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何時開始全面反攻伊拉克宣布停火
1981年9月27日,伊朗轉入全面反攻,先後組織阿巴丹、博斯坦、胡齊斯坦和「聖城」等戰役,逐步收復失地,取得戰場主動權。1982年6月,伊拉克單方面宣布停火,並從伊朗撤軍。
② 伊朗50萬大軍進入備戰,軍方警告美軍來一個滅一個,伊朗這次還是喊狼來了嗎
一個主權國家不管如何要有膽氣,信心抵抗侵略,宣戰喊出來也是一種
③ 美國一向霸道為何不敢直接和伊朗開戰呢
美國一旦對伊朗開戰,以色列就徹底完了!
伊朗自改革派魯哈尼上台以來,走了一條與內賈德不同的路線。理智、亦步亦趨,艱難前行。
美國可能會回到二流國家的行列。為了不回到「解放前」,為了顏面,美國只能打落門牙往肚裡吞,不得不說打又不打,始終在伊朗人頭上懸著一把利劍,但伊朗壓根就不把美國當一回事,這讓美國有「狗子咬刺蝟,無處下口」的感覺。
美伊已經是有了40多年的冤家,但這種情況,可能還要繼續下去。
④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什麼時候舉行會議
據歐盟對外行動署8月21日晚發布的消息,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2020年9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施密特將主持會議,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及伊朗代表將參會。
雖然中俄均被邀請,但美國卻並未被邀請,對此專家稱歐盟沒有邀請美國,是因為美國無權加入,美國早就在2018年退出了伊核協定。
除英法德三國外,中國和俄羅斯此前均明確表示,美國作為伊核協議退約者,已經喪失協議參與方資格,根本無權要求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4)伊朗全面戰備什麼時候開火擴展閱讀:
英法德三國拒絕美國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要求
據英國外交部消息,英國、法國和德國三國外長20日晚發表聯合聲明,反對美方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啟動針對伊朗的所謂「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三國外長在聲明中表示,美國自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協議後,不再是協議的參與方,三國已向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和所有成員國表達了立場,反對美國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發出的通知,因其和三國支持伊核協議的立場相悖。
聲明說,英、法、德三國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機制,並以維護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和完整性為目標。三國呼籲安理會所有成員國不要採取任何只會加深安理會分歧或對其工作產生嚴重不利影響的行動。
聲明指出,盡管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帶來了巨大挑戰,但三國依然維護協議,認為應該通過協議參與方之間的對話,包括通過聯合委員會和使用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當前伊朗分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義務的問題。為了維護該協議,三國敦促伊朗撤銷一切與其核承諾不符的措施,盡快重新全面履行協議。
⑤ 伊朗和美國真得打起來 會不會引發世界大戰
會打,但不會世界大戰,
看看引發世界大戰的可能國家:
德國不行,其國內有美國駐軍,周邊有大量的面和心不和的中小國家,英國是美國的鐵桿小兄弟,法國雖然只有中國的一個中等省大,但野心不小,可能不會唯德國馬首是瞻,再者,德國出過西特勒,在道德層上使別人無法聚集在德國門下。俄羅斯不行,車臣問題已經讓其心力交瘁,雖然核武器不少,但經濟不能支撐其擴張需要,需要較長時間的修養生息才能崛起。印度不行,印度第一是貧窮落後,第二是關鍵,因為是佛教國家,國民思想沒有任何擴張性,屬於爛泥糊不上牆的角色,安分守己是其國特色,從近代史來看,印度人從來就沒有什麼攻擊性,當年幾千英軍就讓上億印度人全部投降,就是獨立還是非暴力,中印之戰更證明了印度人的懦弱性,它不可能成為美國的對手。其它國家就不用提了,這里只剩下一個中國,沒有其它國家可供美國選擇的。
會打,
伊朗和美國如今的關系局面,不是伊朗造成的。而是美國造成的。在前蘇聯解體之後,和以往所有的霸權一樣,美國把自己的目光盯在了中東,將中東納入自己的控制范圍,將中東改造為自己的地盤是美國霸權擴張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不單伊朗,所有的稍微有點骨氣的中東國家都要遭殃。伊拉克是第一個。伊朗、敘利亞緊隨其後。這是從地緣政治角度說的。
對美國而言,還有一個問題得提一提,那就是垂涎中東的石油,美國人的圖謀是霸佔全中東的石油。伊朗不是在對抗美國,伊朗是在捍衛自己的東西,就好比一個被搶劫的人和搶劫犯之間的斗爭。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了美國和伊朗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根本矛盾,除非伊朗願意將自己的主權和石油都交給美國人。不是伊朗的強硬態度招來美國的攻擊,而是伊朗坐在了石油上,卡在了位置上。懷壁其罪。這個問題沒有弄懂,談伊朗和美國的關系走向,那是南轅北轍。
伊朗核問題是從屬這個矛盾下雙方斗爭的一個戰役。我要是伊朗總統,我也要加快發展核武器,只有核武器才能使自己免遭侵略。雖然伊朗的核武器未必能扔到美國甚至以色列去,但它可以在美國人登上伊朗的土地的時候引爆,讓美國大兵去見上帝。美國人怕這個。
美國人心很大,但結果必然是命比紙薄。一個小小的伊拉克,美國人打了10多年才搞倒。要吃下伊朗,沒那麼容易。我歡迎美國人到處放槍,自己把自己搞死。美國人是邪惡的。
伊朗的另一種「核武器」
據報道,伊朗石油期貨交易所將在本月20日開張,這可能是比伊朗的核問題更讓美國緊張的新情況。其實,伊朗石油期貨交易所開張很正常,沒什麼特別的,讓美國緊張的只是這個交易所將不使用美元結算,而使用歐元結算。
伊朗的石油交易如果採用歐元作為結算標准貨幣,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將大於以往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封鎖和禁運。伊朗石油期貨交易對美國這么大影響力,是由美國自身的經濟特質決定的。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形成的以美元為主的國際金融體系,讓美國可以靠發行高能貨幣(不用付利息的貨幣)來大量佔用國際資源。美國靠印刷紙幣就能夠完成對別國的投資,連年的貿易赤字也靠印刷美元來支付,就連張牙舞爪的軍隊也靠美元來支持。也就是說美國用帶著符號的紙,換取了許多所需要的物資。美元體制,是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柱之一。
大量的作為國際流通貨幣的美元在世界各處流通,實質就是美國的欠債。美國現在有八萬億美元的國債,加上其他債務,現在每個美國人平均欠債是35000美元。如此高額債務,要是換了一般的國家,必然將導致信用的崩潰,但這一情況在美國卻一直沒有發生。這是由於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是美元,大家都必須儲備美元來防備緊急狀態時的支付需要,美國就沒有兌換美元的壓力。
因此,美國一直都不惜血本地維護美元地位,甚至發動戰爭。在卡扎菲說不使用美元而使用馬克時,美國就馬上對利比亞進行猛烈轟炸;在伊拉克的薩達姆說要停止使用美元並促使歐佩克用歐元結算時,美國就馬上發動戰爭推翻了薩達姆;在歐元誕生時,美國為了減少歐元的影響力,連續轟炸了南聯盟兩個多月。
如果伊朗的石油期貨交易所正常營業,並順利完成用歐元結算,這可能將帶動委內瑞拉、蘇丹、俄羅斯等也把他們的石油貿易結算貨幣朝著歐元轉化,而現在美國的經濟狀況和美元的貶值趨勢會促使其他一些產油國也朝著這個方向轉化,因為歐元沒有那麼大的風險,不太容易貶值。這就可能啟動美元霸權倒塌的多米諾骨牌。
現在的美國也明白伊朗這個期貨交易所會給美國造成麻煩,可是美國阻止的辦法不多。攻打伊朗的時機明顯不成熟,通過國際制裁來限制交易也有困難,因為石油是大家都需要的稀缺產品,主要的大國都不會支持美國的制裁,而且因為對伊朗的懲罰和限制行動會造成油價的大幅上漲,對美國的經濟也不利。
難怪俄羅斯的評論家說,這個期貨交易所將是伊朗的另一種「核武器」。 本報特約評論員 辛一山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
伊朗總統內賈德正式穿軍裝 伊百萬民兵納入現役
【作者:邱永崢】
國際原子能機構全體成員會議並未能緩和驟然緊張的伊朗核問題。相反,這一問題正在日趨惡化。國際社會擔心,伊朗和歐美已經步入類似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惡性發展軌道。
英國首相布萊爾再次喊打
3月7日,英國首相布萊爾在議會發表講話時,突然以罕見的強硬口氣說:「盡管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還沒有列入議程,但我從來沒有說過不考慮!」布萊爾還告訴議員們說,英國公眾現在越來越支持政府對伊朗核問題採取行動:「公眾現在的態度是,政府打算怎麼做,而不是像伊拉克戰爭前那樣,要我們保證不要怎麼做。」
布萊爾首相還特別警告伊朗說,不要以為國際社會現在忙於伊拉克事務,就等於是默許它可以研發核武器。如果伊朗持這種態度的話,那麼它就會犯「大錯」。布萊爾表示:「中東地區的穩定與安全關繫到全球的安全與穩定。」
美國支持動武人數增至80%
無獨有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湯姆·凱西7日也同樣強硬地表示:「我沒聽說一天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全體成員會議提出任何可行的建議,或者具體的想法,因此應該把伊朗核問題及時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凱西同時還斷然否決了俄羅斯外交官提出的處理伊朗核問題的新建議。根據俄方提議,國際原子能機構應該允許伊朗在本國運行小型的濃縮鈾項目。凱西得意地用了個比喻:「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婦女懷孕就是懷孕,而不可能是半懷孕!」
美英兩國的主流媒體也開足馬力搜羅伊朗的各種「罪狀」,令兩國的民眾看了之後頗感「觸目驚心」。
英國路透社7日拋出一篇重磅報道稱,伊朗軍方秘密制定代號為「111項目」的絕密導彈計劃,那就是給射程為2000千米的「流星-3」遠程導彈安裝核彈頭。美國官員私下向媒體透露說,一旦「111項目」成功完成,不但以色列全境、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甚至連德國境內的美軍基地都將處於伊朗核導彈的直接威脅之下。
德國聯邦情報局的多名官員向路透社證實,伊朗正在盡全力秘密研發導彈,為此,聯邦情報局向「一切有可能與伊朗發生貿易關系」的德國公司發了一份「預警信」,要他們警惕伊朗特工「尋求導彈技術的努力」;一名伊朗流亡人士也透露說,伊朗政府正在「開足馬力」生產「流星-3」導彈,其年產量從去年的15至20枚增加到現在的90枚。
美國廣播公司6日拋出了另一篇驚人的報道,聲稱伊拉克境內的美軍為什麼被「路邊炸彈」炸得那麼慘,就因為從去年10月起,這些路邊炸彈全是「伊朗製造」,它們的威力足以炸開美軍最新的防彈裝置!駐伊美軍情報部門的一名官員說:「我們有充分的證據能證明這些路邊炸彈是伊朗製造的。伊朗政府製造了這些炸彈,然後偷偷地運過邊境,交給反美武裝來殺死美軍官兵。」
華盛頓和倫敦的媒體與政治分析機構認為,美英主流媒體近日的表現「非常令人擔憂」,所有的報道「似乎讓人想起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前夕」,當時美英主流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伊拉克如何擁有遠程武器,如何擁有核生化武器,從而改變公眾對伊拉克政權的看法,獲得民眾對伊拉克戰爭的支持。
事實上,以美國有線新聞網的調查為例,在美國媒體加強了對伊朗負面報道之後,支持政府對伊朗強硬甚至動武的人已經增長到80%,成功地培植了反伊的輿論氣氛。
伊朗總統內賈德開始服現役
面對重壓的伊朗沒有絲毫松動的跡象,反而開始高調提升戰備。
3月7日,伊朗總統內賈德簽署了法令,讓100萬志願者組成的民兵武裝立即納入正規軍和武裝警察編制內。根據這一法令,其中40萬名最訓練有素的民兵直接轉現役進入地區或者當地的駐軍。
最鮮為人知的是,伊朗總統內賈德居然也是一個民兵,這次轉正後,他將是伊朗革命衛隊「耶路撒冷旅」的一名軍官!這還可能是伊朗政府進行前期戰備的第一階段。據外國情報機構分析,如果伊朗政府充分動員的話,那麼還有900萬預備役和民兵可以動員!
伊朗革命衛隊和常規武裝力量從2月起轉入「強化戰備訓練」。這意味著伊朗最精銳的武裝部隊和常規部隊所有的官兵開始「減少休假」,或者「中止休假」,參謀部與指揮所演習每個月至少三次,以模擬「作戰指令與指揮程序的通暢」,部隊班排一級史無前例地進行密集的實彈演練。
在一份伊朗武裝部隊的「密訓手冊」中,特別強調官兵的「單兵獨自作戰」,據說這是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基於對伊拉克戰爭的觀察與總結」,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金律」是:避免與美軍進行集團作戰,避免兩伊戰爭時使用的人海戰術,將戰爭的希望寄託在地面游擊戰上,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兵民結合的人民戰爭上。
伊朗還開始全面清除「美國間諜」。據法新社報道,伊朗逮捕了一名間諜,據稱這名間諜在過去的10年裡向美國提供了伊朗機密核情報。
⑥ 伊朗動用50萬大軍備戰,美國的軍隊敢跟伊朗動武嗎
伊朗動用了50萬大軍嚴陣以待,美國是否能跟伊朗開戰,結果位置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國和伊朗的矛盾由來已久!
蓬佩奧之所以遷怒於伊朗,主要原因是美國已經開始想要攻打擊伊朗了,伊朗的政治上反對美國,為了掠奪伊朗的石油找借口!
為了掠奪石油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之所以借這次沙特石油遇襲事件譴責伊朗,就是美國想要掠奪伊朗石油資源的一個借口,正所謂名不當言不順,美國缺少的便是這樣一個借口,美國對伊朗的石油資源已經覬覦已久,由於伊朗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所以在軍事上也能夠對美國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美國必須借蓬佩奧之口來宣布伊朗的罪行!
由於以上種種的事實和歷史原因,導致了美國始終針對伊朗,因此伊朗嚴陣以待也是非常正確的行為,但是二者是否會發生真正的交戰,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⑦ 伊朗外長稱若遭受美國打擊,將發動全面戰爭,這個全面戰爭到底意味著什麼
伊朗的外交部長這里所說的全面戰爭是只針對美國及其同盟國的戰爭,包括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等的各個方面的對抗當然也包括對美國本土的軍事打擊。如果戰爭爆發雖然美國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這並不能保證美國在以後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如果美國繼續對伊朗進行制裁保不準就會遭到伊朗的反抗,當然如果美國現在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話,我認為美國可能會受到伊朗死命地反抗,並且伴隨著美伊戰爭的爆發,這場戰爭很可能會迅速上升到國際層面,從而再次爆發世界大戰。
⑧ 為什麼說美國不能夠承受和伊朗全面開戰的風險呢
美國之所以不能夠承受和伊朗全面開戰的風險,主要是因為美國已經今非昔比,不管是經濟上還是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都逐漸在減弱。不僅如此,美國一向奉行的就是大國之間競爭的策略,伊朗就像一個棉花糖,想拿下,會沾一手糖。不想拿下,伊朗還會成為美國的潛在不利因素。如今,美國對伊朗是戰也難,不戰也難,非常糾結。美國眼中是不會視伊朗為眼中釘的,換句話來講,伊朗也不夠資格,和美國站在一個層面上相提並論。
美國在中東地區是有很多很多的基地的,這些基地看起來能夠讓美國在中東地區更好的去掌控中東,然而,這些基地也成為了伊朗可以掣肘美國的地方,美國對伊朗制裁,伊朗就對這些基地開火,美國的盟友沒有好日子過,美國也就沒有好日子過。因此,美國計算得失後,是不敢和伊朗全面開戰的。
⑨ 伊朗50萬大軍備戰,軍方警告將奉陪,到底美軍有沒有膽量動武呢
無論伊朗有沒有準備那麼多軍隊,美國動武的可能性都非常小。因為現在是和平年代,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有很多方法制裁一老,沒必要非得進行武力壓制,而且勞民傷財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而且伊朗也不是軟柿子真要打起來,美國會非常艱難。
由此可見,伊朗勉強可以稱得上是軍事大國,他所擁有的武器裝備以及軍事力量都是不容小覷的。加上環境因素以及伊朗本土作戰的優勢,美國如果要快速戰勝伊朗,並沒有那麼容易,而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得不償失,美軍應該不會發起戰爭。
⑩ 伊朗導彈豎起,已經做好戰斗准備,伊朗和美國的戰爭真的不可避免了嗎
中東問題的情況已經越來越緊張,伊朗的導彈已經高高豎起,美國也加派了近千名美軍作戰人員趕赴中東地區,而且美國還在大批量的運輸軍艦前往波斯灣,中東關系處於空前的緊張狀態,一場大戰看似一觸即發。在情況上看,美軍可能隨時就會朝伊朗打響戰爭的第一槍,但伊朗方面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的導彈已經架起來,表示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戰前准備。
伊朗和美國雖然看起來火葯味濃重,但至於兩國是否會真的動手,目前我們還不好下判斷。因為伊朗是擁有導彈武器庫的,而且數量和威力不容小覷,也就是說它對於美國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威脅。所以只要伊朗在常規的軍事狀態下,沒有處於明顯劣勢時,美國應該不會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的軍事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