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導彈核彈人彈 伊朗還有多少牌
導彈核彈人彈 伊朗還有多少牌?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4月18日播出):超強導彈、武器級濃縮鈾、人體炸彈,半個月內伊朗站在核危機的紅線上讓世界不斷震顫,這一切究竟是伊朗人放出的迷彈,還是已不可逆轉的事實,導火索是否已被點燃?波斯謎局下一步將走向哪裡?
演播室主持人 王世林: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今日關注》。
核武器、人體炸彈、超強導彈等等這些字眼最近一段時間充斥著伊朗的新聞,震撼著國際社會的神經,所以今天我們的《今日關注》節目也花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對它進行分析。
自從3月29號安理會通過了主席聲明,給伊朗30天的期限來停止鈾濃縮活動以後,好像伊朗的活動就一直沒有中斷過,意思好像是要在30天之內把局面扭轉過來,這些活動包括比如說在要塞的港口舉行軍事演習,非常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還有包括宣布成功掌握了先進的核技術,還有數萬名「人體炸彈」已經做好的准備等等,那麼伊朗是不是真的有核武器,這個人體炸彈又是真是假,另外還有包括在「人體炸彈」之後,伊朗是不是還別的「殺手鐧」,波斯迷局到底還有多少迷值得我們去解開呢?就這些話題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兩位專家為我們做進一步的分析,一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的研究員殷罡先生,也是我們的老朋友,中東問題專家。還有一位是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的孟祥青教授,研究軍事問題的專家,歡迎兩位到演播室參與我們的節目。
對於伊朗最近一段時間的一些活動,媒體評論很多,有的媒體說好像伊朗在半個之內要進行一場大的賭博,到底伊朗都下了哪些注,我們先來看一下半個月以來伊朗一些主要的舉動。
艾哈邁迪.內賈德:
「我正式宣布,伊朗已經加入了核技術國傢俱樂部」。
解說:
4月11號,伊朗總統內賈德的這一句話無疑是伊朗軍演後的另一支興奮劑,讓伊朗的民眾深深地沉浸在一種狂熱的興奮中。
4月15號,數千名伊朗學生走上街頭發放慶祝核勝利的「黃蛋糕」。
伊朗大學生:
我很高興伊朗在核計劃方面取得成功,伊朗年輕人將投身於這一領域,這對我們是一次巨大的勝利。
解說:
16號,美國智囊機構「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公開了四張伊朗正秘密擴建核設施的衛星照片。同一天,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出驚人消息,內容是伊朗組建了一支四萬余名訓練有素的「人體炸彈」,以隨時報復美英兩國對伊朗發動的軍事打擊。
17號,伊朗激進組織向全球宣布52000名人體炸彈隨時准備應對美國的襲擊。
相對於伊朗國內的有備而來,國際社會顯然沒有做好足夠的心裡准備,一如既往的以聲明的方式呼籲伊朗立即暫停鈾濃縮活動和重返談判桌,但是美國再也按捺不住,國務卿賴斯以最快的速度警告:除了服從,伊朗別無選擇,否則「必須承擔後果」。4月17號出版的美國《紐約客》雜志上更是報出一篇爆炸性文章《伊朗計劃》:美國戰斗部隊以被命令秘密進入伊朗,將動用戰術核武器來摧毀伊朗的地下核設施。
波斯灣再次陷入重重迷霧。
主持人:
的確是迷霧重重,就像一個迷局很難看懂。你們覺得伊朗布下的迷局到底他是一步一步有計劃的布下來的?還是突然決定的?
孟祥青 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
正像我們看的這個片子這樣,半個月以來伊朗所採取的一系列的行動,我認為都是有計劃的,並不是偶然或者突然發生的。它有一個重要的背景,正像一些媒體所指出的那樣。從3月29號聯合國安理會發表了主席國聲明,給了伊朗30天的時間要求他停止一切鈾濃縮活動,緊接著31號伊朗開始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而這種軍事演習從一開始正像一些輿論所指出的那樣,在敏感的時間、敏感的地點,而且還是敏感的武器裝備舉行了這樣的演習。在此之後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可以說都為在30天當中,伊朗要跟美國進行戰略上的討價還價,出的一張牌,而且是一場政治上大的賭注。
主持人:
殷教授在您看來,伊朗如果說像孟教授講的早有計劃的話,那麼他這個計劃是在安理會給出了30天的期限之前就已經做出的計劃,是不是這意思?
殷罡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伊朗這個計劃不是說幾個月或者一年、兩年,就現在情況來講可以說是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之後,從90年代初期開始,伊朗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配合核技術的開發,走到今天這一步。同時還有一個常規武器的急速提高,常規作戰能力,先進的飛機導彈什麼的這些,配套的,十幾年走到這一步我想所有的每一個步驟伊朗都會預料到的,包括今天這種局勢他也是預料到的。
主持人:
他預料到了,所以做了這樣的准備,只不過時機成熟了,所以把原來計劃好的東西一步一步實施出來了。
在一系列的迷局之中有一個非常引人的字眼叫「人體炸彈」,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一種攻擊性的行為。到底你們覺得「人體炸彈」這個事是真是假呢?為什麼提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們在前一段時間做伊朗軍演節目的時候,曾經分析到伊朗在軍演中展示的一些武器,有些專家對這些武器到底是不是那麼先進持一個比較懷疑的態度,這個「人體炸彈」是不是真的?
殷罡:
我覺得是真的。
主持人:
你覺得是真的?
殷罡:
不一定有五萬這么多,可能有一些誇張,他和巴勒斯坦「人體炸彈」形式上可能不同,他不僅是身體上綁著幾枚炸葯沖上敵群,而且伊朗方面也說了他的「人體炸彈」絕不針對平民,這是和其它地方「人體炸彈」一些本質的區別。同時伊朗的「人體炸彈」還包括一些簡易、小型的,人體超重類似自殺飛機、自殺潛艇、自殺快艇這樣的武器,這些才是比較厲害的,一般的「人體炸彈」說幾百個,幾千個派到英國去,派到美國去根本過不去的。
孟祥青:
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像遙控式的,就是當這個「人體炸彈」本身可能遇到困難,或者自己不能引爆的時候,可能採取遙控裝置。至少從目前我們得到的信息和看到的報道當中,這樣一種報道可能不是偶然的,而且這樣一種准備可以說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
殷罡:
他們是有這種犧牲的精神,包括在兩伊戰爭期間十幾歲的孩子,成千成萬的,腰裡別著塑料做的「天堂的鑰匙」,呼喊著口號,幾百人倒在血泊了,這種犧牲精神他們是有的。
主持人:
這種行為的確是一種非常殘酷的行為,以前我們在很多的新聞報道上都看到了,無論是在巴以地區,還是在伊拉克出現了很多,我們但願這是假的。拋開它的真假不說,現在關於在伊朗出現「人體炸彈」這個事本身是不是意味著現在伊朗問題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因為從核武器也好,超強導彈也好,現在已經談到了人體的炸彈,是不是說明這個問題在發生質的變化?
殷罡:
問題發生質的變化其實也不一定因為「人體炸彈」這個說法出來以後發生了變化,我覺得伊朗宣布了濃縮鈾之後,那一刻起伊朗就認為自己的地位改變了,過去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框架下,包括中國在內都一致要求通過政治解決,這個沒有辦法沒有解決了,走到今天沒有解決這個是伊朗預料到的,伊朗利用國際社會耐心的談判,這兩個月多的時間,現在突然感覺到至少是他自己感覺到一隻腳已經邁進了核門檻,他的地位跟以前不一樣了,過去僅僅是核技術的開發。
主持人:
你講到了實際上使問題發生最本質變化的是伊朗宣布了他有低純度濃縮鈾以後,我們知道關於低純度的濃縮鈾無論是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還是現任總統內賈德他們都向世界宣布我們已經擁有了低純度的濃縮鈾了。在宣布這個以後好像美國的一些媒體就像為了配合伊朗的說法似的,然後公布了四張衛星照片,我們可以結合照片讓孟教授給我們分析一下,因為這四張照片是說伊朗正在擴建核設施,到底從衛星照片中能解讀什麼信息來呢?
孟祥青:
從這個衛星照片當中,加上這一段的報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伊朗在是核設施的問題上早有準備,早就准備美國一旦對他進行襲擊或者軍事打擊,他怎麼樣能保證他的基本核設施不受到毀滅性的摧毀,所以從這個照片當中可以看到不論是他的擴建,而且他還在加強他的防護,比如說有一些報道已經表明,伊朗在最近一段時期以來他就針對美國突然採取的襲擊和對核設施的空中打擊,設置採取美國在科索沃戰爭都使用過的鑽地炸彈,他的鑽地炸彈,比如說對鋼筋混凝土可能有七米厚,能鑽進鋼筋混凝土有七米厚,一般像岩石結構可能穿透30米左右,針對這樣一個目標伊朗在擴建的同時,而且加強了防護性,所以伊朗在這方面是有準備的。
主持人:
就是在您的判斷來看伊朗確是在為了防止打擊而做准備,殷教授您判斷伊朗現在所做的防護措施是不是能夠防治美國鑽地炸彈的攻擊?
殷罡:
這是逼著美國動戰術核武器,一個挺有名的軍事情報網站,還有其他的軍事情報網站也公布了伊朗最近的一些計劃,在他東北部地區地下100多米建設龐大的濃縮鈾加工廠,准備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幾萬台離心機迅速地在2007年年底之前造出幾枚核武器,目前這個鑽地炸彈是根本沒有辦法對付的。
主持人:
那就是說鑽地炸彈已經沒有用了。
殷罡:
沒有用了。
主持人:
那您覺得戰術導彈還是有用的?
孟祥青:
戰術核武器。
主持人:
用戰術核武器來對待這個核設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4月11號伊朗宣布了他已經成為所謂核技術國傢俱樂部的成員以後,緊接著在美國兩份很著名的媒體,一個是《紐約客》,一個是《華盛頓郵報》就報出了新聞,美國准備使用戰術核武器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軍事打擊,好像計劃很詳細,已經提上了日程。從這些報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也是針對伊朗這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准備的為了防衛美國常規性的炸彈對核設施的毀滅性打擊,這是美國報出的一段新聞,當然這個新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後來美國總統包括布希出來一個勁地對這個問題進行降溫,當然他反映了一個大的政治背景,美國確實是投鼠忌器,也反應出當前動武的可能性。
主持人:
您講到了投鼠忌器,我們這兒正好有一幅漫畫,雖然不是講的投鼠忌器,但是也是貓捉老鼠的一個漫畫,我們可以看到布希在這個漫畫裡面變成了一隻貓,內賈德放了一隻小耗子在門口引這個貓,你只要敢出來撲,我就拿好棍子准備痛擊你,這個漫畫是不是能夠說明現在美伊之間在核武器問題上的現狀。
孟祥青:
有一點像,這個漫畫確切應該是老鼠吸引貓,不是貓捉老鼠。
殷罡:
伊朗拿個小耗子表明他的核技術,潛在的核武器,實際上現在不構成威脅,他有潛在的威脅,但是如果現在不處理這個問題再過兩年的話就沒有辦法處理了,如果再過兩年再處理的話,那就是雙方打起核戰爭來了,這個是不可想像的。現在布希他非常難,因為他本來的願望就是盡早地把伊朗的核技術扼殺在搖籃里,可是扼殺在搖籃里沒有證據,這個證據解決進程也沒有完,現在如果要真打的話,毫無疑問他又被送到了被告席上。
主持人:
所以你看這個漫畫裡面畫的這只貓尾巴一直在那兒搖,好像也是很猶豫,到底我抓不抓這個。但是通過這幅漫畫使我想起來關於伊朗的核問題,今年跟前幾年討論的時候,從這個主題上有所變化,殷罡老師應該記得,以前我們談論伊朗核問題總是說伊朗在跟歐盟談判,伊朗在跟俄羅斯,或者在跟哪些國家談判,那個時候也分析到其實躲在背後的是美國,這幅漫畫是不是也可以說明一個問題,伊朗我就想跟你美國談。
殷罡:
對,這幅漫畫畫得非常准確,在老鼠和貓之間沒有歐洲,沒有國際原子能機構。
主持人:
什麼其它也沒有了。
殷罡:
實際上兩年多以來,從2003年伊朗自己有了礦,而且自己開始提煉核燃料,從那一刻開始伊朗就沒有把歐洲和國際原子能放在眼裡。而且多次放話就是要跟美國挑戰,所以我覺得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好,歐洲這些國家也好白忙活了兩年多。
孟祥青:
就這一點來說我同意殷老師的分析,我覺得伊朗看得很清楚,真正在伊朗核問題上不管是處理打牌也好,還是處理政治賭注也好,歐盟說了不算,原子能機構的總幹事巴拉迪說了也不算,真正說了算的是美國人。
主持人:
所以伊朗就是要跟美國人談。
孟祥青:
對。某種意義也是一種邊緣政策。
殷罡:
所以歐洲國家現在是非常生氣,比美國可能還生氣,而美國多少擔子終於落到自己的身上,終於交在自己手上了,他好像有點幸災樂禍,你們原來是反對單邊主義,你們願意沖向前和伊朗談,但是現在結果如何,其實美國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主持人:
雖然是伊朗想跟美國來單挑,但是國際社會的努力一直沒有斷。
觀眾朋友,這里是《今日關注》,稍候我們來探討國際社會怎麼樣通過外交努力來解決伊朗核問題,歡迎繼續收看。
解說:
面對伊朗的不斷刺激,美、英等國是否會繼續忍耐,國際社會的握拳還能發揮多大作用?已被攪動的波斯灣又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震撼?《今日關注》繼續討論。
主持人:
好,觀眾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今日關注》。
我們知道今天在莫斯科安理會五國就伊朗的核問題正在進行開會討論。這也是在3月29號安理會通過主席聲明給伊朗30天的期限停止鈾濃縮活動以後又一次很重要的外交努力。就會議的情況我們現在通過電話連線本台駐莫斯科的記者丁勇,丁勇,你好。
丁勇 中央台駐俄羅斯記者:
你好,世林。
主持人:
現在會議進行的情況怎麼樣?有什麼最新的消息給我們介紹一下。
記者:
好的,我們一直在關注著這次六國的莫斯科會談,因為是進行閉門會談,所以我們對這次會議詳細的進程和結果晚些時候才能了解到,但是據俄羅斯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會談是對協調解決伊朗核危機的一次重要的努力。
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美國將利用今天的會談來尋求國際社會對伊朗採取強硬立場,推動對伊朗強硬的措施。中國和俄羅斯雖然也完全反對伊朗擁有製造核武器的能力,但同時也反對對伊朗發出制裁的威脅。另外根據俄塔社的報道,18號伊朗外交部的發言人表示伊朗希望回到原子能機構的框架內解決伊朗核問題,表示歡迎任何具有建設性的解決辦法,但是前提是必須允許伊朗進行基於和平目的鈾濃縮活動,伊朗的外交部發言人還針對這次莫斯科的會談指出任何給德黑蘭施加的壓力都會產生反作用。
18號,莫斯科下午三點,伊朗駐俄羅斯大使接受了俄羅斯回聲廣播電台的直播專訪,我當時都是從頭到尾聽了,他對中國和俄羅斯積極尋找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途徑這種做法表示感謝,同時也譴責了美國指控伊朗更試圖以民用的核能項目為掩護來製造核武器,這個指控是沒有根據。還表示伊朗已經准備好了對應戰爭的准備,他在直播節目中說為了避免戰爭一種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戰爭的准備,他同時也表示伊朗也在為避免戰爭做最大的努力,目前我了解的情況就是這些,對談判的進程我們還會繼續的關注。
主持人:
好的,等有了最新的消息以後我們再繼續跟你連線,謝謝丁勇。
好,接下來我們繼續回到演播室。剛才我們的記者談到了現在會議正在召開,具體的內容還不得而知,你們覺得通過這樣的外交努力對於解決伊朗核問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能不能起到作用?
殷罡:
非常難起到作用,你看伊朗的條件他還是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框架內。
主持人:
把球又踢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了。
殷罡:
而這次在這個框架內,國際原子能機構,歐洲國家或者是加上安理會其他的常任理事國面臨的就是另外一個伊朗,這是一個有了鈾濃縮能力的伊朗。
主持人:
此伊朗已經不是彼伊朗。
殷罡:
對,這個實際上是正中伊朗的下懷。
主持人:
伊朗通過事先這些舉動實際上是為自己在加分。
殷罡:
他好比踢球一樣強行突破,但是他可能低估了對方球員阻斷的能力和決心。
主持人:
那麼到底國際社會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呢?
孟祥青:
伊朗前幾天已經宣布,現在我已經是擁有核技術能力的國家,實際上他也偷換了一個概念,我們講核俱樂部的國家應該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但是伊朗宣布的時候特別講到是核技術國家的俱樂部。
主持人:
我印象當中好像沒有這樣一個俱樂部。
孟祥青:
對,因為具有核技術的國家很多,事實上國際社會上也沒有這樣的用法,就是這樣技術的俱樂部這樣的國家。剛才殷老師談到了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是同意他的看法,伊朗這種宣布他也向國際社會表明,我的地位已經不一樣,你們應該把我當做核國家來對待,這是他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把技術暫且放在一邊,我是個核國家了,盡管這個核國家是用於和平目的,因此你對待核國家的談判,包括你談判的條件、要價、進程,你應該像對待核國家那樣對待,也就是他的淺台詞你不可能讓我完全放棄這一點,這個伊朗人士已經明確講,你再想讓我完全放棄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認為下一步國際社會在通過外交努力是非常困難的,剛才主持人也講到的,殷老師也講到了,4月11號我認為這是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標志著伊朗核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發生了質變,這種意義是什麼呢?就是下一步國際社會試圖通過外交努力來使伊朗放棄濃縮鈾的計劃,我認為可能性是越來越小了。
主持人:
所以說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終還是歸於美伊之間,兩者之間。
殷罡:
美伊之間有大交易,過去在原子能框架內,伊朗是個受監控的對象,你要透明的接受核查,現在伊朗的意思就是說咱們平起平坐。
主持人:
你也不用核查我了,我有什麼我就告訴你。
殷罡:
對,你看怎麼辦,我們有核計劃。另外跟美國談還有這樣一個好處,他一定要跟伊拉克局勢捆綁在一起。
主持人:
這星期就應該談的是吧?
孟祥青:
對,我們看到有兩個報道我覺得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個是巴拉迪到了伊朗以後,巴拉迪要寫一個報道,這個報告基本上月底出,也就是說月底巴拉迪出了報告以後,下一步肯定要根據這個報告聯合國要採取下一步措施,這個時間已經不多了。還有一個就是剛才大家談到的這一周報道美伊要進行談判,這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伊的第一次直接接觸。
殷罡:
第一次直接接觸。
孟祥青:
雖然兩國都已宣布說我們談的問題就是伊拉克問題,但是很顯然伊朗是試圖要把核問題和伊拉克問題捆綁在一起,下一步又把球踢給了美國,美國怎麼出牌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主持人:
說到美伊之間的問題我們這兒還有一幅漫畫,這幅漫畫可以說是非常鮮明地表明了美伊兩國的態度,我們通過這個漫畫可以看到這是伊朗總統內賈德和布希他們倆互相說什麼呢?說我們不發展核武器,我們只是想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這邊說我們不會攻打伊朗,我們沒有攻打伊朗的計劃,等等。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國際社會對這個問題的反響非常強烈,前面我們的新聞已經報道了,現在油價都在漲價,期貨的價格漲的這么快,比「卡特里娜」颶風來的時候還要高,所以說這個戰爭的問題到底是不是人們值得擔心的問題,戰爭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殷罡:
我覺得戰爭確實是值得人們擔心的,而且戰爭的風險越來越大。伊朗現在他已經成功邁出了第一步,他還在邁第二步,球已經帶到了中線,還在往前邁。
主持人:
還在往前沖。
殷罡:
所以說越來越危險,戰爭的風險是絕對不能低估。而這個戰爭的後果又是我們所不能承受的,因為戰爭打死的絕不會說伊朗坐著挨打,我的防空設施被炸,我的核設施被炸,就完了,絕對不是這樣,他一定要反攻的,最大的危險就是霍爾木茲海峽被切斷,全世界有40%油路被切斷,油價會漲到至少150美元一桶,就中國而言如果這種情況延續一年的話,中國將多付出一千億美元,中國市場上汽油的價格會超過花生油的價格,大家都沒有辦法活了,所以說這個後果是很難承擔的。
主持人:
孟教授,您怎麼來看待這個戰爭?
孟祥青:
我有兩個基本的看法,首先我認為就目前來講應該說國際社會外交努力還沒有結束,應該說還是有希望的,但是跟前一段時期相比我同意殷老師的看法,就是戰爭不是離我們越來越遠,而是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可以回憶一下,第一次海灣戰爭以後,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打了四場大規模的戰爭,應該說把有一個普遍的規律,我們不能低估美國對伊朗動用軍事手段進行軍事打擊的這種可能性,為什麼這么講?這個規律是什麼呢?揀小的打,揀弱的打,揀便於抽身的打,揀名聲不好的打,而且還揀重要戰略地位、地區的來打,從伊朗這個角度應該說幾個條件基本符合,這是其一。其二對戰爭的這種可能性不可低估,我們可以看到從90年代以來我們的媒體輿論,包括國際的輿論,我們總是可以看到當發生科索沃戰爭的時候,我們說科索沃不同於當年的伊拉克,這沒錯。阿富汗戰爭我們說阿富汗有山地,不同於當年的科索沃,當發生伊拉克戰爭,我們說伊拉克號是薩達姆號稱世界第四,海灣第一,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百萬大軍更不同於阿富汗。到了伊朗我們又看到說伊朗不同於伊拉克,但是這給我們提醒了,也可能這是戰爭可能性的一個規律,值得我們警惕。
主持人:
看來兩位專家的觀點確實是比較相同的,對於戰爭風險的問題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今天就伊朗的這些舉動還有核問題的相關話題先談到這兒,非常感謝兩位到演播室參與我們的節目,謝謝你們二位。
好,觀眾朋友今天的《今日關注》先到這里結束,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② 拜登訪問沙特談能源合作和「防伊朗」,美媒是如何評價此事的
根據國際媒體報道, 拜登訪問沙特,這是他任內的第一次出訪。主要是談能源合作和“防伊朗”,不過美國國內的媒體普遍對這件事情評價比較消極。
在美國國內,從一開始對拜登的出行並不看好,結合出行後毫無實質性結果,就讓美國媒體在評價這件事情上持消極態度。他們認為拜登中東之行是“一無所獲”、“求油”困難、“空手而歸” ,美國媒體用來形容這次出行都是比較消極的詞語。甚至美國外交政策專家都直言表示,拜登此次訪問沙特讓美國看起來很軟弱,也沒能夠取得實質性成果。
③ 美國和伊朗的對峙問題的社會觀點
美伊對峙實際上是美國為維護自身國際霸主地位,應對他國挑戰不得已而採取的措施。是冷戰格局的一種延續,如果不遏制伊朗的發展,則美國就無法將能源作為控制世界各國的一種手段,美國頻繁對中東國家出手的原因就在於此。在地緣關繫上,美國與俄羅斯、中國相比有著先天的劣勢,要讓波斯灣沿岸的幾大石油國加入自己的陣營,如果不動用武力威脅,則大部分國家都會傾向於同鄰居俄羅斯建立更為密切的關系。而一旦動用武力,打擊伊拉克,阿富汗,則會引起同為什葉派穆斯林領導的伊朗等國的反感,當前美伊對峙的局面也是先前美國強硬幹預留下的後遺症。從美國的國際立場來看,這場對峙是有必要的;但從美國的國家發展角度來看,對峙勢必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兩國沖突一旦爆發,沒有一方能夠毫發無損。其實這也是美國從二戰結束到現在的種種舉措我們國家都能過理解,卻又不置可否、甚至公然反對的原因。
④ 塔利班代表團訪問伊朗,美國是否會感到有威脅
美國會感受到威脅,畢竟如果塔利班和伊朗聯合起來,美國的話語權就會削弱。塔利班和伊朗有著共同的敵人美國。因為美國的存在,塔利班和伊朗受到了美國的打擊。如果塔利班和伊朗聯合起來對抗美國的話,美國是非常的困難。
如果塔利班和伊朗聯合起來對抗美國的話,美國將會處於非常難堪的地位。在另一方面美國也是非常的棘手,面對伊朗和塔利班。如果伊朗塔利班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局勢會會變得非常的復雜。
⑤ 特朗普開除博爾頓向伊朗示好,現在又向伊朗追加制裁,這兩點不矛盾嗎
矛盾的事情,特朗普也不是第一次幹了。之前開除博爾頓向伊朗示好沒有成功。所以惱羞成怒,現在又向伊朗追加制裁。這不是很正常的嗎。矛盾是矛盾。只是特朗普用了不同的方式而已。特朗普想要達到的結果目前還沒有達到,並且特朗普用的就是一招先禮後兵。
這是特朗普第9次表達想與伊朗領導人會面的願望,但前8次已經被拒絕。原因就像伊朗有關評論指出的那樣,特朗普在5月撕毀核協議後,伊朗與華盛頓進行談判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⑥ 最新美國對於伊朗核問題的態度及其原因
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美國一直指責伊朗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實施秘密的核武器發展計劃,而伊朗始終否認有核武器發展計劃,它的核計劃是為了和平利用核能,建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是為了自力更生確保核電站的核燃料供應。這次核風波是從2002年8月15日伊朗反對派組織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向媒體揭露伊朗正在秘密建造兩座核設施而開始的,一直延續至今。借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內賈德要PK小布希,伊朗核問題背後的較量從未停止過。美伊關系也因為這一問題而變得更加的糟糕。不僅是美伊關系,凡是與伊朗進行核合作的其它國家如俄羅斯等,也屢遭美國的刁難。對於各大國而言,伊朗核問題的確是一個國際難題。
美國對伊朗核計劃前後不一的態度
說起美國對伊朗的核計劃的關注,的確值得回味與警示。伊朗核事業的倡始人是巴列維國王(1941-1979年在位)。巴列維國王時期的伊朗可以說是美國最親密的中東盟友之一了,自從1953年藉助美國的力量再次獲得國家權力後,他在外交上就一頭倒向了美國。巴列維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國王,在他的思想中,恢復古波斯帝國的榮耀與地區霸權占據重要的位置。巴列維本人非常渴望伊朗能在核方面有所建樹,所以他斥資40億美元,在西方的幫助下進行核電站的建設。當時伊朗的這一舉措是得到美國允許的,更是在西方大國的直接幫助下進行的。
1978-1979年的一場伊斯蘭革命把巴列維趕下了台,此後不久伊朗又不得不與薩達姆的伊拉克進行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需要大量資金注入和高端技術支持的核計劃自然也暫時中斷。直到戰爭結束特別是冷戰終結後,伊朗又重啟核計劃。在冷戰後時代,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由於不能再從美蘇競爭中獲得某一方的支持與保護,它們的不安全感加劇了,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核力量就成為它們自保的選擇之一。伊朗面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和中東唯一事實上的核國家以色列的雙重威脅,它的不安全感尤為強烈,這也就不難理解它對「用於和平目的」的核設施的追求,至少,這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縱觀伊朗的核計劃,在巴列維國王統治的中後期,伊朗的國際發展環境是相當不錯的,不用擔心西方大國的強力打壓,本地區又沒有能對它構成實質性挑戰的國家,伊朗這時的核計劃實際上是在巴列維企圖稱霸海灣的背景下展開的,並且得到美國的支持。霍梅尼之後伊朗外交的最大訴求是擺脫惡劣的國家安全環境,其防務政策的基調是防衛,其核計劃自然也是在此等背景下進行的,不過這時它卻不得不面對美國強烈的抵制和沉重的壓力。
隨著伊斯蘭革命後美伊關系的劇烈變動,美國對伊朗的核計劃也給予了重新考量。=美國著名雜志《大西洋月刊》在2005年11月透露,美國國防部和情報部門已經制定了攻擊伊朗的戰爭計劃。該計劃設想對伊朗的戰爭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對伊朗革命衛隊的基地進行空中打擊;第二階段是對可疑的伊朗非常規武器地點和支援設施進行空中打擊;第三個階段是美軍從五個方向對伊朗發動地面入侵,需要兩周時間。然後,美軍將從伊拉克、波斯灣北部、亞塞拜然、阿富汗和喬治亞進入伊朗。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也在2006年初撰文指出,西方無論是通過外交途徑,還是採取強硬立場都無法緩和同伊朗的矛盾,到2007年,海灣地區將會爆發一場大戰。聯想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理由,這位教授的言論聽起來不僅讓人心悸,更何況,最近兩年來,美國官方也一再重申解決伊朗問題的途徑也包括軍事手段。
美國如此關注伊朗的核活動並非一時興起。反對恐怖主義活動和抗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向來是美國的重要使命,美國清楚地知道,它最可能成為恐怖襲擊目標。911事件讓美國進一步意識到恐怖活動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合可能造成的「噩夢」。因此,對於可能支持恐怖活動,並且可能從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嫌疑國家」,布希總統很快在911之後給他們「定性」為「邪惡軸心」。當下,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已經在一場備受爭議的先發制人軍事打擊之後實現了「政權更迭」,恐怖主義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似乎被消除了;朝核問題雖然歷經波折,但畢竟有了六方會談這個溝通渠道,朝核危機也算進入了相對可控的階段,雖然前面的解決道路絕非坦途。此種形勢下,伊朗核問題似乎讓美國感到束手無策:歐洲三駕馬車同伊朗的談判在局部的進展之後復歸起點;美國推動安理會對伊朗施加壓力的常識效果不彰;而美國目前決計不願和伊朗直接面對面談核問題。
但是,美國始終不曾放棄過完全解決伊核問題的努力,因為 「伊朗可能是美國的最大威脅」。在聯合國,3月29日的安理會主席聲明沒有奏效的情況下,美國繼續強力推動對伊朗的制裁方案,協調各主要相關國家在此問題上的分歧,謀求處理伊朗問題的共識。在這些或溫和或強硬的措施之外,美國於5月中旬宣布恢復和利比亞的大使級外交關系。很難將此次此刻的美利復交決定與伊核問題剝離開來,也許美國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期望伊朗能夠從中讀出有利於解決僵局的信息。
盡管很多人認同美國的觀點:如果伊朗不是要威脅其它國家,那它推行核計劃干什麼?但是,同樣,很多伊朗人也有一個問題不得其解:以色列發展核事業美國不幹涉,可為什麼偏要對自己下手?別忘了,在敏感的中東地區,穆斯林國家是很容易拿美國的以色列政策與美國對自己的政策相對比的。
⑦ 為遏制伊朗,美國都耍了什麼「新花樣」
美國和伊朗也算是世仇了,伊朗原本就是蘇聯的傳統盟友,所以美國想要保留住在中東的利益,還有保護他的小弟沙特等國就必須壓制住伊朗。去年美國揚言要和伊朗碰一碰,但是商人特朗普明顯不想走小布希的老路,他還是想用經濟和“策反”的手段將伊朗顛覆,因為疫情使得計劃可能沒有很快執行,現在臨近伊朗武器禁運協定到期,美國還想在控制聯合國對伊朗進行制裁,但是大多數國家都不認可美國的套路了。
現在伊朗經過近一年的准備,再加上協議在10月底就結束了,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和俄國防部長紹伊古進行了會談,很有可能就軍備問題談判;美國在聯合國失利之後也不甘心,派了國務卿蓬佩奧與白宮高級顧問、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出訪中東,尋求盟友的幫助,但是這次歐洲選擇旁觀,不知道美國這盤棋能不能拔得頭籌。
⑧ 美國竟宣稱考慮要與伊朗無條件談判,這其中有何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因為美國本來就沒想和伊朗抗到底,這對於美國來說沒有什麼好處,只要伊朗能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不給美國添堵,美國是完全可以和伊朗坐下來好好談談的,畢竟美國人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中東的石油,長期和伊朗的軍事對峙對美國來說也不是什麼長久之計。
當然如果此次談判能促成的話,伊朗核問題估計也能暫時告一段落,能夠讓伊朗甚至是中東地區少了一點硝煙味,給世界和平帶來積極的影響。
⑨ 為什麼伊拉克內亂,美國要找伊朗商討會談
教派沖突嚴重時,一派對另一派的敵對情緒甚至於要超過對異教徒。所以阿拉伯世界雖然有數億人,但是仍然擺脫不了被只有幾百萬人的以色列奴役的命運。
本來,伊拉克的薩達姆和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都屬於遜尼派,與伊朗是死對頭,結果美國把這兩個政權打掉,等於是消滅了伊朗的敵人,這讓伊朗客觀上得到了最大的好處,現在上台的都是什葉派,都是伊朗同一教派的,它們之間的友好關系,遠遠超過美國與這些政權的關系。
因為沒有了敵對政權,所以伊朗在行動上就更加自由而無所顧忌,它可以對這些軍隊形成強有力的影響,加上伊朗是一個大國,軍事工業自成體系,這導致美國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掌控力嚴重下降,雖然推翻了其舊政權,但是新成立的政權並不完全聽美國的,反倒是聽伊朗的多一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希望能得到伊朗的幫助以控制伊關克和阿富汗新政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