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美國撕與伊朗條約

為什麼美國撕與伊朗條約

發布時間:2022-08-20 22:17:56

⑴ 伊朗為什麼被美國制裁

伊朗被美國制裁的原因:

伊朗與美國發生了激烈沖突並長期對立,在美國政府眼中,伊朗是對國家恐怖主義最積極的支持者。

1995年4月30,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對伊朗實施新一輪經濟、貿易制裁,嚴禁美伊之間的一切投資和貿易行為,不許美國石油公司及其海外分公司進口伊朗石油。這意味著美國每年取消對伊朗3.26億美元的商品出口,停止購買30一40億美元的伊朗石油。

(1)為什麼美國撕與伊朗條約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的看法:

美國的做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反對。

英國外交大臣金德就明確指出,美國正在採取的行動原則上是錯誤的,是將其國內法律延伸到國際社會,會造成西方盟友的分裂。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單中。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

⑵ 為什麼美國退出伊朗協議

因為美國想對伊朗加重製裁,但是根據伊核協議,卻不能無原因制裁伊朗

⑶ 美國為什麼退出「伊朗核協議」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 ,並宣布將實施「最嚴厲制裁」,這一結果既是美國敵視伊朗政策的結果,也是美國對伊朗實施更強硬政策的開端。遏制伊朗崛起步伐、在美伊博弈中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製造「可控混亂」刺激油價上漲、以色列綁架美國中東政策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主要原因。

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是典型的戰略短視之舉,使其「短期受益, 長期受損」。美國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主要體現在:制裁不會摧垮伊朗,反而使伊朗國內對美同仇敵愾;伊朗重啟核活動使美國面臨「戰與和」的兩難處境;美國霸權的制度基礎和信用基礎遭受嚴重損害。

特朗普8日宣布最終決定後,國際社會各方也相繼表態。據英國《衛報》消息,作為此次事件的另一主角,伊朗總統哈魯尼說:「從現在開始,這是伊朗和五個國家之間的協議。我們必須等待,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反應的……如果最終我們與這五個國家合作,我們可以保留我們想要的東西,盡管以色列和美國反對,它仍然可以生存。」

(3)為什麼美國撕與伊朗條約擴展閱讀:

特朗普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敵視伊朗的政策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簽署總統令,要求國務院在未來90天內,暫停向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葉門和伊拉克7個國家的普通公民發放簽證。此舉引發伊朗強烈反應。伊朗在2017年1月31日宣布將在外匯交易和財務報告中棄用美元,選擇新的通用貨幣或運用多種外幣組合來代替,以此打擊美元霸權。

二是制裁伊朗試射導彈。2017年1月29日,伊朗試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美國指責伊朗「破壞中東局勢穩定」,威脅地區盟友安全,美國財政部隨即在2月3日宣布,對參與或支持伊朗彈道導彈計劃,以及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的「聖城旅」提供支持的12個實體機構和13名個人實施新一輪制裁。

三是持續追究,加強對伊制裁。迄今特朗普已十多次提出對伊朗制裁。2018年5月,紐約聯邦法官還裁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伊朗央行向「9·11」遇難者家屬賠付60多億美元——盡管沒有證據表明伊朗與「9·11事件」有任何關聯。

⑷ 美國為什麼要退出伊核協議

首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時機把握地非常好,而且這個做法也很符合“美國優先”的美國傳統觀念(特朗普被稱為最有一個堅守美國傳統價值觀的總統)。在美軍逐步退出中東戰場的同時,為了加強美國在中東的控制權,不得不削弱俄羅斯在中東的權利,伊朗本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削弱伊朗也成了美國的戰略之一,退出《伊核協議》也只不過是個制裁伊朗的理由罷了。

而且這個老大還不聽美國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這誰受得了。所以特朗普直接退出協議,並且制裁伊朗,使得以色列有機會與之抗衡。所以盡管美軍退出了中東,但是特朗普卻不希望中東地界上少了美國的話語權。

⑸ 為什麼美國要退出伊朗核協議

其後果有多個方面,分析如下:
1.退出核協議,開始對伊朗進行制裁。此次中東之行,就是向盟友們告之,美國打算退出核協議,同時開始對伊朗重新啟動經濟制裁,繼續打擊伊朗剛剛開始恢復的經濟,一旦伊朗經濟受損,那麼接下來一旦發生戰爭,則會進一步拖垮伊朗。
2.勸說沙特和以色列對伊朗和敘利亞出手。以色列對伊朗和敘利亞早已是摩拳擦掌,隨時准備動手,甚至提供了一份國際原子能機構都不承認的伊朗核問題證據。但是考慮到目前美國和俄羅斯的形勢,以及美國自身的實力,大概率美國是不會直接參戰的,
3.切斷敘利亞的經濟生命線,重新在敘利亞問題上贏得主導權。。因此美國斷定,與其攻打敘利亞,不如退出伊朗核協議,加緊對伊朗制裁會更加有效,甚至會有一箭雙雕的效果。(專自【七點說】,有些分析還不錯,可以關住下,能學到不少。)

⑹ 為什麼美國要制裁伊朗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當地時間8月7日零時起,美國正式啟動對伊朗新一輪的經濟制裁。這是作為今年5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的回應。制裁消息一出即引起伊朗強烈反彈,伊朗擬在特殊情況下「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就此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的演習。

⑺ 為什麼美國要制裁伊朗

特朗普政府制裁伊朗,既是無奈之舉,也是一石二鳥的陰損一招。既想藉此撂倒伊朗,除掉這個陽礙它中東戰略的絆腳石,也想通過制裁搞掉歐洲日本這個在石油美元之外的原油貨源,迫使這些大肥羊重新回到美元霸權之下,接受剝削掠奪,繼續當走狗。

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所謂最高限度制裁,就是依據美國國內法(當然是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的第三方制裁條款,對與伊朗發生貿易關系的國家和經濟實體實施制裁,藉此達到阻止伊朗石油出口(但這一點實際上它做不到,因為有它無法控制的兩桶油),既掐斷伊朗的經濟命脈,讓伊朗無力破壞它的中東戰略,危及它石油美元的霸權地位,又切斷了歐盟日本伊朗石油貨源,迫使他們回到美國頁岩油、氣和WTl接受美國的吸血割肉,繼續做美國的奴隸。這就是特朗普政府制裁伊朗的真實目的,其實最終目的還是削弱歐盟日本,鞏固美國的經濟霸權。

⑻ 伊朗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和美國交惡

主要原因是伊斯蘭革命的勝利。

起因事件:

1、伊斯蘭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台成為伊朗民選首相,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

英美豈能白白讓自己利益受損,於是,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共同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推翻時任總統摩薩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

巴列維上台後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藍圖來進行改革,同時打壓國內宗教勢力,還簽下了美國軍事人員在伊朗的治外法權。

那時的德黑蘭儼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婦女著裝西化,可口可樂大廣告牌隨處佇立。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極度不滿。

伊朗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領袖發動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示威和罷工,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2、美伊斷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的消息被傳回國內,憤怒的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沖入了美國大使館,扣留了使館人員,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

電影《逃離德黑蘭》講述的就是這一伊朗人質危機事件。

(8)為什麼美國撕與伊朗條約擴展閱讀:

美國制裁對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稱,為遏制伊朗導彈與核計劃並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8月重啟對伊非能源領域制裁,現在又宣布新制裁,試圖用一系列「組合拳」令伊朗最終屈服。

美國財政部發布通告稱,從5日起對涉及伊朗金融、航運、航空、能源等領域超過700個個人、實體、飛機和船隻實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銀行及其境內外分支機構、伊朗國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飛機和伊朗原子能機構。

此次制裁重點瞄準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蘊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按特朗普所說,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葉門、敘利亞等國,並迫使伊朗同意就核問題重新談判。

此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宣布,美國將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在美對伊朗制裁後繼續購買伊朗石油。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義大利、希臘、日本、韓國、土耳其和中國台灣地區。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後不會延長。

另據報道,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對伊朗新制裁時,模仿美劇《權力的游戲》「凜冬將至」橋段,在「推特」上發布一張海報圖。圖中他從層層迷霧中走來,配以「制裁將至,11月5日」字樣。

對此,《權力的游戲》製作方美國HBO電視網迅速聲明「不希望商標被用於政治用途」。接下來,美國網友輪番斗圖,以相同底圖繪制「訴訟書將至」「米勒將至」(註:米勒是負責調查特朗普團隊「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甚至「牢獄將至」。

⑼ 美伊聯合國談判為什麼會破裂,伊朗提出了什麼要求

在我看來,最關鍵是因為伊朗對於美國的反抗。在國際舞台上,伊朗向來都是“硬骨頭”,無論對手強大與否,都不會後退。

年初,美政府派軍機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伊朗隨即給予還擊,炮轟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之後伊朗又頂住壓力,向委內瑞拉運送石油。接著,伊朗政府下達了“逮捕令”,要求國際刑警組織配合,共同通緝美國總統特朗普。

這一舉動,對伊朗來說是維護國家自身利益,而對於向來以“霸主”自居的美國而言,伊朗就像一隻野獸,應該將其關在籠子里才能絕對安全。於是,在之後的聯合國大會上,美方不斷向伊朗施壓,並向其他參與國宣揚伊朗的威脅,以此來呼籲並聯合其他國家對伊朗施加制裁。

美國向來都想稱霸世界,想要控制其他國家,而伊朗,因為原油等能源,也有足夠的底氣來反抗美國,基於此,美伊聯合國談判破裂也就不足為怪了。

⑽ 美國退伊核協議的原因是什麼

9日凌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最高程度」的經濟制裁。

眾所周知,特朗普上任後多次稱伊核協議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協議」。還以伊朗堅持試射彈道導彈為借口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台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人入境等措施。受此影響,國際油價一直在起伏。

分析認為,特朗普強硬的對伊政策立場十分明確,預示著美國與伊朗之間對抗或將加劇。然而,在特朗普宣布對伊核協議所作決定之前,政知見(微信ID:bqzhengju)注意到,美國的歐洲盟友英、法、德三國均發聲,希望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

這番場景和半個多月前,英、法「追隨」美對敘利亞動武產生了鮮明對比,這一反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各方又將產生什麼影響?

目前,伊朗也是為數不多未同美國建交的國家之一。美伊惡化的關系,也被看作是伊朗核問題的根源。

英、法、德不支持

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後果,歐洲國家深表焦慮。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此前警告美國,不要退出這一協議,否則可能引發戰爭。

伊核協議的三個歐洲簽署國——英國、法國和德國一直反對廢除該協議。5月7日,三國再次重申反對廢除伊核協議,並強調即便美方退出,三國仍將維持該協議。

德國外長馬斯和到訪的法國外長勒德里昂7日在柏林表示,不論美國政府對是否遵守伊核協議有何新決定,德法兩國都將繼續堅持遵守這一協議。

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6日飛往美國,試圖勸阻特朗普退出協議。在他看來,協議有漏洞,但可以彌補,「國際社會當前沒有比伊核協議更好的替代方案。對我來說,現在沒有相當成熟的B計劃。」

為何英、德、法三國紛紛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協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中東學會會長楊光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ju),經濟利益是這些歐洲國家很重要的考慮。他指出,美國和伊朗的關系早在1979年就中斷了,從那以後,美國在伊朗沒有任何的經濟利益,只有政治上的相互博弈和斗爭,歐洲則不然。

楊光說,歐洲在伊朗有很多的經濟利益,特別是油氣公司,伊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之一——南帕斯油氣田,義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公司都參與開發,美國一制裁他們被迫都退出來,一簽伊核協議,他們馬上就返回。現在,美國又要否定伊核協議,他們又要退出來,所以從長遠角度看,會危害歐洲國家的經濟利益。

「另外,從近期的情況來看,中東地區的局勢若動盪起來,面臨的最大外部威脅就是難民問題,首先受害的是歐洲國家。敘利亞已經是個很大的教訓,事實證明難民問題不僅是單純人口流入的問題,而且還能帶來恐怖主義。所以歐洲還是希望中東地區穩定。」

這里補一個背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孫立昕曾在2014年撰文介紹,美國1996年美國出台《伊朗制裁法》時,歐盟因經濟利益受損而強烈反對。2005年8月,伊朗拒絕歐盟三架馬車在核問題上的斡旋建議,即放棄獲取核燃料,換取與歐洲加強政治和經濟關系。在長期斡旋核問題無果的情況下,歐盟態度轉趨強硬。

對中東格局的影響

歐洲擔心的問題會不會出現呢?

楊光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ju),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只能使中東地區現在的格局進一步強化和鞏固。

他分析稱,中東現在的基本格局就是兩大陣營,即地區大國沖在前面,背後有域外大國支持:一個是伊朗、土耳其為首的陣營,有俄羅斯支持;另一個是沙特為首的陣營,背後有美國支持。從伊朗目前國內的情況看,沒有條件和實力繼續搞核計劃,所以不會影響中東兩大陣營的格局;從美國方面看,美國目前推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它在中東總體是退出的態勢,美國也不會跟著以色列走,去和伊朗發生戰爭,因為那是沒有勝算的一場戰爭。

「如果說有影響,將是進一步加深這兩大陣營之間的鴻溝,但中東現在的這兩大陣營格局將持續下去。」楊光說,在這種格局下,小的沖突不斷,整個中東的低烈度動亂的形式還會持續,並不會因為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發生重大的改變。

美國決定退出後,伊朗總統魯哈尼發表電視講話,「從這一刻起,伊核協議成為一項伊朗與其他五方的協議。」

特朗普宣布決定前一日,魯哈尼在伊朗宗教聖城馬什哈德表示,即便美國退出,伊朗也將繼續遵守伊核協議。據新華社報道,這是近段時間來伊朗官方首次明確表示伊朗可繼續遵守伊核協議。

「如果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我們對伊核協議的期望也能得到滿足的話,那將更好。」伊朗官方媒體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援引魯哈尼的話說。

不過,魯哈尼在最新的電視講話中同時表示,在未來的磋商中,如果協議規定的伊朗的利益不能得到維護,伊朗原子能組織獎重啟「任何水平」的鈾濃縮活動。此前伊朗曾多次表示,伊朗有能力重啟20%豐度濃縮鈾活動。

特朗普為中期選舉做准備

伊核協議實行三年,對伊朗來說,是經濟發展的好機會。

據界面新聞報道,在核協議達成之前,伊朗經濟曾陷入嚴重衰退。在簽訂協議後,據伊朗央行數據,伊朗GDP增長率在2016至2017財年達到12.5%。這主要歸功於油氣領域的大幅增長(61.6%),而非油氣領域的增長數據為3.3%。

不過,楊光分析稱,2015年協議簽署後,美國並沒有按照協議執行,特別是美國單方面的金融制裁沒有解除,伊朗並沒有從協議里受到很大的實惠,魯哈尼總統的經濟改革、開放、發展的計劃,實際上是沒有辦法落實的。

特朗普上台後,多次措辭強硬地威脅退出伊核協議,還對伊朗採取更多制裁措施,阻礙外資進入伊朗。這次更是宣布,要實施「最高程度」的經濟制裁。

對此,楊光說,伊核協議簽署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任內外交領域做得最得意、國際影響力最大的事情,特朗普威脅退出伊核協議的一系列發聲,是因為他要靠這些發聲贏得國內和共和黨內的支持,為中期選舉做准備。

至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中國的影響,楊光說到,伊朗是「一帶一路」沿線的節點性國家,伊朗也是中國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對一帶一路倡議在伊朗展開以及相關合作帶來不利因素。

與為什麼美國撕與伊朗條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1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20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40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7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9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3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