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與美國的爭端問題
美國遲遲未對伊朗動手無非忌諱他的兩大殺手鐧:核武器和封鎖波斯灣,。伊朗核武器有多少至今無准確情報
而且正在研製洲際導彈。二波斯灣一旦封鎖全球40%石油供應無法保障
美國眾多工業生場受阻
❷ 美國到底要怎麼處理伊朗
因為美國全面制裁伊朗,依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經濟已經是哀鴻遍野了。當然美國這種霸道的外交手段,讓歐亞許多國家都跟著受牽連。只可惜美國太強了,大家都怕得罪它,只能捏著鼻子人倒霉了。可是,別的國家可以換個石油供應商,伊朗可就不行了。原本伊朗就是石油出口大國,石油出口的外匯收入是最主要經濟來源。現在相當於一個人突然丟了工作,沒有工資的生活得有多糟呀。

(沙特在葉門丟失大量裝備,也的確應該補充補充了)
不過,不管美國和伊朗最終會不會真打起來。伊朗周邊的國家可是不得不防呀。伊朗的體量在西亞地區實在是太大了。伊朗人口 有8000萬、沙特才3200萬人、伊拉克才 3700萬人、那些小國就更別提了。
埃及 到是有一億人口,但是埃及算非洲國家。這裡面最急迫的就是沙特了。畢竟,沙特在中東因為宗教話語權問題,和伊朗矛盾重重,甚至比和以色列的矛盾都大。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更是屢屢打了沙特的臉。所以前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以「伊朗行動危害地區安全」和「葉門胡塞武裝威脅增加」為由,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從而繞過國會,開啟向沙特出售軍火的行動。
緊急向沙特和阿聯酋出售了價值81億美元的軍火,並且向中東增派3000名士兵。這其實是個一箭雙雕的妙招。
❸ 伊朗有哪些對付美國的方法
其實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伊朗實力太弱。
因為伊朗實力太弱,所以沒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搞定核武器,而核武器在國際上是敏感問題,相關的材料和設備都是嚴格管制的,因此伊朗要引進不僅耗費巨資,而且非常困難,能直接予以幫助的只有核試驗全部失敗自己都沒有搞定核武器的朝鮮,當年從巴基斯坦竊取到的核武器機密也幫不了多大的忙。越是要依賴外部幫助,就越是受制於人,越容易被封鎖制裁,越沒有底氣當然只能虛張聲勢,不可能真正強勢。
因為伊朗實力太弱,所以國內經濟發展形勢非常嚴峻。雖然伊朗石油資源豐富,但是因為政府的無能和落後的文化,伊朗的人均收入只有周邊石油富國的一個零頭,失業率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工業非常落後,出口石油還得依賴進口成品油滿足國內需求,很多關鍵物資都要進口,脆弱的經濟其實很依賴美元為主的世界經濟金融體系,因此一旦美國收緊制裁的口袋,伊朗的石油出口,金融支付等立刻受到嚴重沖擊。
❹ 美國與伊朗,下一步會怎麼做
美國和伊朗下一步肯定會採取談判的方式來解決現在的矛盾以及問題,這是因為美國和伊朗這些年由於經濟的嚴重下滑,使得兩個國家都不願意輕易的捲入一場戰爭,因為兩個國家的政府都知道戰爭給兩個國家帶來的傷害有多麼的嚴重,一旦發生戰爭的話將會給中東地區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也會影響到全球的經濟。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恩怨非常的深,並不是一次談判竟能夠解決的,如果想要解決的話,就必須雙方都拿出自己的誠意,如果雙方只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的話,這次談判將會以失敗告終。
❺ 伊朗是怎麼回擊美製裁的
伊朗議會13日通過一項議案,決定向伊朗導彈系統研發項目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境外行動增加5億多美元預算,以應對美國的最新制裁。

伊朗議會議長阿里·拉里賈尼在當天議程結束後說,美國應該清楚,這項議案只是伊朗反擊美國在本地區冒險主義行為的第一步。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初上台後,美國以伊朗堅持試射導彈為由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台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公民進入美國等措施。特朗普還要求行政部門每隔90天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協議承諾。8月初,特朗普簽署一份針對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制裁法案,以伊朗和朝鮮發展彈道導彈項目等為由,對它們實施新制裁。
❻ 美國「退群」伊朗如何應對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美國財政部當天表示,已開始實施特朗普的對伊制裁決定。國際輿論普遍關注的是,在美國作出上述決定後,伊朗將如何應對。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東研究室主任唐志超認為,伊朗是否會同樣退出伊核協議,除美國因素外,還要看其他各方的反應,還同伊朗國內的政治博弈情況有關。他認為,伊核協議總體來說對伊朗有利,退出反而無明顯好處。
一個積極動向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德國總理默克爾8日發表聯合聲明,對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核協議表示遺憾,表示法英德三國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並「決心保證」該協議的落實。三國領導人敦促美國避免採取任何可能阻礙其他相關方完全落實伊核協議的舉措。俄羅斯外交部8日發布公告,表示俄方願與伊核協議其他各方繼續保持互動,並繼續與伊朗展開積極合作。正在伊朗訪問的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8日表示,伊核協議應當繼續堅持,應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各方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事實上,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舉,伊朗並非沒有反制手段。唐志超認為,在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中東熱點地區,伊朗對其擁有較大影響力的什葉派力量無處不在。若伊朗決意報復,美國在中東地區各條戰線上,都將面臨更多麻煩。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將加強與美對抗加劇的應對准備。自1979年伊朗推翻美國支持的巴列維王朝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以來,美伊一直處於對立狀態。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中東舊有平衡被打破,伊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大對手。伊朗溫和派政府上台後,曾努力改善與西方關系。如今,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使伊朗與美國改善關系的努力付諸東流,助推伊朗國內反美情緒。同時,美國在伊朗周邊國家派駐的軍隊和建立的基地,已對伊朗形成軍事包圍態勢,兩國之間爆發沖突的可能性比以往更大了。
另一方面,伊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還將應對美國恢復和強化制裁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壓力。唐志超說,美國退出協議對伊朗的壓力主要體現在經濟環境惡化,伊朗國內溫和務實派會面臨強硬派擠壓等方面。
伊朗軍事專家莫赫達蓋姆指出,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世界各國之間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堅持通過和平對話方式妥善解決矛盾分歧。通過擾亂秩序來謀取私利,以及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都是徒勞無功的,註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莫赫達蓋姆認為,一旦以色列和伊朗在敘利亞或黎巴嫩問題上直接爆發沖突,美國必將被拖入雙方角力的泥潭之中。
內容來自新華網
❼ 美伊聯合國談判為什麼會破裂,伊朗提出了什麼要求
在我看來,最關鍵是因為伊朗對於美國的反抗。在國際舞台上,伊朗向來都是“硬骨頭”,無論對手強大與否,都不會後退。
年初,美政府派軍機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伊朗隨即給予還擊,炮轟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之後伊朗又頂住壓力,向委內瑞拉運送石油。接著,伊朗政府下達了“逮捕令”,要求國際刑警組織配合,共同通緝美國總統特朗普。
這一舉動,對伊朗來說是維護國家自身利益,而對於向來以“霸主”自居的美國而言,伊朗就像一隻野獸,應該將其關在籠子里才能絕對安全。於是,在之後的聯合國大會上,美方不斷向伊朗施壓,並向其他參與國宣揚伊朗的威脅,以此來呼籲並聯合其他國家對伊朗施加制裁。
美國向來都想稱霸世界,想要控制其他國家,而伊朗,因為原油等能源,也有足夠的底氣來反抗美國,基於此,美伊聯合國談判破裂也就不足為怪了。
❽ 伊朗外長向美國提出了最終條件,伊核危機究竟該如何解決
伊朗的核危機只能伊朗自己來解決。事實上,對於伊朗的核危機來說,美國占據很大的話,以前美國多次想要和伊朗進行核談判,但是伊朗都拒絕和美國進行談判,在2015年的核協議中。美國規定了伊朗,在濃縮鈾的限度,會在以後的協議。

對於伊朗來說,要解決伊朗核問題,必須要遵守此前和美國制定的核協議和制定新的情況下,才能解決伊朗的核問題,對於美國來說,對伊朗的制裁的措施要制定合適的措施,防止伊朗打擊報復。伊朗向美國提出的條件,美國或許會滿足伊朗提出條件,或許這樣伊朗才能遵守核協議。
❾ 1979年伊朗人質事件怎麼解決的
1980年底,美國國內政局發生了變化。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里根當選為新總統。他在競選時就嚴厲譴責伊朗扣押人質的行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後很可能採取比卡特更為強硬的政策,如果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會減少一些麻煩。
在這種形勢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離開白宮之前解決人質問題。後來,美國與伊朗經多次接觸,雙方同意由阿爾及利亞出面調解。
美國立即派出一個秘密使團前往伊朗進行談判,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一年多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1月20日,一架阿爾及利亞飛機載著被獲釋的人質離開德黑蘭前往阿爾及利亞。
人質們立即飛往位於西德法蘭克福的美國空軍基地。前總統卡特以現總統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裡接待了他們。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匯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僅僅是為這個國家對里根就職典禮的慶祝增添了一絲喜慶氣氛。

(9)伊朗美國問題怎麼解決的擴展閱讀:
伊朗人質危機歷史背景: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主要支持者。隨著民主進程發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薩台當選上伊朗首相。在阿賈克斯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幫助巴列維國王和保守派發動政變推翻了摩薩台。
前後八位美國總統為巴列維國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用以換取伊朗的石油供應,以及在中東的戰略存在。那些反對巴列維國王的人(因為他20世紀60年代早期曾許諾自由及改革,後卻食言)對於美國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憤怒。
而巴列維國王及其親信中飽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讓國內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憤怒。社會及宗教人士的不滿情緒匯合在一起,最終爆發了伊朗革命將巴列維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國外。
「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
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
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美國曾想減少伊斯蘭革命對自身的影響,並也曾嘗試與伊朗的新政權建立關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❿ 在打擊伊朗的問題上,美國在外交、軍事、經濟、政治方面都使用了哪些手段
在打擊伊朗方面,美國可以說是無所用不及,無論是在外交,軍事,經濟,政治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制裁。就特別明顯的軍事,美國和伊朗引發的戰爭,大大小小已經數不清了。還有在經濟政治方面,在我們看不到的層面進行多方面的打擊制裁伊朗人民苦不堪言。

由此可見,打擊了主要是因為伊朗不按規定發展核武器,阻礙世界和平發展,不但是美國各個國家都有所制裁吧,其實在我看來,美國打擊伊朗不僅僅是因為核問題還有石油問題,眾所周知,伊朗石油生產大國,美國缺少石油,所以打擊伊朗也和石油有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