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怎麼看待歐盟制裁伊朗
對於這次歐盟制裁伊朗的舉動,我感到非常震驚和意外,因為已核協議,還能否繼續的發揮作用,可以說這個東西是關繫到整個歐洲國家的安全問題,畢竟歐盟裡面數10個國家都直接忽略了這條這條河紅線,相當於破罐子破摔了,歐盟直接效仿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在邏輯上面確實有些說不通。
其實就算這個制裁實施起來,對伊朗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傷害,它只制裁了伊朗其中的一個機構和兩個人的資金往來,但真正讓伊朗感到不對勁的是其中的兩點。其一,這是美國退出核協議後,歐盟首次對伊朗進行的制裁,其二,歐盟表示不排除繼續制裁伊朗的可能性。
歐盟的制裁決定是自「伊朗核協議」達成後首次對伊朗制裁,他們的這個決定肯定是受到了法國還有以色列的熱烈歡迎,但是伊朗的外交部部長卻直接抨擊歐洲的各國都私藏了恐怖分子,所以歐盟的這一做法確實令人感到非常蹊蹺。
『貳』 據說有3個原因讓歐洲國家要力保伊朗,到底是哪三個原因
首先就是難民問題,敘利亞戰爭造成的大量難民已經開始湧入歐洲了,歐洲各國對此頭疼不已,畢竟處於人道主義,歐洲各國選擇了收留這些難民。可是這些難民的學歷和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術,導致其在歐洲沒有任何工作和收入。也無法享受歐洲優良的福利待遇。所以在歐洲滋生了各種治安,社會等問題。
所以歐洲各國對伊朗進行幫助和援助就不難理解了。
『叄』 美國強烈要求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做為其盟友的歐洲國家為什麼反對
每一個人的判斷不同,美國認為伊朗沒有完成該盡的義務,而歐洲可以了。
『肆』 歐洲國家為什麼不同意美國軍事干預伊朗,有怎樣的考量
這是因為伊朗畢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出口國,而很多歐洲國家非常依賴伊朗的能源資源,如果美國選擇動用軍事力量打擊伊朗的話,將會給整個歐洲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傷害,因為現在工業的發展根本離不開能源資源,所以歐洲國家才會不同意美國在中東地區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當然全世界的老百姓都不同意美國採取軍事行動打擊伊朗,因為一旦打擊伊朗的話,必然會造成國際油價的飛速上漲,這樣會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傷害,同樣也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壞處。
『伍』 歐盟為什麼對伊朗實行制裁
表面上來看 是迫使 伊朗放棄核計劃 但是到目前 還是沒有什麼證據證明伊朗現在 在研製核武器 對伊朗的制裁 主要還是經濟制裁
『陸』 歐洲為什麼要執意反對美國制裁伊朗,這個
一方面,歐洲對伊朗有很多貿易,制裁無疑影響了歐盟的利益。另一方面,歐洲還是希望中東一定程度上,安穩下來:敘利亞的難民,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沖突。而伊朗,又深深捲入了敘利亞戰爭中。
所以,歐盟的聲音的確和美國不一樣。
『柒』 伊朗奧運奪牌女運動員離開伊朗到歐洲,應該如何看待呢
阿里扎德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子跆拳道57kg級別銅牌得主,同時也是伊朗唯一獲得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她在這篇長文向外界描述了自己的生活:「他們讓我穿什麼就穿什麼,並且按照他們要求去做任何事,我說的每句話都是他們安排好的。」
阿里扎德自稱是「伊朗數百萬被壓迫女性的一員」,因為不管自己取得怎樣的成就、政府如何在宣傳報道中贊揚她的事跡,那些官員在私底下還是會認為「女人伸腿是不道德的」。因此,她不想繼續活在充滿虛偽、謊言和不公正的社會之中,唯一期望的就是跆拳道、安全、開心、健康的生活。
不過就在三年前,這位叛逃的傳奇女性還曾為自己「伊朗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阿里扎德出生於一個伊朗亞塞拜然族(伊朗國內最高級什葉派教士大多來自亞塞拜然族,現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前國家阿里代伊都是亞塞拜然族)家庭,7歲就跟隨教練練習跆拳道,並在2014年南京青年動運會上奪得了63公斤級別的冠軍,一年後她又在世界錦標賽中奪得銅牌,開始在跆拳道圈嶄露頭角。在成為伊朗首位奪得奧運會獎牌的女運動員後,阿里扎德的聲望到達頂峰,甚至連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都親自給她送去祝賀。
如果說大量高端人才的外流則是伊朗的社會潛流,那麼精英運動員的陸續離開是一場「海嘯」,揭開了這個充滿謊言和欺騙的國家的真實面目。面對愈發嚴重的人才流失現象,伊朗國內坐不住了,國會議員阿卜杜拉赫曼-侯賽尼扎德(Abdolkarim Hosseinzadeh)譴責伊朗官員「無能」,無法阻止伊朗「人才資源流失」。
如果可以選擇,這些精英人才或許都不願意做「叛逃者」,阿里扎德在長文中表示,自己做出離開的決定比贏得奧運冠軍還要難,並在最後強調:「無論我在哪兒,我都是伊朗的女兒。」
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有更多的「伊朗叛逃者」會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出現。
『捌』 為何歐美國家無法容忍伊朗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看了上述問題,我不得不指出,該題目存在表述錯誤!第一,歐美俄等國並沒有長期容忍巴基斯坦擁核,相反,美俄等國曾經給巴基斯坦製造了不少麻煩。第二,美國等國在歷史上曾積極贊成伊朗發展核武器,後來隨著國際局勢發生變化,相關國家才轉而反對伊朗!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
結論
在我看來,伊朗想要發展核武器的動機沒有錯,畢竟,哪個國家都想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可不幸的是,伊朗畢竟只是一個地區大國,由於其身處敏感位置,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大國關注。
伊斯蘭革命衛隊
一般情況下,伊朗研發成功核武器並不現實。除非該國能像巴基斯坦和印度一樣,瞅准大國博弈的縫隙來拼一把。或者學一學以色列,選擇無條件服從某個擁核大國的安排。當然了,這只是筆者的個人觀點,如若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哦!
軍武視界原創,嚴禁抄襲或搬運,違者必究!
『玖』 為什麼英法德支持伊朗
經濟利益是這些歐洲國家很重要的考慮。因為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中斷之後,美國在伊朗沒有任何的經濟利益,只有政治上的相互博弈和斗爭,歐洲則不然。歐洲在伊朗有很多的經濟利益,特別是油氣公司,包括義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公司都參與進去了,美國一制裁它們被迫都退出來;一簽伊核協議,它們馬上就返回了,那麼現在美國又要否定伊核協議,它們又要退出來,所以從長遠角度看,會危害歐洲國家的經濟利益。「另外,從近來的情況來看,中東地區的局勢若動盪起來,首先受害的是歐洲國家,敘利亞已經是個很大的教訓,而面臨的最大外部威脅實際上就是難民問題。事實證明,難民問題不僅是單純人口流入的問題,而且還能帶來恐怖主義。所以歐洲還是希望中東地區穩定。」
『拾』 世界對伊朗的態度
如今,石油已經成了各個國家工業發展的必需品,這就好比水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質一樣,一個國家對於石油的控制,戰略儲備,運輸,在對石油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當今,顯得尤為重要。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他對石油的需求量為全球之最,石油已經成了他們的經濟命脈,其作用幾乎和貨幣相當。因為他們擔心中東石油的運輸,覬覦伊朗的石油,以及擔心伊朗有核武器,所以他們對伊朗實行了經濟制裁,並呼籲歐盟各成員國也對其進行經濟封鎖。這3個對其經濟制裁的理由和當年他們打伊拉克的理由不盡相同,只不過他們攻打伊拉克還有推翻薩達姆獨裁和反恐以及更多的理由作為幌子。。。
首先,說說伊朗。
關於伊朗的核問題,我是十分支持布希政府的政策----堅決打擊之,一定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因為伊朗一旦擁有核武器,他會引領中東,亞歐,乃至世界的核軍備競賽。一旦伊朗擁有了核武器,由於伊朗的安全措施程度不夠,很可能使核技術流失到恐怖分子手裡,這個麻煩就大了。一旦伊朗擁有了核武器,他就有了傲的資本,他會變本加厲的可以干一些其他事情。所以我強烈支持布希的做法。
尤其是前幾天《衛報》報道,英國近幾個月已經有60多個伊朗籍人氏獲得英國國家安全部門的許可,可以去英國大學進修有關製造核武器相關的技術學科(當然,這些學科臉上沒有貼著製造核武器,只不過在製造核武器的過程中,需要這些技術。)。盡管,英國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伊朗人離成功製造核武器的目標越來越近。這更需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
而且,我也十分討厭內賈德。難道是我受到了美國媒體妖魔化內賈德的影響?。。。。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可能是我對於伊朗人民十分支持伊朗政府搞核計劃這件事感到反感。我一看到這民眾的情況,與伊朗媒體的民調----百分之68。5的人支持核計劃。。。我即對此表示擔憂,又對伊朗人民十分厭惡。伊朗人民怎麼這么不諳道理,還搞核武器?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中國處在伊朗的位置,沒有核武器,我們也肯定會支持政府搞核武的。所以,我還是拋棄了厭惡伊朗人民的想法,畢竟這個想法與我們中國和平崛起時不相符的。但我仍是堅決反對伊朗的核計劃。
所以單從伊朗方面來看,我認為美國的做法十分正確。歐盟各成員各,包括我們中國和俄羅斯,都應該紛紛效仿。事情也應該按照如此套路解決。
但是,事情並沒有我想得這么簡單。
在俄羅斯方面,普京竟然答應伊朗,幫助其修建用於發電項目的和平核設施。對此,我在看到消息時,十分吃驚,後來一想,才想明白。普京此舉應該有3方面原因吧(我只想到這么多,估計還可能有更多內幕)。
1 普京是為了國家杜馬選舉, 獲得選民好感。普京這個克格勃出身的小子,權欲心比較重,而且他心裡確實放心不下他的下一任可以做好總統,畢竟現在俄羅斯的糟糕的經濟民生問題嚴重。他為了表達其反美的立場,迎合現在的大官以及選民的心意(因為凡是具有選舉能力的人,以及在政治經濟領域能說的上話的人,無一不是冷戰時期過來的人物,他們的思想里被烙上了反美的重印)獲得更多的支持。他不但不顧及他和布希的私人交情,反而鼓吹美國在波蘭境內的導彈部署是在重演古巴導彈危機,並在伊朗方面,十分支持伊朗。
2 俄羅斯要崛起的戰略需要。 俄羅斯欲重新樹立地位,抗擊老美,必須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要做到這些,俄羅斯最近的活動集中表現為:在獨聯體中,煽動反美情緒;在東歐國家中,暗中支持了季莫申科(說句題外話,季莫申科好漂亮啊)的橙色革命以及一系列東歐的政治革命;在伊朗問題上,走和平談判之路。
3 俄羅斯小小的報復,順便獲得伊朗的石油供應。 伊拉克北部有一塊探明儲量為110億噸的超級超級超級超級大油田。這本來是薩達姆作為欠俄130億美元巨款償還的一部分。但在伊戰後,被伊拉克政府收回(當然是美國暗箱操作),擇日另選其他國家的公司進行開發。伊拉克政府的舉動使俄十分憤怒。所以俄支持伊朗。 尤其是,伊朗也是石油大國。在如今幾個斯坦斷絕與俄羅斯的部分天然氣,石油供應的今天,俄羅斯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合作夥伴,於是他們就把目光瞄準了孤立無援的伊朗。而在此時援助伊朗,這無疑是給伊朗一科救命稻草,此舉使得俄羅斯在伊朗民眾間的地位大大提高,伊朗也由此欠俄羅斯的一個人情。一旦未來戰爭爆發,俄羅斯可通過伊朗直接控制中東局勢,獲得石油資源。
所以,俄羅斯出人意料,也可以說是情理之中的支持了伊朗。
再說我們大中國。我們中國如今一心一意謀發展,和平崛起,自然不會太插手伊朗的事務。且中國部分公司與伊朗公司有經濟貿易往來(這條是我自己猜得),中國採取了俄美中立的態度----要求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即不支持,也不經濟封鎖。其實,誘導我們中國領導人如此做法的真正原因,我認為,應該是關於中東石油的供應。眾所周知,中國的進口石油大部分來自非洲,而中東的石油始終由美日歐控制。如果中國的和平態度獲得了伊朗當局的好感,那麼,這無疑給中國未來的石油進口提供了一個新的夥伴和良好的契機。中國也可以從中東石油中分一杯羹。
所以,我們中國採取了中立的態度。。。不過顯得有點卑鄙。。。。
現在該說所歐美的制裁了。
老美對伊朗制裁的3點理由,我都打完了。反正,布希今後身背罵名那是註定的了。美國制裁伊朗也是鐵定的局面了。美國亂七八糟的事,我就不說了。可能明年1月份前後,我會總記錄有關美國的事情,到時候再說美國次貸,信貸危機,國會的財政,國防部失敗的研發以及美國的房地價格等等。
NOW,看EU27個成員國。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他們呼籲EU 各成員國對伊朗的制裁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但是歐洲各大國家如今還沒有採取措施,只是觀望,這是為什麼呢??我對於他們歐洲大國沒有附和美過的做法十分懷疑,但找不出理由沒,只好硬憋出兩個,不知道對不對。。。。
1擔憂中國和俄羅斯(估計這個比較准)。歐洲各成員國,害怕歐美在對伊朗實行經濟措施的時候,中俄有機可乘,讓中俄獲得伊朗更多的支持,從而損壞歐美在中東的利害關系。
2擔心原油供應。這個和中國採取中立態度的我分析的主要原因相似,我就不詳說了。(估計這條不算太主要)
對了,歐盟還有可能擔心伊朗的愛國恐怖分子。。。。不過這個也不算什麼太大的事,不作為原因了。
總之阿,歐洲各國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具體原因,還是那句老話----有內幕阿。。。。我們這些平民就不多琢磨了。。。。多琢磨對我的學習不會有提高。。。。但按照長河(我們物理老師的別稱)的話講---這是訓練發~散~思~維~!還是有大大的好處的。
下面我作下預言。
預言的前提:因為美國對於北約的統治,歐盟各國對伊朗的制裁應該是早晚的事,但是否實行全方位經濟制裁,我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歐盟27個成員國基本都同義對伊朗的制裁,那麼反對制裁伊朗的德國也會順應民意。所以歐美對伊朗的制裁勢在必行。(實現性百分之70)
分類討論(我們集合和函數天天用的東西):
A 伊朗顧及世界經濟以及全球和平。放棄鈾濃縮,不發展核計劃。歐美逐步取消制裁。
B伊朗終止鈾濃縮。但在俄羅斯的幫助下,發展核電力項目。其結果也分三種1歐美認命 2歐美阻撓,干涉 3發生WAR3
C伊朗實施報復。減少原油產量,把原有的產量在不太影響伊朗本國的民工生計和石油供應的基礎上,努力降到最小,並減少原油出口甚至不出口。那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必將突破100美元一桶的價格,甚至達到200美元一桶,然後全球運輸成本增加,勞動成本增加,全球股市大跌,N個運輸公司,航運公司,鐵路公司倒閉破產。失業人數增多。盡管,國際會增加其他地區的原油開采量,來穩定局面,但這不是長久之計。隨著經濟的倒退越來越明顯,所有行業(因為所有行業都離不開交通運輸)的成本增加,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現象嚴重,於是人們手中的實際存款代表的實物少了,錢不值錢,引起社會動盪,影響社會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此段是政治書上寫的通貨膨脹的影響,我寫得大體正確)。美國政府對此束手無策。。。。。
最終我選定C~!悲哀啊~!
總之,但願國際社會可以和平解決伊朗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