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阿富汗為什麼打起來了

伊朗阿富汗為什麼打起來了

發布時間:2022-07-21 01:58:53

『壹』 導致伊朗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俄國——伊朗戰爭指俄國同伊朗爭奪外高加索和裏海沿岸統治權的戰爭。戰爭是由於伊朗封建主企圖侵略19世紀初歸屬俄國的喬治亞和外高加索其他地區而引起的。

外高加索諸小王國和汗國因內訌造成在政治上軟弱無力,伊朗和土耳其在英法兩國的唆使下,企圖乘機兼並整個外高加索。外高加索人民在反對伊朗和土耳其封建軍事擴張的斗爭中,多次請求俄國給予援助,並不止一次地提出要歸屬俄國。1801年,東喬治亞自願歸屬俄國,明格列里亞公國、伊美列丁王國和古里亞公國也先後得到俄國的保護。

俄國——伊朗戰爭軍事行動的起因是,俄國拒絕接受伊朗於1804年5月23日提出的要求俄軍撤離外高加索的最後通牒。

1804年6月,集結在埃里溫地區的伊軍主力在王儲阿拔斯?米爾扎統率下,為奪取梯弗里斯展開了軍事行動。俄軍出動迎擊。6月22日,圖奇科夫部隊在古姆拉附近擊潰伊軍一部,7月2~3日,高加索俄軍總司令齊齊阿諾夫將軍統率的俄軍主力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圍牆附近戰勝了阿拔斯?米爾扎軍隊。1805年,卡拉巴赫、希爾凡和舍基等汗國,以及舒拉格利蘇丹國自願歸屬俄國。同年,俄軍對巴庫和臘什特進行了一次海上遠征,但未能取得戰果。1806年夏,俄軍擊退了入侵卡拉巴赫的2萬伊軍,佔領了努哈、傑爾賓特、巴庫和其他一些居民點。

英法兩國支持伊朗。1807年5月簽訂了伊朗法國同盟條約,隨後又簽訂了旨在反對俄國的英國伊朗條約。俄伊戰爭曾有過幾次較長時間的停息,並由於在此期間俄國同土耳其戰爭、同瑞典戰爭和進行衛國戰爭,而使俄伊戰爭對俄國不利。伊朗政府得知拿破崙進攻俄國後,於1812年8月初中斷與俄國政府的和平談判。阿拔斯?米爾扎的軍隊侵入塔雷什汗國,8月21日侵佔連科蘭要塞。1812年10月,為了打擊俄軍,阿拔斯?米爾扎的8萬軍隊集結在阿拉斯河的阿斯蘭社茲徒涉場附近。但是,科特利亞列夫斯基上校指揮的一支俄軍前出到伊軍後方,出其不意地擊潰了伊軍,並繼續擴大戰果,於1813年1月13日強佔了連科蘭。10月24日,伊朗被迫簽訂古利斯坦和約。根據和約,伊朗承認塔吉斯坦、北亞塞拜然和喬治亞歸屬俄國。在戰爭中,外高加索非正規軍事組織和外高加索居民積極援助了俄軍。

俄國伊朗戰爭伊朗政府並未放棄其對外高加索的侵略企圖。由於東方危機的產生,出現了對伊朗有利的國際形勢,沙赫企圖乘機採取報復行動。他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改編了部隊,英國人向它提供武器和派遣教官。土耳其蘇丹也支持沙赫,旨在分散俄國對巴爾幹事件的注意力。英國企圖將俄國逐出近東,因而支持伊朗與俄國交戰,並把1814年11月25日簽訂的旨在反對俄國和阿富汗的奴役性的德黑蘭條約強加給伊朗。按照英國的計劃,外高加索和中高加索應由俄國轉歸伊朗,並置於英國的勢力范圍之下。俄國政府力圖避免戰爭,當准備割讓出部分領土時,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但1826年夏,在以阿拔斯?米爾扎為首的沙赫宮廷中有狂熱思想的黷武集團的影響下,伊軍不經宣戰即侵入卡拉巴赫汗國和塔雷什汗國,其中部分伊軍推進到巴庫和庫巴,並指望當地居民舉行起義反對俄國。但是,當地居民沒有支持已投靠伊朗的封建主。俄軍總司令葉爾莫洛夫將軍遂能用不多的兵力抗擊敵人。東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的居民給俄軍以援助,他們組成了各為1.2萬人的騎兵民團和步兵民團,東喬治亞也派出了2000人的騎兵民團。1826年7月,伊軍包圍舒沙要塞,俄國衛戍部隊頑強堅守了48天,從而使俄軍馬達托夫將軍的部隊於9月15日在沙姆霍爾戰役中擊潰了伊軍。1827年10月13日,俄軍在已任俄軍總司令的帕斯科維奇將軍的統率下,迅猛地奪取了埃里溫要塞。1826~1827年間,俄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佔領了許多城市和要塞,如納希切萬、阿巴薩巴德、梅連德、大不里士、烏爾米亞和阿爾傑比利。沙赫政府開始求和。談判結果,雙方於2月22日在土庫曼查伊鎮簽訂土庫曼查伊和約,根據和約,埃里溫汗國和納希切萬汗國歸屬俄國。

俄國在俄伊戰爭中的勝利使外高加索人民和塔吉斯坦人民免遭伊朗侵略者的蹂躪和屠殺,使英法兩國的侵略企圖化為泡影,也使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塔吉斯坦各族人民得到了民族發展的機會。

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俄伊戰爭中,俄軍在數量上較之伊軍並不佔優勢,但伊軍戰斗素質不強,軍事組織不完善,以及技術裝備落後,所以盡管有英法兩國的援助,仍然戰敗。俄軍的勝利也是由於得到了外高加索人民的大力支援。在戰術方面,俄軍採用疏開戰斗隊形和縱隊與射手散開隊形協同行動的戰法具有很大意義。戰斗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還由於俄軍善於在山林地區使用炮兵和使用得到炮兵加強的獨立步騎兵部隊。俄軍經常以防守山隘和山道的要塞為依託。在俄伊戰爭中,俄國非正規騎兵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們主要部署在步兵兩翼和用來追擊潰逃之敵。俄軍在山區、山林地區和半沙漠地區展開戰斗行動所積累的經驗,在19世紀30~40年代的俄軍條令中有所反映。

『貳』 請問美國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目的已經最後的結局

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拿下伊朗。。只不過隨著仗打得不順,所以最初的目標顯然無法實現了。
打伊拉克和阿富汗,主要是形成對伊朗的包圍與封鎖。。你只要看一下伊朗的周邊地圖,很容易明白了。。。伊朗一共五個鄰國,一個出海口。
北面的土庫曼,是永久中立國。。西北的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前者不幹涉戰爭,也就變相的幫了美國,對伊朗軍隊來講,北部邊境便成了無法踏入的禁地。。而土耳其是北約成員,自然就不用多說了。
那麼剩下三個鄰國,分別就是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
美國在伊拉克駐軍,聯合土耳其,伊朗的西邊就整個切斷了。。。東邊拿下阿富汗之後,「基地組織」立刻進入了巴基斯坦。。。為進軍巴基斯坦創造了理由。。所以說,「基地組織」總是在幫助美國,美國需要哪裡,「基地組織」就出現在哪裡。。甚至美國出兵,在國會遇到阻力,「基地組織」都立刻出來幫忙,炸掉世貿雙塔,還揚言要炸五角大樓,瞬間驅散了美國國會的阻力。。。而且世貿雙塔被炸的前一個多星期,時任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才剛剛買下了世貿雙塔的所有權。。
順帶一提,本拉登原本是個傢具商人,由於冷戰時期,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為了牽制蘇聯,資助本拉登,創立了基地組織。。。所以基地組織,以反美為口號,本就匪夷所思。這完全是反自己的衣食父母啊。。但這個問題必然牽扯很多內幕,外人也沒什麼確鑿證據,所以本拉登一死,就註定是個懸案了。。
但後來的戰況,導致美軍的下一步棋走不下去了。為什麼?因為伊朗核問題。。這就導致,伊朗隨時都可能擁有核彈。。
為什麼一個之前從來沒有涉及原子能相關研究的國家,會突然出現核能力的萌芽?且至少可以讓美國相信,伊朗隨時可以擁有核彈?
因為伊朗是西氣東輸的源頭。。。掌握了伊朗,就等於掌握了整個東南沿海城市的油氣供應權。。。換言之,就是隨時可以"關水龍頭"。。。於是上海啊,廣州啊,汽車全都沒了油。。造船廠啊,造車廠啊。。。隨時都可能倒閉。。。
西氣東輸,就是伊朗的石油管道,經過巴基斯坦,進入新疆伊犁,再從新疆輸送到東南沿海城市。。。整個東南沿海的石油,也全都是這么來的。
某常任理事國,兼核大國,自然不能接受自己的石油命脈被美軍握著。所以核彈對於伊朗來說,只是一層窗戶紙。。。只要形勢需要,隨時可能捅破。
於是棋下到一半的美軍,便卡在了這里。。。成了死棋。
既然考試必然無法及格,能考50分,也比考0分強多了。。。所以美軍退而求其次,把目標換成了敘利亞。。。敘利亞有什麼重要的?這就把另一個常任理事國牽連進來了。。
俄羅斯擁有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這四大艦隊。。看起來實力依然不可小覷,但卻有一個死穴。。就是缺乏出海口。。出不了海,艦隊規模再大,豈不也是擺設?
敘利亞是俄羅斯進入地中海的唯一一個出海口。。。假如沒有敘利亞,俄羅斯的軍艦想去地中海,就得繞地球大半圈。。。。換言之,俄羅斯海軍,就等於被地中海「驅逐出境」了。。
所以敘利亞對美國,原本不重要,但對俄羅斯卻異常重要。。。至於手法嘛。。。也是老一套。。。只是這次美軍要打得不是基地組織了。。。而是伊斯蘭國。。。問題是,俄羅斯也順水推舟。。。「你要打伊斯蘭國是吧?我來幫你打」。。。。結果就真把伊斯蘭國打殘了。。。搞的美軍也是一臉尷尬。。

『叄』 阿富汗為什麼會打仗

這跟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他是亞洲的中部,就好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卡一樣,誰得到它,誰就可以控制亞洲。

『肆』 為什麼大家都要打阿富汗

確切地說,攻打阿富汗的國家主要是前蘇聯和美國。前蘇聯與美國發動的兩次阿富汗戰爭持續了近42年。直到今年8月,美國撤出了阿富汗,塔利班重新占據了喀布爾、控制了阿富汗。

那麼,為什麼前蘇聯和美國要發動攻打阿富汗的戰爭呢?除了有直接原因之外,還有其深層次原因。

直接原因:2001年9月11日,美國五角大樓、世貿大樓遭到本·拉登指使的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的撞擊。美國要求庇護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將其交出,遭到塔利班政權的拒絕。於是,美國決定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進行軍事打擊。

深層原因:中亞地區(通常是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五國)北可遏制俄羅斯,東可挾制中國,南可控制印巴,西可連接歐陸;若能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其勢力必將遍及整個歐亞大陸。阿富汗位於西亞、中亞和南亞的結合部,扼南北交通要沖,北接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巴基斯坦毗鄰,西部與伊朗交界。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中亞地區南部的重要屏障和橋梁。一旦美國掌控阿富汗,北上可以威懾俄羅斯、中國,西可鉗制伊朗,美國就可以通過進入阿富汗進而控制中亞。中亞裏海地區富含石油和天然氣,是中東以外的另一個相對集中的能源儲藏地。布希與其決策班子在制訂打擊阿富汗和反恐戰爭計劃的同時,也確定了美國要進駐中亞、爭奪中亞裏海石油主導權的計劃。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隨著美國軍事勢力的介入,美國在經濟方面的發言權會大大增加。

『伍』 阿富汗戰爭的 起因是什麼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志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2014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

(5)伊朗阿富汗為什麼打起來了擴展閱讀

戰爭影響

周邊國家

由於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指稱有基地組織成員越過邊境逃往巴基斯坦,一度引起鄰近國家的緊張。另外,位於阿富汗北部的前蘇聯中亞國家由於為美軍提供協助,一度惹來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例如黎巴嫩及蘇丹等的敵視。

美國

由於阿富汗政府本身的問題,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諸東流,不僅未能把阿社會引向正軌,而且在恐怖勢力面前節節敗退,控制的國土不斷縮小,總統被戲稱為喀布爾市長。相反,塔利班勢力則從最初的打擊中恢復,控制了大部分國土,並轉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富汗戰爭

『陸』 伊朗駐阿富汗大使館也被炸了是怎麼回事

地處中亞的阿富汗一直處於戰火紛飛之中,美軍打著「反恐」的幌子在該國境內發動戰爭。可如今來看,阿富汗國內形勢卻越來越嚴峻。隨著美國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組織達成協議,美國撤軍消息甚囂塵上之際,阿富汗局勢變得更加惡劣,現已幾近失控,各種流血沖突及襲擊事件頻頻發生,剛又傳出此類消息。11月22日,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援引1TVNews電視台報道,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遭到火箭彈襲擊,死亡人數升至50人。早前有報道稱,這次襲擊導致8人死亡、31人受傷。

正值當前美國國內因疫情持續爆發、種族歧視運動高漲等危機凸顯的這一關鍵時刻,再加上美國撤軍消息頻傳,致使美軍對阿富汗局勢管控力似有下降,襲擊事件不斷發生。稍早之前,據阿富汗坎大哈省公共衛生部門負責人阿什拉夫·納迪里在媒體面前證實,於此前一天晚間,在本省邁萬德地區警察局附近一個汽車站,趁人流最為密集之際,有武裝分子策動了一場汽車爆炸事件,當時人群中立即血肉橫飛,慘不忍睹,共計造成14人遇難,近50人受傷。

在如今極為混亂的阿富汗戰局之中,襲擊事件的發生幾乎如同家常便飯一般尋常,其中尤以塔利班武裝組織策動的襲擊行動最多。盡管自今年2月底,美國政府與塔利班組織達成停火協議之後,並沒有能因此而讓阿富汗實現停火。如就在最近阿富汗內政部公布了一組數據,其中清晰地羅列出就在過去的6個月當中,僅由塔利班武裝發起的襲擊行動就超過了1300次,導致1210喪生,2500多人受傷。此次火箭彈襲擊再度發生,喀布爾市內一片腥風血雨,連伊朗使館也遭殃。看來,無論美軍是留是撤,阿富汗國內形勢要更加嚴峻了。

『柒』 為什麼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常發生戰爭

這是地緣政治導致的最後結果。
1、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戰略位置無需贅言。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誰掌握了這道海峽誰就管控了俄羅斯在黑海的出海口,黑海艦隊淪為廢鐵一堆;
2、阿富汗雖然土地貧瘠,但是長期以來的宗教沖突不斷,阿富汗是高原地區,地緣上雄視巴基斯坦。並且長期以來的戰爭當地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3、伊朗則是老牌的反美鬥士,石油資源世界排名靠前。而且與伊拉克一直存有矛盾。
總結,這一地區長期就是陷入分裂狀態,並同為伊斯蘭國家,與他國的沖突往往是意識形態的差異,深層的則是追逐資源搶占戰略高地。表現在形式上就是常常為其他大國所利用,作為在當地制衡另一方勢力的棋子。這不是單單的地理原因就能解釋的。

『捌』 為什麼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經常發生戰爭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從中作梗,利用這些國家內部的矛盾,對上述地區進行各種形式的分化。滿足自己的需要

閱讀全文

與伊朗阿富汗為什麼打起來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人去伊朗注意什麼 瀏覽:633
cs義大利房頂怎麼上去 瀏覽:718
螺旋型義大利面怎麼做煮 瀏覽:105
越南發生什麼大動作 瀏覽:501
越南人愛吃什麼零食 瀏覽:121
義大利的名表有哪些 瀏覽:590
在芽庄如何兌換越南盾 瀏覽:37
泰虎和印尼三紋虎區別在哪裡 瀏覽:525
伊朗商業怎麼樣 瀏覽:833
雞你太美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92
亮度印度的一情現在怎麼樣啊 瀏覽:788
中國去韓國簽證可以呆多久 瀏覽:846
越南人為什麼掙錢 瀏覽:573
義大利斜體怎麼學 瀏覽:132
越南步行街哪裡好玩 瀏覽:923
瓦良號怎麼到的中國 瀏覽:373
義大利有哪些習俗 瀏覽:236
印度女性怎麼過冬 瀏覽:867
義大利早餐吃什麼好吃 瀏覽:746
英國在美洲殺了多少人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