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東為什麼會被稱為世界油庫
中東的石油工業從1908年伊朗發現石油開始,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由於中東得天獨厚的石油地質條件,形成的油田數目多,儲量大,油井產量高,油層埋藏深度適中。加上便利的運輸條件,石油生產成本低,油氣開發效益極高,潛力巨大。
儲量大是中東最大的優勢,其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的2/3。據2005年統計,世界石油儲量為1770.62億噸,僅中東地區就有1027億噸,佔58%。
世界石油產量為35.9億噸,中東佔了近1/3,為11.5億噸。
中東地區目前已發現560個油氣田,其中油田484個,氣田76個。在全世界石油可采儲量大於6億噸的大油田(共38個)中,有26個在中東,佔世界此類大油田數的68.4%,而可采儲量在6850萬噸以上的油田多達95個。由此可見,中東油氣資源是多麼豐富。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所說的這些僅是一部分,是已經鑽探的114個構造中的油氣儲量,另外有70%的構造還未鑽探。
全世界目前已發現並開發油田共41000個,總石油儲量1368.7億噸,主要分布在160個大型盆地中。全世界可采儲量超過6.85億噸的超巨型油田有42個,巨型油田(大於0.685億噸)328個。其中最大的當屬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它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為114.8億噸,天然氣儲量9240億立方米,相當於全中國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的兩三倍,是中國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的一半左右(56.3%)。世界第二大油田是科威特的布爾甘油田,原始可采儲量105億噸,世界第三大油田仍屬沙烏地阿拉伯海上的薩法尼亞油田,原始可采儲量為50.5億噸。所以說中東是「世界油庫」一點不誇張。
加瓦爾油田位於波斯灣盆地,阿拉伯地台東緣的油氣區,沉積岩厚度達5000多米,主要產層為侏羅系阿拉伯組D段石灰岩。該油田是一個巨型的背斜構造,含油構造長250千米,寬15千米,構造走向南北,其上分布六個高點,由南向北分別是哈德拉、哈維亞、烏德曼尼亞、舍德古姆、艾因達爾和法桑。
世界上有天然氣田26000個,最大的氣田是俄羅斯的烏連戈依氣田,儲量為8.1萬億立方米。第二號大氣田是亞姆堡,儲量4.76萬億立方米,它們都分布在西西伯利亞盆地。該盆地儲量超過l萬億立方米的超巨型氣田有8個,其中包括世界上排前四位的四個儲量最大的氣田。西西伯利亞盆地是世界上天然氣富集程度最高的盆地。
『貳』 伊朗位於沙漠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為什麼很少開發利用太陽能
本身油氣資源豐富 火電成本極低
伊朗位於高原 落差大 水利發電資源豐富 且持久
太陽能發電成本極高 伊朗國內不具有相關技術
美國常年封鎖 外國技術與資金無法進入 一般太陽能 投資都在億元以上 且維護成本極高
建設此類項目 需要與政府談判 關於稅 土地價 上網價 為規避匯率風險 一般以美元結算 伊朗被封鎖無法支付
工業能力一般 用電需求不大
『叄』 自從越戰後,沒有哪一個國家敢公開向美軍開火,伊朗憑什麼
在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依靠著軍事實力的優勢,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還帶領北約空襲了利比亞,插手了敘利亞內戰。在這三十年的時間裡面,一直都是美國襲擊其他國家的軍事目標,還沒有一個國家公開向美國的軍事目標發動襲擊。(不包括恐怖分子和武裝分子)1月8日伊朗向美國發動反擊,是冷戰結束後第一次有國家主動向美軍發動攻擊,而且發動襲擊的伊朗並沒有收到報復,至今仍然毫發無傷。
『肆』 伊朗的自然資源
伊朗是OPEC第二大原油生產成員國,伊朗具有900億桶探明的原油儲量,佔世界9%的原油儲藏量,15%的天然氣儲量。 在所有石油出口國中,巨型工程悄然出現。據國際媒體報道,在伊朗、中東、俄羅斯、委內瑞拉和其他一些國家,目前數十億美元的工程項目日益增多。 就伊朗而言,為世人所熟知的是其巨大的油氣儲量,同時還有其油氣在世界總儲量中所佔比重與其產量佔世界市場份額之間的強烈反差。據估計,2001年初,伊朗可開採的石油儲量達1000億桶,同期其天然氣儲量達26.6萬億立方米。伊朗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左右,但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還不到5%。伊朗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國,但與世界其他天然氣生產國相比,伊朗的天然氣產量相對於其儲量卻是最少的。我們也可以從各國天然氣年開采量占其已探明儲量的百分比來看這個問題,北美為10.5%、西歐3.9%、前蘇聯1.2%, 而伊朗僅為0.2%。 伊朗新聞報2002年8月26日還登載消息,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ZANGANEH為伊朗油氣產業的落後現狀感到遺憾:「伊朗雖然擁有世界總儲量18%的天然氣,而目前其天然氣出口業績竟然為零」。 事情似乎有了轉機,伊朗政府已經開始嚴肅對待其油氣產業的發展。伊朗新聞報引用石油部長的話說,1997-2001年間,為發展其天然氣產業,伊朗已在此領域與國內外公司簽訂了15個「回購合同」(BUY-BACK DEAL)。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開放其油氣部門。雖然美國對在伊朗投資的非美國公司實行間接制裁,但由於利益誘人,外國公司已經在伊朗承接了一些油氣工程項目,還有一些項目正在洽談中。 目前,伊朗主要致力於開發波斯灣上的南帕爾斯特大型氣田,該氣田為伊朗與卡達共有。2000年11月21日,伊朗新聞報報道,伊朗已與挪威斯達托爾公司(STATOIL)簽定南帕爾斯氣田第6、7和8期開發合同。合同金額達3.3億美元,工期長達46個月。 像其他回購合同類似,這三期氣田的部分產品將用於償付挪威斯達托爾公司的全部資本投入。 回購合同(BUY-BACK DEAL)項下的項目,由國外石油公司提供資金、進行項目開發、工程實施、並在工期結束後將項目運營權移交給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外國公司投入的成本、銀行費用和協定的回報皆以相關工程產品償付。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伊朗開放其油氣部門以來,每一個項目合同完成時,人們和媒體都對此類合同的實施對伊朗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存在不同的看法,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伊朗波斯文報紙「HAMSHAHRI」2002年11月30日刊載文章指出,對於回購合同,在伊朗各界存在三種不同的態度和意見。有人認為:由於現行伊朗憲法的某些限制條款的存在,目前回購合同是伊朗石油產業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最佳形式;第二種意見是基於伊朗不需要國外投資、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應充分發揮伊朗國內潛力的立場,認為此類合同違背伊朗國家利益,並會在將來給伊朗經濟帶來麻煩;也有人認為應該通過修改憲法的某些條款,同時允許以「產品分享」(PRODUCTION SHARING)的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產品分享」是目前國際工程合作普遍採用的模式)。他們認為由於回購合同的年限一般較短,通常為5至7年,對國外公司來說缺乏足夠的利益激勵,很難使他們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來實施工程,而這點對工程管理質量、資源保護、伊朗人才培訓和培養、成熟技術的引進都將有負面影響。 無論人們對以「回購」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的看法如何,這些合作的實施被看作是對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的一種成功突破,並被認為是伊朗在國際舞台政治意義上的勝利。
『伍』 埃及經數十年恢復發展有美國做靠山,為何它如今的工業竟然還遠不如伊朗
因為埃及的地理位置、天然資源以及封閉的政策,所以導致埃及數10年發展都十分落後。
其實埃及的工業化進程算是比較早的,可是他剛開始的時候就遭遇了波折,因為埃及這個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有很多國家來往貿易都要經過這個地方,所以它成為很多國家眼熱的地方。所以那個時候的英國和法國等國都開始針對埃及,這也拖慢了埃及的工業化進程,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一直受到壓制。
同時埃及這個地方雖然地域看上去比較遼闊,但是居住的人口卻並不多,因為可以居住的地方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會聚集在同一個地方,所以其實人口不夠多,對於這個國家的發展來說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畢竟因為他們國家還沒有開始發展,所以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來提升經濟。
『陸』 伊朗海洋油氣發展史有多久
伊朗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南部胡澤斯坦地區及海灣,油氣勘探成績斐然。近30年來,伊朗發現的主要大油田有阿扎德甘油田(可采儲量50億~60億桶)、達庫漢海上油田(可采儲量50億桶)、達斯特阿巴丹淺海油田(規模與阿扎德甘油田相當)、塔布納克氣田(14萬億立方英尺)、霍馬氣田(4萬億立方英尺)以及宰拉氣田(8000億立方英尺)等。油氣是伊朗經濟的命脈,原油消費約110萬桶/日,凈出口270萬桶/日,是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50%的原油出口亞洲,其他出口歐洲和非洲。伊朗有18個儲量超過10億桶(1.37億噸)的油田,其中3個與鄰國共享。伊拉克石油總體質量較好,但品質上變化較大,API重度介於24~42°API。出口的原油主要來自南部的茹米拉和北部的基爾庫克兩大油區。茹米拉油田生產常規油、半成熟油和重油三種。基爾庫克油田自1927年首次發現後,主要生產低硫原油。2009年2月11日,據伊朗MNA通訊社德黑蘭報道,伊朗海洋石油公司(IOOC)總經理穆哈默德·吉拉克奇安扎代2月6日說,該公司日前在位於波斯灣的法爾西油田中發現了新的石油儲量,這個新發現的油田可能擁有10億多桶石油儲量。
吉拉克奇安扎代指出,伊朗海洋石油公司已完成這個油田的勘探作業。如果這個油田被證實是有利可圖的話,那麼,伊朗海洋石油公司將決定是否進一步擴大這個油田。吉拉克奇安扎代說:「全球經濟的不景氣有可能影響到這個油田的擴建計劃,因為,投資需要安全,而油價穩定是最好的安全」。2009年8月25日,伊朗石油部部長古拉姆海珊·努扎里說,伊朗日前獲得了過去5年來的最大的石油發現。努扎里說,伊朗日前在蘇桑格爾德油田的4個地層內發現了88億桶的原油儲量。伊朗IRNA通訊社援引努扎里的話報道說,蘇桑格爾德油田4個地層的鑽井作業已成功完成,這4個地層預計擁有88.3億桶原油儲量。伊朗帕爾斯通訊社援引努扎里的話報道說,伊朗石油部將在近期准備一個開發計劃,由於新發現靠近現有基礎設施,因此,努扎里希望蘇桑格爾德油田能夠在近期投產。伊朗石油部的消息提供者對帕爾斯通訊社記者說,蘇桑格爾德油田將是伊朗最近幾年裡獲得儲量最多的一次發現。
『柒』 為什麼中東石油特別多
相信大家一提到中東這個地方,每個人都會想到石油吧。在中東這個地方,石油資源是非常豐富的。那麼今天就來說一下為什麼中東會有那麼多的石油吧?
在中東這個地方,石油的資源是十分豐富的,所以在他們那裡,石油的價錢比水都要便宜。中東這個地方是石油的供應區。沒有任何的疑問,中東依然是全世界石油的供應中心。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他們也將會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捌』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中東這個地方這么多
石油的形成,在地質學上也有不同的說法,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從先前的115.0億噸升至143.1億噸,躍居全球第二。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有海相沉積和陸相沉積之說,中東地區屬海相沉積。從世界范圍看,有兩個基本事實:一是大多數含油氣盆地的生油岩是海相沉積地層;二是世界上產油量多,儲量規模最大,最豐富的含油區在中東地區,石油產量、儲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儲量的70%以上,而這一地區生油岩也都是海相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