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那個去伊朗當兵的人怎麼樣了

那個去伊朗當兵的人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2-08-02 16:17:35

❶ 去伊朗的維和軍人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

去伊朗的維和軍人

一個月能拿工資三萬

❷ 准備去伊朗工作,那裡現在怎麼樣

客觀講伊朗在中東是最穩定和民主的國家,國內實行當代法制和伊斯蘭法典結合的制度,犯罪率較低,國外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制裁,倒向俄羅斯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總體來說,在伊朗工作還是很安全的,比周邊阿富汗,伊拉克都要安全,另外伊朗是中東地區唯一真正實行普選的國家,領導者和國民比較開明,沒有那麼嚴苛的宗教氛圍,不像沙特等國家。

飲食方面,更接近於西餐,也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比如饢,烤肉等,中餐一般是中資機構自己的食堂才有。

氣候方面,北部裏海沿岸屬於溫帶海洋氣候,夏季涼爽,冬季濕潤;中部高原山區,夏季炎熱乾旱,冬季嚴寒;南部波斯灣沿岸低地,夏季炎熱乾旱,冬季濕潤溫度最低在0攝氏度附近

❸ 成吉思汗

蒙古西征之阿拉伯
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馬木留克(Mameluke)蘇丹忽都思(Kus)率領十二萬大軍從開羅出發,前往敘利亞去同蒙古軍隊決戰。這幾年來蒙古的西征大軍在旭烈兀的統帥下,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捲波斯和兩河流域。兩年前巴格達陷落,阿巴斯哈里發帝國(Abbasid Caliphate)的末代君主、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穆斯塔西姆(al-Mustasim)被蒙古大軍生擒處死,阿巴斯帝國滅亡;僅僅七個月前,阿拉伯人在亞洲最後的重鎮大馬士革陷落,至此埃及馬木留克政權成為伊斯蘭世界碩果僅存的一支武裝力量。忽都思知道整個伊斯蘭世界現在正站在懸崖邊上,而力挽狂瀾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生死存亡系於此戰,倘若失敗,則這個世界上的伊斯蘭政權將不復存在。
庫都茲此次東征時機選擇的相當好,幾個月前,蒙古大汗蒙哥去世,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和阿不里哥為爭奪汗位而發動內戰,而旭烈兀率領十幾萬大軍東歸以助其兄一臂之力,只留下部將怯的不花率領兩萬軍隊鎮守大馬士革。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這正是決戰的天賜良機,於是立刻將蒙古使臣斬首示眾,然後征發舉國之兵,准備前往敘利亞同怯的不花決一死戰。出征之前,忽都思派信使去聯絡十字軍在巴勒斯坦的據點,建議拋棄前嫌,合力抗擊蒙古入侵。十字軍騎士們因為剛剛被怯的不花擊敗,已經喪失鬥志,拒絕了忽都思的提議,但也保證不會阻攔馬木留克大軍借道巴勒斯坦北上。
1260年9月3日,馬木留克大軍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艾因賈魯(Ayn Jalut)遇到了怯的不花率領的蒙古大軍。雖然蒙古軍隊人數比馬木留克大軍少了幾倍,怯的不花仍然神情自若,一副穩操勝券的樣子,而他自信心感染了所有的蒙古將士。相比起來馬木留克陣營里氣氛卻緊張壓抑,從統帥忽都思到普通士兵都有些惶恐不安。雖然馬木留克軍隊是伊斯蘭世界公認的勁旅,蒙古軍隊在數十年的征戰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已經成為一個神話,任何軍隊和蒙古雄師對陣都會未戰先怯。決戰終於打響了,蒙古軍隊率先發起進攻,而馬木留克陣線在蒙古精騎的沖擊之下顯得弱不禁風,很快潰退下來。
1 埃及新貴
馬木留克是阿拉伯語「奴隸」的意思。從公元九世紀起,阿巴斯帝國的哈里發們開始從小亞細亞和高加索地區購買奴隸,經過嚴格訓練以後,組建成騎兵部隊,由哈里發直接指揮,用以抗衡擁兵自重的阿拉伯各部落首領。後來阿拉伯各地的蘇丹紛紛效仿,組建自己的馬木留克部隊。馬木留克士兵雖然是奴隸身份,但由於深得主人的器重,待遇優厚,收入頗豐,馬木留克將領往往能夠進入政壇高層擔任職務。
公元十三世紀的埃及,本由阿尤布王朝(Ayyubid)統治。阿尤布王朝是1174年由大名鼎鼎的薩拉丁創立,而阿尤布王朝賴以生存的馬木留克軍隊也是當年由薩拉丁一手組建。薩拉丁的子孫一代不如一代,到十三世紀初葉完全成為阿巴斯帝國的附庸。1250年,阿尤布王朝蘇丹薩利赫(as-Salih)病逝,突厥籍馬木留克將領阿依巴克(Aybak)殺掉了年幼的繼承人,娶了薩利赫的遺孀為妻,從而創建埃及馬木留克政權。巴格達的哈里發拒絕承認這竊國大盜,同阿依巴克發生多次武裝沖突。1258年蒙古西征軍攻滅阿巴斯帝國,巴格達慘遭屠城厄運,使得開羅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中心,而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從此登堂入室,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頂樑柱。
馬木留克軍隊的戰鬥力在伊斯蘭世界首屈一指,原因在於兵源和訓練。每年阿拉伯人販子從高加索地區和中亞草原誘拐或綁架數以萬計的孩童,把他們送到巴格達、大馬士革、和開羅的奴隸市場販賣,而阿拉伯蘇丹們挑選素質最好的孩子,買下來送入軍事學校,成為未來的馬木留克士兵。最受歡迎的馬木留克「原材料」來自高加索的喬治亞和中亞突厥部落,據歷史文獻記載,這個時期喬治亞每年被拐走賣掉的孩童多達兩萬人。高加索山民和中亞突厥人具有粗壯強健的體魄,和好勇鬥狠的性格,是當兵的上佳材料。埃及馬木留克政權建立以後的五百年間,馬木留克士兵幾乎全部來自高加索地區。
馬木留克軍事學校有非常科學的訓練體制,孩子們先學習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義,灌輸對主人的忠誠;長到十四歲開始接受系統化的身體和軍事技能訓練,包括熟練使用彎刀、長矛和弓箭等武器,以及基本騎術。箭法尤其受到高度重視,學員們先練習站在地上射箭,然後學習馬上射箭,最後學習策馬飛馳時的射術。基本軍事技能完全掌握以後,學員開始接受所謂「騎術訓練」( Hippodrome),即騎兵戰術單位的機動訓練。這里學員們演練在進退迂迴等各種戰術機動中保持隊形,互相照應。
馬木留克騎兵全部是重騎兵,頭戴精鋼打造的頭盔,身披鋼絲密織而成的鎖子甲。馬木留克騎兵的盔甲比歐洲騎士的全套行頭輕便很多,但防護效果並不差。武器裝備包括一張強弓,一支長矛,一柄鋒利的大馬士革彎刀和一面盾牌。馬木留克強弓的尺寸比蒙古強弓還要大一號,射程遠,穿透力強,只是射速稍慢。坐騎是世界聞名的阿拉伯純種馬,身高腿長,沖刺速度驚人,耐力也不錯。和蒙古騎兵不同的是,馬木留克騎兵基本上是一人一馬,因而機動性遠遠不如蒙古騎兵。
馬木留克軍隊的戰術和蒙古軍隊也差異明顯。馬木留克軍隊打仗時通常先採取守勢,騎兵們排成整齊的隊形,用強弓一波接一波地齊射打擊進攻的敵軍。馬木留克騎兵箭術高超,能夠在相當遠的距離上准確射中敵人。等到敵人被弓箭齊射大量消減,陣形散亂以後,馬木留克騎兵才發起攻擊。這時馬木留克騎兵會以嚴整的隊形沖向敵陣,接近敵人時先施放一撥弓箭,然後沖入敵陣,以長矛或馬刀與敵人格鬥。馬木留克騎兵的刀法尤其出色,可以在策馬疾馳時劈中懸掛在空中的一顆蜜棗,而享譽世界的大馬士革彎刀更讓馬木留克騎兵如虎添翼,在近距離格鬥中勢不可擋。
馬木留克軍隊在裝備和戰術上綜合了歐洲騎士和中亞輕騎兵的優點,加上馬木留克士兵訓練有素,紀律嚴明,鬥志頑強,的確是中世紀的一支勁旅。埃及馬木留克王朝依靠這支優秀的軍隊延續了五百多年。1798年,馬木留克騎兵被入侵的法國軍隊兩次擊敗,埃及馬木留克王朝才宣告滅亡,而這支法國遠征軍的統帥名叫拿破崙-波拿巴。
2 蒙古十字軍
說來有趣的是,蒙古王子旭烈兀被伊斯蘭世界廣大的基督徒視為救世主,而他的西征大軍被看作是來自東方的十字軍。
早在唐朝的時候,基督教就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當時在中國傳播的基督教屬於聶思托里安教派(Nestorianism),中國稱之為景教。聶思托里安教派創始人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聶思托里(Nestorius,386-451),由於在教廷內部斗爭中失敗,他被放逐到埃及沙漠里的一個修道院。聶思托里安教派因此被視為異端,在歐洲遭到打壓,聶思托里安教徒們於是向東發展,逐漸在亞洲生根發芽。
蒙古人主要信奉薩滿教,但景教徒也不少。蒙古大汗蒙哥對帝國內所有的宗教都以禮相待,出席每一個重要的宗教活動。他曾對來訪的羅馬教庭使者盧布魯克(Rubruck)說:「我們蒙古人相信世上只有一個上帝,主宰所有人的命運,但就象上帝讓人的手生出互不相同的五指一樣,上帝也允許不同地方的人們擁有不同的信仰。」這種非凡的政治智慧讓盧布魯克影響深刻。
蒙古帝國一直善待基督教派,也是因為蒙古貴族中的有大批景教徒。蒙古克烈部很早以前就集體皈依景教,蒙哥、忽必烈、旭烈兀三兄弟的母親,也就是拖雷的王妃唆魯禾帖尼,就來自克烈部。受母親的影響,蒙哥汗對景教徒非常青睞,他挑選的宰相孛魯合也是景教徒。1255年,蒙哥汗在都城哈拉和林舉行了一次各大宗教的辯論會,代表天主教的是羅馬教庭使者盧布魯克,西藏的那摩喇嘛代表佛教,而道教的代表是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根據盧布魯克記載,辯論非常激烈,但他最終取得了勝利,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其它的史料佐證。
亞美尼亞國王海屯(Hayton)大概是整個中亞最具有政治眼光的人物。當歐亞其他國家將蒙古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時候,他敏銳地察覺到蒙古帝國對待基督教的友好態度,認為蒙古人有可能成為中、西亞飽受壓迫的基督徒的大救星。蒙古將領綽兒馬罕征伐高加索地區的時候,海屯主動向綽兒馬罕請降,成為蒙古帝國忠實的附庸。當海屯聽說蒙古有西征阿拉伯的打算時,知道時機已到。他日夜兼程趕到哈拉和林面見蒙哥汗。海屯陳述說,如果蒙古西征大軍打著為基督徒鏟除阿巴斯政權,解放聖城耶路撒冷的旗號,將得到阿拉伯帝國內所有基督徒的支持和擁護。這樣惠而不費的事情蒙哥汗何樂而不為,海屯於是手持蒙哥汗簽發的「札兒里黑」-即蒙古大汗的御敕-滿載而歸。亞美尼亞的史料對這道御敕有詳細記載,大體內容是保護亞美尼亞國家不受異族侵略,授予亞美尼亞基督教會在整個蒙古帝國自由傳教的權利。御敕還保證將派遣旭烈兀西征,消滅基督徒不共戴天的敵人阿巴斯哈里發,並將聖城耶路撒冷歸還給基督徒。
1256年,旭烈兀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征波斯和阿拉伯。表面上看這簡直就是一支蒙古十字軍,軍中來自基督教附屬國的部隊就有好幾萬人,海屯親率兩萬亞美尼亞鐵甲騎兵打頭陣。蒙古軍中顯要的基督徒還包括旭烈兀麾下的悍將怯的不花。旭烈兀本人雖然信奉薩滿教,他的王妃脫古思可敦卻是景教徒。脫古思可敦精明干練,蒙哥汗對她非常賞識,多次囑咐旭烈兀遇到大事一定要和她商量。脫古思可敦對旭烈兀的宗教政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每每旭烈兀大軍宿營的時候,軍中的基督教士們就支起帳篷教堂,搖響木鈴,召喚教徒們前來祈禱。
旭烈兀以基督教的名義征伐哈巴斯阿拉伯帝國,羅馬教庭卻反映冷淡。基督教在一百多年前就東西分野,羅馬天主教和拜占庭東正教水火不容,都認為對方是異端邪說。由於絕大多數的東方基督教派都屬於東正教系統,在羅馬教庭眼中跟異教徒沒有兩樣。羅馬天主教拘泥於門戶之見,終究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利用旭烈兀西徵收復巴勒斯坦的失地。
3 阿拉伯攻略
事實上蒙古帝國是典型的東方世俗政權,蒙古大汗的腦子里完全沒有宗教聖戰的觀念,西征仍然是為了滿足他征服世界的野心。蒙古人一直對阿拉伯世界的繁華富庶垂涎欲滴,豈能容它在蒙古帝國之外一枝獨秀。相比起來歐洲就顯得貧困落後,無足輕重,不值得蒙古帝國為之大動干戈。
蒙古將領綽兒馬罕任呼羅珊(今伊朗東部)總督八年,已經將波斯境內花喇子模帝國的殘余武裝消滅殆盡,因而旭烈兀大軍所到之處,波斯各國望風而降。這樣旭烈兀開始著手完成蒙哥汗交給的第二個任務:鏟除伊斯蘭「刺客」教派。
伊斯蘭「刺客」教派(Hashshashin),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個極端主義組織。這些人盤踞伊朗高原西北部阿拉穆特(Alamut)山區,在絕壁上修建一百多個城堡,人稱「鷹巢」。「刺客」教徒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恐怖份子,他們身懷淬毒的匕首,被教主派遣到阿拉伯各地去行刺伊斯蘭遜尼派重要人物,後來行刺目標擴大到中東的基督教首腦,搞得人心惶惶。阿拉穆特地區的一個伊斯蘭法官寫信給蒙古呼羅珊總督,抱怨他的教友出門都必須穿鎧甲,以防刺客。後來「刺客」教派的教主盧肯艾丁(Rukn ad-Din)居然派遣四百名喬裝改扮的刺客前往哈拉和林行刺蒙古大汗,被蒙古軍隊截獲,終於讓蒙哥汗下決心消滅這個邪惡的組織。
「刺客」教派在一百多個鷹巢內據險而守,盧肯艾丁顯然不相信來自草原的蒙古軍隊能夠攻下峭壁上的堅固要塞。他並不知道旭烈兀西征軍中有來自中國的一萬工程部隊,這些人使蒙古大軍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攻堅能力。中國工程兵製造了精巧的滑輪絞車,將巨大的攻城器械拆卸開一件一件地運上山來,然後組裝起來架設在盧肯艾丁要塞的城下。旭烈兀一聲令下,數十架投石器一起開火,將重達百斤的圓石准確地砸在城牆上, 很快使數十米長的一段城牆坍塌。盧肯艾丁見大勢已去,自縛出降。「刺客」教派其它的據點聞風而降,但仍然有不少負隅頑抗,旭烈兀大軍花了兩年時間才將所有的鷹巢攻陷搗毀。
旭烈兀鏟除「刺客」教派受到中、西亞人民的廣泛頌揚。同時期的波斯學者諸瓦尼(Juvaini)寫道「世界被凈化了」;五百年後英國歷史學家吉本(Edward Gibbon)認為,蒙古西征消滅「刺客」 教派,「可以看作是對整個人類的一大貢獻。」
1258年1月,旭烈兀大軍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一路上又有大批基督教仆從部隊加入到蒙古大軍的行列,其中包括數萬喬治亞騎兵,以及安條克(Antioch, 敘利亞北部海濱城市)國王波赫蒙德伯爵(Count Bohemund)率領的部隊。十字軍老兵波赫蒙德是亞美尼亞國王海屯的女婿,他是蒙古大軍中唯一的羅馬天主教將領。得到增援的旭烈兀西征軍此時已經有二十多萬人。旭烈兀派人招降阿巴斯帝國的哈里發穆斯塔西姆,遭到拒絕。
阿巴斯帝國第三十七代哈里發穆斯塔西姆孱弱無能,平時醉心於鑽研伊斯蘭教義而荒疏了國事,他的宰相阿爾卡米(Ibn al-Alkami)乘機大權獨攬。作為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穆斯塔西姆本可以召喚所有的穆斯林前來參加保衛巴格達的聖戰,但宰相阿爾卡米告訴他巴格達城防固若金湯,而蒙古人完全可以用外交手段應付過去。於是穆斯塔西姆回復旭烈兀,同意進貢,但拒絕投降。宰相阿爾卡米背地裡卻送信給旭烈兀,透露巴格達城防的弱點,並催促蒙古軍隊趕緊攻城。
等到穆斯塔西姆下決心抵抗的時候,蒙古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兩萬馬木留克騎兵出城迎戰,小挫蒙古將領拜住的部隊,然後在城外扎營。當天夜裡,蒙古軍隊掘開底格里斯河大堤,水淹馬木留克軍營,全殲了這支軍隊。蒙古大軍然後將巴格達城團團圍住,開鑿繞城一周的壕溝,以防阿拉伯人逃跑,同時中國工程兵架起數百座巨大的投石器,准備攻城。由於蒙古軍隊開進速度太快,攻城所需的圓石還沒有運到,工程兵們就拆了附近的幾座清真寺,用大塊的奠基石做彈葯。1月30日攻城正式開始,經過七天狂轟濫炸以後巴格達東側城牆多處坍塌,蒙古軍隊一涌而入,巴格達於是陷落。
蒙古軍隊入城以後,開始了歷時十七天的屠城。巴格達城內除了基督教徒被旭烈兀一次性赦免以外,穆斯林男子被屠戮殆盡,婦孺被運回蒙古做奴隸。據波斯史料記載,大約有八十萬人在這次浩劫中喪生。巴格達城裡美輪美奐的宮殿,藏有百萬波斯和阿拉伯古籍的圖書館,聞名世界的伊斯蘭高等學府,以及宏偉壯麗的清真寺都被蒙古兵付之一炬。旭烈兀尊重穆斯塔西姆的身份,賜予他不見血之死-穆斯塔西姆一家被裝進波斯毛毯製成的麻袋裡,由蒙古鐵騎踐踏而死。
旭烈兀特地在巴格達停留了一段時間,等著阿巴斯帝國滅亡的消息傳遍整個伊斯蘭世界。阿巴斯帝國在西亞各地的附庸驚恐萬狀,紛紛卑躬屈膝,前來乞降,想盡辦法討旭烈兀的歡心。色柱蘇丹卡烏斯(Kai Kawus) 為旭烈兀精製一雙拖鞋,鞋底畫上他自己的肖像,讓旭烈兀能夠踩著他的臉走路。被阿巴斯帝國壓迫了五百年的東方基督徒們則歡呼雀躍,彈冠相慶。亞美尼亞史官寫道:「巴格達帝國強盛的時候象吸血鬼一樣吞噬了世界,如今總算惡貫滿盈,為她造下的罪孽接受清算。」
旭烈兀隨後率大軍向敘利亞進發。此時的敘利亞,沿海地區由歐洲十字軍建立兩個政權,北部是安條克王國,南部是耶路撒冷王國,但阿拉伯人占據耶路撒冷已經有很多年;內陸地區則由阿尤布王朝的敘利亞蘇丹納西爾(al-Nasir) 統治。大馬士革的屏障阿萊頗(Alleppo)要塞抵抗七天以後陷落,納西爾被俘。1260年1月,蒙古大軍兵不血刃開進大馬士革。蒙古軍隊的入城儀式基督教色彩濃重,蒙古的基督徒將軍怯的不花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緊跟身後的是亞美尼亞國王海屯和安條克國王波赫蒙德。大馬士革的基督徒夾道歡迎,而穆斯林則被強迫向十字架鞠躬。最讓穆斯林感到屈辱的是大馬士革的一座清真寺被改作教堂,基督徒們在裡面舉行盛大彌撒,歡慶勝利。
在耶路撒冷王國十字軍的城堡里,歐洲騎士們不知如何應對節節勝利的蒙古西征軍,相互之間爭論不休。蒙古大馬士革守將怯的不花多次派人來聯絡,條頓騎士團大首領桑格豪森(Anno van Sangherhausen) 比較了解東方基督教會,認為應該和蒙古人結盟,而聖殿騎士們堅決反對。正當眾人爭執不下的時候,羅馬教皇亞力山大四世發來敕令,告訴他們蒙古人都是異教徒,不可信賴。教皇還將安條克國王波赫蒙德開除教籍,以懲罰他和蒙古人並肩作戰。教皇的敕令統一了歐洲騎士們的思想,他們開始作準備抵抗蒙古大軍的入侵。
艾因賈魯之戰
正當旭烈兀和他的將軍們策劃進軍耶路撒冷的時候,一個來自中國的信使帶來蒙哥大汗駕崩的消息。歷史於是在這里重演:就象窩闊台汗的去世使歐洲免遭蒙古拔都大軍的蹂躪一樣,蒙哥汗的去世也使伊斯蘭世界擺脫了滅亡的命運。旭烈兀立刻率領大軍東歸,去支持他的哥哥忽必烈爭奪汗位,只留下怯的不花統領兩萬軍隊鎮守大馬士革
埃及馬木留克蘇丹忽都思雖然得到旭烈兀東歸的消息,他並不知道大馬士革有多少蒙古留守部隊,因而不敢輕舉妄動。也是機緣巧合,巴勒斯坦的十字軍騎士們的一次軍事行動為他展示了怯的不花大軍的實力。西頓(Sidon)的儒連伯爵和貝魯特的聖殿騎士團將領約翰率軍襲擊蒙古巡邏隊,戰斗中怯的不花的侄兒被殺。怯的不花大怒,率軍反擊,徹底打垮約翰的聖殿騎士部隊,然後攻陷西頓,將其洗劫一空。蒙古人的懲戒行動其實得不償失,不但徹底同十字軍政權決裂,而且將自己的兵力暴露無余。
埃及蘇丹忽都思得知蒙古大馬士革守軍兵力不足,決心趁此機會同怯的不花決戰。雖然忽都思手下的馬木留克騎兵不足五萬,他以伊斯蘭聖戰的名義召集北非所有穆斯林部隊,最後組成一支十二萬人的大軍。這些應召而來的輕騎兵來自埃及腹地和利比亞沙漠的游牧民族,他們由於消息閉塞,對蒙古人的軍威一無所知,因而士氣反倒比馬木留克軍隊高昂。忽都思大軍借道十字軍控制的加沙地區,向敘利亞進發。怯的不花此時的可用之兵包括兩個萬人隊的蒙古騎兵,和一些敘利亞地方部隊。亞美尼亞國王海屯此時已經回國,但留下兩千鐵甲騎兵助陣。這樣艾因賈魯戰役中參戰的蒙古軍隊約為二萬五千人。
艾因賈魯附近有一個大約六公里寬的山谷,這是忽都思精心選擇的戰場。忽都思將大部分馬木留克騎兵部署在山谷深處,而北非輕騎兵藏在兩側的群山中,組成一個巨大的U形戰陣。然後忽都思派遣得力戰將拜巴爾(Baibar)領軍一萬到谷口列陣。
蒙古軍隊經過數十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已經患上了「勝利病」 ,其症狀就是驕橫狂妄,輕敵冒進。蒙古軍隊的野戰能力威名遠揚,旭烈兀西征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阿拉伯人被蒙古軍威所鎮攝,不約而同地選擇固守堅城,避免野戰,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蒙古軍隊大大低估了阿拉伯軍隊,特別是馬木留克騎兵的野戰能力。怯的不花雖然是旭烈兀麾下的頭號悍將,但在艾因賈魯戰役開局顯得盲目自信。他領軍倉促上陣,並率先發動進攻。
拜巴爾軍團的任務就是佯裝退卻,將蒙古軍隊引誘進忽都思設下的陷阱。這一萬馬木留克騎兵稍作抵抗,就向山谷內撤退,而蒙古軍隊緊追不放,沖進山谷。如果怯的不花細心的話,他應該能發現後撤的馬木留克騎兵秩序井然,根本不象是戰敗的模樣。可惜怯的不花和他手下的蒙古將士一樣,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毫不起疑地闖進忽都思的包圍圈。拜巴爾軍團迅速回歸本陣,這樣馬木留克陣營的全貌展現在怯的不花眼前。五萬馬木留克騎兵排成六公里長的陣線,中間厚兩邊薄,呈內凹的新月形,目的是充分發揮弓箭的密集火力。忽都思在中央指揮全局,拜巴爾統領右翼。部署在兩側群山裡的七萬北非輕騎兵這時也沖了出來,形成對蒙古軍隊的三麵包圍。
發現自己被包圍以後,蒙古軍隊出現了短暫的慌亂,仆從的敘利亞部隊更是逃離了戰場。怯的不花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他迅速判斷戰場上的形勢,立刻命令蒙古軍隊的兩個萬人隊以亞美尼亞鐵甲騎兵為先鋒,向馬木留克陣營薄弱而突出的兩翼突擊。怯的不花親率一個萬人隊,向馬木留克陣營的左翼猛撲過來。沖鋒的蒙古軍隊遭到來自前方和側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齊射,損失慘重,蒙古士兵體現出高度的戰術紀律,不顧傷亡向前沖擊。馬木留克陣營兩翼的士兵看到蒙古騎兵捨生忘死,迎著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齊射沖了過來,有些蒙古兵身中數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膽戰心驚。眨眼間蒙古軍隊就沖到跟前,亞美尼亞鐵騎組成的前鋒以楔形突進馬木留克陣營兩翼,而蒙古輕騎兵跟在後面飛快地放箭,重騎兵則拔出馬刀左劈右砍。本來就缺乏信心的馬木留克騎兵逐漸喪失鬥志。拜巴爾統領的右翼還能勉強支撐,而左翼面對怯的不花親率的蒙古騎兵,受到極大的壓力,已經開始潰散。兩翼士兵戰斗意志的動搖象傳染病一樣擴散到中央,整個馬木留克陣營都開始後退,局勢危在旦夕。
忽都思絕望地看著自己的大軍已經接近崩潰。根據阿拉伯的史料記載,忽都思臉漲得通紅,氣急敗壞地將頭盔摜到地下,大呼「為了伊斯蘭!」單人匹馬沖進蒙古軍陣中,揮舞著大馬士革彎刀大力砍殺,所向披靡,至少有十幾個蒙古兵喪生在他的刀下。忽都思孤注一擲的英雄主義行為喚起了馬木留克騎兵的勇氣,他們只猶豫了片刻,就狂呼著沖了上去,用彎刀同蒙古騎兵進行激烈搏鬥。事實證明,馬木留克軍隊先前的敗退純粹是怯戰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們恢復了自信心,立刻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蒙古輕騎兵實在不擅長於近距離格鬥,和馬木留克騎兵較量刀法時占不到任何便宜。
這一場混戰從清晨打到下午,馬木留克大軍的人數優勢漸漸發揮了作用,蒙古軍隊傷亡漸增,開始現出敗象。怯的不花的隨從勸他撤退,被他高傲地拒絕了。怯的不花親率自己的衛隊發動反沖鋒,結果不幸身中數箭而亡。失去主帥的蒙古軍隊軍心渙散,開始奪路而逃。馬木留克騎兵追出十二公里,在一個叫貝珊(Beisan)的地方將蒙古殘軍團團圍住。蒙古士兵全部下馬,用盾牌組成環行防線,以強弓精準地射擊敵人,給馬木留克軍隊造成相當大的傷亡。蒙古士兵弓箭用盡以後,被馬木留克騎兵沖破了盾牌防線,全部力戰而死。
怯的不花大軍覆滅的消息傳到大馬士革,留守的蒙古將士馬上逃之夭夭。沒過幾天忽都思就率領大軍勝利開進大馬士革。城裡的穆斯林立刻反攻倒算,大肆撲殺基督徒和猶太人,搞得大馬士革一片腥風血雨。可憐伊斯蘭世界的救星忽都思還沒能享受幾天勝利果實,就被他的得力干將拜巴爾暗殺,這樣拜巴爾成為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的新蘇丹。
潮起潮落 :
艾因賈魯戰役的失敗對旭烈兀西征來說只是一個小挫折。忽必烈登上汗位以後,旭烈兀終於騰出手來,准備一血艾因賈魯之恥。如果不是埃及馬木留克新蘇丹拜巴爾施展過人的外交才能,埃及這個伊斯蘭世界最後的堡壘終究無法抵擋旭烈兀大軍的雷霆一擊。
拔都死後,他所建的金帳汗國傳給其子別爾哥。別爾哥對伊斯蘭教情有獨鍾,非常不滿旭烈兀血洗巴格達、殺死哈里發。拜巴爾得知這個情況以後,立刻派使者前去拜見別爾哥,表示願意和別爾哥結盟,一道發動伊斯蘭聖戰,討伐旭烈兀。別爾哥於是和拜巴爾互換使者,正式結盟。1262年,別爾哥向旭烈兀宣戰。這場曠日持久的內戰讓旭烈兀無瑕西顧,反攻敘利亞的計劃就無限期地擱置起來。艾因賈魯一戰粉碎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雖然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在以後的一百多年仍然是西亞的主宰,而小股蒙古軍隊後來多次入侵敘利亞,和埃及馬木留克軍隊發生激戰,互有勝負,但埃及馬木留克政權始終屹立不到,同伊爾汗國在敘利亞形成對峙局面。旭烈兀和他的王妃於1265年相繼去世,得到百萬東方基督徒的哀悼。亞美尼亞史料這樣寫到:「基督教的兩顆巨星墜落了。」繼位的阿八哈汗性情溫和,志在守成,不再提起西征之事。這樣自從1220年成吉思汗討伐花喇子模帝國,掀起蒙古西征的滔天浪潮,歷經四十年,掠地萬里,滅國無數,到這時才終於退潮。

❹ 好奇,問一下,伊朗是不是所有人必須服兵役

是的,不過要身體合格,符合條件的都要服役當兵2年,伊朗實行的義務兵役制度,強制性的

❺ 外派去伊朗安全嗎請知情人士告知,萬分感謝!

中國人在伊朗享受禮遇

當地公司為中國雇員租房配車工資翻倍 從未發生過針對華商的暴力活動 核心設施多數是由中方承建

當地百姓對待中國人就像自家人一樣親切 留學生學費住宿費全免 副總統承諾 對中國記者大開方便之門——

伊朗核問題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個中東石油大國身上,對伊朗國內的安全局勢,人們不禁添了幾分擔憂。

那麼,目前伊朗國內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當地華人華僑目前的安全狀況到底怎麼樣?他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是否因伊朗核問題而受到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本報日前對在伊朗工作的中國僑胞及我駐伊朗使館官員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據介紹,按照穆斯林傳統習俗,女性在公共場合需要戴上頭巾,但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只能戴黑色的,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隻眼睛」。女性可以穿牛仔褲和顏色鮮艷的風衣、化時尚妝等,頭巾也可以戴各種顏色的。

調查說明:中國人在伊朗概況 (據中國駐伊朗大使館)

總人數:約三四千人留學生:150人左右,大部分來自國內一些老少邊窮地區,包括青海、新疆、雲南、甘肅,共涉及15個省市。

個體經商者:數十人,一般都經營服裝、鞋帽等生意。

其他人主要在中國公司、中資企業和伊朗的公司任職。

中資公司:四五十家左右,業務范圍涵蓋通訊、電信、公路、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汽車、石油開采等重要領域。

采訪對象

任維夫:中國駐伊朗大使館文化參贊

付國武:深圳中興通訊駐伊朗總代表

里強:2000年-2003年任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伊朗總代表,2003年-2006年5月任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東區域總經理,同時擔任伊朗中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目前在深圳中興集訊有限公司擔任高級副總裁。

邊柏功:伊朗第一座中國商貿城的投資建設者。

范先生:在當地規模最大的財團———「窮人基金集團」旗下的公司工作。已在伊朗生活多年。

馬生貴:伊朗華語廣播台的主任,已在當地工作十多年。

生活環境:普通居住小區里 幾乎家家都有車

據已在伊朗生活多年的范先生介紹,伊朗國內的消費水平和中國是差不多的,生活環境也不像西方媒體描述的那樣「閉塞」。

在范先生居住的普通小區里,幾乎每家每戶都擁有家庭轎車,人民生活較為富足。

中興通訊駐伊朗代表處總代表付國武說,除了工作時間和中國不一樣外,在伊朗生活的中國人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和不便。據介紹,在伊朗,周四、周五是休息時間,其他時間是工作時間。

當地人在公共場合 常主動問候中國人

一提起和伊朗的同事、朋友、鄰居的關系,接受采訪的幾位中國同胞就贊不絕口。

范先生說,他在伊朗生活了這么多年,從沒有發生過與當地人不和的情況。平常在公共場合,見到中國人,伊朗人大多會主動打招呼,很多人還會說一兩句「你好」之類的中文問候語。

里強表示,伊朗民眾非常隨和,特別是對中國人,就像對待自家人一樣親切。

付國武也告訴記者,因為兩國相似的歷史文化淵源和長期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人總是對中國人特別友好,中國人在伊朗辦事,總是能得到「一路開綠燈」的禮遇。

當地民眾生活 沒受核問題影響

里強說,雖然核問題這段時間一直頗受關注,但伊朗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此發生任何變化,也沒有出現任何「緊張、不安全」的因素和局面。中資企業的經營與運作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在伊朗華語廣播台工作的馬生貴也向記者證實,目前伊朗國內的局勢非常穩定,老百姓和平常一樣正常地工作、生活,並沒有出現西方媒體所報道的「人心惶惶、動盪不安」的局面。

留學環境:大部分中國學生 可以免費就讀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的任維夫參贊說,國內學生赴伊朗留學,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到伊朗上學。

中國留學生在伊朗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都優於國內。比如學生的住房由學校提供,還可以帶家屬一起生活,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全免,同時愛人也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

現在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免費就讀的。不過,現在有的學校也開始收一些學費了。

新聞環境:副總統承諾 全面支持中國媒體

伊朗華語廣播台的馬生貴說,伊朗的新聞報道環境並不像西方媒體所說的那樣「緊張」,女性記者也不會遇到傳說中的種種不便,而是和男記者一樣,可以自由出入各種新聞場合。

據介紹,由於中伊之間長期以來保持著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政府對中國記者更是敞開大門,持歡迎態度。

馬生貴說,伊朗副總統、旅遊局局長馬里克曾許下承諾:「凡是到伊朗進行采訪的中國媒體,伊朗方面一定給予全面支持。」

治安環境:近20年校園沒有出現一起安全問題

任維夫參贊、付國武、里強、馬生貴、范先生等接受采訪的人均表示,在伊朗偷摸盜搶的情況幾乎沒有,淫穢賭博等現象更是罕見。

任維夫參贊說,在伊朗上學,安全條件非常好,由於穆斯林學校的管理體制嚴格,從1987年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校園安全案件。

里強說,這主要得益於深厚的穆斯林宗教底蘊,使當地長期以來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另外,社會治安管理體系嚴格,也是當地治安狀況良好的原因。

工作環境:當地公司給中國雇員租房配車工資也翻倍

在伊朗公司工作的中國雇員,都能獲得較高的工資待遇。

比如在當地旅遊公司工作的范先生,公司為其租下一室一廳、60多平方米的住房,工資是當地人的兩倍多。范先生說,如果是已婚的中國雇員,則能得到兩居室以上的住房。對於那些需要用車的中國雇員,伊朗公司也會給配車。

馬生貴說,不論在新聞單位還是商業企業,中國雇員比當地雇員能拿到更多的工資,有時甚至是翻倍。除此之外,用人單位還會負責為他們租房,同時給予生活津貼。

經商環境:中國商品極受歡迎中國貨從未被抵制

據任維夫參贊介紹,在伊朗的個體華商不多,一般都經營服裝、鞋帽等。

伊朗市場上銷售的衣服、家用品等,有很多是中國製造。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范先生強調,伊朗當地的同行並不像歐美國家的商家那樣不滿華商甚至抵制中國貨。伊朗當地從來就沒有發生過抵制中國貨、針對中國商人的暴力活動,相反,當地的商家非常願意與華商合作,不少人已成為中國產品的經銷商。

投資環境:核心基礎設施建設多由中國公司承建

據任維夫參贊介紹,由於中伊之間長期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一直為前來投資、承建項目的中國公司和中資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在伊朗的中資企業多達四五十家,中國各行業的領軍企業,如中石化、華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中信等,都在伊朗投資並開展各種業務,范圍涵蓋通訊、電信、公路、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汽車、五金、石油開采等重要領域。

伊朗的鐵路、公路、橋梁、地鐵等核心基礎設施的建設,多數都是由中國公司承建的。

投資7500萬美元華商建首座中國城

伊朗與伊拉克交界的城市霍拉姆沙赫爾,准備建起第一座中國商貿城。

中國商貿城的投資者邊柏功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伊朗建中國商貿城,主要是看好伊朗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和經營前景,為華商提供一個集中經營的場所。

在伊朗市場,高達70%以上的產品都是中國製造,這說明中國產品受到了伊朗人的高度認可;而是另一方面,在伊朗經商的中國個體經營者卻少得可憐。

據了解,中國商貿城於今年6月動工建設,12月完工,並與明年1月開始正式營業,總投資7500萬美元。

新聞鏈接:伊朗簡介

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人口約7000萬。

伊朗石油儲量為1000億桶,佔世界儲量的10%,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儲量26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

中伊關系

中伊交往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張騫的副使甘英曾到過伊朗,並打通了中國經伊朗通往羅馬的交通線,即「絲綢之路」。自此以後,兩國間的往來連綿不斷。

由於兩國文化的相似,伊朗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好。

中資公司在伊朗

2005年,中伊雙邊貿易額突破100億美元。中資公司積極投身伊朗的基礎建設。如中興通訊自2000年進入伊朗市場後,目前成為伊朗電信市場最知名的設備供應商。在GSMWLL領域,ZTE是伊朗業界公認的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超過65%。

❻ 我想去伊朗,請問誰能告訴我伊朗現在的國情

美國好像要打伊朗了..中國現在考慮幫還是不幫呢??!!!

❼ 想到伊朗當兵該怎麼辦

伊朗現在委實很亂,但是他們國家並不缺少兵力,起碼在這個未開戰的時候,更何況一旦開戰小部分的士兵也不會影響局勢,因為二者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最後的勝負一定是用頂尖武器決定的。這會想去伊朗當兵?小編不知道你圖啥,為錢?這會伊朗自己窮得叮當響,連自己的正規軍的工資都快分發不起了,你不會還認為他能給你高工資吧。



不說伊朗,整個國際社會上的陸軍處於的位置都很尷尬,戰爭的主流現在開始走向無人或者空戰,幾乎不可能再回到那個比誰人多的年代了,地面部隊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蜻蜓點水式的斬殺地方頭領或者執行特殊任務,不可能再是搞出什麼浩浩盪盪的氣勢,有這個功夫,別人一發炮彈全都得涼。

❽ 她說這什麼意思

總有一些人怎麼那麼反感當兵的,他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他忘了自己現在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刷刷朋友圈玩玩手機的安全感是怎麼來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你可以不去當兵,但你不能侮辱軍人。因為你永遠都不配。

❾ 我想去伊朗當兵,乾死美國佬

現在中國人去伊朗不用簽證,直接去就行了。心動不如行動,速去,勿歸!嗝屁了,還有100個新娘!

閱讀全文

與那個去伊朗當兵的人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女皇有多少國家 瀏覽:593
印度邊境需要什麼邊境證 瀏覽:998
英國租房信息均價費用多少 瀏覽:859
中國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225
中國哪裡的乙肝患者多 瀏覽:1000
中國哪裡的人最靈 瀏覽:585
印度馬丁身高多少 瀏覽:168
印尼賓館發票怎麼開 瀏覽:138
英國富人多少人 瀏覽:342
印度神話與泰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811
印度蝗蟲什麼時候回來 瀏覽:989
美國溫度84度中國多少度 瀏覽:973
十三行在中國哪個地方 瀏覽:932
印尼的特色植物是什麼意思 瀏覽:480
印度人怎麼評論他們的芒果乾 瀏覽:615
和印度人做生意什麼感覺 瀏覽:996
去伊朗開店辦理什麼簽證 瀏覽:740
華人在伊朗工作怎麼樣 瀏覽:936
義大利語英語哪個好 瀏覽:609
印尼選票有多少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