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兩伊戰爭死傷多少人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 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伊朗傷亡和被俘108萬 人 ,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❷ 兩伊戰爭有多少人員傷亡呢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 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伊朗傷亡和被俘108萬 人 ,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❸ 美國若對伊朗開戰,要付出多慘重代價
首先戰爭爆發的話,美國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毋庸置疑,畢竟美國是當今世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在海上作戰和空中作戰上,美國將占據絕對的優勢;而地面作戰的話,伊朗50萬革命衛隊占據主場優勢,絕對會給美軍的陸地作戰部隊造成重創。
除此之外,由於是從海上進攻,美國必須調集大量的海上艦隊以及戰機群,海量的戰爭物資會對美國形成極大的經濟負擔。越南媒體甚至發表報道稱,美國與伊朗開戰,大概會損失3萬億美元,但是僅依靠戰機與導彈,難以實現大規模登陸作戰的美軍,面對伊朗完善的地下掩體,即便將伊朗的地面設施完全炸毀,也無法逼迫其投降,到最後只能因為經濟壓力被迫停戰,得不到任何的利益。
❹ 美國在伊拉克傷亡人數五萬多,那它又得到了什麼
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中消耗了8年多的時間,傷亡人數達到五萬多,他們最後雖然戰勝了,但是現在的伊拉克又開始和美國的對頭國家去發展關系了,這幾年除了傷亡,也沒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利益,還花費了7700億美元。
其實,美國人沒得到的東西可能更多。比如,伊拉克如今開始和美國的「死對頭」伊朗發展關系,對敘利亞也抱同情態度,這就讓美國很沒「面子」。8年多竟然沒「扶植」出一個絕對親美的伊拉克,這怎麼算賬也是賠大了啊。甚至在石油利益的分配上,美國似乎也沒有得到太多「特殊關照」,以至於有美國政客說,美國人為伊拉克流血,而伊拉克的石油卻很少流向美國。
❺ 伊拉克,敘利亞,美國等,國家的戰爭傷亡數據
伊拉克打伊朗 伊朗死亡70萬人 伊拉克打科威特 科威特死亡1萬人
美國打伊拉克 1991 是10萬人 2003 是1萬人
❻ 美國攻打伊拉克 死傷是多少用了多少物資
美國人自己說目前陣亡超過了三千五百人 但是 一直對受傷人員的數量諱莫如深 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 發現一組數據 當美軍陣亡人數只有四百人左右的時候 受傷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九千人 按照這個比例 現在美軍傷亡人數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數萬 很多遭受爆炸襲擊的美軍都是重度傷殘 喪失勞動能力 並且需要長期治療 據估計 為了給戰爭擦屁股 救治這些需要治療的軍人 大概需要三千億美元
美軍現在每天維持在伊拉克的開銷大概是兩億美金 根據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戴維斯和他的研究小組計算出來的數字,估計到目前為止,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上所花的錢,以2003年的幣值計算,已經高達4100億至6300億美元。 按照現在的花錢效率 美國在伊拉克的直接軍費超過萬億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這里的很多花費都是隱性的,比如:美國僱用黑水公司雇傭兵的費用就排除在外,要知道黑水公司的雇員多達五萬餘人,他們承擔了本該美軍承擔的任務,只拿高額薪金,不享受任何保險和福利,也因此,美國人喜歡把他們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美軍為他們花的錢不得而已,他們陣亡的數字也不得而已,但是僅僅黑水一家公司尚且如此規模,美軍的實際傷亡數字和戰爭投入到底有多大水分可想而知。
關於掠奪,這個實在沒法說,唯一掠奪的成果是石油,但是,從伊拉克掠奪來的石油又沒辦法按照國際價格來推算,只能算白賺,伊拉克戰前的石油產量是每天三百七十萬桶,戰爭之後這個數字平均只能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就算全都輸出美國,那就是美國每天掠奪一百二十萬桶左右。
關於出生率,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伊拉克人的健康狀況嚴重惡化,加之缺醫少葯,有病得不到及時治療,據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數字,到去年年底,全國已有180萬人死於制裁;戰前,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僅占出生率的32‰,現在上升到126‰
而 相對於比較容易統計的嬰兒死亡出生比率 伊拉克的平均出生率死亡率數據,直到戰爭以來都無法統計清楚。目前 已經知道的出生率是2003年的官方統計 大概是千分之二點八七 平均死亡率也是官方的 但是 不知道具體時間斷 不過從數字上估計是戰爭以後的 平均死亡率是千分之六十二
從政治上這場戰爭是完全失敗的 如果要是算完勝 那隻能說是戰爭初期 到現在這個局面 從軍事上的完勝也是不可能的現在 讓美國人苦惱的問題 不是撤軍或者不撤軍的問題 如果還維持伊拉克政權 至少伊拉克通過石油換食品協議供應給美國的石油是穩定的 而現在 如果美國繼續維持戰爭 那麼無疑就是深陷泥潭 如果要撤出 那麼 在伊拉克就會出現一個親伊朗或者像塔利班一樣的政權(什葉派親伊朗 遜尼派最有可能成為信奉瓦哈比教派的基地組織的盟友 )。因此才有了美國的騎虎難下,而並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可以想走就走,無論是挑起戰爭,還是承認失敗,任何草率的決定都要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
關於這場戰爭還需要延續多久,那就要看美國人還能挺多久,現在不只是伊拉克,還有阿富汗,而且,美國還在不斷的承諾,許願,招收小弟,從東歐到中亞,擺平朝鮮,擺平伊朗仍然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發現了美元貶值了,為什麼,就是因為美國在利用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通過大量發行美元來在別國套取硬通貨,比如:十幾萬美軍的靴子 防彈衣 內褲 襯衫 軍服 飲用水等等 美國人印鈔票 到中國來購買輕工產品就可以了 也因為這樣 美國人實際上在製造世界通貨膨脹 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 商品在漲價 這實際上 一方面是美國人在轉移自己的財政危機 另外一方面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使同美金掛鉤的人民幣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 要問美國還能挺多久 現在就很明白了 除非美國人弄得全世界都通貨膨脹 讓美元便成廢紙 否則美國人就仍然玩兒得起。
——————————————————————————————————————
以上是我幫助回答另一問題的時候 寫的一點東西 其間查找了不少資料 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
關於具體損耗數字 美軍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就開始的「剝奪士兵陣亡資格」的手段雖然被有效升級 但是弄虛作假和文字游戲仍然比比皆是 很難管中窺豹 現在只有正規人員的死亡數字比較清晰 承包商(雇傭兵)和偽軍就不得而知了 大量損失的技術裝備數據 美軍更是諱莫如深 所以 想了解個大概 還是要靠自己
你可以按照我的分析和統計捋一下 實際就能看出 美軍的損失其實不小
根據蘇聯公布的阿富汗戰爭損失 除了死亡和傷殘7萬人外 十年的阿富汗戰爭的損失還包括 118 架戰機; 333 架直升機(實際可能存在蘇聯官方人為的壓縮損失)
新華網華盛頓3月23日電(記者楊晴川 潘雲召)美國陸軍航空處主任蒙特23日在國防部對媒體說,自美國2001年發動「反恐戰爭」以來,陸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損失了130架直升機,其中三分之一是被擊落的。
據以上消息來看 美軍現在的水平並沒有比當年的蘇聯強多少 而且不要忘了 當年阿富汗游擊隊有西方大量提供的「毒刺」和「吹管」等輕型防空導彈 而現在的恐怖組織防空武器極其缺乏
最近期的消息是近兩天的 塔利班強襲了美軍基地 打死了九名美軍 至於傷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足見美軍不可戰勝只是個「偽神話」
根據我上面搜集的資料可以推測 現在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死亡和傷殘士兵的總數 應該已經接近了阿富汗戰爭蘇聯官方公布的七萬這個傷亡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 蘇聯那個時候還沒有普遍裝備防彈衣 其醫療條件和後送體系同今天的美軍也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 應該說 美軍死亡和傷殘比例 應該不同於一般局部戰爭的大致二比一這個比例 也就是說 美軍傷殘軍人遠多於喪生軍人 這恐怕將又是一份留給美國社會的龐大遺產
❼ 伊拉克7.2級強震造成伊朗邊境多少傷亡人員
據報道,靠近伊朗西部邊境地區的伊拉克北部12日發生的強烈地震已在伊朗震區造成至少328人死亡。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地震信息網消息,伊拉克北部哈萊卜傑西南32公里處於北京時間13日2時18分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33.9公里。
❽ 伊拉克戰爭中陣亡的美軍人數現在是多少了
據美聯社統計,截止美軍2011年12月15日正式從伊拉克撤軍,伊拉克戰爭共造成近4500名美軍官兵死亡,超過10萬伊拉克人喪生。
伊拉克戰爭簡介。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一般認為,美國鏟除伊拉克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真實原因有以下幾個:1、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也就是維護美國霸權中心,圍繞三個基本點展開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的作用。2、美國地緣經濟考慮。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美國發動戰爭的目標,在於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控制伊拉克就能控制中東石油庫,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3、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 4、進一步控制歐洲。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
伊拉克戰爭的代價。除了沉重的生命代價,金錢代價也十分高昂。據美聯社報道,過去10年裡,美國斥資600億美元用於伊拉克戰後重建,平均每天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而另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計算,10年來的總開支——包括軍費、使館開支和重建及援助等,已達7670億美元之巨。美國人自己都承認,美國在伊拉克花錢太多,回報太少。引自:(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3-19/0859718972.html)
❾ 1.一戰各國死亡人數(一一列舉)
具體如下: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中國:3000
日本:3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戰
❿ 兩伊戰爭中,作戰雙方的傷亡情況是什麼樣的
兩伊戰爭中,伊朗亡35萬人、傷70萬人、被俘3萬多人,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亡18萬人、傷25萬人、被俘5萬多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約5400億美元。
在雙方」襲船戰」中,航行於海灣的各國油輪共546艘被擊中,420名船員喪生。戰爭使雙方的綜合國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觀上削弱了伊朗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勢頭,推遲了中東地區主要熱點問題阿以爭端和平解決的進程,刺激了中東地區各國對地地導彈、化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軍備競賽。
伊拉克在這場競賽中略占上風,以至很快忘卻戰爭教訓,停火兩年後貿然武裝入侵科威特,釀成規模空前、給伊拉克帶來災難性打擊的海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