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誰認識伊朗裔的美國人嗎
伊朗裔她在美國出生,卻是伊朗人;她受過西式教育,在婚姻大事上卻遵從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拍過性感時尚的模特照,也曾用長袍頭巾將美貌深深掩蓋;她在理想與命運的矛盾中掙扎,在西方與伊斯蘭文化的沖突中彷徨。最終,她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不再被夾在兩個世界之中。這就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高級製片人伊朗·阿達蘭的前半生。三年前,阿達蘭開始在節目中講述自己的故事,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最近,阿達蘭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我的名字叫伊朗》。

⑵ 通俗易通的美國和伊朗的關系
美國一直需要一個代理人幫他看著中東的石油,79年以前用的就是伊朗因為伊朗本身石油的產量就很大而且在阿拉伯世界說話也是有些分量的,但是79年年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新上台的政府當然會對巴列維王朝的各種作為進行批判。其中過分親美便是其中一條(指責巴列維王朝幫助美國掠奪伊朗的石油,美國自然就是掠奪者)。所以新政權開始全面抵制美國(矯枉過正)這是伊朗方面看不慣美國的原因。
對於美國來說,本來好好的一個代理人被推翻了就算了,伊朗新政府連超級大國最基本的面子都不給美國當然不會高興,更何況伊朗還有豐富的石油。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所謂的璧就是石油。
美國的擁有豐富石油的國家向來是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沒有第三種選擇。伊朗肯定不是朋友了,所以是敵人。
⑶ 伊拉克戰爭中陣亡的美軍人數現在是多少了
據美聯社統計,截止美軍2011年12月15日正式從伊拉克撤軍,伊拉克戰爭共造成近4500名美軍官兵死亡,超過10萬伊拉克人喪生。
伊拉克戰爭簡介。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一般認為,美國鏟除伊拉克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真實原因有以下幾個:1、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也就是維護美國霸權中心,圍繞三個基本點展開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的作用。2、美國地緣經濟考慮。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美國發動戰爭的目標,在於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控制伊拉克就能控制中東石油庫,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3、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 4、進一步控制歐洲。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
伊拉克戰爭的代價。除了沉重的生命代價,金錢代價也十分高昂。據美聯社報道,過去10年裡,美國斥資600億美元用於伊拉克戰後重建,平均每天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而另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計算,10年來的總開支——包括軍費、使館開支和重建及援助等,已達7670億美元之巨。美國人自己都承認,美國在伊拉克花錢太多,回報太少。引自:(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3-19/0859718972.html)
⑷ 伊朗是什麼性質的國家世界上有多少種國家
1,擁有核武器的國家8個(括弧內為第一次核爆時間): 美(45.7)、俄(49.8)、英(52.10)、法(60.2)、中(64.10)、以色列(60年代末)、巴基斯坦(72)、印度(74). 2,絕對有能力生產核彈頭的國家有3個: 日本:一方面堅持無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另一方面秘密進行准備。世人普遍認為,日本是准有核國家,一年內就可生產出核武器,並一躍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 德國:德國是最早擁有核技術的國家,戰敗後被美國人搶先研製出核彈。現在有25座核電站,德國要想擁有核武器是易如反掌的事。 朝鮮:2006.10.9進行了核試驗,很快會進入武器化生產。 3,美國在西歐7個國家境內部署了核武器,如在法國、英國、德國、土耳其、義大利、荷蘭、比利時。 4,有核計劃,有核技術,有生產核武器潛力的「核門檻」國家(地區)有44個之多: 巴西、南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加拿大、伊朗、韓國、中國台灣、利比亞等等。 5,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是前蘇聯分出來的,蘇聯分裂前這3個地方就已經庫存了一些核彈頭和核技術人員,有重新製造核彈頭的條件。但這3國都已經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公開承諾退還俄羅斯核武器,宣布為無核國家(他們認為這樣更安全)。
⑸ 伊朗明明是什葉派國家,為何它們國內竟然還有高達700萬的遜尼派
主要是因為,現在伊朗的遜尼派穆斯林主要集中在眾多少數民族群體,這些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文化,很難被同化。 而伊朗也無法使用武力將其消滅,為了團結國家,保持領土完整,因此,在國內強調教派平等和睦相處。
⑹ 美國與伊朗處於什麼關系這種關系是如何形成的
1921年2月21日,禮薩·汗上校發動軍事政變,占據德黑蘭,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維王朝,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當時美國對伊朗的事務幾乎沒有興趣。伊朗為了擺脫英國和俄羅斯在波斯事務中的統治地位。向美國尋找支持,美國工業和商業領袖支持波斯推動其經濟現代化並擺脫英國和俄羅斯影響。美伊兩國也開始越來越親密。
到1978年1月發生反對伊朗君主體制的大規模示威活動;同年8月至12月,罷工及示威活動癱瘓了整個國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伊朗讓美國交出阿沙,阿沙和美國關系特殊,美國沒有交出來。伊朗佔領了美國大使館,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的。雖然伊朗因為阿沙死了最後放了人,但是是梁子結下了。
伊斯蘭革命期間」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對伊朗所有美國文化,經濟全盤否定。1980年伊朗與美國斷交後,美國開始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對伊朗進行全方面經濟,軍事的制裁。
⑺ 聽說伊朗抓過幾個美國間諜 美國人很不聰明就不厲害 哈哈
那是你自己的錯覺而已。曾經的兩大情報機構也就是CIA和KGB的對抗,你就不要自作多情了。知道本拉登怎麼被發現的?不是無人機或者衛星,就是CIA在當地的間諜,都監視到了巴基斯坦陸軍大院外的住宅了。擊斃拉登的突擊隊中也有CIA的巴基斯坦籍人員,負責偽裝警察混淆視聽,疏導附近百姓,所以整個行動地面15分鍾作戰才能保證基本隱蔽。要說伊朗這種國家,其實封閉程度越高,越不可能滲透,你聽過過美國成功滲透朝鮮的么?連外交關系都沒有,這個是誰都不可能搞定的。
⑻ 伊朗人口2019總人數 中國去伊朗旅遊的人多嗎
伊朗人口2019總人數 伊朗新冠肺炎累計確診 中國去伊朗旅遊的人多嗎 粉紅清真寺 波斯波利斯 伊瑪目廣場 伊朗目前收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據說已經有8000多人確診感染,那麼伊朗本身國家有多少人呢,這個感染的規模大不大呢,是否嚴重呢。目前中國去伊朗旅遊的人有多少,是不是安全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伊朗人口2019總人數
伊朗最新人口數據為2018年,數據如下
2018伊朗人口數量:8167萬人,伊朗人口密度:50人每平方公里,2018伊朗人口數量世界排名:18,伊朗人口世界比例:相當於1.07%的的世界總人口。
伊朗人口平均壽命:75.74(世界銀行統計數據,統計時間:2015年)
伊朗男性人口數量:41420086,女性人口數量:40255103,男性:50.7%女性:49.3%(該數據統計時間:2018年),2018伊朗人口男女比例:102:100。
伊朗新冠肺炎累計確診
根據伊朗衛生部最新消息,伊朗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81例,新增死亡54例。截至到10日中午,伊朗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8042例,其中2731例康復,291例死亡。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10日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該國西部的西亞塞拜然省建立了擁有200個隔離床位的」方艙」醫院,用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中國去伊朗旅遊的人多嗎
自今年7月16日起,伊朗給予中國公民免簽入境待遇,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或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的人員,赴伊朗旅遊觀光和商務訪問可免簽入境,每次入境後可停留21天。
伊朗是文明古國,境內有20多處世界文化遺產,旅遊資源豐富。近幾年,伊朗越來越重視旅遊業發展,這一方面可以刺激經濟發展、解決就業、拉動消費,另一方面也是反制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
2019年前9個月,伊朗總共接待了約670萬名外國遊客。伊通社稱,伊朗入境遊人數保持穩步增長。據報道,卡里米是在伊朗馬什哈德舉行的「伊朗全國生態旅遊、文化和旅遊業發展會議」的開幕式上公布的上述數據。他表示,伊朗外交部為歡迎外國遊客前往伊朗觀光,會提供便利的簽證手續。
他補充說,伊朗目前已經在發放電子簽證,簽證辦理時間也在縮短。近日,伊朗伊斯法罕省文化遺產、手工藝品和旅遊局局長安拉雅麗接受伊通社采訪時表示,「今年來訪的外國遊客人數相對增加,伊斯法罕市採取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來吸引外國遊客以擴大新的市場」。
粉紅清真寺
莫克清真寺因為其外牆彩釉色彩中以粉紅色最為出彩,所以被人們稱作粉紅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建於1876年,至今保存完好,為設拉子必游景點。寺內的祈禱廳中間有十多根斜蛇紋柱子撐起整個大廳,每根柱子上都有雕刻以及復雜的瓷磚圖案。唯一不同的是,這里地上鋪著精美的波斯地毯,陽光射入進來直接灑在地毯上,色彩和線條完美的結合,置身其中猶如在萬花筒之中一般。
波斯波利斯
波斯語發音為Takht-eJamshid,昔日帝國今安在?要想了解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經的榮耀,沒有比波斯波利斯更好的地方了。這里曾是波斯帝國的首都,由「萬王之王」大流士一世於公元前520年開始建造,用於接受萬國朝拜。整個工程由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和阿塔薛西斯一世三代歷經70年才完成。200多年後,馬其頓君王亞歷山大揮師東進滅亡波斯,一把火結束了這座宮城的輝煌。1979年,波斯波利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伊瑪目廣場
波斯語發音為Meydan-e Naqsh-eJahan,所有人都知道天安門廣場在大連星海廣場之前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那麼,有人知道曾經的世界第二是哪兒么?不錯,就是這座始建於17世紀薩法維王朝的伊瑪目廣場。伊斯法罕曾是絲綢之路的重鎮,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伊瑪目廣場當時則是重鎮的核心。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旅,大家在這里做生意、結交朋友,好不熱鬧。阿巴斯大帝於1602年將都城從加茲溫遷至伊斯法罕後,大力興建這座廣場並在這里會見臣民,聽取民意。廣場四周的建築大多建於薩法維王朝。
⑼ 伊朗總共有多少個民族,哪個民族人數最多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數十個民族組成,有波斯人,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土庫曼人等。伊朗的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中波斯人佔了66%,是這些少數民族裡面最多的一個民族。

伊朗這個民族很團結,他們有共同的信仰,他們的性格里很勇敢,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在伊朗這個國家最典型的就是,他們不去歧視任何一個民族的人,也不會打壓任何一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