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以色列打伊朗
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的猶太人在歐洲受到德國殘酷迫害,逃到中東去的,因為耶路撒冷是聖城,它是猶太基督教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由於它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反客為主,活生生地將巴勒斯坦人手中搶了一塊地皮,然後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這就是中東國家的人們為什麼要仇恨以色列的原因,從此中東就進行了四次戰爭,但是以色列人卻在美國的幫助下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是越來越強大,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可以對中東伊斯蘭國家保持強大的軍事優勢,但是如果伊朗也擁有核武器的話,伊朗也就有了可以消滅以色列的本錢,所以以色列是不可能容許中東有一個除它以外還擁有核武的國家存在的。
現在回過來說美國為什麼也不能容忍伊朗擁有核武器,首先是美國的大中東戰略,它要控制世界能源,控制其它國家經濟賴以生存的能源,就可以使它的美元霸權屹立不倒,它就有花不完的錢,它決不會放任一個與美國為敵的國家擁有核武,這樣它的大中東戰略就會徹底破產,自從前蘇聯解體,俄羅斯國力漸微,美國就更加是所向無敵手,它哪裡還能容得下伊朗擁有核武?
其次是美國國內的大財團差不多都是由猶太人控制的,大家是很清楚的,美國的總統說是民選的,但沒有大財團的財力支持,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所以美國任何一個總統,國會要員,如果沒有錢他們什麼都不是,這就是美國為什麼會毫無保留義,幾十年如一日,哪怕是得罪全世界也要支持以色列的最根本原因。
說美國被以色列裹挾是不準確的,伊朗擁有核武,以色列可能要亡國,美國的大中東戰略要破產,他們在這個問題上是有共同的戰略利益的,都想將伊朗政權徹底消滅,以絕後患,但是美國今年要大選,美國經濟一團糟,眼下為了選戰,奧巴馬不想再開戰端,經濟也難以為繼,就是要打也是等到大選過後再說,所以雖然都想打,但是兩者的緊迫感不一樣,以色列更加積極,但是以色列又沒有能力單獨戰勝伊朗,那美國就勢必也要參加進來,就好象是被裹挾一樣,其實才不然。
B. 以色列為何攻打伊朗
目前,以色列並沒有攻打伊朗,只是言論上有這種傾向。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以色列心腹之患
伊朗是目前中東地區惟一對以色列構成直接軍事威脅的國家,成為以色列心腹之患。但對內賈德的講話,以色列基本上保持冷靜的立場。迄今為止,以總理一直不公開發表評論,而其他以色列官員在公開講話中並沒有對伊朗發出軍事威脅。以色列顯然希望歐盟能發揮對伊朗影響力,勸阻伊朗核武計劃。
惟一發出軍事威脅的是現任利庫德集團主席、前總理內塔尼亞胡。他在2005年12月5日發表文章稱,以色列應支持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以消除伊朗對以色列存在構成的「真正威脅」。他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理,將仿效前總理貝京,發動類似1981年摧毀伊拉克核反應堆的空襲。
不過,以色列國防部長莫法茲反對這個立場。他說,這種「煽動性的講話會損害以色列的國家安全」。以外長沙洛姆則呼籲將伊朗核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以色列的低調並非是示弱,而是一種策略。
以色列為何低調
其實,在核武問題上,以色列本身也違反有關國際准則,暗中發展了核武器,並在美國袒護下拒絕聯合國的核查。顯然,以色列不想因為伊朗核武問題而把世界注意力引到自己的核武計劃上。
以色列是中東最大的軍事強國,完全有能力對伊朗發動外科手術式的空襲行動。1981年,以色列就成功進行了這么一次秘密而大膽的空襲行動,摧毀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但軍事專家認為,伊朗不同於伊拉克,伊朗核設施不止一處,而是有10多處,且散布在全國各地。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發動空襲,雖然能夠摧毀一些設施,但不可能取得完全成功。而且,伊朗擁有射程覆蓋以色列的中程導彈,屆時以色列如果招致伊朗的亡命報復,後果難料。
伊朗核問題高級談判專家拉里賈尼1月3日警告以色列不要蠢蠢欲動。他說,如果以色列發動對伊朗攻擊,那麼必將遭受「巨大損失」,因為「以色列是一個處於我們射程內的小國,我們防禦准備的目的就是為了威懾」。
因此,以色列和美國即使准備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也要進行大規模的周密部署才行。顯然,在歐盟和伊朗的核談判沒有關上大門之前,以色列會採取觀望和等待立場。不會輕易冒險的。
C.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伊朗通過蘇伊士運河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首先我說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1888年有一個《君士坦丁堡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任何國家都有權通過蘇伊士運河,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伊朗作為聯合國一個成員國,它隨時可以通過,沒有問題。現在問題是它在過去的30多年當中,它沒有向埃及政府提出過它的船要過,尤其它的軍艦,它上那去干什麼,所以它沒有提出過,你不能賴埃及,說人家不批。它為什麼不提出來,因為1979年它就發生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而且埃及那邊也是1979年,它就跟以色列簽訂了一個和平協議。你們兩家好,以色列是伊朗的敵人,你們兩家好,結果我就跟你沒有外交關系,斷絕外交關系,等於30多年來,埃及和伊朗之間沒有外交關系。這個事沒,沒有外交關系,我的艦艇也不通過,它30多年……
斷交了,也不影響你可以通過蘇伊士運河。
其實沒有問題,它要申請也可以,就是沒有現在埃及這個事,以前要提出來也可以通過的。但是現在這個當口提出來,為什麼大家現在作為一個新聞熱點,就是懷疑它在測試埃及是不是要廢除原來跟以色列簽訂的那個和平條約。如果你不廢除,也可以測試埃及和伊朗會不會恢復一種新的關系,為以後伊朗它常態性的通過奠定一個基礎,這是問題的所在。
實際在埃及情況變化以後,它的外交出現土耳激化的傾向,什麼叫土耳激化?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兩年,本來土耳其和以色列是盟友關系,它實際上是土耳其是以色列在中東唯一的盟友,可以稱得上盟國了。大家可以想得見,以往就是兩三年來,以色列的空軍是飛到土耳其上空去進行訓練,它實際上是一個盟國關系。
但是最近兩年,雙方關系出現了變化,土耳其明顯的東向,就是所謂的東向政策,也就是說和以色列拉開了關系。特別是在去年加沙救援船發生爭吵之後,雙方漸行漸遠,實際上土以關系出現了危機,現在在埃及變化之後,實際上過去埃及和以色列在共同應對伊朗的威脅,在共同遏制加沙地帶哈馬斯的發展方面,他們有相當的共識的。但是現在變化以後,埃及現在的政策出現了很微妙的變化。
以色列也擔心埃及也會像土耳其那樣漸行漸遠。
實際上已經出現了這種跡象,所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伊朗你說趁火打劫也好,或者是趁熱打鐵也好,現在把軍艦開到紅海,而且提出來要通過蘇伊士運河。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埃及實際上軍方已經同意了,至少是公開同意了,雖然現在還沒有通過。但是不出意外,它應該是通過了。
如果埃及和伊朗的關系要是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對以色列是一種戰略上的威脅
D. 伊朗的軍事實力和以色列打的話,可以打過它嗎為什麼
如果以色列發動第一波攻擊,伊朗挨揍的機會很大,關鍵是其後它的反擊怎樣開展。由於第一輪空襲可能只針對核設施,伊朗有大把機會保存主要的導彈和飛機;但是若要報復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國家(很可能默許以色列的偷襲),伊朗要慎重考慮。
導彈:這是重頭戲。因為伊朗如果反擊看來只能用遠程導彈打,但是還是要經過伊拉克甚至沙特上空,估計七七八八地攔得差不多了(兩國政府都親美),在以色列的箭式反導系統+愛國者3面前,還有多少能落下令人生疑。
不過這也是檢驗伊朗真實導彈發展水平的好機會(導彈也是伊朗最引以為豪的軍事技術),其宣稱流星3能覆蓋以色列全境,正好可以和以色列的傑里科3較量一下。
E. 以色列 伊朗發生過什麼戰爭
歷次中東戰爭伊朗都沒有參加。因為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推行親美政策,而在五次中東戰爭中美國都是支持以色列的,可以說伊朗以色列兩國以前是同一戰車上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兩國關系惡化,但從未發生戰爭。
F. 以色列在紅海襲擊一艘伊朗船隻,對此你怎麼看
以色列政府,對於敵人一向以“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著稱。如果敵人招惹了他們,很不幸被盯上。慕尼黑慘案爆發之後,摩薩德對於幕後主使者,實施報復,讓世界為之矚目。這次以色列襲擊伊朗船“薩維茲”號,如果事情屬實,都可能是兩個國家矛盾一個“大爆發”。這么做主要目的,是對伊朗打擊以色列船隻報復。阿拉比亞電視台此前報道,這艘船隻屬於伊朗革命衛隊,不過只是外界傳言,而伊朗方面還沒有證實此事。
這次事情發生之後,不知道以色列和伊朗,是否又要開始新一輪“口水戰”。眼下雙方互相的指責對方的責任,極力的撇清自己,究竟事情怎麼回事,恐怕還要等到一個官方的調查結論。
G. 伊朗經常被以色列轟炸,為什麼不反擊
伊朗不想徹底激怒以色列,那會將伊朗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目前美國和伊朗正在就核問題、油輪襲擊問題和美國的無人機被伊朗擊落等問題進行博弈。美伊之間的博弈雖然劍拔弩張,但是雙方都沒有徹底要動手的意思。美國擔心對伊動武消耗國力,讓美國在以後和中俄的大國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伊朗擔心政府被顛覆,政權安全是伊朗最擔心的,美伊一旦開戰美國有能力顛覆伊朗的現政府,然後扶植一個新的政府。至於被滅國是完全不存在的,二戰之後鮮有吞並他國領土的例子。
伊朗沒有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來自於其它大國的制衡。美國和俄羅斯都不希望現在的伊朗冒頭挑事。美國和俄羅斯現在都沒有精力放在中東問題上,中東一旦失控,美國和俄羅斯必將焦頭爛額,這是美俄都不想看到的。
H. 以色列是否要使用核導彈潛艇攻打伊朗
LZ,以色列都沒有核導彈潛艇,它怎麼拿來打伊朗呀?另外以色列也沒說過用核導彈潛艇攻打伊朗,以色列只是說可能會用空軍先發制人炸掉伊朗的核設施.
如果是用海軍攻大打的話,應該是美國想使用核導彈潛艇攻打伊朗.
希望LZ能滿意.
I. 以色列為什麼要打伊朗
伊朗人是波斯族,歷史上和猶太人並無過節,反倒和阿拉伯人長期敵對,1980年的兩伊戰爭也可以說是伊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在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前,由於有波斯人和猶太人之間古老的文化紐帶和共同的戰略利益的維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緊密盟友。
以色列猶太人的先祖與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斗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系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系層面那麼簡單,復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系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系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
J. 以色列發出戰爭警告,出動F35轟炸伊朗核設施,為何美國卻表態決不允許
美國已經陷入戰爭「泥潭」很久了,美國人民不會支持政府發動新的戰爭。首先,在伊朗問題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來並不準備對伊朗動武,但是因為美國白宮有一大群鷹派人物,是主張對伊朗發動戰爭的,而戰爭的代價又非常昂貴。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已經使美國損失很多士兵和大量經濟上的損失,雖然因為戰爭得到了許多資源,但可以看到其中的代價之大。如果再支持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戰爭,結果可想而知,現在就經濟不景氣的美國可能會越陷越深直至經濟陷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