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人說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是一位好總統,是這樣的嗎
這位伊朗前總統在任的期間,使得伊朗的經濟得到了一個迅速的恢復,並且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的不錯,使得當時伊朗的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國內也處在一個穩定的狀況,正因為如此伊朗當時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當時伊朗的前總統內賈德也希望通過國內經濟的恢復來擴大自己國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現在伊朗的局勢和內賈德時期的局勢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也使得很多伊朗人覺得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總統。當然也是因為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和美國之間有著非常大的恩怨以及沖突。
B.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或被判刑怎麼回事
伊朗政壇波詭雲譎,前總統內賈德或被判刑,怎麼回事?
當地時間7月30日,伊朗最高審計法院檢察官法亞茲(Fayaz Shojaie)對當地媒體透露,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由於涉及7項在任期間違規使用政府資金的指控,將會面臨刑事處罰。
法亞茲表示,內賈德違規使用的政府資金高達數十億美元,其中一個案件發生在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內(2009-2013年),違規使用的資金超過20億美元。但是他並未說明這些資金究竟是如何被違規使用的。
法亞茲表示,為了挽回損失,最高審計法院做出了判刑裁決,「但問題是,案件涉及的資金巨大,內賈德自己的財產肯定不夠償還」。與此同時,內賈德違規使用的資金也無法被追回。這名檢察官沒有透露在這種情況下內賈德將面臨何種後果,也沒有透露判刑裁決將於何時做出。
伊朗最高審計法院受伊朗議會監督,目前法院的上述裁決已經上報給議會,而議會是否會採取行動、採取何種行動,目前也還不清楚。因此內賈德是否會被正式審判和判刑目前尚未確定。
伊朗反腐在行動
這並非伊朗最高審計法院第一次因違規使用政府資金而起訴政府官員。
2016年10月,審計法院就以所獲薪酬過高為由,一次性起訴了397名月薪超過2億里亞爾(約合6100美元)的官員,其中薪酬最高的伊朗國有銀行管理者月薪達6.2億里亞爾(約合19000美元),而伊朗人的平均月收入僅為400美元。伊朗議會發言人拉里賈尼(Ali Larijani)表示,如此高薪是伊朗公共部門的「污點」。
現任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2013年上台後,就承諾將嚴厲打擊駭人聽聞的腐敗。諷刺的是,2017年7月16日,魯哈尼的弟弟海珊·費列伊杜恩(Hossein Fereidoun)被逮捕,並被指控金融犯罪。
「平民總統」攤上大麻煩
內賈德是著名的強硬保守派、「反美戰士」,任內堅定推進伊朗的核計劃,導致伊朗被西方制裁而陷入經濟困境。
內賈德曾提出要「將石油收入放到每個家庭的餐桌上」的口號,上台後的社會經濟政策也明顯向中低收入階層傾斜,因此在中下層民眾中享有很高的支持度。他本人也一直保持平民本色,住老房子、開舊汽車,並率先公布了個人財產狀況。
但是另一方面,內賈德因其保守路線而與伊朗改革派交惡,2009年其連任後,伊朗國內就發生了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規模最大的抗議示威活動,並出現了流血事件。
更致命的是,內賈德還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一系列問題上公開發生了沖突,因此惹怒了國內的強硬保守派。
不言而喻,內賈德與哈梅內伊的沖突影響了他的政治前途。沖突的最新一幕發生於今年4月12日,內賈德突然宣布將參加總統選舉,並前往伊朗內政部進行了候選人注冊登記,而此前哈梅內伊已經公開建議他不要參選,因為這「不符合他的、以及國家的利益」。但內賈德對此表示,「領袖所說的僅是建議,並非禁止」。他隨後就被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取消了參選資格。
從當前的狀況看,內賈德會遭遇何種判決,堪稱伊朗國內政治走向的風向標。目前持續低迷的油價使伊朗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魯哈尼總統提振經濟的效果也沒能達到伊朗民眾的預期,民間積累的不滿情緒時時攪動著政壇。今後,伊朗政壇恐怕不會平靜。
C. 伊朗前總統去世,生前都做了什麼
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 Akbar Hashimi Rafsanjani ,1934年——2017年01月8日),伊朗政治家,現任伊朗專家會議主席,曾兩度當選伊朗總統。
2017年1月8日,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當天在德黑蘭去世,享年82歲。
拉夫桑賈尼被形容為溫和派及「務實保守派」,他支持國內自由市場的地位,贊成國有產業私有化,又在國際上保持溫和形象,避免與美國及西方沖突。
1934年,拉夫桑賈尼生於伊朗中部克爾曼省拉夫桑江市的一個小康農家。
1956年,20多歲的拉夫桑賈尼開始追隨霍梅尼從事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政治活動,多次被捕入獄。
1975年,被判三年徒刑。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當選為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成員,負責外交和國防事務。同年二月,與現任領袖哈梅內伊等人共同創建伊斯蘭共和黨,並成為該黨主要領導人之一。
1980年7月,當選為議會議長。
1981 年10月,兼任霍梅尼最高防務委員會的代表和德黑蘭星期五聚禮會領拜人。
1983年7月,當選伊朗負責選拔霍梅尼接班人的專家會議副主席。
1993年6月,再次當選為總統。
1997年卸任後,拉夫桑賈尼並未退出政界,即擔任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主席。2005年再度競選伊朗總統,但是失敗。
2007年9月4日伊朗專家會議主席。
2017年1月8日,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在德黑蘭去世,享年82歲。
D.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是哪一年下台的
2013年8月內賈德第二個總統任期任滿卸任。
內賈德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9年6月獲得連任。艾哈邁迪-內賈德在政治上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低調、朴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 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
2013年8月總統任期屆滿後,艾哈邁迪-內賈德重新回到校園任職教授。
2017年4月12日,內賈德突然宣布參加新 一屆總統選舉,並前往伊朗內政部進行了 候選人注冊登記。20日,被伊朗憲法監 護委員會取消參選資格。
E. 伊蘭總統被美國殺了真的嗎
被殺的不是伊朗總統,是伊朗革命衛隊的高級將領。
F.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為何會被逮捕
據外媒7日報道,伊朗當局逮捕了該國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原因是他「批評現任總統及煽動騷亂」,
據報道,伊朗當局命令在內賈德訪問設拉子市(Shiraz)時將其逮捕,逮捕行動得到了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批准。根據「德黑蘭的可靠消息」,當局已經把內賈德軟禁在家。報道指出,上個月28日,內賈德拜訪伊朗南部城市布希爾(Bushehr)時發表演說,批評現任總統魯哈尼及其政府,指責他們不顧民生問題,稱其「治理不善」和「壟斷公共財富」。
伊朗革命衛隊已於本月3日宣告「騷亂已結束」。7日,伊朗國會召開閉門會議,與內政和情報部長、警察首長及革命衛隊副司令討論了此次的抗議活動。
伊朗多個城市近日爆發遊行示威,波及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的多個城市。遊行示威導致暴力沖突,在示威者和警察中均造成人員傷亡。伊朗國內民生問題被認為是遊行示威發生的導火索。外國勢力被認為借遊行示威插手伊朗內政,也受到外界關注。
G. 薩達姆到底死沒死死的是替身還是本人呢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句話用在薩達姆的身上,非常合適。他專制殘暴的統治,讓伊拉克的人民,打開國門迎接美國士兵推翻他的統治。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薩達姆經常遭到暗殺,所以有很多替身,不僅長得相同,就連動作和眼神也極為相似。
在薩達姆接受絞刑時,很多專家懷疑,死者並非他本人,而是薩達姆精心調教的替身,真相真的如此嗎?
綜上所述,薩達姆被美軍收押後,經過多次的檢測,證明其是真正的薩達姆。他一生的霸業,隨著國民的歡呼聲落幕。
戰爭只能帶來創傷,想要繁榮昌盛,和平共存才是長久之道。
H. 胡塞武裝為什麼要殺死前總統薩利赫
12月4日,現年75歲的葉門前總統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在逃離首都薩那的過程中被胡塞武裝擊斃。此前,薩利赫與利雅得接觸試圖達成諒解,一周前與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締結的同盟破裂,隨即雙方在薩那各地爆發激戰。
薩利赫1942年出生於北葉門,其家族與勢力強大的哈希德部落聯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962年入伍,參與了阿拉伯民族主義共和國取代宰德派伊瑪目政權的政變;1978年,艾哈邁德加什米總統遇刺後,北葉門立憲會議選舉薩利赫為總統;1990年,領導北葉門與共產黨執政的南葉門統一,並出任統一後的葉門總統;2004年至2010年,薩利赫打擊北部胡塞武裝,二者同屬什葉派分支宰德派;2011年險些遇刺身亡,次年2012年國民開展了數月的示威抗議活動要求總統下台,已經鐵腕統治了這個地處阿拉伯半島國家33年的薩利赫派軍隊血腥鎮壓未果,最終被迫辭職,將權力移交當時的副總統、現任總統哈迪;2014年薩利赫與昔日敵人胡塞組織結盟企圖奪回政權,後者於次年攻佔首都薩那導致當時的總統哈迪流亡沙特,並一度佔領南部的亞丁,但在沙特為首聯軍的大規模空襲與地面行動聯合打擊下退出亞丁。
薩利赫轉向沙特,對胡塞武裝來說就是被人從背後黑了一記悶棍足以致命,胡塞武裝在兩方尚未合流前動手倒也不失先手。至12月4日,胡賽組織與薩利赫的支持者在薩那進行的血腥戰斗已經持續了6天,並且戰斗仍在繼續。沙特領導的軍事同盟對胡賽武裝陣地展開空襲,但薩利赫的追隨者依然節節敗退,否則薩利赫本人也不至於倉皇出逃。一代梟雄以如此不堪的方式退出歷史舞台,薩利赫的追隨者難以與胡塞武裝善罷甘休。目前流亡沙特的現任總統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乘著局勢混亂之機,下令己方部隊向薩那推進,並在電視上亮相呼籲葉門人團結起來對抗胡賽組織。聯合國發言人斯特凡納迪雅里克則提醒各方故意襲擊平民、醫院和其他民用場所可能構成戰爭罪,但薩那居民依然擔心葉門戰事會進一步加劇。
葉門原本就是阿拉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阿拉伯之春」推翻薩利赫政權以來這個國家又一直飽受動亂之苦,沖突導致了慘重傷亡,製造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了沙特與伊朗的緊張關系。
2017/12/7
I. 伊朗第一任總統是誰
阿布·哈桑·巴尼薩德爾
伊朗首任總統(1980年2月-1981年6月)。
生於伊朗西部的阿馬丹。50年代初期參加前首相摩薩台組織的民族陣線,投身於石油國有化運動,為該陣線左翼領導人之一。1953年摩薩台被捕後,入德黑蘭大學神學系。60年代初加入霍梅尼等發動的反國王斗爭。曾兩次被捕入獄。1963年流亡法國。在巴黎大學進修經濟學和社會學,獲得博士學位。是伊朗留歐學生反對國王政權運動的積極分子。曾主編《自由運動》,抨擊巴列維政權。
1978年10月霍梅尼流亡巴黎後,為霍梅尼的主要助手。1979年隨霍梅尼返國,任霍梅尼首席經濟顧問、伊朗革命委員會成員及經濟委員會主席。曾為制定新憲法的專家小組成員。
1979年11月,巴扎爾甘辭職後,在沒有總理的新內閣任財經部長,一度代理外交部長。1980年1月當選為伊朗第一任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1981年6月,霍梅尼先後解除和罷免其武裝部隊總司令和總統的職務,並受到通緝。
同年7月底,與人民聖戰者組織領導人拉賈維逃亡法國,宣布成立「全國抵抗委員會」,呼籲反政府力量聯合,推翻霍梅尼政權。9月,同拉賈維宣布成立流亡政府——伊朗伊斯蘭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自任總統,拉賈維任總理。1986年初流亡政府解體。
著有《神聖團結的經濟》、《石油與暴力》及一些有關政治和經濟的小冊子。
J.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他到底做了什麼事惹怒了哈梅內伊
伊朗這個前總統內賈德我覺得是一個挺神奇的存在,因為他是出身社會最底層的,卻能夠成為伊朗總統還當了八年。而賈內德能夠當上總統離不開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支持,明明兩個人關系是非常和諧友好的,但最後內賈德卻鋃鐺入獄,原因有三點。
三、以總統身份懂革命衛隊。
這也是讓哈梅內伊忍無可忍爆發的一個點,因為伊朗伊斯蘭教的革命衛隊是伊朗現有體制穩定的基礎,革命衛隊也是最高領袖能夠掌控伊朗國家的關鍵點。因為總統隨意污衊平級革命衛隊給革命衛隊造成了很大影響與壓力,間接使得伊朗內部矛盾加深,直接惹怒了哈梅內伊。
所以在2017年選舉的時候直接取消了內賈德的參選資格,不論是出於自身的利益還是為了國家著想,他都堅決不同意內賈德繼續任命伊朗總統這一件事,最後也將他送進了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