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震驚!中國有一姓氏竟是波斯人後裔,不是華夏子孫
在古文當中,“華夏”這一個詞彙,最早出現在《尚書》當中,裡面提到:“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有人認為,“夏”取自於夏水(即漢水),而“華”以華山得名,因此古籍當中以“華”和“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蠻夷。發展到後來,逐漸成為了整個中華文明的代名詞,唐朝學者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寫道:“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實際上,您如果是這個姓氏,那就有可能並非“華夏子孫”,而是“波斯”的後裔。這就是“安”姓。
因此在漢唐以後,不少從西亞來的胡商,也有著以安為姓氏的例子,《洛陽迦南記》記載了北魏胡人絡繹不絕的盛況:“洛陽城內胡商雲集的盛況:“自蔥嶺以西,至於大秦(漢朝時的羅馬帝國),百國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不可勝數。”其中大多數便為安姓,來自河南等地。
截止到如今,安姓人口大約209萬,占據全國人口的0.14%左右,他們也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份子。
② 今天的伊朗是古波斯文明正統後裔嗎
是的。
伊朗歷朝歷代和外族通婚不多,古波斯歷史保留非常完整,從保守程度來說,今天的波斯族血統的正統性甚至超過今天的漢族。
大部分漢族普通人的族譜往上推三到四代,都混有其他少數民族的血統,國內的民族融合一直比較高,漢化一詞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從消失的鮮卑,契丹,羯等民族來看,早已和漢族相溶,所以現在中國大陸的漢民,誰也不敢完全保證自己祖上沒有其他民族的血統。
但是,古波斯文明不能代表現在的伊朗。
這么說吧,現在的伊朗,是由三個文明組成:波斯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這三者組成了今天的伊朗。
③ 伊朗人的古波斯血統還純不純正
不純正,波斯帝國滅亡後,這個地方換了好幾次主人了。
④ 伊朗人怎麼看亞歷山大
公元前330年,雄踞西亞的古波斯帝國被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公元前355—前322)終結。歷史上大約很少有外族入侵者能像亞歷山大那樣,終結了一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帝國,卻受到被終結者後人的尊奉。在伊朗人心目中,亞歷山大從來不是一個暴虐的侵略者形象,而是曾經統治過伊朗的一代英明君主,甚至不是一位外來君主,就是伊朗人自己的君主。這種情愫的產生既與文學作品潛移默化的熏陶相關,更與史實相關。
⑤ 以前一直以為波斯就是印度 今天才知道原來波斯是伊朗
我們通常會在小說當中聽說過波斯古國,然而現在我們卻很少會聽說的,事實上,這個國家是存在的,但是如今已經變成了伊朗這個名字,為何會這樣改名。在武俠小說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波斯古國。但是,如今把名字改成了伊朗。其實要說到波斯古國,其實是有非常久的歷史的,在最早的時候時候是居魯士大帝創建了波斯帝國。
相關資料表明,居魯士大帝當時是現在伊朗的一個地區的小頭領,在不斷的擴展中,對古中東進行了統一,於是創建了波斯古國。最後波斯帝國滅掉了古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其實歐亞非三大洲都有他們的領土。在繁榮的時候疆土是非常大的。
在之後,波斯帝國遇到多次的滅國,但是之後都重頭再來,可以說波斯帝國像小強一樣頑強,我們中國在換了朝代之後都會改名字,但是波斯帝國一直沒有改名字。這其實要從波斯帝國的民族歷史來說起。雅利安人在古代的時候是非常強大的,經過了古巴比倫以及古印度還有古埃及, 波斯帝國延續的時間非常長,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之後卻改名為伊朗。
其實波斯帝國是被禮薩·汗推翻的,這個人從小生活很貧困,年紀很小就加入軍隊,之後還帶兵鎮壓過革命,到了1925年的時候,他因為有英國的支持,因此發動政變,當上了首相以及國防大臣。之後他推翻了波斯帝國卡扎爾王朝,之後上台把帝國名字改成了伊朗。
為何會有伊朗這個名字呢?其實說到伊朗,翻譯過來中文就是雅利安人家園,我們都知道波斯帝國其實都是在伊朗高原活動的,其實伊朗高原也有這個意思。由於禮薩·汗明白,波斯帝國這么長歷史的會功績都是雅利安人的功勞,因此想要得到更多的雅利安人的支持。
從這點來說,伊朗的意思就會比波斯更加廣泛,波斯只是住在波斯的雅利安人,但是伊朗可以表示全部的雅利安人。另外,在波斯的時候,波斯和伊朗常常是通用的,然而在波斯的歷史書籍當中,波斯人的祖先也是在伊朗,所以之後波斯帝國改名成為伊朗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伊朗有更深層的意義。
然而禮薩·汗即便想要把伊朗建設得更好,但是這一切並沒有他想像的這么好,之後他還是因為英國和美國的逼迫,之後只能選擇退位,並且被趕出了伊朗,在海外逃亡,之後病逝,可見命運也是非常悲慘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波斯帝國和伊朗的歷史,可以多看相關的資料和書籍,會讓你有更深的理解!
⑥ 鄭和被伊朗人視為「波斯民族的英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鄭和下西洋給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以及其他的農作物之類的,使他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所以才會被認為是英雄吧。
⑦ 今天的伊朗人怎麼看待歷史書上的波斯文明
哪國的歷史書?
波斯文明是伊朗的驕傲
⑧ 鄭和為什麼會被伊朗人看作是「波斯民族的英雄」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是我們小學五年級就學過的一篇文章,根據歷史記載,鄭和在1405年後的28年期間,一共下過西洋7次,周遊了30多個國家。歷史上也把它稱為鄭和7次下西洋,不僅是我們中國人對鄭和稱贊有加,連伊朗人都把鄭和當作波斯民族的英雄。其原因就是鄭和的祖上據傳聞說是波斯族的人。
綜上所述,之所以鄭和會被伊朗人認為是波斯的民族英雄,其原因就是鄭和是波斯的後人,而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原和國外的貿易發展,促進國外的經濟發展,所以他被稱為民族英雄。
⑨ 伊朗人不承認自己是阿拉伯人 而是波斯人 為何
伊朗位於西亞地區,波斯灣沿岸,
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而我們一提到西亞,首先想到的是阿拉伯人。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西亞就是阿拉伯的世界。
確實,西亞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
與西亞緊鄰的北非,也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
阿拉伯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起源於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
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如今的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主要聚居在西亞與北非地區。
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我們稱之為阿拉伯國家,而西亞與北非我們通常也把它稱作「阿拉伯世界」。
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北非還是西亞,都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阿拉伯國家。
就比如西亞的以色列與伊朗,他們雖然都是西亞的重要國家,但他們都不屬於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是以猶太人為主的國家,信仰的是猶太教,使用的是希伯來語。
而伊朗,雖然也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他們的主體民族卻並不是阿拉伯人。
而是波斯人,使用的語言也是波斯語,與阿拉伯語是不同語種的語言。
伊朗處在兩個流域附近,也是一個聞名古國。
伊朗人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橫跨亞非歐的國家——波斯帝國。
後來,波斯帝國覆滅,但波斯人卻還是在原來的土地上紮根並延續了下來,直到今天。
不過,在文化上,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雖然波斯語被他們保留了下來,但是信仰卻被改變了。
波斯人原本信仰波斯教(對,就是金庸小說里的那個擁有聖火令的西域波斯教),但被強行改變成了伊斯蘭教。
如今伊朗人是一個嚴肅的伊斯蘭國家,盡管他們的主體民族波斯人不屬於阿拉伯人,不使用阿拉伯語。
那麼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民族起源不同。
波斯人起源於波斯灣東岸的伊朗高原,是典型的塞種雅利安人。而阿拉伯人則起源於北非地區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
第二,民族語言不同,波斯人使用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與目前歐洲大部分地區使用的語言更親近。
阿拉伯人則使用阿拉伯語,屬於閃含語系。
也就是說,伊朗人(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屬於兩個不同語系的民族。
第三,宗教信仰有差異。
沒錯,雖然阿拉伯人與伊朗人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但他們卻分屬於不同的派系。
由於對伊斯蘭教義的不同理解,穆斯林分為什葉派與遜尼派兩大派系。
伊朗是什葉派穆斯林的主要代表國家,
而絕大多數的阿拉伯人都是遜尼派穆斯林。
最後,兩個民族長相也有一定差異。
雖然同屬白色人種,但波斯人相對阿拉伯人來說。
更高大粗壯一些,皮膚也更白一些。
另外兩者最大的區別特點就是波斯人眼睛呈淡藍色,阿拉伯眼睛呈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