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伊朗總統要在「嚴厲復仇」議案上簽字
山雨欲來風滿樓。面對欺人太甚的美國,伊朗決定出招了。自伊朗從對美軍駐伊拉克阿因阿薩德基地的導彈襲擊結束後,美伊就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雖然雙方進行過劇烈的斗爭,但最終都沒有搞個魚死網破的結局,因為美伊雙方,乃至全世界都不想看到中東再次爆發大戰,而引發新的能源危機。
總之,面對復雜的亂局,伊朗沒有直接跟美國宣戰,而是選擇了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復仇方式,恐怕就是想營造一種團結穆斯林世界的狀態,維持住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吧。
❷ 伊朗為什麼敢對美國這一超級大國強硬都有哪些因素
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使得美伊之間又起風波。眾所周知,伊朗自1979年霍梅尼革命之後,便長期和美國處於對抗狀態。這期間,美國雖然數次對伊朗採取制裁措施,卻在大部分情況下,也難以換取伊朗一方的妥協。那麼,伊朗為何敢與美國這一世界超級大國“硬碰硬”呢?筆者認為,這中間除了有中俄的大力支持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因素。而要進一步討論的話,就要從伊朗的歷史說起了。
筆者認為,現代的伊朗,雖然已經遠不如當年的波斯帝國。但是其輝煌、壯闊而曲折的歷史,卻還是起到了精神力量的作用,使得伊朗不願輕易向美國低頭。當然,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歷史與現實之間是存在著差別的。因此,伊朗和美國的對抗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這恐怕就要由時間來回答了。
❸ 伊朗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和美國交惡
主要原因是伊斯蘭革命的勝利。
起因事件:
1、伊斯蘭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台成為伊朗民選首相,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
英美豈能白白讓自己利益受損,於是,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共同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推翻時任總統摩薩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
巴列維上台後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藍圖來進行改革,同時打壓國內宗教勢力,還簽下了美國軍事人員在伊朗的治外法權。
那時的德黑蘭儼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婦女著裝西化,可口可樂大廣告牌隨處佇立。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極度不滿。
伊朗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領袖發動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示威和罷工,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2、美伊斷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的消息被傳回國內,憤怒的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沖入了美國大使館,扣留了使館人員,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
電影《逃離德黑蘭》講述的就是這一伊朗人質危機事件。
(3)為什麼伊朗報復美國擴展閱讀:
美國制裁對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稱,為遏制伊朗導彈與核計劃並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8月重啟對伊非能源領域制裁,現在又宣布新制裁,試圖用一系列「組合拳」令伊朗最終屈服。
美國財政部發布通告稱,從5日起對涉及伊朗金融、航運、航空、能源等領域超過700個個人、實體、飛機和船隻實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銀行及其境內外分支機構、伊朗國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飛機和伊朗原子能機構。
此次制裁重點瞄準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蘊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按特朗普所說,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葉門、敘利亞等國,並迫使伊朗同意就核問題重新談判。
此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宣布,美國將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在美對伊朗制裁後繼續購買伊朗石油。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義大利、希臘、日本、韓國、土耳其和中國台灣地區。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後不會延長。
另據報道,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對伊朗新制裁時,模仿美劇《權力的游戲》「凜冬將至」橋段,在「推特」上發布一張海報圖。圖中他從層層迷霧中走來,配以「制裁將至,11月5日」字樣。
對此,《權力的游戲》製作方美國HBO電視網迅速聲明「不希望商標被用於政治用途」。接下來,美國網友輪番斗圖,以相同底圖繪制「訴訟書將至」「米勒將至」(註:米勒是負責調查特朗普團隊「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甚至「牢獄將至」。
❹ 伊朗這根刺,扎了美國43年為何不倒背後哪些布局讓人稱贊
一提到伊朗,美國就恨的咬牙切齒。畢竟作為石油大國的伊朗,憑借自己的石油儲量,在中東地區混的風生水起。盡管美國多次實行大動作,想要制伊朗於死地,卻沒有一次成功過。伊朗這根刺扎了美國整整43年仍然不倒,這與伊朗的硬核政策和戰略布局有巨大關系。
除此之外,伊朗看得清楚局勢,懂得運用自己的優勢。作為一個小國家,伊朗的財力不行、政治不行、軍事力量也不穩固,但是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就是石油。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石油都依靠中東地區的供給,而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有控制石油的天然優勢。因此它趁機用自己的優勢,和那些需要大量資源的國家進行友好合作和交流,建立相當穩固的經濟貿易體系和產業鏈。這不僅能穩定國內的經濟局勢,還能獲得更多幫助。這一政策也非常不錯,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就是最好的證明。
❺ 伊朗為什麼轟炸美國
美國暗殺了伊朗的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然後伊朗誓言報復,就轟炸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事情剛開始,慢慢看戲吧!
❻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那麼有仇呀
是因為伊朗有核設施,能夠製造核武器,這會影響到它在中東的利益,美國當然要插手了。一句話美國不打沒有利益的仗。不過目前看來他碰釘子了。
❼ 伊朗明明無法與美國抗衡,為何卻屢次挑釁美國呢
奧巴馬時期的美國政府也不待見伊朗,但是沒辦法一邊是核武器,一邊大國之間的壓力,迫使美國犧牲一部分利益去和伊朗和談,簽訂了《伊核協議》。可是特朗普上台後就立馬翻臉不認人,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使得伊朗被迫進行核試驗。之所以伊朗敢於一次次的挑釁美國,就是知道有著核武器,美國就不敢真正動手。
伊朗一直內部很穩定,宗教統治下,沒有大的分裂,美國想支持反對派都不知道支持誰,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整個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政治首領也是宗教首領。因為美國無法引起伊朗的內亂,沒有內亂,伊朗就很難打,美國的損失就會很大。這一系列原因導致美國不敢打伊朗,而伊朗也可以在中間斡旋。
❽ 伊朗為什麼會爆發針對美國的反國王暴政怒潮
1977年,在民族主義和宗教復興主義領袖霍梅尼的號召下,伊朗爆發了針對美國的反國王暴政怒潮。1978年,伊朗全國發生了要求廢黜國王的總罷工和示威遊行。
❾ 伊朗為什麼要反美
主要是伊朗和美國有非常深的矛盾,從當時的伊朗巴列維王朝時期,美國就非常支持伊朗巴列維王朝。後來由於推翻了巴列維王朝,而且還發生了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造成了伊朗和美國之間非常大的矛盾。而且伊朗和以色列之間也有很大的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所以種種原因,使得伊朗非常的反對美國。
更重要的是雙方的價值觀沖突。因為伊朗是一個非常保守派的國家,而美國是一個非常世俗化的國家,所以他們兩個國家在理念上有著很大的沖突,由於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力量,介入越來越強大使得伊朗在這個區域感到了危機感。比如敘利亞戰爭中就經常活躍著美國和伊朗兩個國家的影子。
❿ 伊朗為什麼要和美國打仗
因為美國和伊朗的矛盾已經持續很久了,伊朗不斷地挑戰美國人的權威,和美國則通過經濟制裁,給予伊朗沉重的打擊,兩個國家已經勢不兩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