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土耳其為什麼幫助伊朗

土耳其為什麼幫助伊朗

發布時間:2022-08-06 05:21:29

1.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被指幫伊朗逃避國際制裁嗎

12月1日,一名關鍵證人周四(11月30日)在美國紐約召開的一場法院公開聽證會上表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下達一系列指令以幫助伊朗逃避聯合國和美國制裁的計劃。

近年來,土耳其與伊朗關系多有反復。2002年後,土耳其與伊朗關系實現了實質性改善,雙方在各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不過,自敘利亞國內局勢陷入動盪之後,由於雙方各自支持敘利亞不同政治派別,導致兩國之間關系不斷惡化。2016年後,由於敘利亞局勢逐漸穩定,加之庫爾德分離勢力等兩國共同威脅日趨嚴重,土伊關系又再次好轉。

2. 土耳其「吞並」亞塞拜然,為什麼還要向伊朗索要領土

埃爾多安有點飄啊,亞塞拜然已經被埃爾多安視為土耳其的勢力范圍了。近日,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公布重磅消息,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一體化工程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土耳其視亞塞拜然為兄弟國家,兩國達成協議,土耳其和亞塞拜然兩國居民只需要使用本國身份證,就可以在兩國自由旅行,暢行無阻。

這是什麼意思?很明顯,這就是土耳其在撬牆角,在薅羊毛。現在來看,土耳其不僅僅要從俄羅斯手中把亞塞拜然「奪走」,而且要替亞塞拜然出頭,向伊朗索要亞塞拜然省(在伊朗西北部),埃爾多安認為,伊朗侵吞了亞塞拜然部分領土,理應歸還。近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前往亞塞拜然參加慶祝納卡戰爭勝利大會。

對此,伊朗絕對不會答應,哈梅內伊就是亞塞拜然人,對於亞塞拜然省的分裂主義分子一向警惕,現在土耳其鬧這么一處,伊朗會加緊步伐,防範土耳其動手。不得不說,埃爾多安確實強勢,四處出擊。現在的節奏是,撬俄羅斯牆角,通過一體化步驟「合並」亞塞拜然,向伊朗索要領土。以後的歷史不知道如何評價埃爾多安,埃爾多安以凱末爾自比,要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不過,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由英雄變成小丑角色。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3. 伊朗土耳其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伊朗—土耳其戰爭指奧斯曼帝國與伊朗薩非王朝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目的是為了爭奪阿拉伯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權以及歐亞兩洲間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交通線的控制權。

這場戰爭自1514年起,斷斷續續進行到1746年,是打著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什葉派與遜尼派捍衛者之間的斗爭的幌子進行的。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首的伊朗國家的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奧斯曼帝國不僅擁有封建民軍,還擁有常備軍——土耳其近衛兵和強大的炮兵。

伊朗軍隊由騎兵弓箭手近衛軍、負責保護本部族領導機構並時常攜帶家小驅趕牲畜遠出的游牧民族的騎兵民軍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軍組成。庫爾奇伊和民軍戰士的武器是馬刀和長矛。在恰爾德蘭平原雙方首次大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的軍隊在軍事上各方面都占優勢,打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的薩非王朝軍隊並佔領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於給養不足,加之近衛兵內部發生騷亂,謝里姆一世被迫放棄了亞塞拜然。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在科奇希薩爾附近的交戰中,伊恩邁爾一世的軍隊再次大敗。土耳其炮兵在這次交戰中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謝里姆一世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建立了自己的統治,1519年又統治了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

1533年,蘇丹蘇里曼一世與奧地利簽訂了和約。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於同年重新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1536年,土耳其侵佔了喬治亞西南部的一部分,該地區成為伊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由於伊朗軍隊也有了炮兵,所以戰爭進行到1555年時,雙方已不分勝負。1555年5月29日,伊土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

按照和約規定,伊朗保有所佔領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領土。奧斯曼帝國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劃入自己的版圖。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伊朗得到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卡爾特里和卡赫齊亞。土耳其獲得了阿布哈茲、古里亞、伊美列丁以及拉濟人的領土。兩國承認卡爾斯城地區為中立區,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為廢墟。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就這樣以1555年雙方締結和約而結束。

伊土戰爭的第二個時期,始於1578年,時斷時續地持續了約半個世紀。土耳其利用薩非王朝國內封建內訌的機會,再次進攻伊朗。

這期間,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擁有強大軍隊的克里木諸可汗。1578年,土軍違反1555年和約,修復了卡爾斯城堡,繼而進入外高加索境內,佔領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軍隊在奇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後又侵入北亞塞拜然並在這里佔領了希爾凡。

自1579年起,土軍和克里木汗的10萬軍隊共同奪取了整個亞塞拜然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伊朗恢復了昔日的強盛,不僅奪回了被土耳其侵佔的西部領土,而且還吞並了一些新的領土。

然而,由於對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反封建的起義,阿拔斯一世不得不於1590年3月21日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對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爾和約。按照這項和約,幾乎整個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庫爾德斯坦的頗大部分都劃歸奧斯曼帝國統治。

16世紀與17世紀之交,阿拔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其中包括一個1.2萬人的火槍兵軍團和一個1萬人的騎兵軍團;還建立了火炮工廠和由炮手組成的炮兵部隊。火槍兵和炮手只從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時,伊朗軍隊的兵力達12萬人,計有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封建民軍中有3萬克濟爾巴希人和由土庫曼人、庫爾德人、盧爾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組成的4.5萬民軍。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很快增至30萬人。伊朗為准備與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進行戰爭,還與土耳其的敵對國——俄國和歐洲諸國建立了政治與外交關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對土耳其開戰。

整整一個世紀以來,伊朗國第一次成為進攻的一方,而軍事組織未作根本改變的奧斯曼帝國卻成為防禦的一方。1603~1604年,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伊軍打敗了土軍,攻佔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餘萬亞美尼亞人從被征服的亞美尼亞被趕往伊朗內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戰爭中,伊朗獲得全勝。1613年11月20日,交戰雙方在伊斯坦布爾簽訂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戰果的和約。

由於對1613年伊斯坦布爾和約的條款不滿,土耳其於1616年開始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

在1616~1618年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新戰爭中,土耳其又遭失敗,於1618年在謝拉布簽訂和約,條約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爾和約的各項條款。在最後兩次戰爭中,伊朗大大擴張了自己的領土范圍,接著就開始了進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戰爭起因於沙赫阿拔斯一世的軍隊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對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的起義之機,攻佔了巴格達市,隨後佔領了整個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於17世紀的前25年裡,對東喬治亞的幾次遠征,破壞性特別大。外高加索人民對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喬治亞,薩阿卡則領導的廣泛的反伊朗起義,動搖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統治。

與此同時,土耳其在歐洲的戰事中遭數次挫折後,在蘇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間,便重新致力於征服東方。

1625年,土耳其佔領了阿哈耳齊赫,奪取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將其變為土耳其的一個省。穆拉德四世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同時,他的部隊還佔領了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可是他未能佔領巴格達,對該城長達9個月的圍攻毫無成效。

1630年,土軍轉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毀掉了哈馬丹城,屠殺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簽訂了卡斯列—席林條約。

按照這項條約,伊土兩國間的疆界沒有變動,但阿拉伯的伊拉克歸屬土耳其。

伊土戰爭的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罕默德三世對伊朗重起戰端。

1723年春,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與此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根據這項條約,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而外高加索的其餘地區和包括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市在內的伊朗西部則轉歸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的條款有利於土耳其,這是由於法國對它支持的結果,因為法國害怕俄國勢力加強。土耳其不滿足於已佔領的大片領土,其軍隊又向伊朗東部推進並攻佔了加茲溫。對土耳其侵略者進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亞塞拜然的人民群眾。

18世紀30年代初,統帥納迪爾成為伊朗的實際統治者。

1730年,他擊敗了土軍並將其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赫和南亞塞拜然。

然而,當納迪爾忙於鎮壓阿富汗阿布達爾部族的霍臘散起義時,唯恐納迪爾的聲望增高的塔赫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個人威望。塔赫馬斯普二世的軍隊在哈馬丹城下遭到失敗。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和約使土耳其侵佔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領土合法化。

1732年底,納迪爾推翻了塔赫馬斯普二世,事先與俄國簽訂臘什特條約後,便親自出征土耳其。

按該條約規定,吉蘭省立即歸還伊朗,而庫拉河以北的領土待將土軍從外高加索境內驅逐後歸還。

1735年6月14日,納迪爾的7萬軍隊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蘇丹的8萬大軍。

1736年,納迪爾加冕為伊朗沙赫,著手改組軍隊,以期增加兵員和裝備,尤其是炮兵。在這方面他得到英法兩國軍事專家的幫助。納迪爾—沙赫在鞏固了薩非王朝國家的統一之後,為了從土耳其手中奪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耳其重新開戰。3年戰爭雙方未分勝負而結束。

16至18世紀的伊士戰爭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戰的任何一方都未獲勝。戰爭阻礙了伊土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一些由許多民族和部落鬆散地拼湊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

伊土戰爭的非正義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間——特別是在17至18世紀——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運動,這些運動都為交戰國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統治。伊土戰爭對外高加索人民來說是他們自古以來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在血腥的伊土戰爭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淪為在近東和中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裝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軍,武裝力量的主要兵種是用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武裝起來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伊朗的正規騎兵和土耳其的正規騎兵是軍隊中靈活機動的部隊。常備步兵與騎兵相比則處於從屬地位。

4. 土耳其為何支持伊朗

土是地跨中亞的中東大國了,兩過緊密相連,如果伊朗真開了戰必定會影響到土,而且兩過同屬於穆斯林國家,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5. 土耳其是美國盟友,為何如今要與伊朗走近

因為土耳其看清了美國的面目。

與美國的表面盟友相比,北約共同防禦的吸引力和先進裝備的引進不能從根本上影響土耳其的政治決策。此外,美國與土耳其之間的合作並非雙贏。作為地中海地區,重要的美國軍事轉口和中東撤離基地,美國在土耳其駐扎了許多年的部隊和裝備多年,並多次向土耳其方面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在2016年的軍事政變中,美國與土耳其的關系跌至冰點。

6. 同為伊斯蘭國的土耳其與伊朗,為何土耳其的世俗化能成功

因為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家本質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伊朗是傳統的政教合一國家,土耳其則是現代民主國家,所以土耳其的政治和教派改革會成功,而伊朗則失敗。土耳其作為一個現代民主的國家,實行著政治與教派分離的治理方式,而且他們和西方的強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這也是導致伊朗改革不成功而土耳其改革成功的一方面原因,因為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很糟糕。

後來由於伊朗越來越富有,導致伊朗政府開始揮霍不計成本。例如他們將每年的軍費從9億美元增加到了100億美元,之後的伊朗雖然也在發展著經濟,不過卻慢慢脫離了他們原先設定的軌道,經濟發展出現了失衡現象,而且沒有人可以站出來主導拯救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所以到了最後伊朗回到了從前,也就是說伊朗的改革失敗了。

7. 伊朗的世俗化改革失敗了,為什麼土耳其的成功了

因為土耳其進行制度改革、教育領域的改革、用軍隊來開路等等原因,所以土耳其成功了。

也是因為這樣,凱末爾開始殺害更多的人,一般都是開始殺害更多的人,從而強行沒收全國大部分耕地,再分給其他人民。這樣措施要是沒有軍隊的刺刀是難以實施的。

8. 在大國博弈的中東地區,土耳其為何要與伊朗綁定在一起

因為土耳其這些年一直在打擊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地區的庫爾德武裝,而伊朗境內也有數量非常多的庫爾德人,如果伊朗和土耳其之間發生矛盾的話,將會導致伊朗支持庫爾德人武裝,這將會給現在的土耳其政府構成巨大的壓力,所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一直和伊朗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密切,甚至為此土耳其不惜得罪自己的盟友美國。

不過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個國家都是中東地區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所以也希望兩個國家能和中東地區其他國家保持和平共處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兩國的老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只有安穩的生活才能夠發展自己國內的經濟。

9. 土耳其跟那些國家的關系不好,分別是為什麼

與亞美尼亞的關系

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東部接壤,兩國擁有330公里的共同邊界。由於對所謂的「亞美尼亞大屠殺」有不同看法,土亞兩國一直沒有建立正常外交關系。

亞美尼亞和土耳其伊斯蘭盟友亞塞拜然的領土爭端也加深了土亞之間的罅隙,土耳其一直站在亞塞拜然一邊。由於亞塞拜然
和亞美尼亞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主權歸屬僵持不下,土耳其從1993年開始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陸地邊界,以示對亞塞拜然的支持,對1991年才正式宣
布獨立的亞美尼亞實施貿易禁運。兩國貿易主要通過喬治亞進行,年貿易額達1億美元。

土亞在改善關繫上面臨逐漸上升的現實需求和國際壓力。土亞數次釋放關系解凍的信號。2008年7月,土耳其時任外長巴巴詹表達了土政府與亞美尼亞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意願。同年9月,土耳其總統居爾前往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觀看兩國足球隊2010年南非世界盃預選賽的比賽,成為第一個訪亞的土耳其國家元首。

「亞美尼亞大屠殺」是指1915年至1917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的事件。土耳其歷屆政府均否認這是大屠殺事件。

與塞普勒斯的關系

自從1960年,塞普勒斯擺脫英國統治而獨立以來,塞普勒斯希臘族和土耳其族一直處在內戰之中。希臘族人多於土耳其,比例為4:1或5 :1。

1974年8月16日,土耳其軍隊入侵塞普勒斯島,塞普勒斯島北端被3萬土耳其部隊控,並成立了所謂的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認她的合法性)。

10. 同是中東國家的伊朗與土耳其,為何都要致力於讓自已國家伊斯蘭化

伊朗和土耳其都致力於伊斯蘭教,這主要是因為伊朗和土耳其都想統領中東,而中東地區的大部分國家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像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塔和孟加拉國等等都是這樣,中國可以說是伊斯蘭的世界,那麼想要統治一個這樣的世界勢必是要伊斯蘭化的,因為想要統治一個地區,就是要有相同的信仰和價值觀,這才會使人信服。

伊朗和土耳其都可以說是中東地區比較強的國家了,但是我個人覺得伊朗要比土耳其的政策更加穩定,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政策也是會讓這個國家走得更加長遠的。

閱讀全文

與土耳其為什麼幫助伊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進口中國的原料葯是什麼 瀏覽:182
為什麼伊朗那麼多新冠 瀏覽:657
越南電商融資怎麼樣 瀏覽:200
義大利原皮包哪個好 瀏覽:345
伊朗與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53
中國駐什麼 瀏覽:670
中國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瀏覽:44
蓮花清溫怎麼寄到英國 瀏覽:501
安妮義大利哪些送餐具 瀏覽:231
伊朗為什麼不兼並阿富汗 瀏覽:847
伊朗旅遊有什麼特產 瀏覽:84
越南的國籍怎麼填 瀏覽:778
印度邊境溫度是多少 瀏覽:123
印尼合資公司是什麼開頭 瀏覽:153
浙江仙居中國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瀏覽:930
荷蘭日本英國泰國都是什麼花 瀏覽:894
中國如何做印度電商 瀏覽:846
義大利和捷克哪個足球厲害 瀏覽:531
現在伊朗氣溫多少度 瀏覽:393
哪些單位有義大利語需求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