧運會 瀏覽:913
英國怎麼超車 瀏覽:681
做義大利的要用什麼材料 瀏覽:769
義大利面團怎麼醒發 瀏覽:742
義大利斜體w怎麼寫 瀏覽:192
初到越南生活注意什麼 瀏覽:47
中國地圖貴陽市靠哪個位置 瀏覽:291
義大利語o上面兩點怎麼讀 瀏覽:282
印度孟買物流怎麼樣 瀏覽:442
印度女人頭發多怎麼梳 瀏覽:664
賓利gt在英國多少錢 瀏覽:129
中國人怎麼才能進哈佛大學讀書 瀏覽:491
伊朗的拜火教形成是中國什麼朝代 瀏覽:952
英國海運中國多少公里 瀏覽:762
怎麼交到英國女朋友 瀏覽:600
英國捐贈口罩多少 瀏覽:224
148義大利語數字怎麼說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