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美國人怎麼看伊朗暗殺

美國人怎麼看伊朗暗殺

發布時間:2022-08-29 12:22:15

❶ 未損一人,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的62人全身而退,對此你怎麼看

未損一人,就暗殺掉了伊朗的核領域科學家,執行任務的62人無一人被捕或者死亡,這樣的行動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的暗殺行動了。

這一次的暗殺行動是發生在伊朗境內的暗殺行動,對於伊朗局勢的影響非常的不好,伊朗政府機構宣稱這是以色列的間諜機構布置的行動,根據《每日郵報》報道,伊朗相關機構疑似已經證實了幕後的黑手就是以色列。雖然這一次的暗殺行動對於幕後的指揮者來說是非常的成功的,但是暗殺行動的也會導致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激化,會造成中東地區局勢的復雜性進一步的惡化,對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展是非常的不利的。

但是這一次教學式的間諜行動雖說非常的成功,但是嚴重的影響了當地的穩定,進一步的使得局勢惡化。

❷ 美國刺殺伊朗少將卡西姆會給世界帶來哪些危機

美國刺殺伊朗少將卡西姆會給世界帶來哪些危機?卡西姆-蘇萊曼尼在伊朗乃至整個中東地區都有很高的地位,美國刺殺卡西姆-蘇萊曼尼有很深刻的危機出現,下面給大傢具體說明一下:

三、美國的行為給中東地區很多極端組織借口,讓他們能夠擴大勢力:

極端組織在中東地區的發展一直十分迅速,隨著美國刺殺卡西姆-蘇萊曼尼得手之後,這些極端組織就有了反美的借口,從而壯大起來,成為中東地區的新危機。

❸ 美伊兩國並非戰爭狀態,為何有人說美國刺殺伊朗軍官是國際恐怖主義

美國和伊朗兩國並不是在戰爭狀態,但是有人說美國刺殺伊朗軍官這是國際恐怖主義,因為伊朗和美國積怨已久,而這次的事情也只是美國的報復性行動,也是為了保護美國的駐外人員,這是屬於一次防禦性行動,並不能稱之為戰爭,所以很多人說美國刺殺伊朗軍官是國際恐怖主義。

不過很多人都很擔心兩國會不會因此而發起戰爭,有專家分析目前兩國是不會開戰的,但是肯定會給中東地區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總之不管怎樣,還是希望兩國不要發起戰爭,這件事也不要再惡化升級下去,希望這件事能夠早日得到平息。

❹ 美國稱刺殺伊朗少將是防禦行動,同樣行動如發生在美國身上會是什麼後果

如果發生在美國身上,美國一定會選擇立即展開報復行動,因為美國對外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強硬的形象,所以他們不可能讓自己這個形象遭到破壞,同時他們也是為了向其他的國家展現自己的實力,所以如果他們遭遇到襲擊,一定會展開報復,不然就會有給人留下人善被人欺的印象。

就比如當年二戰的時候,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而第二天美國二話沒說,就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射了兩個原子彈,這也直接導致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美國一直都是一個如此強硬的形象,而歸其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美國實力的強大,因為他們是世界上第一強國,所以他們自然也不會懼怕。

❺ 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遭暗殺,美國此舉到底是何意圖

因為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是伊朗IRGC聖城旅的指揮官,同時也是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軍事情報顧問,絕對的實力派,有著非常高的政治聲望和影響力。他同樣也是伊朗境內激進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經有傳聞伊朗激進保守派希望推舉他為候選人來與魯哈尼角逐總統職位,但是被他本人否認,他表示推薦他為總統候選人是“敵人試圖製造分裂”的陰謀,其本人願意“永遠作為一名為伊斯蘭革命服務的簡單士兵。”

從這可見,特朗普針對伊朗正在下一步大棋,然而目前來看卡舒吉案很顯然其所造成的影響確實不小。所以為了達到美國自己的目的,必須將蘇萊曼尼幹掉

❻ "蘇萊曼尼被美軍刺殺案",究竟怎麼回事

根據報道,伊朗檢察官表示,伊朗已向參與襲擊伊朗蘇萊曼尼將軍的人發出通緝令,並要求國際刑警幫助。據報道,伊朗覺得,他們實施並參加了對蘇萊曼尼將軍的襲擊。半島電視台聲稱,國際刑警組織目前尚未回應伊朗的請求。然而,媒體認為,國際刑警應該不能同意伊朗的要求。


據美聯社報道,國際刑警回復了伊朗的要求,根據組織制度,國際刑警不會參加所有“軍事、政治的活動”,因此不會同意伊朗的要求。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分析,這一不成功的行動可能說明,美國政府殺害卡西姆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的行動是之前行動的一部分。這也提出了問題,也就是說,這項任務是削弱伊斯蘭的領導,只是為了防止即將發生針對美國人的襲擊。蘇萊曼尼將軍致悼人說,用8000萬來通緝他們,但這件事官方還沒承認。

❼ 伊朗核科學家剛被暗殺又一高級指揮官遇襲身亡這是想干什麼呢

在為核科學家舉行葬禮的當天晚上,伊朗革命衛隊一高級指揮官又被殺死。在兩天時間內,連續有兩名伊朗重要人物被暗殺,幕後操縱者到底意欲何為,伊朗會做出如何反應,中東火葯桶會炸嗎?


伊朗重要人物連續遭到暗殺,既說明其自身實力太弱了,槍彈等危險品處於失控狀態,敵對勢力在伊朗國內暢通無阻,連本國重要人物的基本安全都無法保障;更說明美國的影響力太強大了,搞個本國的總統選舉竟然都要拿弱國當犧牲品。特朗普對伊朗採取的危險步驟其實是兵行險招,就是為了挑起沖突,以圖選舉反敗為勝。不知道伊朗能否忍受到拜登正式上任那一時刻。

❽ 美國派無人機刺殺伊朗將軍,是怎麼進入伊朗的

因為刺殺行動是在伊拉克機場完成。並不需要進入伊朗境內。伊朗的防空實力,除非啟用s400,不然是擋不住美軍的轟炸機的。美軍的電子戰水平還是很高的。

❾ 國際社會為何不譴責暗殺伊朗科學家的行為

在美國政府進行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期,伊朗頂級核物理學家法赫里扎德27日遇害身亡,進一步攪動中東局勢和伊核問題走向。盡管尚無任何勢力出來「認領」,但伊朗官方已將矛頭直指美國和以色列。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要求對兇手及幕後主使施以「明確懲罰」,而民眾則哭喊要進行報復。此外,伊朗已致信聯合國稱,以色列應為伊朗科學家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負責,但德黑蘭得到的回復卻是希望他保持克制。那麼,為何連聯合國都不替伊朗說句公道話?

事實上,伊朗將矛頭指向美以並非沒有根據。11月17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火箭彈襲擊,白宮隨即就指責是由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武裝發動的襲擊,但德黑蘭予以矢口否認。雖然美國官員建議特朗普不要對伊朗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但特朗普決定「將一名美國人的遇害」劃定為「紅線」,如果跨過這條紅線,將立即對伊朗展開「毀滅性」報復。而就在特朗普與他的安全團隊商議對伊朗採取行動被媒體曝光後,負責伊朗海外特別行動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到訪巴格達並敦促各方不要刺激美國。奇怪的是,美國大使館遭遇襲擊並未有人員傷亡,伊朗懷疑特朗普在使用「苦肉計」,目的是為在離任前打擊伊朗尋找理由。而蓬佩奧剛結束對以色列的訪問,伊朗核專家就遇刺身亡,這顯然不只是巧合。

目前,美以對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均保持沉默。有分析認為,刺殺者的動機是給拜登政府「使絆子」,為後者重返伊核協議增加難度;但也有觀點指出,是以色列藉此阻斷伊朗核計劃推進。曾任美國國務院負責核不擴散事務的一名官員認為,伊朗的核計劃早已邁過了需要依賴個別科學家的時期,這意味著刺殺者的真實目的並非是為了阻斷核計劃,而是以此阻斷美國和伊朗重啟伊核協議。因為此前拜登已明確表示,將在自己上任後尋求重回伊核協議,而在美國政府即將換屆之際,法赫里扎德遇刺無疑將給美伊關系再次增加變數。以色列前軍事情報局負責人亞德林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法赫里扎德遇刺一事上,美以顯然存在某種程度的「合謀」。

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是誰光天化日之下刺殺了法赫里扎德,都是赤裸裸的恐怖主義行為,但對於如此的野蠻、無恥的行徑,西方國家卻集體保持沉默。試想一下,若是美國核專家被暗殺,西方輿論絕不會像現在這般鴉雀無聲,而是會像海嘯一般席捲全球。其實,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當今世界奉行的仍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而所謂的國際道義與規則不過是強者用來對付弱者的工具。進一步來說,在美國的霸權主義淫威下,幾乎無人敢出來為正義發聲,更不要期望有人替伊朗說句公道話,更別說伸張正義了,而即便是聯合國也是如此。歸根結底,在國家與國家間的矛盾無法調和時,靠的不是講道理,而是靠拳頭,靠誰的槍桿子更硬。

有分析指出,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還證明了「科學無國界」只是謊言與欺騙。一個正常的邏輯是,法赫里扎德服務於伊朗,所以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更為過分的是,特朗普竟然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法赫里扎德的死亡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和業務層面的打擊,其冷血本質暴露無遺。事實上,美國針對他國科學技術的扼殺和阻礙,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全球性封殺華為5G技術,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除了手法上沒有像對付伊朗那樣採取「暗殺」方式,但其本質都是維護美國的科技霸權主義。有網友甚至懷疑「馬航謎案」極有可能也與白宮有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❿ 美國暗殺伊朗最高指揮官的目的和可能造成的後果

目的:削弱伊朗實力,為徹底滅亡伊朗做准備,國家之間,大戰一觸即發,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對手,必須萬無一失

閱讀全文

與美國人怎麼看伊朗暗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義大利哪個旅行社 瀏覽:320
中國奪金點有哪些 瀏覽:576
伊朗旅遊有什麼禮品 瀏覽:632
為什麼越南打不過韓軍 瀏覽:49
印尼早期叫什麼 瀏覽:436
義大利電影什麼天堂 瀏覽:735
泰北虎魚印尼虎有什麼區別 瀏覽:971
中國在英國搶購什麼最好 瀏覽:162
長沙飛伊朗要多少個小時 瀏覽:119
印尼BCA銀行怎麼轉賬到國內 瀏覽:843
印度首富都住哪裡 瀏覽:42
巴西貨輪到中國要多久 瀏覽:368
印度拳手如何練習 瀏覽:807
義大利語有哪些歌曲 瀏覽:454
印尼洗澡盆種什麼花好 瀏覽:376
中國哪個國家的蔬菜最好 瀏覽:347
伊朗在中國之間位置是哪個地方 瀏覽:285
印尼人用的什麼洗衣服 瀏覽:664
越南租界多少年 瀏覽:654
印尼片怎麼這么真實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