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一直與以色列關系勢如水火,為何其境內的猶太人卻能做到相安無事
雖然以色列是猶太人創建的國家,但是猶太人是猶太人,以色列是以色列,猶太人在伊朗,他就是伊朗人,和以色列沒有任何的關系,而且伊朗尊重自己境內的猶太人的宗教信仰,所以和自己境內的猶太人也就沒有什麼矛盾。
現在伊朗與以色列關系勢如水火,雖然以色列是猶太人建立的國家,但是伊朗國內的猶太人和以色列並沒有任何關系,他們在波斯高原生活了上千年,和伊朗的波斯人一樣都是伊朗的居民,伊朗這點還是分的清的,所以並不會因為和以色列的關系而改變對自己國內猶太人的態度。
② 伊朗門事件是怎麼回事簡潔一點
伊朗門事件:由以色列牽線搭橋的武器人質和麥克法蘭出訪德黑蘭的秘聞一經之於眾,舉世嘩然,里根在美國國內受到廣泛指責,他遇到自己的「水門事件」。1985年6月,美國環球航空公司飛機上的人質從大馬士革回到美國,這件事使美國意識到,實際上是伊朗在背後牽線的結果。由此,美政府就想到要了解伊朗的宗教領袖,能否對黎巴嫩施加影響,促使在黎被扣押的美國人質恢復自由。通過中間人進行試探,伊朗暗示,期望得到前國王巴列維在美購買的一批戰斗機的零部件,以便恢復使用這些早以擱置的飛機。因美國同伊朗中斷關系6年,正當白宮苦於無從下手時,以色列外交部辦公廳主任戴維在總理佩雷斯同意下,向美政府提議,利用一個在伊朗長期活動的軍火商考柏,寧格蒂在該國的廣泛聯系,來為華盛頓服務。這個建議得到當時還在擔任總統安全顧問的麥克法蘭的同意之後,經里根總統批准,開始悄悄執行了。麥克法蘭及其助手與伊朗代表進行了極為隱密的會談,會談中由以色列擔保,本著一飛機軍用物資交換一名人質的原則,分別於1985年9月,1986年7月和11月釋放了三名人質。
1986年5月,麥秘訪伊朗,伊官員不僅同麥進行接觸,而且美國提出一系列條件,美國只答應第一條即提供巴列維國王購買並以付款的飛機和坦克配件及其他武器。伊朗要求為得到滿足,於是伊朗議長拉夫桑賈尼於11月4日突然公開了麥訪問伊朗的秘聞。以武器換人質的秘密交易,涉及到美國對恐怖活動和兩伊戰爭的態度。美過去採用絕不向恐怖分子屈服,也不用他們談判的政策,因此,以武器換人質立即引起國內外巨大的震驚。
③ 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為何對以色列深仇大恨
首先,伊朗境內有很多阿拉伯人,所以說雖然伊朗也同情阿拉伯人。
其次,以色列佔領了伊斯蘭教聖城耶路撒冷,對於異教徒佔領聖城的行為,伊朗自然是要仇視以色列。
還有,在核問題上,以色列自己擁有核武器,但是千方百計阻撓伊朗擁有核武器。
最後,以色列為了防止伊斯蘭世界做大,同時也緊隨美國,自1979年伊朗變天以來一直給與伊朗強烈制裁。
④ 伊朗原本是個開放的國家,為何近些年處處在限制
這都是和當時當政的人有關。在巴列維王朝時期禁止佩戴頭巾,如果碰到你佩戴那麼會直接把你的頭巾撕去。而在共和國時期,伊朗又認為必須完全的遵守宗教的制度,所以很多地方都會限制,特別是對女性限制更甚。
伊朗近些年一直在處處限制還是和他們全國都尊崇宗教有關,有人說伊朗本來會進入發達國家,但是現在卻成了國家的退步。或許伊朗當局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徹底的服從與他們,用宗教的思想讓伊朗的人們不會也不敢興起別的念頭。
⑤ 伊朗的國情問題
這項規定的對象是全體在伊朗的女性,也就是不論是否是伊朗人,在公共場合必須佩帶頭巾。
有兩點需要注意:一、公共場合,也就是在外出非私人場合,如公司、學校、集會、購物等,都需要佩帶頭巾;但是,在私人場合,如家裡、宿舍、親友家中等,則沒有強制規定,沒有外人或陌生人在場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女性會一直戴著頭巾,在家中的衣著也是很隨意的,跟西方沒啥區別。二、佩帶頭巾有多種方法,但沒有一種佩帶方法強制遮住臉部,現實中也沒有伊朗女性會這么做(其實伊朗婦女對護膚、化妝等很在意,展示還來不及),頭巾的種類也不少,只要保證不露出大部分的頭發,帶法可以隨意一些(近來也有保守派對此提出異議的)。
所以,外國女性高級官員訪問的話,還是要「入鄉隨俗」帶頭巾的(對於訪問者來說,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也是一種國際交往中的禮貌),但不似對伊朗女性般要求嚴格。
伊朗女性在很多公眾場合被拒之門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活動的主體是男性,也即是說,女性被拒之門外的活動都是男子比賽,男足、男籃等等,婦女是無法到場觀看的,理發店等等也是男女分開的。但反過來也是一樣的,活動的主體如果是女性的話,男性也是被禁止入內的,如女排比賽等。此外也有比較開放的場合,如電影是男女都可以同場觀看的。
主要還是宗教規定的限制,當然也有不少地方容易遭人非議,不過作為伊朗人來說,已經習慣成自然了吧。
⑥ 伊朗制裁的內容是什麼
新的制裁方案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力度,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坦克、戰斗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決議還要求,加強在港口和公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擴大資產凍結和限制旅行的人員和實體名單,在新的制裁決議中,有41家公司被添加到這一名單上,伊朗伊斯法罕核技術中心的負責人也成為限制旅行的對象。同時,新的制裁決議還要求禁止各國與伊朗進行與核活動有關的金融交易;建立負責監督制裁執行情況的專家組等等。
⑦ 伊朗被制裁是怎麼回事
美國因為伊朗核問題制裁伊朗。
伊朗核問題於2006年被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由於伊朗拒絕停止其鈾濃縮活動,安理會在2006年至2010年間先後通過了4份制裁決議,不斷加大針對伊朗核計劃的制裁力度。
美國於1980年與伊朗斷交後一直對伊實施經濟制裁。1995年,美國以伊朗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及致力於發展核武器為由宣布對伊朗實施貿易禁運。
但是,伊朗被美國制裁,影響到了中國。因為美國主導的全面制裁空前嚴厲,更由於伊朗官方為應對外匯短缺的嚴峻形勢,於2018年6月下旬出台覆蓋10大類、1339種商品的禁止進口清單,理由是在列商品「非必需且有國內競爭者」。
這些產品大到機器設備,中到紡織輕工,小到瓜子零食,幾乎無所不包。位於霍爾木茲海峽沿岸的伊朗主要港口阿巴斯港滯留約14萬噸貨物等待清關,其中的大多數在上述清單之列,只有被伊朗工業部門認定為「必需且不妨礙國內競爭者」後,才可被海關放行,這影響到數以千計的中國中小企業。
(7)為什麼伊朗對未成年人是零容忍擴展閱讀:
一、美國制裁伊朗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作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在中國最大合作代理,融商物流伊朗辦事處負責人郭雍表示,現在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大型跨國船運企業由於需要平衡全球市場這個大盤子,不可能因伊朗一家而丟掉西方市場。但它們留下的市場空白總需要被填補,這對融商物流一類民企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郭雍說:「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我們現在撤了,而不久之後伊朗局勢真的好轉了,屆時大型國企和跨國公司因其體量和運營管理經驗,依舊會是伊朗市場的座上賓,我們民企只能再度白手起家。與其這樣,倒不如選擇堅守,至少這意味著局勢再度好轉後的先發優勢。」
二、美國制裁伊朗包括:
1、對伊朗多家國有和私營銀行實施制裁,凍結這些銀行在美國的賬戶和其他金融資產,禁止美國企業和個人同這些銀行進行商務往來;
2、任何為伊朗提供汽油或者幫助伊朗煉油和發展煉油能力的企業或個人將受到制裁,與伊朗革命衛隊或某些伊朗銀行有往來的外國銀行也將受到制裁;
3、對在伊朗石油或天然氣部門工作的任何個人或實體實施制裁;
4、對參與伊朗鈾礦開采、向伊朗出售油輪或向伊朗國家油輪公司提供保險服務的任何個人或實體實施制裁;
廢止伊朗在美國境內的資金流轉許可,禁止美國金融機構處理同伊朗有關的資金流轉業務
⑧ 伊朗40年首次容許女性進場看球,伊朗對女性還有哪些奇葩的規定
伊朗除了不讓女性到球場觀看比賽,還有很多對女性的奇葩規定,伊朗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的低,她們永遠必須對男性惟命是從,不能外出,只能待在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收了伊斯蘭教的影響,先知穆罕默德他認為男女壓根不是平等的,男人有保護女人的能力。
女性的地位有多麼的低,就算她們被侵犯了,也是不允許提起訴訟的,如果想要提起訴訟,除非她有四個證人。可以證明她所說的,但是這個規定根本不可能成立,因為發生這樣的事情,根本不會存在那麼多的證人。養寵物是一件多麼有愛的事情,但是在伊朗,規定女性是不允許養寵物的。在伊朗,女性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地位,其實像這樣的奇葩規定,還有很多!
⑨ 未成年人保護法為什麼變成保護未成年人犯罪法
我國現行的法律中,沒有保護未成年人犯罪法,只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個法律的頒布日期不同,意義也各不相同。
其中,《未成年人保護法》於1991年9月4日公布,於2013年1月1日第二次修訂後施行。 其意義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其意義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⑩ 伊朗為什麼不怕美國
美國在全球攪局搞事結下了不少梁子,其中就包括伊朗。伊朗這個國家不大但卻堅決反美,美國也奈何不了他。其實伊朗和美國本來毫無利害關系,但1979年伊朗爆發了一次大革命,趕走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美伊關系慢慢惡化,發展至今成為勢不兩立的冤家。
弱小的伊朗為何敢抗衡強大的美國,地形是重要的原因。伊朗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上,四面群山環繞,臨近海洋,從地圖上看去就像一座天然的軍事堡壘,易守難攻。他對外擴張很吃力,但別人也不會輕松地征服他。亞洲大陸上有一條巨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這條山系在伊朗邊疆上分叉成兩個山脈,一個是厄爾布爾士山脈,一個是扎格羅斯山脈。這兩個山脈又有許多小山系,層層疊疊像幾道鎖鏈一樣圍住了伊朗。舉個例子,有點類似於我們國家的巴蜀地區,不同的是巴蜀中間是盆地,而伊朗是高原。這樣的地形,用再先進的武器攻擊也會很吃力吧。想想美國當年是怎麼在38線以北敗的,山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人決不允許自己再一次地深陷入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泥潭。伊朗革命衛隊等武裝力量總人數在50萬左右,依託有利地形打游擊戰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就是美伊的基本關系現狀,若要說伊朗怕不怕美國,怕是肯定的。但是伊朗在與美對立交往中,還是表現得有理有據,有時針鋒相對很有骨氣的。因為事情並沒有到發生戰爭的地步,所以伊朗自己心裡清楚。從伊朗同意棄核來看,伊朗就是沒有辦法識時務,怕美國與西方長期制裁下去,雙方關系進一步激化,對伊朗沒有好處去核是明智選擇。如果要說美國敢不敢軍事打擊解決伊朗問題,哪是要經過美自己政治經濟盤算。真的要用武力打進去,這個問題不大的。看看美國怎麼進行伊拉克戰爭就清楚了,只有一個月就拿下了伊拉克。美英聯軍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4月10美英聯軍就佔領了巴格達,8個月後抓獲薩達姆。如果攻打伊朗戰爭時間再多一點而已,什麼伊朗導彈反擊,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都不是大問題。
問題是美國已經發動了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戰爭,美自己消耗很大。據說美在阿富汗戰爭花費7650億美元,在伊拉克戰爭花費8200億美元。而根據一些學者分析,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耗費遠遠不止這個數字,二場戰爭耗費都在萬億美元以上。美國雖然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每一發導彈花的都是美元。伊拉克,阿富汗形勢至今還沒有穩定,最近美又在向阿富汗重新增兵。而美國經濟已經不能承受了,現在美國債已經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所以奧巴馬時擔任總統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從這二個國家撤兵。
簡而言之,就是美國將伊朗打下了,也還是目前伊拉克,阿富汗的狀況。可以肯定的是,能夠得到的可能還是失去的多。美國如今自己的石油產量,自己用不完而且出口。伊朗人也是非常聰明的,應該清楚的盤算到美國的心裡想法和實力。所以伊朗經常公開軍演示強,看上去美國好像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