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為什麼不會關閉霍爾木茲海峽,有三個原因
首先,在伊朗境內的情況已經不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採取關閉海峽的激烈措施,將對伊朗的經濟產生破壞性的影響,因為代價高昂而且毫無意義。
第二,即使關閉海峽,但它幾乎肯定會結束,並且從長遠來看幾乎沒有意義。根據美國的估計,伊朗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用地雷和小型海軍船隻關閉海峽。但海灣合作委員會的綜合軍事力量以及美國的援助下將消滅伊朗的小型海軍,並在幾個月內拆除阻塞海峽的地雷,重新開通水路。
第三,雖然魯哈尼和伊朗的軍事領導層表達了對這一想法的支持,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擁有最終決策權。雖然他支持魯哈尼威脅關閉海峽,但並不是承諾,這表明他尚未確定伊朗將採取何種行動。
『貳』 對於油輪遇到襲擊的時間,魯哈尼是怎樣回應的
對於伊朗的游輪襲擊,魯哈尼回應道,別的國家若是認為在伊朗引發動盪之後還能不遭受到伊朗的反擊,是大錯特錯的,然而他並沒有明確指出是哪國。同時沙特否認是其主導的這次事件。
因此魯哈尼以強硬姿態表示伊朗會對自己所面臨的威脅做出回應,伊朗也會對其進行打擊報復,而這也是巴基斯坦不願意看見的,因為巴基斯坦一直在致力於維護伊朗與沙特的和平。
『叄』 伊朗輪被撞原因最新進展如何
日本海上保安廳發布的圖片顯示,「桑吉」號油輪事故現場15日仍然冒著滾滾濃煙。
11月28日,救援船在現場救援。在11月27日發生的珠江口貨船碰撞事故中失蹤的12名船員已找到,截至28日記者發稿時,7名船員安全獲救,其餘5名船員正在被施救中。
已經前往中國跟蹤此事的伊朗勞工部長拉比埃致信魯哈尼總統,解釋說所有船員都在事件發生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內喪生,一些人死於油輪上的爆炸,還有一些人死於裹挾全船的大火和濃煙。他還說,「為滅火和轉移遺體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以失敗告終。
報道稱,伊朗派出了本國的一支救援隊,由乘坐快艇的海軍突擊隊員組成,但由於極度的高溫,這支救援隊被迫止步於距離燃燒油輪約1000米的地方。
『肆』 法國達飛輪船為何要退出伊朗
擔心遭美製裁措施牽連,法國達飛輪船退出伊朗。
據外媒報道,繼多家跨國大企業之後,全球最大海運集團之一的法國達飛輪船7日宣布,因為擔心被美國制裁伊朗所波及,該公司決定退出伊朗。
另外,伊朗方面強調,需要歐洲的更多協助,使伊核協議繼續生效,伊朗才會因此停止其核武活動。
伊朗總統魯哈尼7日要求歐洲國家採取更多行動,以抵消因美國制裁對伊朗造成的沖擊。魯哈尼在其官方網站上說:「歐洲各國有政 治意志,根據伊朗核問題框架協定同伊朗保持經濟聯系,但是,他們必須在一定期限內採取務實的舉措。」
針對伊朗的最新制裁措施,美國方面已經要求各國最遲在今年11月停止向伊朗購買石油,也要求外國公司停止在伊朗營運,否則或面對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風險。
來源;百家號
『伍』 魯哈尼表示會密切關注美國海軍,為何他會怎麼說
隨著伊朗和美國之間關系的越來越緊張,魯哈尼表示會密切關注美國海軍的每一個動向。之所以他這么說,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突出的就是其海權優勢。其次就是伊朗本身的武器裝備很大程度上還是以來海上補給線進行運輸的。最後就是伊朗本身無法攻擊美國,但是美國海軍的存在卻讓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沖突提供了先手打擊的優勢。
最後就是伊朗本身無法攻擊美國,但是美國海軍的存在卻讓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沖突提供了先手打擊的優勢。雖然伊朗的導彈近幾年發展迅速,但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海軍實力和空軍實力不行。所以間接的說,伊朗軍隊的投送能力是有欠缺的。就像你有子彈,但是你沒有一支趁手的槍,自然無法去很好的殺敵了。
『陸』 魯哈尼稱美國攔截的油輪不屬於伊朗,此舉有何目的呢
說實話,美國政府真的把掩耳盜鈴發揮到了極致。之前美國表示自己攔截了4艘伊朗的油輪,而伊朗總統在之後馬上就發表了聲明,表示這些被攔截的船隻並不是伊朗的,因為這些船隻上面的旗幟都不屬於伊朗,而美國政府這個舉動完全只是為了掩蓋之前他在安理會上希望能夠禁止伊朗的武器禁運失敗而已。
這也已經說明了,現在美國在國際上的聲望已經越來越低了,已經有人敢明目張膽的反對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既不願意和美國同流合污,又不願意明目張膽的進行對抗,那麼就保持中立,不管怎麼說,這對於美國來說都肯定不是一個好事兒。
『柒』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是「恐怖主義」,魯哈尼為何會這樣說
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戰線已經脫的不短了,美國對於殺死了伊朗最高指揮官的事件,在伊朗看來就是威脅,因此展開了報復,美國也不是吃素的,仔細思量了之後迅速的展開了回擊。如今因為美國對於伊朗的針對,伊朗的內部已經開始了混亂,也因為美國一開始招惹伊朗的目的,使得魯哈尼說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是“恐怖主義”。
除了一開始的經濟獨裁,美國在伊朗內部亂了起來之後迅速派了軍隊圍住了伊朗,,雖然沒有開戰,但是這些軍隊就是在對伊朗進行著威脅。讓伊朗內部的人民更加害怕,美國也是想用這兩個策略讓伊朗趕緊屈服,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說,伊朗對付美國還能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美國對付伊朗卻真是沒啥能拿的出手的借口,所以才被說是恐怖主義行徑。
『捌』 哈桑·魯哈尼的人物觀點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消息,伊朗新任總統哈桑·魯哈尼發表講話,號召消滅以色列。
魯哈尼2日在慶祝國際耶路撒冷日的集會上說道:「多年來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是伊斯蘭世界根深蒂固的毒瘤,應該將它除去。」
據悉,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確認總統選舉結果後,魯哈尼將於正式履行總統職務將舉行正式就職典禮。
報道指出,魯哈尼在贏得總統選舉後曾許諾,將繼續堅持現代化道路,在伊核計劃問題上將採取更透明的政策 。
肩負化解外部制裁重任
溫和的穆斯林神職人員哈桑·魯哈尼已就任伊朗總統,繼內賈德之後成為伊朗最高民選官員。
周六在一個向伊朗國內外廣播的正式儀式上,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批准並確認了魯哈尼的總統職務。
魯哈尼在少年時期開始研習宗教,後來擔任律師,並且身居政治要職數十年,包括在1989年到2005年間擔任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
在以總統身份發表的第一次講話中,魯哈尼決心致力於解除西方對伊朗的制裁。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魯哈尼承諾要進行改革,以及結束伊朗在國際社會中孤立的狀態。魯哈尼得到了伊朗改革運動派的支持,他們希望魯哈尼釋放政治犯,並且能夠解除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
魯哈尼在6月份剛當選為總統時就表示,他的政府將朝著與世界同步和建設性互動的方向努力。在談到伊朗的核問題時,魯哈尼說,伊朗願意在核項目問題上顯示更多的透明度。
【路透社迪拜8月3日電】魯哈尼3日就任伊朗總統,承諾要「同世界進行建設性互動」。在內賈德的8年任期內,伊朗與外界的外交對抗不斷,並受到破壞性制裁。
這位現年64歲的神職人員屬於政治溫和派,這讓人們產生了通過談判化解伊朗核計劃引發的爭端、同時制裁得到緩解的希望。
【法新社巴黎8月3日電】伊朗主要流亡反對派組織今天稱,魯哈尼一直是伊朗政壇的關鍵人物,指望伊朗政策在魯哈尼就任總統期間變得更加溫和是一種幻想。
總部設在巴黎的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認為魯哈尼就任總統不值得慶賀。該世俗組織被普遍視為伊朗最具影響力的反政府組織。
該組織領導人瑪麗亞姆·拉賈維在一份聲明中說:「在伊朗,所有主要機構都處在最高領袖的控制之下,在這種情況下談論一個持溫和立場的總統無疑是一種欺騙。」
魯哈尼被認為比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的立場更加溫和,但高度掌控伊朗政權的是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拉賈維說:「在過去30年中,魯哈尼一直是政府內部人士,也是伊朗軍隊、安全和情報系統的關鍵人物。 」
『玖』 伊朗總統魯哈尼,為什麼說美國走到哪恐怖主義就在哪
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是一點沒錯的,原因也是比較簡單的,美國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恐怖組織,自然他走到了哪,恐怖主義也是就在哪。還有就是那些仇視美國的恐怖主義實在是太多了。
當時在美國插手疏散國大會的伊朗總統魯哈尼也是對特朗普之前在聯大的演講做出相關的回應,喊話稱「美國走到哪,恐懼主義就在哪。」
這個也是沒錯的,美國雖然總是打著國家警察的身份在國際上四處打仗,但是我們都知道的他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為了讓全世界就他一家為超級大國,其實他才是最大的恐怖主義。
『拾』 印度在伊朗港口建成有什麼意義
當地時間3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前往東南邊境省份錫斯坦-俾路支斯坦,出席恰巴哈爾港一期落成典禮。這一本應為伊朗人興奮的消息,卻成為印度當天最熱的新聞之一。印度道出其中緣由稱,該港口為印度繞過巴基斯坦聯通阿富汗和中亞打開一條新戰略通道。
對於恰巴哈爾港,巴基斯坦強調,不會因其聯通印度和阿富汗貿易而反對。3日援引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費薩爾的話說:「我們不認為該港口是任何形式的聯盟而反對它。我們與阿富汗、伊朗和中國的貿易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