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上面有金粉的畫是什麼畫

伊朗上面有金粉的畫是什麼畫

發布時間:2022-08-17 18:58:46

A. 有一種畫是先用膠畫出輪廓,往上撒上像沙子一樣東西,這是什麼畫

不知到怎麼叫。一般都叫凝膠畫法。是由日本藝術家RiusukeFukahori發明的。首先他選擇不同的顏料畫出金魚身體的明暗層次,然後再倒上一層純液體樹脂並且搖勻。這一層樹脂干透之後,再在上面接著描畫,然後再澆上一層樹脂。層層疊疊的描繪之後,在光線的反射下,畫上的金魚就變得立體起來了。

B. 用黑色的畫板,無色的顏料,畫完後撒一層金粉,這是叫什麼畫

金粉畫,極具藝術抽象畫,也是蠻有趣的,能體現一個人的布局和行繪能力。

C. 博樂先生微逗秀一期中,有外國學生在教室裡面畫了一幅女生側臉的金粉畫,就是在黑布上面用膠水作畫,完成

看過這幅圖,博樂先生那不記得了。

出自烏克蘭電視劇《Сваты- 6.》,翻譯成中文:媒人6

D. 價值連城的木板畫和壁畫是什麼

斯坦因在獲得了大量浮雕、文書之後,沒有想到又發生了更使他驚喜的事情:他發現了幾幅價值連城的唐代木板畫和壁畫。這幾幅畫就是後來讓世界美術界為之震驚並引起眾多紛爭的《鼠神圖》、《傳絲公主》、《波斯菩薩》和《龍女圖》。尤其不可思議的是,除了《波斯菩薩》之外,其他三幅圖的內容完全與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完全符合。但在繪畫風格上,這些繪畫基本上屬於在印度流行的希臘美術風格。

丹丹烏里克的繪畫作品大約誕生於1300年前。當時於闐畫家尉遲乙僧的聲譽已經傳遍了中原畫壇。一位名叫馬里奧·布薩格里的義大利學者在他的一本叫《中亞繪畫》的書中提到過於闐畫派並對它作出評價:「……唯一能夠誇耀並為中國藝術家和評論家欣賞的偉大作品的畫派是於闐畫派。遺憾的是只有為數不多的倖存繪畫證明這些作品在類型、源頭、時代和主題上是異質的,於闐畫派證明它已吸收了印度、波斯、中國,甚至還可能有花剌子模的影響。」他還認為,要從根源上講,丹丹烏里克等地遺址中的於闐繪畫所刻畫的人物、圖像等等可以說是從古印度之源衍變而來的,但這樣說並不意味著於闐繪畫等作品中沒有於闐藝術家自身的創造存在其中。丹丹烏里克菩薩體形的拉長正是於闐繪畫和伊朗外來畫風的結合。《龍女圖》則表現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特點,中國線描的手法和西方凹凸畫法的結合在這幅作品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早期的於闐繪畫頗受犍陀羅藝術的影響,不過到了公元7世紀左右,中原文化的影響就很明顯地體現在丹丹烏里克繪畫乃至整個於闐繪畫中了,其中的緣由也不難推斷,因為在唐代中原和於闐的聯系更加密切,隋唐時代正是於闐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其標志則表現在將多種外來藝術集於一身,這種特點在丹丹烏里克的繪畫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鼠壤墳傳說》

幾幅畫在木板上的畫是斯坦因在丹丹烏里克廢墟里發現的,這些木板畫被放在神像的下面,看起來是信徒們的供奉品,其中有一塊較大的木板,上面畫著一個長著鼠頭的半身人像,鼠頭上戴著王冠,背部有橢圓形的光環,旁邊有兩個侍者立在左右。這幅畫在斯坦因看來是有史實根據的,他知道在玄奘的記載里有一則鼠壤墳的故事。據說古代時當地人對鼠及鼠王非常尊敬。有一次於闐受到匈奴的大舉入侵,幸虧鼠群咬斷了匈奴的馬具使敵軍大敗而歸,國家才得以保全。而在他去往和田的路上就有人向他指出此地就是玄奘所提到的鼠壤墳。

《大唐西域記》中的確有這樣一個奇妙的神話故事《鼠壤墳傳說》,說於闐國都西郊有一座沙包稱鼠壤墳。當地居民說此處有大如刺蝟的老鼠,其中毛呈金銀色彩的巨鼠為群鼠首領。有一次匈奴數十萬大軍侵犯於闐,就在鼠壤墳旁屯軍駐扎。當時於闐國王只率數萬兵力,根本難以抵擋取勝。國王雖然素知沙漠有神鼠,但並沒有真正地見過。值此大敵當前君臣驚恐不知該如何是好時,只好擺出各種各樣的祭品,祈求得到神鼠的幫助。當天夜裡國王就夢到一隻大老鼠對他說可以幫助他擊退敵人,希望他早日整頓軍隊,准備進攻。國王從夢中醒來,想起夢中與神鼠的約定,便命將士整裝,長驅直入直搗敵軍。匈奴大驚,正要穿甲騎馬迎戰,不料馬鞍、弓弦、甲鏈和系帶都被老鼠咬斷了,匈奴兵霎時間如一盤散沙般潰不成軍,不得已只好束手就擒,於闐軍隊凱旋而歸,國王非常感激神鼠的救命之恩,就建造了一座神祠來表示謝意,同時也希望能永遠得到神鼠的庇佑。

人們在不少歷史文獻中都見過「於闐王錦帽金鼠冠」、「西域有鼠國,大者如犬、中者如兔、小者如常」、「於闐西有沙磧,鼠大如蝟,色類金,出人群鼠為從」的記載。這些記載與《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相吻合。因此斯坦因認為《鼠神圖》表現的即是《鼠壤墳傳說》,這應該是能夠解釋通的。

《傳絲公主》

斯坦因最重要的收獲是《傳絲公主》圖的發現,斯坦因在後來描述說:「最讓人稱奇的是我後來發現的一塊畫板,上面有一位中國公主,在玄奘所記敘的一個故事裡,她應該是那個將蠶桑業介紹到於闐的第一人。在玄奘時期蠶桑業就已經很繁榮。據說這位公主因為中國嚴禁蠶種出口,就把蠶種悄悄地藏在帽子里趁人不注意時帶出去。在這副畫的中間是一個盛裝貴婦,兩旁跪著侍女,在畫的一端有一個籃子,裡面是一些果實狀的東西,另一端有一個多面形的東西,起初人們不知其為何物,後來我發現左邊的侍女左手指著貴婦人的高冠,冠下就是她從中國偷著帶出來的蠶種,那麼畫的另一端所盛的就是繭了。」

斯坦因的這些看法,又與玄奘的記載不謀而合——「昔者此國未在桑蠶,聞東國有之,命使以求。時東國君秘而不賜,嚴刺並防,無令桑蠶出也。於闐王乃卑辭下禮,求婚東國。國君有懷遠之志,遂允其請。於闐王命使迎婦,而誠曰:『爾致辭東國君女,我國素無絲棉桑蠶之種,可以持來,自為裳服。』女聞其言,密求其種,以桑蠶之子,置帽絮中,既至關防,主者遍索,惟王女帽不敢以驗。遂入於闐國,止麻射伽藍故地,方備儀禮,奉迎入宮,以桑種留於此地。」當年玄奘在於闐國都東南拜謁了「麻射伽藍」,這是為紀念東國君女建立的。除《大唐西域記》以外,《於闐國授記》等文獻也有「東國」君女傳絲的類似記載。

《傳絲公主》的內容和《大唐西域記》所記載的內容不謀而合,讓人們不得不去深入思考歷史背後的真相。

《波斯菩薩》

斯坦因在丹丹烏里克一座佛寺的小方屋裡發現了一塊《波斯菩薩》畫板,畫板上面繪著一個形體衣服全是波斯式的健壯男子,不過從神態相貌上看這個男子是一個佛教神祗,然而他臉上長著黑色的胡須,濃密的眉毛,非常有西部男子的風度,他的頭上戴著金色的帽子,腰身細長,穿錦緞外衣,腰系皮帶,一柄彎形短劍懸在腰間,腳踩長筒皮靴,交腳而坐。圍巾從頭部垂落,纏繞而下,與人們平常所見的中亞的菩薩大致相同。四臂中除一手扶腿外,其餘三隻手臂都拿著法物,一隻手拿著短矛,一隻手持高腳杯,一隻手舉著花朵,頭光和背光非常明顯,神像的神態莊重威嚴。

斯坦因還說,在這幅《波斯菩薩》畫板的後面,繪的是「印度式三頭魔王」,一身暗藍色股肉,裸體,腰以下系虎皮裙,交叉的兩腿下面有昂首俯身的兩頭牛像,四臂各執法物,這一切都同印度密宗的神道相像。

《龍女圖》

斯坦因發現的《龍女圖》,可謂東方古代繪畫藝術的傑作。這是丹丹烏里克一座佛殿中一系列彩色壁畫中的一幅,「其不落窠臼的主題和生動活潑的畫面」立刻吸引了斯坦因的注意力。這幅《龍女圖》的正中是一名裸女,站在蓮花池中,梳著高髻,以紗巾為飾,佩戴項圈、臂釧、手鐲,胯部有飾物,她左手撫乳右手置腹,姿態優美自然。池中另有一個裸身男童,雙手抱住裸女的腿,向上仰望著她。裸女也回首俯視男童,面上是欣喜和嬌羞的表情。環繞水池的是棋盤格狀圖案,水面飄浮著蓮花。

斯坦因這樣描述這幅畫:「畫面輪廓簡潔,用優美的線條勾畫出了頗具活力的神韻。裸女右手纖指撫著胸口,左臂以曲線彎至腰部,四條系著小鈴的帶子系在臀部周圍,酷似早期印度雕塑藝術中的舞女。奇特的是,描繪得很精緻的葡萄葉子,出現在古典後期藝術品本應繪有無花果的地方,浴女的臉側向她自己的右方,向下看著男童……池中蓮花描繪得十分逼真自然,以各種姿態浮現水面,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半開,色彩也從深藍到暗紫不同,說明這些聖潔的蓮花是畫師長期觀察而非常熟悉的……水池前面還畫有一匹沒有騎者的馬和其他一些人物,使人聯想到它的主題可能是在表述一個荒誕的神話,即玄奘所記於闐南邊河流中的龍女向人間男子求婚的故事。」

斯坦因所認為的玄奘記載的神話,是《大唐西域記》中《龍女索夫》的故事。故事內容是,古代於闐城東南方有一條大河,這條河灌溉農田,養育於闐城的人們。後來河水斷流,傳說是龍的緣故。國王就在河邊建立祠堂祭龍,龍女於是凌波而至,說她丈夫亡故,沒有依靠,希望國王為她選配一夫,如果國王答應,水流即可恢復。國王後來選中一大臣,大臣就穿白衣騎白馬進入河中龍宮,從此河水不斷,造福百姓。如果這幅畫如斯坦因所說,是玄奘所記《龍女索夫》的故事,那麼畫中裸女就是龍女,抱她腿的男童就是她的新夫——按古代佛教繪畫中人神大小的處理慣例,畫面上的人物關系是有可能的。

這幅藝術精品集中體現了於闐繪畫中西合璧的兼容性特點。龍女優美的裸體、富有節奏韻律的三道彎姿勢及小巧的裝飾物,體現出古印度通常的造型手法;而剛柔並存以及具有高度概括力的線描手法和龍女眉眼的畫法、面帶羞怯的表情和以手遮乳的姿態,則是中原繪畫藝術和觀念的寫照。

斯坦因對四幅怪異圖畫的解釋被許多中外學者認可。但部分國內學者不同意斯坦因的上述觀點,認為應該從佛教故事中尋求繪畫的確切內容,而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應該是中國古典的繪畫手法。

眾說紛紜,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無論如何,斯坦因在丹丹烏里克發現的繪畫作品,其意義要遠遠超出藝術本身。這些繪畫,為人們打開了古代於闐社會生活的一幅幅畫卷,同時最為驚人的巧合是,斯坦因的發現還有力地證實了玄奘的文字記載。

E. ps,sai,photoshop,,有沒有大神教教這個皮膚和頭發上面的金粉銀粉的效果怎麼弄的著急

pS的話。用不太圓的畫筆在空白圖層,注意密度,不停的點出類似的斑點在臉頰上,如果你會設置畫筆屬性散布的話就更好。,然後按CTRL點擊圖層,建立選框後股關掉這個圖層,在新建圖層上,用這幾個顏色通過畫筆的壓桿去畫出淺淺一層。然後新建一個圖層調出高光顏色,在這個選框中央高光出加亮。

F. 這個畫,叫什麼作家是誰作家的資料都發上來!

《野草在歌唱》
多麗絲·萊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於伊朗東北部的一個貧困家庭,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國人。 在萊辛5歲時,迫於生計她全家遷往非洲的辛巴威,此後20餘年家境貧困。她15歲(又有說是12或13歲)時因眼疾輟學,在家自修。16歲視力漸漸恢復,便開始工作賺錢養家,先後當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等。她青年時期積極投身反對殖民主義的左翼政治運動,曾一度參加共產黨。1939年同Frank Charles Wisdom結婚,生下一兒John,一女Jean。1943年離婚,這段時間後來被萊辛描述為坐牢。2年後萊辛嫁給Gottfried Lessing生有一子Peter。1949年,萊辛離婚攜帶幼子Peter回英國尋找生機。當時她經南非開普敦搭乘客輪前往英國。此時,兩手空空,囊中如洗的她,全部家當只剩背包中的一部反映非洲生活的小說草稿。她拿著這唯一的籌碼去一些出版社碰運氣,結果卻到處碰壁。在半個月里,她幾乎敲遍了整個倫敦所有出版社的大門。該書終以《野草在歌唱》(1950)為題被一家出版社出版。 然而,這卻使萊辛一舉成名。小說以黑人男僕殺死家境拮據、心態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為題材,側重心理刻畫,表現了非洲殖民地的種族壓迫與種族矛盾。 多麗絲·萊辛代表作品為五部曲:《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們》、《簡述下地獄》、《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簡·薩默斯日記》等。 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這位英國女作家。她成為了歷來第三十四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在文學獎則是第十一位。 這一天,離她88歲生日還有11天,她是目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最高齡者。

G. 繪畫作品《靠在一棵樹上的年輕人》是一幅什麼畫

A羊皮水彩畫

你說的應該是英國伊麗莎白時代的畫家希利亞德的一幅細密畫《靠在樹上的青年像》。

======================================
希利亞德(Hilliard,Nicholas,1547~1619),英國畫家。生於埃克塞特,1619年1月7日卒於倫敦 。曾任宮廷畫師和金飾工。藝術風格受H.荷爾拜因影響,作品多為細密畫,創作中注入了微妙的精細和優美,使其成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著有《線描藝術》一書。

============================================
細密畫(miniature),是波斯藝術的重要門類,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作書籍的插圖和封面、扉頁徽章、盒子、鏡框等物件上和寶石、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畫於羊皮紙、紙或書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題材多為人物肖像、圖案或風景,也有風俗故事。多採用礦物質顏料,甚至以珍珠、藍寶石磨粉作顏料。

公元前16世紀埃及新王朝法老陪葬品中發現的插圖卷物被認為是最早的細密畫。留存的古希臘羅馬時代細密畫很少。目前所存大多為拜占庭、波斯、加洛林、尼德蘭的手抄和小型木板蛋膠畫。

1433年尼德蘭林堡兄弟所作10幅《祈禱文插圖》最為著名,它用珍貴顏料畫於羊皮紙上,極精美。

波斯細密畫亦頗負盛名,14~16世紀在宮廷、貴族中廣為流傳,它代表伊朗美術的一個高峰。細密畫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藝術,並未在民間流行,本質是貴族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上流社會和波斯伊斯蘭教哈里發宮廷中,細密畫被視為珍品而互相贈送、收藏和玩賞。細密畫的畫師多數集聚在宮廷中。隨著活字印刷術和照相術發明與普及,細密畫形式也逐漸消失,但細密畫的藝術風格仍對現代的藝術繼續產生影響。

細密畫畫在面積不大的黃麻紙或蠶繭紙上,紙頁事先用瑪瑙拋光並磨平了。畫時,先以墨線勾畫圖稿,微細的線條畢現物象的毫發;接著依了線稿平塗水彩,深淺錯落,層層渲染,色澤因而溫潤明艷,光潔如琺琅。形象方面,側臉正目的人物正面一律表現手法古拙天真,其源頭可一直回溯到古埃及古希臘墓穴宮殿的廢墟殘畫;樹木枝葉排比有序,視角一致,單調的物象於層疊之時豐富渾厚起來,蒼郁如生;建築則不解透視,櫛比成列,如夢境般虛浮山水之間。一切華麗的物象和音樂般的節律都統一在了精細謹嚴的單線平塗中,極具裝飾效果,仿同錦緞之上的華美文飾,鋪陳在冷暗的背景中透出隱隱光輝,漾出浮世的歡愉和安祥,令人迷醉、沉溺。

我國的細密畫,主要畫於瓷器,燈彩、和書簽等上面,不但有繪畫,而且有刻、鑲等多種形式。

H. 東南亞佛像畫中金粉加明膠與不加明膠的區別是什麼

金粉加明膠主要是為了控制水分,使得顏色更加潤澤,勾畫線條更加清晰。
一般來說,在畫(包括我國的國畫)中使用加有明膠的膠水的作用有三。
(1)為了控制水分,調色時摻進膠水,水和顏料即可更好地融和。調色時如不摻膠水,便只跑水不跑色,而且色彩也不夠潤澤。
(2)固定色彩,特別是粉劑的色彩,如石青、石綠、鋅粉、硃砂、石黃等屬於礦物質的顏色,若不加膠水,干後粉劑就會脫落下來。
(3)渲染時起到均勻而不顯筆痕的作用,在生宣紙上作完一幅畫後,倘若需要渲染底色,調色時必須加膠水,一筆接著一筆渲染,並不見筆痕,可使顏色均勻,看不出筆痕。

國畫里具體的明膠調膠方法是:准備一個白色平底碟子(陶瓷的),粘度適中的膠水(明膠或鹿膠),熱水(不燙手為度),最好有個加熱器(如電磁爐)等。碟子和手都要洗得非常干凈,將膠水數滴滴入加熱(不燙手)後的碟子,將膠水均勻鋪開,取適量金粉入碟中,用中指輕輕研磨。這樣依次加入膠水數滴,加入金粉適量,直至夠用的量。在研磨的過程中,如果發干,可加入極少量的清水,繼續研磨。研磨一段時間(長短視粉末的粗細而定)後,加入適量熱水(淹沒金粉),攪勻,待金粉完全沉澱後,倒去清水。再倒入熱水,除掉碟中的膠質和雜質。這種方法國內叫「泥金法」。

閱讀全文

與伊朗上面有金粉的畫是什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中國控制肺炎如何 瀏覽:898
印度人怎麼看美國軍艦 瀏覽:286
越南香水哪個好 瀏覽:643
為什麼孟加拉國跟印度沒矛盾 瀏覽:596
出國義大利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208
有個網紅專門在印度拍視頻叫什麼 瀏覽:758
重慶肺結核英國體檢在哪裡 瀏覽:885
中國的機床發展如何有哪些特徵 瀏覽:1002
印尼黑酸枝怎麼維護 瀏覽:636
中國哪裡的牛肉最出名 瀏覽:555
英國留學期間住宿怎麼安排 瀏覽:700
和平精英國際服白卡門怎麼卡 瀏覽:452
英國交易所有多少上市公司 瀏覽:815
中國電信牛卡怎麼改最低消費 瀏覽:795
印尼有什麼地方可以免簽 瀏覽:714
南方航空什麼時候復航印尼航班 瀏覽:303
印度沒通電的有多少人 瀏覽:754
中國哪裡嫁日本的最多 瀏覽:701
日本車中國能開多久 瀏覽:334
中國最好的樹是什麼樹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