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將對伊朗制裁 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什麼事都有正反兩方面
1、好的方面來說,參與伊朗經濟活動,少了一個強勁對手。
2、不利方面來說,容易與美國發生貿易摩擦。
大體看就這么兩方面的
⑵ 美國治裁伊朗,中國為啥能夠對它施實援助
中國不理他制裁那一套。
⑶ 美國退出核協議制裁伊朗,中國會是最大的贏家嗎
因此,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制裁伊朗,中國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⑷ 中國公民就算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美國有權逮捕嗎
【1】中國公民在美國違反美國法律,要受到美國法律的處罰。
【2】中國公民在國外應該遵守所在國法律,
否則受到所在國法律的處罰。
【3】中國公民就算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只要不在美國,
美國無權利直接逮捕中國公民。
【4】美國政府可以提出引渡,至於中國公民是否能夠被引渡到美國,
得看中國公民所在國政府是否允許引渡。
⑸ 美國要強行恢復對伊制裁是怎麼回事
美國政府8月20日將正式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啟動針對伊朗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還威脅中國和俄羅斯說如果兩國反對美國的計劃,華盛頓將對北京和莫斯科實施制裁。
有歐洲外交官形容美國的舉動是「與全世界作對」。不僅伊朗、中國、俄羅斯等國反對和譴責美國的舉動,就連華盛頓在歐洲的盟友也不支持其計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0日表示,美國已經退出伊核協議,沒有資格要求啟動安理會「快速恢復制裁」。這是安理會絕大多數成員的立場,也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對其他國家實施單邊制裁和所謂的長臂管轄,敦促美方切實遵守安理會決議,正視國際社會關切,切實尊重各國合法權益。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報道,對於蓬佩奧威脅制裁俄中兩國,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扎巴洛夫表示憤怒。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稱,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表示,莫斯科方面譴責美國有關恢復安理會對伊朗制裁的意圖,華盛頓的這些行為是荒謬的。
他強調,俄中不會因為美國的威脅改變立場,美國的企圖必將失敗。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扎哈羅娃稱,俄方認為美國有關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企圖非常魯莽,這一提議終將失敗。
(5)美國對伊朗制裁中國怎麼辦擴展閱讀
蓬佩奧20日到聯合國告伊朗
據《紐約時報》19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表示,他已指示國務卿蓬佩奧前往聯合國,正式通知美國的上述決定並要求安理會啟動針對伊朗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路透社20日報道稱,蓬佩奧周四將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會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印尼的常駐聯合國代表賈尼,就伊朗「不遵守伊核協議」一事提出控訴。
同日,他還將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美國國務院稱,在蓬佩奧向安理會發出正式通知30天後,將有一系列制裁措施被重啟。
當被問及如果俄羅斯和中國拒絕對伊朗重新實施制裁,美國是否會對它們實施制裁時,蓬佩奧周三表示:「絕對會。發現其他國家違反美國制裁時,我們已經這樣做了,向每一個違反制裁規定的國家追究責任,對於違反聯合國實施更加廣泛制裁的國家,我們同樣會這樣做」。
另據英國《泰晤士報》20日報道,美國19日晚上向英國施壓,要求支持其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的舉動,並質疑英國是否「允許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義贊助國家買賣武器」。
⑹ 美國如果對伊朗動手,中國會有什麼動作
疏散在伊朗的華僑
保證在伊朗的利益
對伊朗進行人道主義援助
擴大石油貯備
⑺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我國也要遵守嗎
首先,參與制裁對中國影響巨大。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10年,我國從伊朗進口的原油價值高達293 億美元。目前,已有100 家中國企業進駐伊朗,並與伊朗油氣部門簽署了總價值約1200 元的相關合同。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中國2011 年從伊朗進口石油 數量,平均每天為 54 萬桶,為中國進口總量的 11%,是伊朗石油出 口第一大貿易國。由此可見,中國參與對伊制裁,中國從伊朗斷油中 造成的損失可能不是小數目。 其次,尋求能源替代模式可能受到的影響。中國參與制裁,可以逐步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同時,如果中國從沙烏地阿拉伯及其他國 家尋求石油替代,或許可能暫時解決國內「燃油」之急,以應經濟建 設所需。但是,沙特等國家的原油質量不及伊朗原油,世界上一些大 型煉油基地的設備經過 2008 年沖擊後已經改進,而我國呢?我國一 些煉油設備可能暫時無法應對,於是,設備更新需要時間,造成臨時 性石油短缺也可能導致國內油價上漲,對國內市場短期內可能造成沖 第三,中國不參與對伊制裁,且中國又無銀行替代方式,中國在美國的金融機構面臨制裁。這一選擇就是繼續同伊朗進行交易,繼 續通過伊朗相關銀行結賬,或者採用本國貨幣交易,於是美國將根據 DOC 格式論文,方便您的復制修改刪減 立法吊銷中國在美金融機構開設的帳戶,實際就是把中國的各家銀行 機構逐出美國市場。美國實施這一制裁措施完全依據國內法,包括中 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如果不能滿足這一立法要求,今年6 月底之後將遭 受金融制裁這一惡果。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和國務院高級官 員今年年初訪問北京時也已經陳述清楚。在當前形勢下這對中國海外 金融利益造成的破壞性後果可能是難以估量的。 由上所述,中國目前處於兩難境地,似乎處於三夾板之中,既要受到美國擴大制裁的壓力,同時也受到來自伊朗的擠壓。 美國作為金融霸主,以制裁手段服務於國家政治戰略,這似乎已經成為美國的專利,目前很少有人可以撼動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 主導地位。盡管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聲明,中國以符合國際法並以 正常、公開方式同伊朗進行貿易交往,但是,這類外交政治聲明難以 抵擋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內以其軟實力作出的攻擊。中國的石化公司 畢竟是企業,不可能做賠本的買賣,即使是國營企業,也是國家和人 民的財產,維護海外經濟利益也得從維護這些海外投資企業的利益做 201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三大石油公司開始放緩在伊作業。 中石油實際上推遲了在伊朗南帕爾斯第二期天然氣田的鑽探工程,中 海油亦撤走駐北帕爾斯天然氣田的項目人員,中石化延遲了在伊朗亞 德瓦蘭油田的動工日期。中國在 2012 年開始減少了從伊朗的石油進 口。盡管如此,美國方面許多人依然對中國持有片面看法,實際上已 經把這個問題上升到石油政治層面。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的副主席博 曼宣稱「中國已經成了問題的一部分」,主張對伊制裁的同時「制裁 DOC 格式論文,方便您的復制修改刪減 中國石油企業」。 與此同時,中國三大油企因為開發進程延緩,也引發伊朗方面抱怨。2011 11期項目的開發工作,並發出最後通牒稱,如果開發進程繼續 這樣緩慢,伊朗有可能要轉包其他開發商。另據報道,2011 年10 中海油在海灣地區總額160 億美元的天然氣田開發協議被伊朗方面 叫停,原因是項目進展過緩。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應對?毫無疑問,中國面臨極大的挑戰,一方面面臨伊朗斷油的局面,另一方面面臨中國在美金融機構被逐的 困難前景。美國掌握著全球金融主導權,中國不應當失去在美國金融 市場的機會。如果美國切斷中國金融機構在美國營業的機會,中國的 損失可能更大。但是,中國不可能全部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中國需 要有一個緩沖的辦法和可行的渠道,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中國緩慢 而默默地減少進口伊朗石油的數量或許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我們的目 標既要保全中國金融機構在美國市場的合法經營,又要確保海外石油 對我正常供給。試提出如下幾點對策思考: 首先,關鍵在美國。同美方保持密切溝通,抓緊時間同美方協商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必須看到,美國國會在制定《2012 財政年 度國防授權法》這一立法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世界各國面臨的困難,他 們看到從伊朗立刻斷油,無論對美國盟國還是中國這樣的夥伴國家, 都會帶來恐慌和不利,因此有意提出了緩沖期解決辦法,如6 個月的 豁免制裁,或者全免制裁等等方式,既然美方留下變通渠道,我們應 DOC 格式論文,方便您的復制修改刪減 該設法充分利用。 其次,我國應該抓緊宣布已經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實際情況。根據美方的相關規定,我方繼續放緩進口伊朗石油是可以獲得美方的 制裁豁免的,因為美國這份立法並沒有對進口伊朗石油降幅做出具體 和明確的數量怪定,只要保持適量減少,繼續同美磋商獲得豁免的可 能性是存在的。既然美方給日本、中國等國家留有餘地,中國不應放 棄,盡可能充分利用,爭取6 月底以前獲得相關豁免,確保我國在美 國和其它國家金融機構正常運轉,不使我國海外金融利益招致損失。 再次,加緊將國營企業調離伊朗,或者把有關業務從國有企業轉移給相關民營企業經營,即使是金融機構,也應該由民營企業出面 同伊朗交流,爭取獲得國營企業經營不變但又使國家利益無損的良好 結果。 最後,應該密切關注美國開放戰略石油儲備動作。如前所述,美國擁有富餘的戰略石油儲備,政府也正受到各方呼籲解凍的壓力。 他們建議,在當前制裁伊朗的時候放開美國的戰略儲備,以每天出售 50 萬桶的數量向一些國家出售。我國應可利用這一時機,加緊同美 方溝通,設法從中獲得替補性來源。 總而言之,美國現在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措施,有遏制伊朗開發核武器的近期目標,但其根本的目的在於****伊朗政府。美國以 其掌握國際金融體系主導權這一權仗,大刀闊斧般地打擊伊朗及其同 伊朗開展石油貿易的夥伴國家,對伊切斷SWIFT 管道的做法,實際是 切斷伊朗石油財源的喉管。因此,從維護國家海外金融利益而言,在 DOC 格式論文,方便您的復制修改刪減 現實面前還是要遵循小平同志的遺言,做到「心中有數」,適時地做 些周旋,在國際規則內積極開拓,不僅有利於海外能源的供應,還將 保障我國在美國等地的海外金融利益。
⑻ 為什麼美國對伊朗的裁決會管到中國
1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重來也沒有管到中國,制裁伊朗的名單里沒有中國。
2中國和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不受他國影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對中國來說是無效的,該進口石油還是要進口石油。
⑼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對伊朗石油制裁
不知道。靜觀其變
⑽ 中國如何應對美對伊朗制裁
你覺得美國還制裁得住么?
現在不光中俄,就連歐洲都在抵制美國,而且這次直屬聯合國的國際法庭也要參與進來,至少在這次伊朗問題上,美國算是眾叛親離了。
這次伊朗問題歐洲和中俄共同牽頭(幾家其實都有利益在),同進退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