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什麼物質資源匱乏
除了石油類的不缺,別的都缺!不要覺的缺就好做生意,伊朗是個特別,就算你在那邊做生意賺了不少,因為制裁錢是匯不到中國的!昆侖銀行也不是說匯就匯的!
② 美伊戰爭在即,現在伊朗最缺的是什麼武器
伊朗目前和美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不好,雙方在中東地區劍拔弩張,隨時准備幹上一架。但是對於伊朗來說,想要抵抗美國的侵略,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伊朗目前還缺乏現代化的戰斗機,這一點對於雙方有可能發生的戰爭是非常不利的。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空軍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已經被貫徹的淋漓盡致了。其次就是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幾乎是靠空襲摧毀了整個伊拉克軍隊的防線。最後就是伊朗的戰斗機已經非常的老舊了,需要進行及時的替換。
最後就是伊朗的戰斗機已經非常的老舊了,需要進行及時的替換。伊朗目前裝備的F-14和米格29雖然都是不錯的三代機,但是這兩型戰斗機在伊朗手裡時間已經非常長了,年久失修。同時也結進服役的極限。所以對於伊朗軍隊來說,補充先進戰斗機才是最好的加強戰鬥力的方式。
③ 伊朗油氣資源豐富,沒有能源短缺之憂,為什麼還這么熱忠於發展核技術
核技術是世界大國的象徵,居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就是對於我國也是這樣!鄧小平說過:「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當今的世界,一個國家想要迅速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發展以核武器和核電站為代表的核技術無疑是條捷徑。對於伊朗來說,他自認為是阿拉伯世界的代表,反西方的先鋒,沒有大國地位象徵的核技術那怎麼行。所以伊朗熱衷發展核技術。
④ 為什麼伊朗搞個核武器這么久。缺少什麼。
我認為伊朗的核武 已經不是缺不缺的問題了 而是敢不敢的問題 伊朗的高官不是前一段時間對外公布伊朗有能力造出核武器么 主要缺的還是投送設備吧 比如洲際導彈 戰略轟炸機之類的 這關鍵看伊朗的領導人想用核武打一張什麼牌了 畢竟.伊朗核武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⑤ 伊朗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農業在伊朗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受到經濟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響,包括政府所設立的基金已耗盡。估計服務行業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來自政府日常開支,包括軍事、薪金以及社會服務。
市區化對於服務業帶來了刺激。重要服務行業為公共服務,包括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及旅遊業。伊朗科學的收益達9億美元(2005年),但過去15年未有顯著的增長。2000年代早期伊朗將研發的國民生產總值調至0.4%,落後於已發展國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將會占國民生經總值0.87%以及將會達到2.5%。
交通及通訊的GDP總值預計在2013年提升至460億美元,佔全國6.8%。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在1996年建議伊朗在交通及通訊僱用340萬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勞動人口。
伊朗擁有數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遺產豐富。伊斯蘭革命前,每年到伊旅遊都有數百萬人。兩伊戰爭後,旅遊業遭到極大破壞。1979~1994年,到伊旅遊人數年均不足10萬。從1991年起,政府開始致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逐漸復甦,2011年遊客人數達300萬,旅遊收入20億美元。伊全國有各類旅遊組織、旅行社約3000個。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亞茲德、克爾曼、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遊地區。1980年代受兩伊戰爭的影響,旅遊業蕭條,但近年有復甦跡象。2004年約1,659,000人前往伊朗觀光,多數來自亞洲國家,主要包括中亞,另外有少數遊客來自歐洲聯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訪的旅遊壞點是伊斯法汗、馬什哈德及設拉子。有來自德國、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前往伊朗的古跡進行考古。伊朗在旅遊業收益拉68位。主要因為自然環境及史跡被評為十大最值得旅遊的地方約1.8%在職人士是從事旅遊業,在未來五年將會以10%增長。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為油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及魚子醬等,主要進口產品有糧油食品、葯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牲畜、化工原料、飲料及煙草等。2012年,伊進出口總額約178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117億美元、同比下降21%,進口額670億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響,2011年底以來,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⑥ 遍地美女一夫多妻制的伊朗,石油儲量豐富,為何經濟卻落後貧窮
1、社會的倒退。
事實上,伊朗最發達的時代是巴列維時代,當時伊朗曾是世界第九大經濟體,非常繁榮。當時,伊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甚至高於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國家。當時伊朗社會非常開放,在美國的支持下,經濟發展迅速。
結果,生活變得更加困難,伊朗陷入封鎖和軍事介入的惡性循環。因此,很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經濟發展上,也不可能從石油資源中造福於人民。所以它很窮。
⑦ 伊朗的自然資源
伊朗是OPEC第二大原油生產成員國,伊朗具有900億桶探明的原油儲量,佔世界9%的原油儲藏量,15%的天然氣儲量。 在所有石油出口國中,巨型工程悄然出現。據國際媒體報道,在伊朗、中東、俄羅斯、委內瑞拉和其他一些國家,目前數十億美元的工程項目日益增多。 就伊朗而言,為世人所熟知的是其巨大的油氣儲量,同時還有其油氣在世界總儲量中所佔比重與其產量佔世界市場份額之間的強烈反差。據估計,2001年初,伊朗可開採的石油儲量達1000億桶,同期其天然氣儲量達26.6萬億立方米。伊朗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左右,但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還不到5%。伊朗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國,但與世界其他天然氣生產國相比,伊朗的天然氣產量相對於其儲量卻是最少的。我們也可以從各國天然氣年開采量占其已探明儲量的百分比來看這個問題,北美為10.5%、西歐3.9%、前蘇聯1.2%, 而伊朗僅為0.2%。 伊朗新聞報2002年8月26日還登載消息,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ZANGANEH為伊朗油氣產業的落後現狀感到遺憾:「伊朗雖然擁有世界總儲量18%的天然氣,而目前其天然氣出口業績竟然為零」。 事情似乎有了轉機,伊朗政府已經開始嚴肅對待其油氣產業的發展。伊朗新聞報引用石油部長的話說,1997-2001年間,為發展其天然氣產業,伊朗已在此領域與國內外公司簽訂了15個「回購合同」(BUY-BACK DEAL)。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開放其油氣部門。雖然美國對在伊朗投資的非美國公司實行間接制裁,但由於利益誘人,外國公司已經在伊朗承接了一些油氣工程項目,還有一些項目正在洽談中。 目前,伊朗主要致力於開發波斯灣上的南帕爾斯特大型氣田,該氣田為伊朗與卡達共有。2000年11月21日,伊朗新聞報報道,伊朗已與挪威斯達托爾公司(STATOIL)簽定南帕爾斯氣田第6、7和8期開發合同。合同金額達3.3億美元,工期長達46個月。 像其他回購合同類似,這三期氣田的部分產品將用於償付挪威斯達托爾公司的全部資本投入。 回購合同(BUY-BACK DEAL)項下的項目,由國外石油公司提供資金、進行項目開發、工程實施、並在工期結束後將項目運營權移交給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外國公司投入的成本、銀行費用和協定的回報皆以相關工程產品償付。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伊朗開放其油氣部門以來,每一個項目合同完成時,人們和媒體都對此類合同的實施對伊朗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存在不同的看法,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伊朗波斯文報紙「HAMSHAHRI」2002年11月30日刊載文章指出,對於回購合同,在伊朗各界存在三種不同的態度和意見。有人認為:由於現行伊朗憲法的某些限制條款的存在,目前回購合同是伊朗石油產業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最佳形式;第二種意見是基於伊朗不需要國外投資、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應充分發揮伊朗國內潛力的立場,認為此類合同違背伊朗國家利益,並會在將來給伊朗經濟帶來麻煩;也有人認為應該通過修改憲法的某些條款,同時允許以「產品分享」(PRODUCTION SHARING)的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產品分享」是目前國際工程合作普遍採用的模式)。他們認為由於回購合同的年限一般較短,通常為5至7年,對國外公司來說缺乏足夠的利益激勵,很難使他們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來實施工程,而這點對工程管理質量、資源保護、伊朗人才培訓和培養、成熟技術的引進都將有負面影響。 無論人們對以「回購」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的看法如何,這些合作的實施被看作是對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的一種成功突破,並被認為是伊朗在國際舞台政治意義上的勝利。
⑧ 缺鋅為什麼叫伊朗鄉村病
上個世紀,在伊朗一些落後山區,青少年經常發生一種疾病。主要症狀是食慾極差,有的還有異食癖。這些患病青少年生長發育緩慢,多動、有些青年人十七、八歲時,個子只長到一米高。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當地醫生苦思不得其解。後來,有一位英國醫生來到這個地區,他重點研究當地人的飲食,經過幾年艱苦的研究,終於找到了原因,當地水土中嚴重缺乏鋅元素。缺鋅的青少年,就會出現食慾差、生長發育緩慢、多動症及異食癖。
後來,通過在食物中加入鋅元素,這些青少年的病症很快就好轉了,有的青少年補鋅半年,就增長了十公分。
⑨ 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為何老百姓仍窮困潦倒
伊朗是石油大國,人口8000多萬,想靠石油養活老百姓確實困難。加上伊朗受到美國制裁,本身的軍事開支特別大,還有他們工業不發達,石油利潤不大等原因,導致老百姓窮困潦倒。伊朗作為石油大國,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實際上,這些收益就像一塊大的蛋糕,卻被分成了好幾大塊和無數小塊,改善民生的佔比微乎其微。
3、伊朗工業不發達,石油沒發深加工,其利潤特別低。
利潤低 就算銷量大,也無濟於事。伊朗這個國家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無法對開采出來的原油進行大規模深加工,缺乏能力將原油變成附加值更高的石油產品行銷世界,所以他們只能銷售原油等一系列附加值較低的產品,這樣獲得的利潤就相對而言小了很多。
所以伊朗石油收入不少,真正用在老百姓方面的卻比較有限。
⑩ 大規模挖礦導致伊朗停電,伊朗都有哪些豐富礦物質
過去幾個月顯卡的短缺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加密貨幣導致的,礦工們瘋狂地搶購大量顯卡,使得因新冠疫情而出現的供應問題更加嚴重。這種貪婪不是沒有代價的,伊朗發現有十多個大型加密礦場,所需要的電力足夠影響供電,甚至導致了這個中東國家出現停電。自1月中旬以來,不時的停電一直困擾著伊朗,對當地的人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新冠病毒疫情、美國制裁等問題讓伊朗全國面臨巨大壓力,人們認為停電大概是這些原因造成的。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有政府官員指責是加密貨幣礦場製造了這些問題,但政府對加密貨幣礦場的寬松態度可能才是致使問題出現的首要原因。
當然,建設加密貨幣礦場並不是普通人可以做的事情,需要得到政府的許可,但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2020年伊朗至少拆除了1100個非法的加密貨幣礦場,還獎勵任何可以提供這方面信息的人。不過加密貨幣礦場的礦工們堅決否認是他們造成的問題,但很可能最終仍然要承擔部分責任,例如關閉部分加密貨幣礦場。停電會對社會的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頻繁發生停電事故,會讓伊朗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據一些專家稱,伊朗是世界上第三大比特幣生產國。其中有人認為,伊朗正在使用比特幣代替美元,以此來規避美國實施的經濟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