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卡拉伊什麼地方

伊朗卡拉伊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2022-07-22 07:37:39

1. 條頓堡森林戰役的過程

在公元9年春天,瓦盧斯率領他麾下五個軍團中最精銳的三個:第17、18、19軍團,從他設在利珀河口的卡 斯特拉·費特拉大營出發,越過萊茵河向東進軍。這是日耳曼尼亞行省總督的例常行動,目的是向剛剛被征服 的日耳曼人顯示帝國的軍威。作為輔助部隊,阿米尼烏斯也帶領切盧斯克族戰士們隨行。他們在5月份抵達維斯 河畔的夏季營地,沿途沒有遭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可能是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瓦盧斯不再繼續東進,觀兵易 北河,而留在這里避暑。8月氣溫轉涼後,他率領大軍拔營起寨,打算返回利珀河口過冬。此時,阿米尼烏斯已 經成為他手下的紅人了,常常在中軍大帳中出出進進,利用自己精通拉丁語的優勢,向軍官們匯報和解釋當地 情況。9月初,瓦盧斯軍順利地抵達了條頓堡丘陵地帶。
條頓堡丘陵位於今德國下薩克森州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交界處,介於奧斯納布呂克和比勒菲爾 德這兩座後來興建的大學城之間,是哈爾茨山西北方向的一條支脈。由此再往北,就是一馬平川的北德平原了 。它的地勢並不險峻,其最高點的海拔僅有468米,上面至今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現在被規劃為一個鳥類自然保護 區。當瓦盧斯正要走直線穿越這片丘陵,沿來時的道路向西南方挺進時,突然從右翼奔來一名阿米尼烏斯手下 的傳令兵,報告說本部受到敵軍的猛烈襲擊,情況萬分危急,請總督閣下趕緊派兵增援!瓦盧斯聞報大喜,此 次出兵一直未遇敵手,什麼戰利品都沒有撈到,使得天性逞強好勝的他一直鬱郁寡歡。現在敵人居然送上門來 ,他自然十分興奮。「哼,這些膽小的蠻族就會騷擾人家的輔助部隊,等我羅馬大軍一到,他們連眼睛都不敢 睜開!」說著,他就催動自己的全軍將士追了上去。
羅馬軍的布陣如下:最前面是三個重騎兵大隊,每隊大約300人;然後是6個輕步兵大隊,每隊大約 500人;然後是數十名軍號手和數百名弓箭手;再往後,就是三個列成方陣的重步兵軍團,每個軍團6000人;這 三個軍團的中央,騎在高頭大馬上的,便是威風凜凜的瓦盧斯總督本人,他的司令部參謀人員及衛隊簇擁在他 周圍,共約2000人;在兵團兩翼掩護的是一些日耳曼、色雷斯和非洲的輕騎兵,共約3000人;殿後的則是隨軍 家屬、後勤人員、醫生、廚師、奴隸等。全軍總人數超過三萬,戰斗人員數目約有25000人,相當於那時羅馬帝 國總兵力的十分之一。沿著條頓堡丘陵北麓林間大道前進沒多久,他們就不得不改變自己的陣形了,因為左方 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石灰岩山包,而右方則出現了一片廣闊的沼澤,它們之間相距只有幾百米。兩旁的灌木叢越 來越密,丘陵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窄,也越來越泥濘,因為天開始下雷雨了,而且雷越來越響,雨也越來越 大。響亮的雷聲、雨聲、風聲匯聚在一起,怎麼聽怎麼像是兩軍人馬在激烈地廝殺。一般說來,雷雨總不會持 續時間太久,但這次卻不然。幾個鍾頭過去了,敵人沒有能夠找到,阿米尼烏斯的部隊也不知道去哪裡了,而 羅馬將士們卻全都被淋成了落湯雞。受氣候影響,他們垂頭喪氣、膽戰心驚地走著,但決不會想到,全日耳曼 尼亞行省的反羅馬武裝力量,此時此刻正像獵人一樣,埋伏在他們身旁的那些灌木叢和丘陵後面,等著他們這 些獵物走進陷阱的最深處。
在敵國留學多年的阿米尼烏斯,早已琢磨透了雙方軍隊的優缺點。羅馬軍隊身著堅固的鎧甲,手拿沉 重的盾牌,列成緊密的方陣,所以需要較為寬闊的戰場,紀律嚴明,行動遲緩,守強攻弱。日耳曼軍隊沒有鎧 甲,盾牌又小又輕,在戰斗中不習慣排什麼陣形,所以也不需要寬闊的戰場,喜歡各自為戰,行動迅速,攻強 守弱。因此,對於日耳曼軍隊來說,圍攻羅馬軍堡壘是最為愚蠢的戰術,其次是和對方在廣闊的草地上野戰, 而最佳方案就是在地形狹窄的密林中伏擊他們。巨大的羅馬盾牌在此很容易被灌木卡住,長矛和弓箭在近距離 格鬥中派不上用場,沉重的鎧甲更使他們成了日耳曼標槍的活靶子。而公元9年9月9日,條頓堡森林上空的暴風 驟雨,更是幫了日耳曼軍隊的大忙。不幸的羅馬士兵們直到他們殺到眼皮底下,才發現敵人的存在,此時再拿 起武器並列陣,已經太晚了。從雨霧中沖出的無數日耳曼人像螞蟻攻擊長蛇那樣,先是把首尾相距達5000米的 羅馬大軍迅速分割成上百段,然後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吃掉。於是雙方在陰暗的沼澤森林展開決戰。在這里,軍事上的謀略、紀律、軍陣、全無用處,重鎧甲、大盾牌、長矛反成累贅,雙方士兵們更多的是空手白刃地單挑,全憑與生俱來的身體與心靈的力量,這方面羅馬人顯然不及日耳曼人,那些百戰餘生的羅馬老兵們紛紛倒下,有許多走投無路的羅馬將士逃入沼澤,被無情的泥潭 全部吞沒。在雙方持續血戰了兩天一夜之後,55歲的瓦盧斯總督看到大勢已去,於10日傍晚和部分高級軍官一 起用寶劍自殺身亡。但他們屬下的抵抗還沒有完全停止,剩餘的羅馬士兵依然相當頑強的戰斗,一幫老兵在一個小山丘上組成一個環行防線,打退了日爾曼人一次又一次的沖鋒,一直堅持到天黑。這些人挖的防禦工事和塹壕,到今天還依稀可見.直到11日中午,戰斗才終於以羅馬將士全軍覆沒的結 局告終,僅有寥寥數人得以僥幸從包圍圈中逃脫。自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會戰以來,羅馬軍團沒有被全殲過的光 榮記錄,連同他們自公元前53年的卡拉伊會戰(克拉蘇之死)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至此一並宣告結束。瓦盧斯 的首級在各個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後,被馬考曼族國王馬波德送回羅馬安葬。而他下屬的屍體則永遠 地留在了戰場上:兩萬多個頭顱被懸掛在條頓堡森林大道兩側的樹梢上,直到離戰場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發 現他們被剝得精光的屍體。這里是歐洲被研究得最徹底的古代戰場,直到1988年,一個英國考察隊還在此處挖 掘出過大量的武器、數百枚銀幣、以及一些羅馬軍人、戰馬、騾子的骨架。

2. 拉科西·馬加什的拉科西主義

1949年以後,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主要領導人被勝利沖昏頭腦,不顧本國具體情況,盲目照搬蘇聯經驗,犯了嚴重的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官僚主義錯誤。拉科西·馬加什是左傾錯誤路線的總代表,負有主要責任,在匈牙利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開展時,卻走上扭曲發展的歧途。
政治上,拉科西要求由人民民主制度轉向蘇聯式的無產階級專政,認為人民民主已在起無產階級專政的作用,並機械地把無產階級專政同一黨制等同起來,因此確定了取消其他政黨的方針。1949年2月,民族獨立陣線改組為匈牙利人民陣線,宣布各政治、社會團體在一切問題上服從人民陣線全國理事會的決定。1949年5月大選後,其他政黨逐步消亡,形成了一黨制。8月,國民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匈牙利為人民共和國,是工人和勞動農民的國家,一切權力屬於勞動人民,規定國家權力的地方機關是州、區、市、鄉及城市區的議會。1950年10月舉行首次地方議會選舉,建立了新的行政管理體系。 在確立一黨制的同時,黨的領導權開始集中到以拉科西為首的一小批人手裡。他們違反列寧的集體領導原則,破壞黨內民主,形成對拉科西的個人崇拜。主要由流亡蘇聯回國的領導人組成的小集團獨攬大權,其核心是拉科西、格羅、法爾卡什三人組成的國防委員會。1952年8月拉科西兼任部長會議主席(總理),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拉科西主義」在很短時間內形成並得以發展。 所謂「拉科西主義」,其實就是「斯大林主義」在匈牙利的翻版。其本質是在奉行個人迷信的條件下強行「全盤蘇化」。
拉科西這個具有豐富斗爭經驗和曾在法西斯反動派的法庭及監獄里大義凜然的共產黨人,在斯大林個人迷信的榜樣面前失去理智,變得越來越妄自尊大、貪戀權力。他被吹捧為「英明領袖」、「匈牙利偉大的兒子」、「人民的領袖」、「傑出的思想家」和「斯大林最好的學生」等等。黨和政府的文件、新聞媒體及文藝作品對他的歌頌達到肉麻的程度。這從為他歌功頌德的兩句詩中可見一斑:「風兒停止了喧嘩,好讓人們聽清拉科西的講話」;「最好的父親拉科西,勞動人民熱愛你」。
在那個時代,拉科西的指示在匈牙利就是聖旨。他夥同格羅·埃諾、雷瓦伊·約瑟夫和法爾卡什·米哈伊結成「四駕馬車」(又稱「四人集團」或「四人幫」),主宰著黨內外一切事務的決定權,黨的政治局、書記處形同虛設。同時黨組織的作用無限擴大,對行政事務干預過多,不僅為它制定方針政策,而且包辦行政事務,削弱政府機關的作用。而國家機關增員過多又滋長了官僚主義。國民議會被當作黨的補充,黨組織往往把議會看作其執行機構。1950年把25個州合並為19個,進一步加強了集中管理。人民陣線作用僅局限於組織國民議會選舉,大選後名存實亡,群眾團體也形同虛設,成為黨組織的傳聲筒。
在冷戰和蘇南沖突的國際背景下,匈黨接受了斯大林和蘇聯共產黨關於社會主義初期階級斗爭不斷尖銳和在黨內尋找敵人的錯誤理論。
1948年斯大林與南斯拉夫決裂,於1949年通過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批判南斯拉夫並形成決議,攻擊鐵托復辟資本主義,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進行顛覆,是帝國主義的代理人。這一事件在共產世界造成危機,使東歐各國內政發生急劇變化。斯大林決定清洗東歐各人民民主國家土生土長的共產黨領導人,剪除鐵托的盟友。東歐的清洗和公開審判是在蘇聯領導人的直接操縱下進行的,是東歐確立蘇聯模式(或者說「斯大林主義」模式)的一個步驟。其目的是為了消除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模式和獨立思想,保持蘇聯集團的統一,確保蘇聯對東歐實行霸權統治。
拉科西·馬加什在蘇聯的授意下,利用這一事件在匈牙利掀起清洗鐵托分子和帝國主義代理人的鎮壓運動,拉伊克·拉斯洛——拉科西最為嫉妒的國家締造者之一,成為這次運動的受害人。 拉伊克是匈共「國內派」領導人,長期在國內堅持革命斗爭,相比於拉科西等流亡蘇聯的「莫斯科派」,拉伊克等國內領導人在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中很有威信。拉伊克參加過西班牙內戰。而蘇聯一直就不信任參加過西班牙戰爭的共產黨人。「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共和國失敗後曾作為德國人的俘虜留在法國或者在法國從事抵抗運動,曾受到較多的西方思想以及蘇聯稱之為「世界主義」。
1949年5月拉伊克被捕,同年9月以「間諜罪」、「鐵托代理人」、「托派」判處死刑,同年10月被處決。拉伊克審判達到了它的目的:證明了鐵托是叛徒,是美國代理人,他試圖破壞社會主義,把人民民主國家與蘇聯分離開來。它也證明了斯大林的理論:階級斗爭越來越重要,因為敵人混入黨內,甚至混入最高層,因此要保持「革命警惕性」。此後,匈牙利的清洗迅速擴大化,1950年,許多曾為匈牙利社會民主黨與匈牙利共產黨合並作出過貢獻的、擔任重要職務的前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被捕。其中有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主席和國家元首薩卡希奇·阿爾帕德、黨的副總書記馬羅山·捷爾吉和司法部長、黨中央委員里埃什。1951年,共產黨中的國內派的一批人被捕,其中有副總書記和內務部長卡達爾·亞諾什和外交部長卡拉伊·久洛。大批老黨員遭排擠,被撤銷職務,甚至開除出黨。1951年46.4%的中央委員被撤換。1949年3月,政府取消工廠委員會,將其合並於工會。大部分前社民黨左翼領導人被清除出工會。在1949~1953年間,共有470多人被清洗,受株連而被捕被殺者竟有20萬人之多,近百萬人成為懷疑對象。1953年6月之前,在這個共有950萬人口的國家,竟有150萬人受到過起訴。匈牙利進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拉伊克審判是戰後東歐第一起「完美」的公開審判,它為所有東歐國家提供了示範。拉伊克案件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作出《南斯拉夫共產黨掌握在殺人犯和間諜手中》的決議提供了主要依據,拉開了東歐各國大清洗的序幕,為1956年匈牙利事件種下了禍根,更為日後東歐各國埋下了不安定因素。
在極「左」錯誤思想的影響下,匈牙利的經濟建設誤入歧途,經歷了曲折的過程。1949年底,匈牙利以二年五個月的時間提前超額完成三年計劃,工業產值較1938年增長38%,農業產值達1934——1938年平均產值的85%,消滅了失業現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衛生保健、社會保險和文化教育事業有了發展。從1948年秋開始實行農業生產合作化,起初還遵循漸近和自願原則。在工業國有化上也採取了新的措施。1949年12月頒布法令,對僱傭10人以上的工礦、交通企業、所有印刷企業及僱傭5人以上的電站、鑄造廠一律收歸國有,外資企業也收歸國有。隨著蘇聯模式的推行,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
拉科西奉行重工輕農、片面發展重工業的突擊式的工業化政策,要把資源貧乏的匈牙利建成「鋼鐵國家」、「機器國家」。由於急於建立統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在實行國有化政策後,對私人小工商業採取限制政策,使其從業人數急劇下降。為解決農業發展問題,決定在三四年內完成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粗暴違反自願原則,全面限制個體農業經濟的發展,嚴重影響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從1950年起,匈牙利實行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0~1954).計劃基本任務是在城鄉奠定社會主義基礎,加速社會主義工業化,把匈牙利由農業—工業國變成工業—農業國。1951年2月勞動人民黨「二大」決定把計劃指標大幅提高,投資額由510億福林提高到800~850億福林,國民收入由增長63%提高到130%,工業產量有增長86%提高到200%,農業產量由42%提高到50~55%,生活水平由35%提高到50~55%。這種唯意志論的發展指標自然無法完成。五年計劃實際執行情況:投資額670億福林,國民收入增長50%,工業增長131%,農業生產幾乎未超過1950年。計劃期間新建工廠75個,擴建幾百個,出現了新的工業部門和工業區,新建10萬套住宅、數百所學校,福利保健、文化教育水平也有提高。但投資未集中於本國條件有利的部門和產品,老企業改造被忽視,因缺乏原材料、動力和技術,許多企業停工待料、開工不足。由於不重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49~1953年·積累比國民收入增長速度快2倍,而生活水平在1951~1953年反而有所下降。生產資料生產迅速增長,消費品生產則落後於日益增長的需求。在錯誤的指導思想的影響下,至1953年,匈牙利農業生產陷入停滯,食品供應緊張和人民生活的一度下降,引起群眾對黨的不信任,黨員群眾對中央政策的懷疑。

3. 求火影動漫兜用穢土轉生之後所有戰斗的具體集數

分別是:

482 開戰:第四次忍界大戰正式開始,紅豆所率領的潛入偵察小隊遭到了迪達拉等人的追殺,敵人與忍者聯軍勘九郎所率領的奇襲部隊碰了個正著。

483 佐井與信:迪達拉把信做成炸彈後由蠍操縱進行攻擊,佐井看著被操縱的哥哥非常憤怒,配合佐井的攻擊勘九郎把迪達拉與蠍封在了傀儡之中。

484 穢土轉生的秘密:完成了尾獸查克拉控制訓練的鳴人進行下一項訓練,沒有與九尾心意相通的鳴人無法尾獸化,這樣使奇拉比無法將尾獸玉傳授給鳴人,而鳴人使出的螺旋丸卻與尾獸玉有著相似之處。

485 與宿敵的再會:白絕組成的部隊從地下越過了第五部隊,了解到這一情況的三船立即派遣兵力支援第二部隊。

486 最初之敵,最後之敵:再不斬霧隱術的背後前任的忍刀七人眾大開殺戒,面對擁有不死之身的敵人卡卡西等人陷入了危機,為了解開霧隱術卡卡西必須先打倒再不斬。

487 木葉的天才軍師:我愛羅的第四部隊所要面對的是歷代的各影,而達魯伊的第一部隊也出現了許多能力棘手的人物,被穢土轉生出來的眾人都是生前名聲赫赫的忍者,戰況顯得十分嚴峻。

488 各自的激戰:水影在戰爭中保護各國大名的安全,而盯上大名的黑覺開始了行動。戰場上白絕的部隊中參雜著穢土轉生召喚出來的歷代有名的忍者,各處的戰斗一觸即發,

489 禁句:讓雷影坐立不安的是雲隱的金銀兄弟,兩人曾在結盟儀式上暗算了第二代雷影和第二代火影,不但可以操縱六道仙人的寶具還擁有九尾的力量。

490 金色的羈絆:銀角被封印後憤怒的金角開始了尾獸化,擁有九尾力量的金角讓忍者聯軍陷入了苦戰,總部立即將琥珀凈瓶送去戰場,但將金角封印仍是難題。

492 三船VS半藏:來自不同村子的忍者不計前嫌緊密的聯合在了一起,三船所帶領的武士們當然也不甘落後,他們參加戰斗的原因便是為了「和」。

第493話 真正的善良:封印完金角之後豬鹿蝶小隊又趕赴現場,現在的戰局還是非常緊急,本想合力封印角都的鹿丸等人卻有另外的任務,那就是對付他們的恩師阿斯瑪。

494 完美的豬鹿蝶:雖然鹿丸與井野都不願意與自己的老師戰斗,但最了解阿斯瑪的他們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這便是戰爭的殘酷,丁次顯然還是沒能下定決心。

495 心中的信:感受到九尾查克拉的鳴人無法專心訓練,意識到異樣的鳴人想要離開小島但卻遭到了阻攔,伊魯卡也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496 外道魔像襲來:黑覺在襲擊大名時與水影相遇,在戰斗中黑覺察覺到了鳴人與奇拉比的出現,黑覺繼續留下牽制水影,而斑則准備親自趕赴現場。

497 和解之印:鳴人想要一個人承擔所有憎惡與痛苦的決心在九尾看來非常天真,他認為戰爭孕育出的憎恨並沒有鳴人想像的那麼簡單,而囚禁在憎恨中的佐助依然沒有解脫。

498 被狙擊的醫療忍者:小櫻所屬的醫療部隊遭到了敵人的狙擊,但營地內只有聯軍的忍者,不知道兇手是誰的眾人陷入了恐慌。

499 白絕的陷阱:小櫻所屬的醫療部隊遭到了敵人的狙擊,但營地內只有聯軍的忍者,不知道兇手是誰的眾人陷入了恐慌。

500 藝術家的美學:忍者聯軍中混入的白絕趁著夜幕展開了夜襲,面對這種高明的變化聯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應對。

502 秘話最強稱號:奇拉比和鳴人在趕路的途中突然被火影和雷影攔截下來,奇拉比為鳴人擔保,希望鳴人能夠參加戰斗。

503 兩個太陽:鳴人和奇拉比聯手向雷影發起進攻,可他們兩人都不是雷影的對手,雷影號召火影一同阻止鳴人和奇拉比,不料火影竟默默地站在了鳴人身邊。

504 兜割!通草野餌人:盡管三代火影非常善於施術,可還是不得不使用屍鬼封印解決大蛇丸,所以團藏認為,根有必要掌握一種更強大的封印術。

505 灼遁使!砂忍者村的羽倉:文牙隊長率領的小組在森林中遭到了敵人的突然襲擊,盡管敵人只有一個,但他還是殺死了文牙小隊的兩個成員,就在文牙隊長命令真樹封印敵人的時刻,已故的葉倉老師出現了。

506 無法挽回之物:在綱手未成為火影的時候,她只是一個人見人愛的肥羊,無論她走到哪裡,身上的錢就會輸光,之後她就會用計使債主借給她更多的錢。

507 值得一賭的人:為了順利救治卡拉伊的傷,綱手要求雷影必須將剛剛進行戰斗的情況如實相告。

508 威脅,甚八·串丸組合:卡卡西親眼看到忍者聯合軍的成員被活生生綁在樹上,內心憤怒不已,他無法忍受這群以殺戮為樂的人復活後胡作非為,他甚至厭惡和這群冷血動物一同被稱為忍者。

509 雷刀!!林檎雨由利:雷牙的持有者林檎雨由利在森林中大肆屠殺忍者聯合軍,活下來的幾個人組成一個小隊,努魯伊擔任隊長,他命令隊員逃走,可是奧摩伊卻無法忍受這種懦夫的行為,他堅持同林檎雨由利一戰。

516 鳴人參戰:一大批亡靈由於穢土轉生術已經復生,與此同時,第四次忍者大戰的重要人物奇拉和鳴人,終於說服雷影和火影參與以後的戰斗。

517 父親的心意,母親的愛:我愛羅終於同他的父親第四代風影交戰了,戰斗的過程中,第四代風影對兒子的成長表示震驚。看到自己的兒子不僅成為了風影還擔任忍者聯合軍隊長,第四代風影急於想要確認兒子的實力。

518 終於接觸!鳴人vs鼬;通過穢土轉生之術復活的鼬及長門遇到了正在趕路的鳴人和奇拉比,二人對於鳴人的成長深感震驚,於是,鼬提出希望和鳴人單獨交談。

519 被認同的人:通過穢土轉生之術復活的鼬及長門遇到了正在趕路的鳴人和奇拉比,二人對於鳴人的成長深感震驚,於是,鼬提出希望和鳴人單獨交談。

520 水影與蜃與海市蜃樓:由於我愛羅的出色表現,將二代水影以及三代雷影逼到絕境,然而在即將封印他們的一瞬間,二代水影和三代雷影掙脫了封印。

521 矛盾:手鞠使用風遁與三代雷影展開戰斗,理論上來講,風遁系忍術是可以剋制雷遁系忍術的,但是,手鞠的攻擊卻無法使三代雷影受創。

522 恐怖·蒸危暴威:我愛羅與土影聯手終於打倒了第二代水影製造的大蛤蜊,可是這種行為讓第二代水影漸漸開始享受起這場戰斗。

523 過去的亡靈:鹿丸等人懷疑白絕已經混入自己的陣營之中,於是他命令大家原地待命。

524 黃泉轉身之術:木葉忍者們打倒的音忍,只是他們忍術的化身,而實際上,音忍四人以腐朽的身體發動了黃泉轉身之術,這是一種是將魂魄從肉體中轉移到結界的忍術。

525 復仇者:鹿丸一行人發覺即使將敵方四人打倒,結界仍然無法解開,喪命只是時間的問題。但結界外的井野與志乃仍將查克拉輸送到鹿丸等人的肉體內,盡全力來維持他們的生命。

(3)伊朗卡拉伊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穢土轉生使用條件

穢土轉生是由二代目火影所開發的異界通靈禁術,該術可將早已過世的人的靈魂召喚回人世,並以實體的形式復生,後被大蛇丸改進,葯師兜發揚光大,但三個前提條件分別是:

(1)首先需要死者的一定量的DNA,不滿足這個條件的無法轉生;

(2)然後需要用活人當做祭品,來當作預轉生之人的容器;

(3)被轉生者的靈魂必須存在於極樂凈土,若靈魂已被封印,則無法召喚。

被當做犧牲品的身體周圍布滿了塵埃,是為了使屍體更接近被召喚者生前的形象;

在穢土轉生中,雖然被施術者束縛住了行動,但被轉生的人還會因為感情的刺激而靈魂解放,阻止這個情況發生的辦法就是用符咒埋入其腦中,抹去其人格,沒有自我意識,成為單純的殺人工具,但這樣增強控制時會降低被召喚者本身的實力。

被穢土轉生召喚出來的人不能用一般的方法殺死,也就是說被穢土轉生的死者會獲得不死身.

4. 英格蘭國家隊的最長不敗記錄是多少場

1889年到1896年之間,英格蘭20場比賽不敗。當時英格蘭只會在主場打比賽,因此對手也只是蘇格蘭、愛爾蘭和威爾士。在1889年4月13日和1896年4月4日兩次輸球之間,應諾個蘭隊20場比賽只有4場打平,打進了83球之多。在此之後,英格蘭最長的不敗場次是18場,是在1907年到1910年,以及1965到1966年之間兩次實現。

5. 足球史上世界之最

最大的足球場

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一直被人們公認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足球場。它可容納20.5萬人,其中有15.5萬個座位。第四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50年7月在該國舉行,巴西和烏拉圭的冠軍爭奪戰就在這 里打響。當時的觀眾有19.9萬,而實際觀戰人數達2 5人。迄今為止,這一驚人紀錄為全球之最。由於該核對上久失修,質量每況愈下,為保證安全起 見,觀眾人數不斷減少,至今,僅剩14.9195萬人 座位。為此,體育場進行大修,成立了一個專門的修繕委 員會,並作出兩項決定:觀眾座位減少2萬人;水泥座位 用塑料椅代替。這就是說,修繕後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將只剩下12.9195萬個座位了。這樣,馬拉卡納將失去 世界第一的頭銜,取代它的將是聖保羅的莫倫比體育場。該體育場可容納15萬人。

最大的室內足球場

美國的新奧爾良室內足球場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同類建築。它建成於1975年,面積達20多公頃,頂高82米。球場可容納觀眾7.7萬人,室內溫度可隨意調節,照明設備齊全,觀眾通過電梯出入看台。

最大的電子記分牌

比利時首都布魯賽爾「海依謝利」足球場的電子記分牌,長45.6米,高4.4米。站在離它300米遠的地方,仍可以清楚地看到板面顯示的所有信號和消息報道 。迄今未有更大的出現。

參加世界盃賽次數最多的球員

墨西哥隊的守門員卡巴哈.安東尼奧,從1950-1966年共參加了5屆世界盃賽,是至今唯一踢過5屆世界盃賽的球員。

進球最多的球員

巴西人弗里登雷克,在其足球生涯中共踢進1329個球。世界球王貝利,在其21年(1956-1977)的足球生涯吉,曾參加過1366場足球賽,共踢進1281個球。其中射進3球的有94場,射進4球的有40場,射進5球的有5場。有一場,他射進了8個球,堪稱 世界之最。其中有3年,每年進球超過100個。195 8年,共射入139個,此紀錄迄今未被打破。

世界盃進球最多的球員

法國人方丹是民辦杯賽紀錄中進球最高紀錄保持者。 他在1958年第六屆世界盃決賽周中,共踢進13球。

一場國際賽得分最高的球員

1912年,在瑞典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員足球安慰賽,德國隊對俄國隊的一場比賽中,德國運動員福克斯一人獨進10球,使本隊最終以16:0擊敗對手,同時創下至今無人打破的紀錄。

一場比賽得分最多的球員

1942年,法國「跑」隊與奧布賴一阿斯圖里亞斯聯隊比賽,「跑」隊前鋒斯坦尼斯獨進16個球。

比分最懸殊的一場國際賽

1915年6月30日在悉尼進行的一場英國隊對澳大利亞隊的比賽,英國隊以17:0大勝澳隊。

時間最長的一場國際比賽

1964年8月2日,在巴西舉行的「西半球」俱樂部足球錦標賽決賽,巴西勁旅聖保羅.桑托斯隊與烏拉圭勁旅蒙得維的亞.佩納那爾隊,從晚上9:30激戰至異日凌晨1點,歷時3.5個小時 ,仍以3:3不分勝負。

1975年6月,香港舉行的第5屆亞洲杯足球賽東亞區預賽,香港隊與朝鮮隊爭奪決賽權,激戰120分鍾 仍以3:3踢平。在互罰點球決勝中,你來我往,各不相讓,結果朝鮮隊以15:14獲勝,創造了正式國際比賽比分世界紀錄。

年齡最大的國家隊員

威爾士隊的國家隊梅雷第斯,於1895-1920年間,共效力國家隊長達26年。他最後一次代表國家隊參賽時,已年屆45歲零229天。

年齡最小的國家成年隊隊員

據一些國外雜志發表的資料來看,世界各國優秀足球運動員的年齡一般在23-28歲之間。然而,也有不少 運動員在很年輕時就顯示出了非凡的足球的才能,並正式代表國家隊出賽。巴西年僅15歲的多爾瓦爾,於1957年以前鋒身分,代表巴西隊出戰阿根廷隊。大家所熟悉 的巴西球王貝利、阿根廷一代天驕馬拉多納和波蘭鋒將留班斯若,都在16歲就參加了國家隊。

世界盃累計進球最多的球員

聯邦德國隊的中鋒穆勒,素有「轟炸機」之稱,他是世界盃比賽中累計進球最多的球員,他在第九、第十屆世界盃賽中,共進球14個。

世界盃冠亞軍決賽進球最多的球員

在迄今100多名參加過世界盃冠亞軍決賽的球員中,英格蘭隊的海爾斯特首屈一指,他在第八屆世界盃決賽對聯邦德國一役中,連進3球。

世界盃一場比賽進球最多的球員

烏拉圭隊的斯基亞菲諾是唯一能夠在世界盃的一場比賽中一人攻進5個球的英雄。在1950年第四屆世界盃賽上,他在烏拉圭隊以8:0大勝玻利維亞隊的比賽里創下紀錄。有8名球員以一場比賽獨進4球屈居其後。

代表國家隊參賽最多的球員

迄今為止,世界各國參加國家隊出賽100場以上的隊員,約有10個。其中,項國北愛爾蘭隊的門將帕特.詹寧斯獨占鰵頭。1964年,在北愛爾蘭和威爾士隊比賽中,他首次亮相。至1985年11月13日與英格蘭隊進行最後一場第十三世界盃足球賽預賽,他在北愛爾蘭隊共參賽113場。詹寧斯的這個參賽紀錄,比義大利「門神」迪諾.佐夫的參賽場數(112場)還要多1場。代表國家隊參賽112場的還有瑞典人諾爾德克維斯特。秘魯國家隊的自由中衛瓊比達斯、自1963年曾代表國 家隊出賽140場,但此紀錄國際足聯不予承認。

世界盃賽最快進球

在第十二屆民辦杯賽法國隊對英格蘭隊一役中英格蘭隊中鋒羅布森開賽僅27秒就攻進法國一球。

1938年 第三屆世界盃賽在巴黎舉行。6月16日,在瑞典隊與匈牙利隊的比賽中,瑞典隊的貝萊.尼貝爾格於開球後,30秒即踢進匈牙利隊一球。

第十一屆世界盃賽於1978年在阿根廷舉行。分組賽中,法國隊與義大利隊相遇。義大利隊開球後球傳至前 場不慎丟了,法隊由後場發動進攻,球傳至左邊鋒19號西克斯腳下,西克斯馬不停蹄,飛速帶球,他騙過了對方兩名防守者,沿左路徑直下底,然後將球高吊至門前。此 時,17號拉孔布及時趕到,一個獅子甩頭,足球飛進網窩。這一快速精彩的破門,從義大利隊員開球,到法國隊17號拉孔布頂球入門,總共才31秒,創對方開球本方進球最短時間紀錄。

1977年1月3日,在英國托爾奎聯隊與劍橋聯隊的比賽中,托爾奎聯隊的克魯斯在開球後5秒即踢進本隊球門一球,創開球後最短的時間踢進本方球門紀錄。

比分最懸殊的比賽

歷史上正式的足球賽中,比分最懸殊的一場足球比賽,是在1979年南斯拉夫的賽季中,伊林登隊與萊爾戈斯蒂隊比賽,終場時的比分為134:1,幾乎創造了空前絕後的進球和比分懸殊的紀錄。

以世界盃足球賽而論,在第十二屆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分組賽中,匈牙利隊以10:1大勝薩爾瓦多隊,創造了世界盃賽史上的進球和比分懸殊紀錄。

另外,歷史上匈牙利隊對南朝鮮隊和南斯拉夫對扎伊爾隊之戰,比分都是9 :0。

俱樂部之間比賽最快進球紀錄

阿根廷「基拉姆斯卡」俱樂部足球隊的中鋒斯巴奎西奧在1978年阿根廷足球錦標賽中創造了5秒鍾進球的紀錄。當時,斯巴奎西奧在接得中圈傳球之後,在距門5 0米開外一腳射門,球飛越對方門將,落入網窩。此時, 指針尚未達到5秒。

射入自己球門的最快進球紀錄

1977年1月3日,英國托爾魁聯隊與劍橋聯隊的比賽,托爾魁聯隊的後衛克魯斯在開球後5秒鍾即踢進本隊一球,創造了最短時間內踢入自己球門的世界紀錄。

連進3球的最短時間紀錄

阿根廷「獨立」隊同「體操擊劍」俱樂部隊在1973年4月18日的一場比賽中,「獨立」隊的馬格里奧尼在短短的1分鍾50秒內連續踢進3個球,為世界之最。

遠射之最

南斯拉夫隊門將潘特利茨,於1980年10月的足球錦標賽的一場賽事中,從92米遠處射進對方球門一球 ,成為迄今破門最遠的世界紀錄。

踢高球世界紀錄

美國足球運動員托姆.捷姆西在一次踢高球比賽中, 把球踢至58米的高度,在世界足球史上暫處先例。

顛球世界紀錄

1982年2月的一天,美國紐約曼哈頓威里學院的學生艾倫.阿布托作了一次顛球表演,在一旁觀看他表演 的竟達400人之多。他用身體的各個部分連續顛球,球好像被身體吸住似的,不用擔心會掉在地上。其間,他的 朋友有時把一塊潮濕的海綿球賽到他的嘴裡。就這樣,阿 布托一連顛了11個小時36分19秒,共顛球8529 5次。然後,他故意讓球掉在地上,笑著說:「我完全可 以堅持24小時!」這樣,他打破了瑞典選手於1980 年10月1日創造的9小時25分連續顛球71003次 的世界紀錄。

用頭連續顛球的世界紀錄

1973年,英國運動員米切爾.哈爾維爾在一次連 續頭頂球表演中,竟一連顛了12100次。哈爾維爾高 興地說:「這太好了!這個榮譽將永遠屬於我!」可是,僅過了8年,1980年5月31日,居住在美國的一名 匈牙利足球運動員對哈爾維爾的「紀錄」進行了沖擊。他 在一次眾目睽睽的顛球表演中,在2小時7分40秒內未 讓球落地,頂球次數達到了13275次,比哈爾維爾的紀錄超出1175次。這個運動員名字叫伊斯特萬.哈拉 斯,當年23歲。他的這個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顛球距離世界紀錄

1986年11月2日,34歲的捷克斯洛伐克足球運動員亞.斯科爾夫斯基表演了他的耍球絕技,轟動了全城。這天,他用頭頂腳踢,連續顛球,並且邊玩邊往前跑 ,在10公里內,他居然沒讓球落地一次。而後,球落地 ,他拾起球繼續向前顛球,竟又跑了34公里沒讓球掉地 。在他顛球向前移動的整個44公里路程中,共用了7小 時29分鍾20秒。這樣,他創造了連續顛球移動距離的世界紀錄。可惜,報紙上披露這樁新聞時,沒有報道這名 運動員連續顛球的次數和更詳細的現場情況。

受傷最多的球員

蘇格蘭名宿喬治.相格,堪稱受傷次數最多的足球運動員。他曾3次被打斷鼻骨,一次斷了12根肋骨,雙腿的膝關節和踝關節受傷共約50多次。

被罰出場最多的球員

蘇格蘭球員威廉.約翰斯頓,曾經在一場比賽開始僅15分鍾被紅牌罰出。他一共被罰出場19次,在職業球員中首屈一指。

奧運會足球賽進球最多的一場比賽

1908年奧運會足球賽中,丹麥隊以17:1大勝 法國隊,創造了奧運會足球賽進球最多的紀錄。

足球運動員最多的國家

據不完全統計,當今世界上以英國登記的足球運動員數為最多,達5505000人,居世界第一位。以普及程度而言,德國居第一位,全國平均每15人中有一名運動員。占第二位的是奧地利,平均每30人中有一名運動員。比利時和智利平均每36人中有一名運動員,並列第三。

最早用哨子執法的比賽

1875年,在一場由警官擔任裁判的比賽中,出現了難以控制的動武場面,執法的警官情急智生,掏出警笛吹,才制止了場上的動亂。從此,開創了裁判用哨子執法的先河。

最早出現職業球員的國家

英格蘭是最早出現職業球員的國家。1885年,英格蘭的足球俱樂部這付酬招聘球員,使一批運動員成為職業運動員。

最早的罰點球規則

1892年,為了制止越來越多的球門前的粗暴行為,實行了罰點球規則,並劃定了球門前的禁區。但當的防守點球的守門員雙腳可以在對方踢球前移動。直至1905年,才規定守門員兩腳站立在球門線上不得移動。

最早使用球衣號碼的國家

球員穿有號碼上衣比賽最早出現在英國。1933年 ,為了方便裁判記錄和觀眾看球,英國足協杯首次使用帶號碼的上衣,每方上場球員都穿上1-11號的球衣比賽 ,替補隊員則依上場順序穿12、13、14號上場。

最早射入1000個球的球員

在100多年的現代足球史上,擁有射入千球紀錄的僅有3位球員。巴西的弗里登雷克,在1909-193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踢進1329個球,是世界上最早 射入千球的球員。另兩人是:巴西的貝利1956-1977年間共射入1281球;奧地利的賓德爾1930-1950年共射入1006球。

身體最重的足球選手

英格蘭門將威利.福克,身高1.90米,體重達1 65公斤,為世界之罕見。

身材最高、最矮的足球手

2.02米是至今足球運動員所達到的最大高度,達到這一高度的球員為捷克人克勒爾;最矮者為1.57米, 是扎伊爾前衛馬納。

最早的「洲際杯」冠軍

1960年,歐洲和南美之間開始了俱樂部冠軍杯冠軍之間的「洲際杯」比賽,(即每年一屆的「豐田杯」前身),首屆比賽的冠軍由西班牙「列阿爾」隊獲得。

最早的歐洲杯冠軍

亞洲足球錦標賽於1956年在香港舉行。參加比賽的只有東亞地區(含東南亞)和以色列共8支球隊,南朝鮮隊奪得首屆比賽冠軍。

世界足球史上的重大慘案

1902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兩隊正在格拉斯哥伊卜羅克斯公園體育場進行比賽時,部分看台倒塌,造成25人死亡,500人受傷。

1946年3月9日,當英國足協杯進入復賽,博爾頓與斯托克兩隊比賽開始前,看台上一面牆倒塌,造成33人死亡,400多人受傷。

1955年11月,在義大利那波利進行的波洛尼亞隊與那波利隊一場比賽中,當裁判員判波洛尼亞隊罰點球時,那波利的觀眾騷亂起來,造成152人受傷,其中包 括50名警察。

1957年,當菲奧倫蒂納隊與尤文圖斯隊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比賽時,部分看台倒塌,造成120名觀眾受傷。

1959年,那不勒斯隊與熱那亞隊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比賽結束後,觀眾擁進場內,造成65人受傷。

1961年4月,在聖地亞哥智利隊與巴西隊比賽前,由於觀眾過份擁擠,造成5人死亡,300人受傷。

1961年9月,在格拉斯哥伊卜羅克斯舉行的郎格斯隊與切爾蒂克隊一場比賽正在進行時,一個看台的支柱倒塌,造成3人死亡,320人受傷。

1964年5月24日,在秘魯利馬秘魯隊與阿根廷隊進行奧運會預選賽,離終場只剩兩分鍾時,秘魯隊攻入一球扳平,烏拉圭裁判判無效,觀眾不嘩騷亂起來。警察在驚慌中向空中嗚槍,觀眾爭先恐後向出口擁去,造成3 18人死亡,500人受傷。

1964年12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土耳其隊與保加利亞隊比賽時,觀眾騷亂,造成84人受傷。

1966年3月,在開羅扎馬萊克隊與全國體育俱樂部隊比賽後,軍隊設法平息觀眾的激怒情緒時,造成混亂,致使300人受傷。

1967年4月,漢堡隊與巴伐亞慕尼黑隊比賽前,當大約100名觀眾擁擠在一看台台階上時出現事故,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

1968年6月23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埃利斯市普拉特河隊與博卡.胡紐斯隊以0:0言和後,胡紐斯隊的一些支持者在看台上端向下面的觀眾投擲點燃的報紙,看台上一片混亂,造成47人死亡,150人受傷。

1971年1月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伊卜羅克斯公園體育場切爾蒂克隊與郎格斯隊比賽,切爾蒂克隊以1:0領先,終場前,郎格斯隊攻入一球扳平。此時,第13號看台的許多觀眾已紛紛離座擁擠在出口處,聽到郎格斯 隊進球又紛紛轉身觀望,許多人擠倒,造成66人死亡, 100人受傷。

1971年9月,在土耳其開塞利隊與錫麗斯隊比賽時,一看台倒塌,造成44人死亡,600人受傷。

1974年2月,在埃及開羅,當觀眾蜂擁而至爭先恐後設法擠進看台觀看扎馬萊克隊與布拉格「杜克拉」隊比賽時,形成混亂局面,造成49人死亡,50人受傷。

1976年12月,在海地太子,海地隊與古巴隊進行世界盃預選賽時,觀眾台上有人點燃鞭炮,警察鳴槍,導致看台混亂,造成6人死亡。

1979年,漢堡隊與巴伐利亞隊比賽,漢堡隊的支持者在比賽進行中和賽後慶賀該隊勝利時造成混亂,導致70人受傷。

1981年2月,在卡拉伊卡克體育場,希臘的「奧林匹亞科斯」隊與AER隊比賽,發生觀眾擁擠在出入口台階上跌倒事件,造成21人死亡,54人受傷。

1981年,在哥倫比亞伊瓦格,當托利馬隊和卡利「運動」隊進行全國比賽半決賽開場前,一看台倒塌,造成11人死亡,15人受傷。

1982年3月,在巴西,聖路易斯隊被福塔萊薩隊擊敗時,為了平息激忿的觀眾,警察鳴槍形成混亂,造成3人死亡,25人嚴重受傷。

1982年11月3日,在莫斯科列寧體育場,莫斯科「斯巴達克」隊與荷蘭「哈勒姆」隊進行歐洲杯的一場比賽,終場時,看台上出現混亂現象,造成69人死亡,100人受傷。

1971年9月,在土耳其開塞利隊與錫瓦斯隊比賽時,一看台倒塌,造成44人死亡,600人受傷。

1974年2月,在埃及開羅,當觀眾蜂擁而至爭先恐後設法擠進看台觀看扎馬萊克隊與布拉格「杜克拉」隊比賽時,形成混亂局面,造成49人死亡,50人受傷。

1976年12月,在海地太子港,海地隊與古巴隊進行世界盃預選賽時,觀眾台上有人點烯鞭炮,警察鳴槍,導致看台混亂,造成6人死亡。

1979年,漢堡隊與巴伐亞隊比賽,漢堡隊的支持者在比賽進行中和賽後慶賀該勝利時造成混亂,導致70人受傷。

1981年2月,在卡拉伊卡克體育場,希臘的「奧林匹亞科斯」隊與AER隱比賽,發生觀眾擁擠在出入口台階上跌倒事件,造成21人死亡,54人受傷。

1981年,在哥倫比亞伊瓦格,當托利馬隊和卡利「運動」隊進行全國比賽半決賽開場前,一看台倒塌,造成11人死亡,15人受傷。

1982年3月,在巴西,聖路易斯隊被福塔萊薩隊擊敗時,為了平息激忿的觀眾,警察鳴槍形成混亂,造成3人死亡,25人嚴重受傷。

1982年11月3日,在莫斯科列寧體育場,莫斯科「期巴達克」隊與荷蘭「哈勒姆」隊進行歐洲杯的一場比賽,終場時,看台上出現混亂現象,造成69人死亡,100人受傷。

歷史上造成足球慘案的原因大致有:

第一,觀眾起鬨鬧事,引起局部甚至全場騷動;

第二,一方隊員侵人犯規,另方隊員伺機報復,相互尋釁斗毆,場上武鬥引起雙方觀眾上場參戰;

第三,裁判水平欠佳或執法不公,引起隊員不滿,觀眾大喝倒彩,甚至騷動起鬨;

第四,看台建築不符合規定標准,例如出口處少、小等;

第五,看台年久失修,一旦出事引起看台倒塌;

第六,意外事故,如飛機失事等。了解慘案的原委,可以引以為訓,防微杜漸。

足球廣播史上的最大災難

1986年6月,在墨西哥舉行第十三屆民辦不足球賽決賽期間,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原訂於6月5日舉行 記者招待會。會前,普埃布拉球場的招待所里突然停電,致使招待會被迫取消。事後,歐洲的電視台稱,這次記者招待會在最後時刻被迫取消,是「足球廣播史上的最大災 難」。這次招待會停電事故,受到了國際足聯負責人的指責。

對足球陣式的最早變革

匈牙利人在1954年的第5屆世界盃賽上,採用了4前鋒式的進攻方法,動搖了「WM」式的3後衛防守式體系,取得顯著成績,被稱為近代足球史上最早的戰術變革。

記者最多的一場比賽

1982年,第十二屆世界盃賽,被稱為「世紀大戰」的巴西隊對阿根廷隊一仗,在只能容納41200多觀 眾的沙里亞球場舉行,有1482名記者拿到入場證,平均每100名進場觀眾中便有3.61名記者,為記者最多及記者與觀眾比例最高的一場。

見「官」最多的球員

巴西球王貝利是歷史上會見國家首腦最多的體育使者 。他共到過88個國家,會見過10個國王、5個皇帝、70個總統、40個國家元首和兩位教皇。世界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歌曲有90多首,他給人們的簽字已無法計數,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位文豪、影視明星和國務活動家、 政治家。

受罰最重的球員

特立尼達足協,在1983年對一名球員的處罰創造了一項「新紀錄」--一名歐打裁判的運動員弗洛伊德.戴維德被該足協判處停賽99年的「刑罰」。根據特立尼達現行的規定,球員受罰期過半以後,可以申請減免。因此戴維德至少要坐「球監」50年才可獲赦。

足球迷最多的國家

義大利全國經常收聽或收看足球節目的人多達2180萬人。為了滿足他們的球癮,義大利官方電台和電視台及私人電視台每年要播放3萬個小時的足球節目。有1600萬人是每播必聽必看的,無論是在什麼場合。

最短時間的替補隊員

第十二屆世界盃英格蘭隊與法國隊比賽,當英格蘭隊的14號巴爾被派上陣,剛踏進球場之內,裁判員即吹響終場哨聲。

保持連續不敗時間最長的國家隊

匈牙利隊從1950年6月4日以5:2擊敗波蘭隊之後,至1954年6月30日在世界盃半決賽中以4:2勝烏拉圭隊,取得4年之內連續29場不敗的成績,為足球史上之冠。

巴西隊自1970年3月至1973年6月曾取得連續28場不敗的成績,僅居匈牙利之後。

聯邦德國隊自978年德瓦爾任教開始,在兩年多時間內取得連續3場不敗的紀錄,排為第三。

更多
http://cache..com/c?word=%D7%E3%C7%F2%2C%D6%AE%D7%EE&url=http%3A//www%2Eczbjzx%2Ecom/std/98/new%5Fpage%5F18%2Ehtm&b=49&a=16&user=

6. 巴西郵編84043-450 是哪個城市

您好!84043-450是Cara-Cara(卡拉伊)的郵編。卡拉伊(葡萄牙語:Caraí)是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一個市鎮。總面積1240.16平方公里,總人口21530人,人口密度17.4人/平方公里。

該對應的完整地址是:Cara-Cara Ponta Grossa - State of Paraná Brazil

希望能辦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7. 條頓森林戰役

條頓堡森林戰役

前1世紀愷撒佔領高盧使得日耳曼人成為羅馬人的直接鄰居。這個接觸始終不和平。愷撒於前55年和前53年渡萊茵河對日耳曼人進行懲罰性進攻。但愷撒將萊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羅馬人的邊界。
但此後萊茵河邊境依然不和平。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決定將駐扎在高盧的士兵遷移到萊茵河。但萊茵河邊境依然不穩定。
奧古斯都因此改變了他的策略。從前12年到前9年他的養子尼祿·克勞蒂烏斯·杜路蘇斯多次對日耳曼人進攻。他征服了多個日耳曼民族。但這些民族不是真的投降羅馬帝國。前8年杜路蘇斯在撤退時從馬上摔落負傷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從前8年開始恢復杜路蘇斯的進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為止一直反抗羅馬的切魯西人。為了繼續向易北河進發,羅馬人在萊茵河東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國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來自於拉丁文。
6年羅馬人企圖從美茵茨出發進攻位於今天波希米亞的一個王國。但這個行動半途而廢因為在今天的匈牙利爆發了動亂。雖然如此羅馬人依然將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區看作他們的一個省。
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滅後,普布利烏斯·昆克蒂利烏斯·瓦盧斯受命在被佔地區引入羅馬的法律和收稅。他在那裡同時是省長和萊茵河軍團的最高指揮官。瓦盧斯在此前在敘利亞就已經獲得了一個殘暴貪婪的名聲。他的統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嚴懲反對羅馬的人,而他引入的稅在日耳曼人眼裡非常不公平。對日耳曼人來說,只有奴隸才交稅。

條頓堡遇襲的羅馬勇士
在這種情況下切魯西貴族阿爾米紐斯得以團結多個日耳曼人部落。阿爾米紐斯本人擁有羅馬公民權甚至是羅馬騎士。他利用瓦盧斯對他的信任而將瓦盧斯引入一個圈套。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羅馬喪失了三個軍團(約25000士兵)這三個軍團此後出於迷信(羅馬人認為不祥)從未組建,在羅馬的數十個軍團史上被徹底終結。這樣羅馬向東發展的計劃就在9年結束了。到民族大遷徙為止日耳曼人受羅馬的影響甚小。
後來羅馬人作為報復由未來的第二任英白拉多,元首,奧古斯都提比略進行了入侵,但是隨後又撤回了軍隊。曾經征服日耳曼尼亞的德魯蘇斯的兒子「日耳曼尼庫斯」(意為日耳曼的征服者或者日耳曼的)進行了一次被史學界難以定性的入侵。羅馬軍團來到了條頓堡舊地,收繳了一些軍旗。並由於沼澤作戰不力,開始從海路繞至古代德國腹地進行侵略,給日耳曼蠻族帶來恐懼。但是乘船時的風暴所造成的傷亡給提比略帶來口實(提比略猜疑他的皇子),要求強令撤回羅馬軍隊,停止對「羅馬唯一的敵人」進行佔領企圖。從此羅馬與日耳曼彼此相安無事了一百多年。

條頓堡大戰
條頓森林戰役是西方歷史學家最愛討論的戰役之一,因為它是古羅馬最強盛的時代所遭到的最慘痛的失敗,而參加戰役的羅馬軍人是羅馬軍中最強捍的百戰精英,他們久經沙場是著名古羅馬統帥提比略(第二代古羅馬皇帝)苦心培訓的勇士,他們的戰爭技藝那是相當高的,但是卻敗在"野蠻人"的手下,它為我們提供了以弱勝強的一個決佳戰例,因為此戰役強大的古羅馬停止了大規模的擴張,西方文明的版圖大致形成.

條頓堡森林戰役
條頓堡大戰
2地點
條頓森林位於現在德國西北部的利伯郡,這個地名保留到今天。條頓森林是一塊高地,其中河谷縱橫。地勢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峽谷中穿行。這里生長著高大茂密的橡樹林,灌木很少,人馬可以在林中穿行無阻。條頓森林的地貌到今天都沒有多少改變,地圖上顯示的一些地名,比如「勝利場"( das Winnefeld), 「白骨巷"( die Knochenbahn),和「殺戮谷"( der Mordkessel),還能讓我們依稀看到當年血戰的影子。
3參戰將領
日耳曼
直接指揮這場經典戰役的"藍方統帥"是日耳曼英雄阿爾米紐斯(阿米尼烏斯)也被叫做「阿明」或「赫爾曼」,他是切盧斯克人,在指揮這場歷史性的戰役時,年僅25 歲。貴族出身的父母在羅馬擔任人質期間生下了他,其童年和青年期也是在羅馬度過的。在敵國的首都,這個 年輕的日耳曼人認真地鑽研了羅馬軍隊的戰術。後來他回到故鄉,按照羅馬帝國對待蠻族的慣例,被委任統率 切盧斯克族的友軍,輔助羅馬軍隊維護日耳曼尼亞行省的治安。公元7年,他隨同提比略到今波斯尼亞地區平亂 ,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實戰,由於表現英勇,被授予羅馬公民權。提比略甚至還許諾將來封他為騎士,這已經是 一個蠻族出身的軍官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了。然而,地位和財富都不能動搖阿米尼烏斯對本民族自由事業的熱 愛,但他卻很小心地不讓別人發現這一點。
羅馬帝國
當公元7年提比略離開日耳曼尼亞之後,屋大維皇帝委任自己的親信、他以前死對頭安東尼的孫子、 時年53歲的普布里烏斯·奎因克提里烏斯·瓦盧斯為日耳曼尼亞行省總督。此人曾經在北非和西亞指揮過多次 戰役,軍事經驗十分豐富。此時,日耳曼尼亞的局勢看起來已經基本平靜了,所以瓦盧斯放鬆了警惕,沒有像 幾位前任那樣恩威並施,而是仗著自己顯貴的身份和輝煌的功績,在當地作威作福,四處攤派苛捐雜稅,強搶 民女。有道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瓦盧斯的部下紛紛效仿他們的統帥,軍紀迅速敗壞,整個日耳曼尼亞行省民怨 鼎沸。但在羅馬強大的兵威之下,這些日耳曼人暫時還敢怒不敢言。在公元8年秋天回到日耳曼尼亞的阿米尼烏 斯看到這種情況,感到機不可失,就開始積極聯絡其它西日耳曼部落,准備發動羅馬人所謂的「叛亂」。
4過程
在公元9年春天,瓦盧斯率領他麾下五個軍團中最精銳的三個:第17、18、19軍團,從他設在利珀河口的卡 斯特拉·費特拉大營出發,越過萊茵河向東進軍。這是日耳曼尼亞行省總督的例常行動,目的是向剛剛被征服 的日耳曼人顯示帝國的軍威。作為輔助部隊,阿米尼烏斯也帶領切盧斯克族戰士們隨行。他們在5月份抵達維斯 河畔的夏季營地,沿途沒有遭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可能是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瓦盧斯不再繼續東進,觀兵易 北河,而留在這里避暑。8月氣溫轉涼後,他率領大軍拔營起寨,打算返回利珀河口過冬。此時,阿米尼烏斯已 經成為他手下的紅人了,常常在中軍大帳中出出進進,利用自己精通拉丁語的優勢,向軍官們匯報和解釋當地 情況。9月初,瓦盧斯軍順利地抵達了條頓堡丘陵地帶。

條頓堡丘陵位於今德國下薩克森州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交界處,介於奧斯納布呂克和比勒菲爾 德這兩座後來興建的大學城之間,是哈爾茨山西北方向的一條支脈。由此再往北,就是一馬平川的北德平原了 。它的地勢並不險峻,其最高點的海拔僅有468米,上面至今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現在被規劃為一個鳥類自然保護 區。當瓦盧斯正要走直線穿越這片丘陵,沿來時的道路向西南方挺進時,突然從右翼奔來一名阿米尼烏斯手下 的傳令兵,報告說本部受到敵軍的猛烈襲擊,情況萬分危急,請總督閣下趕緊派兵增援!瓦盧斯聞報大喜,此 次出兵一直未遇敵手,什麼戰利品都沒有撈到,使得天性逞強好勝的他一直鬱郁寡歡。現在敵人居然送上門來 ,他自然十分興奮。「哼,這些膽小的蠻族就會騷擾人家的輔助部隊,等我羅馬大軍一到,他們連眼睛都不敢 睜開!」說著,他就催動自己的全軍將士追了上去。

羅馬軍的布陣如下:最前面是三個重騎兵大隊,每隊大約300人;然後是6個輕步兵大隊,每隊大約 500人;然後是數十名軍號手和數百名弓箭手;再往後,就是三個列成方陣的重步兵軍團,每個軍團6000人;這 三個軍團的中央,騎在高頭大馬上的,便是威風凜凜的瓦盧斯總督本人,他的司令部參謀人員及衛隊簇擁在他 周圍,共約2000人;在兵團兩翼掩護的是一些日耳曼、色雷斯和非洲的輕騎兵,共約3000人;殿後的則是隨軍 家屬、後勤人員、醫生、廚師、奴隸等。全軍總人數超過三萬,戰斗人員數目約有25000人,相當於那時羅馬帝 國總兵力的十分之一。沿著條頓堡丘陵北麓林間大道前進沒多久,他們就不得不改變自己的陣形了,因為左方 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石灰岩山包,而右方則出現了一片廣闊的沼澤,它們之間相距只有幾百米。兩旁的灌木叢越 來越密,丘陵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窄,也越來越泥濘,因為天開始下雷雨了,而且雷越來越響,雨也越來越 大。響亮的雷聲、雨聲、風聲匯聚在一起,怎麼聽怎麼像是兩軍人馬在激烈地廝殺。一般說來,雷雨總不會持 續時間太久,但這次卻不然。幾個鍾頭過去了,敵人沒有能夠找到,阿米尼烏斯的部隊也不知道去哪裡了,而 羅馬將士們卻全都被淋成了落湯雞。受氣候影響,他們垂頭喪氣、膽戰心驚地走著,但決不會想到,全日耳曼 尼亞行省的反羅馬武裝力量,此時此刻正像獵人一樣,埋伏在他們身旁的那些灌木叢和丘陵後面,等著他們這 些獵物走進陷阱的最深處。

在敵國留學多年的阿米尼烏斯,早已琢磨透了雙方軍隊的優缺點。羅馬軍隊身著堅固的鎧甲,手拿沉 重的盾牌,列成緊密的方陣,所以需要較為寬闊的戰場,紀律嚴明,行動遲緩,守強攻弱。日耳曼軍隊沒有鎧 甲,盾牌又小又輕,在戰斗中不習慣排什麼陣形,所以也不需要寬闊的戰場,喜歡各自為戰,行動迅速,攻強 守弱。因此,對於日耳曼軍隊來說,圍攻羅馬軍堡壘是最為愚蠢的戰術,其次是和對方在廣闊的草地上野戰, 而最佳方案就是在地形狹窄的密林中伏擊他們。巨大的羅馬盾牌在此很容易被灌木卡住,長矛和弓箭在近距離 格鬥中派不上用場,沉重的鎧甲更使他們成了日耳曼標槍的活靶子。而公元9年9月9日,條頓堡森林上空的暴風 驟雨,更是幫了日耳曼軍隊的大忙。不幸的羅馬士兵們直到他們殺到眼皮底下,才發現敵人的存在,此時再拿 起武器並列陣,已經太晚了。從雨霧中沖出的無數日耳曼人像螞蟻攻擊長蛇那樣,先是把首尾相距達5000米的 羅馬大軍迅速分割成上百段,然後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吃掉。於是雙方在陰暗的沼澤森林展開決戰。在這里,軍事上的謀略、紀律、軍陣、全無用處,重鎧甲、大盾牌、長矛反成累贅,雙方士兵們更多的是空手白刃地單挑,全憑與生俱來的身體與心靈的力量,這方面羅馬人顯然不及日耳曼人,那些百戰餘生的羅馬老兵們紛紛倒下,有許多走投無路的羅馬將士逃入沼澤,被無情的泥潭 全部吞沒。在雙方持續血戰了兩天一夜之後,55歲的瓦盧斯總督看到大勢已去,於10日傍晚和部分高級軍官一 起用寶劍自殺身亡。但他們屬下的抵抗還沒有完全停止,剩餘的羅馬士兵依然相當頑強的戰斗,一幫老兵在一個小山丘上組成一個環行防線,打退了日爾曼人一次又一次的沖鋒,一直堅持到天黑。這些人挖的防禦工事和塹壕,到今天還依稀可見.直到11日中午,戰斗才終於以羅馬將士全軍覆沒的結 局告終,僅有寥寥數人得以僥幸從包圍圈中逃脫。自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會戰以來,羅馬軍團沒有被全殲過的光 榮記錄,連同他們自公元前53年的卡拉伊會戰(克拉蘇之死)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至此一並宣告結束。瓦盧斯 的首級在各個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後,被馬考曼族國王馬波德送回羅馬安葬。而他下屬的屍體則永遠 地留在了戰場上:兩萬多個頭顱被懸掛在條頓堡森林大道兩側的樹梢上,直到離戰場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發 現他們被剝得精光的屍體。這里是歐洲被研究得最徹底的古代戰場,直到1988年,一個英國考察隊還在此處挖 掘出過大量的武器、數百枚銀幣、以及一些羅馬軍人、戰馬、騾子的骨架。
5影響
此戰役後續及深遠影響: 時至今日,阿米尼烏斯依然被譽為日耳曼民族的解放者。馬丁·路德曾經滿懷敬意地說:「我從心底 愛這位赫爾曼。」在條頓堡森林深處,矗立著他高達53米、手舉利劍的青銅雕像。它自公元1838年開始建造, 直到1875年才竣工,前後共耗時37年。我們不應忘記,就在這期間,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於色當會戰中俘虜了 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並在巴黎加冕為德意志皇帝,由此開始了日耳曼地區新的輝煌。在納粹黨執政期間,阿 米尼烏斯更是被奉為最偉大的德意志民族英雄之一。的確,如果沒有他指揮的條頓堡森林戰役,歐洲乃至世界 的歷史必將被完全改寫:羅馬帝國也許會統一整個歐洲,民族大遷徙即使仍然會發生,其過程和結局也肯定將 和後來的截然不同了。無怪乎有些歷史學家詼諧地說:「老天爺在公元9年9月9日的這一場大雨,徹底改變了人 類歷史的進程。」條頓堡森林戰役是屋大維皇帝一生中最慘痛的失敗,在得知這不幸的消息後,他一連幾個月 不理發,不刮鬍須,不洗臉,整天一副如喪考妣的尊容。像個丟失了心愛玩具的孩子那樣,他反反復復地對著 空中喃喃自語:「瓦盧斯,瓦盧斯,你把我的軍團還給我!」這句話成為未來歐洲君主戰敗後的口頭禪。幸好 ,奧古斯都的失態只是暫時的,皇儲提比略很快帶了6個軍團去增援萊茵戰區。連同當年被瓦盧斯留在那裡的兩 個軍團,羅馬帝國總兵力的四分之一都聚集在此。提比略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常勝將軍,他的戰術細致而謹慎, 不急於求成,先鞏固住萊茵河兩岸,然後再逐步向前推進,積小勝為大勝。公元12年,他被召回羅馬,得到了 凱旋式和勝利勛章的榮譽。然而,日耳曼尼亞行省的大部分地區已經在事實上獨立。當地的新任總督是提比略 的侄子、日耳曼人的第一位征服者德魯蘇斯之子日耳曼尼庫斯,這個與對手阿米尼烏斯同齡的年輕將領要比他 的叔父大膽得多,他於公元14年從今荷蘭鹿特丹附近出發,經海上入維斯河,逆流而上,深入敵境,在次年夏 天以萬分沉痛的心情憑吊了條頓堡森林戰場,並掩埋了部分早已化為白骨的屍體。此後,他更加猛烈地向敵人 進攻,終於在公元17年5月26日於安格里瓦爾瓦戰役中為瓦盧斯報了仇:阿米尼烏斯隻身逃走,他懷孕的妻子圖 斯內爾達被俘虜,瓦盧斯所部三面羅馬軍團鷹旗中的兩面也被繳獲。不過,屋大維已經聽不到這勝利的消息了 ,這位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於公元14年8月19日在諾拉城與世長辭,提比略如願以償地成為奧古斯都的接班人。 在不知不覺中,他也開了個惡劣的先例:從此之後,萊茵河前線的將領頻繁地被士兵們擁立為皇帝,原因很簡 單:為了抵禦日耳曼人的入侵,那裡雲集著全帝國最精銳的軍團。

作為一位日耳曼專家,提比略深知在那裡作戰是多麼得不償失:當地濕冷的氣候不適合羅馬人定居, 也沒有什麼值得開發的自然資源,征服它卻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在安格里瓦爾瓦戰役後,日耳曼尼庫 斯被立即調往西亞,並在兩年後神秘地死在那裡。很多人說,提比略一直在嫉妒自己這位侄子兼養子的軍事才 華,並應該為他的死負責。不管怎樣,提比略即位後在日耳曼尼亞執行的新戰略相當成功。他敏銳地看到,羅 馬帝國真正的危險不在於西日耳曼部落的獨立,而在於它們的統一。 而且果然在幾百年後,羅馬因日耳曼的分支哥特人而衰弱分裂,以後的西羅馬更是哥特人所滅.

閱讀全文

與伊朗卡拉伊什麼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人去伊朗注意什麼 瀏覽:633
cs義大利房頂怎麼上去 瀏覽:720
螺旋型義大利面怎麼做煮 瀏覽:107
越南發生什麼大動作 瀏覽:501
越南人愛吃什麼零食 瀏覽:121
義大利的名表有哪些 瀏覽:590
在芽庄如何兌換越南盾 瀏覽:37
泰虎和印尼三紋虎區別在哪裡 瀏覽:525
伊朗商業怎麼樣 瀏覽:833
雞你太美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92
亮度印度的一情現在怎麼樣啊 瀏覽:788
中國去韓國簽證可以呆多久 瀏覽:846
越南人為什麼掙錢 瀏覽:573
義大利斜體怎麼學 瀏覽:132
越南步行街哪裡好玩 瀏覽:923
瓦良號怎麼到的中國 瀏覽:373
義大利有哪些習俗 瀏覽:236
印度女性怎麼過冬 瀏覽:867
義大利早餐吃什麼好吃 瀏覽:746
英國在美洲殺了多少人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