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沙特和伊朗的沖突
西媒稱,認為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問題主要是宗教分歧的觀點在與中東和伊斯蘭問題有關的討論中占很大比重。從這個角度來看,教派身份的確很重要,特別是在被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利用的情況下。
從上世紀50年代阿拉伯國家的獨立進程開始,納賽爾領導的埃及就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先鋒,推動了一些民族主義共和國的涌現,這些國家很快就投入到蘇聯的懷抱。在這一背景下形成了「阿拉伯冷戰」的局面,與埃及有關的國家和沙特的盟友形成對抗,將葉門一分為二的那場沖突就是這種局面的最高表現形式。
為了對付納賽爾民族主義,與美國結盟的沙烏地阿拉伯玩起了伊斯蘭牌,對該地區人民只提穆斯林而不提阿拉伯人。1973年對西方國家實行的石油禁運使利雅得積聚了大量資金,用於沙特版本伊斯蘭教(瓦哈比教派)的擴張,導致了泛阿拉伯主義的不幸垮台。沙特的錢還用在了與阿富汗的蘇聯軍隊對抗的「聖戰」活動。這場將全世界「聖戰者」集合起來的「解放戰爭」促成了「基地」組織的誕生。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從一開始就遭遇打擊:1980年薩達姆領導下的伊拉克在華盛頓和利雅得的支持下,對伊朗發動了一場持續8年的戰爭,對兩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伊拉克及其領導人在美國和沙特眼中從盟友變成了敵人。騷擾和掏空伊拉克的政策也開始實行。這一政策在反恐戰爭的幌子下,在2003年達到巔峰。布希政府指責薩達姆與「基地」組織勾結,是「9·11」恐怖襲擊的罪魁禍首。
在「阿拉伯之春」爆發之後,在本·拉丹被擊斃之後,「基地」組織號召不要與那些決定參與民主游戲的伊斯蘭運動為敵,其中就包括在突尼西亞和埃及贏得大選的穆斯林兄弟會。「基地」組織的這項決定遭到另一個很快在敘利亞發展壯大的組織的反對,即「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2015年1月薩勒曼就任沙特國王,他和他的新內閣認為,應該重新關注曾被認為是首要威脅的伊朗。
沙特和伊朗斷交,兩國的沖突進入新階段,分析人士又開始強調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宗教沖突。雖然看似復雜,但這場沖突可以拋開宗教或神學的角度來解釋:它是地區力量關系平衡的一部分,地區和全球因素都摻雜在內。這是意義重大的新篇章,對敘利亞和葉門的和平進程將產生直接影響。
『貳』 都是石油大國的沙特和伊朗,為何經濟上差那麼多
伊朗更像是中東地區的強國、大國,而沙特的強大隻不過是一種表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沙特的綜合實力可能強於伊朗,因為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一個典型的石油富國。很多方面都需要財富來改善。資料顯示,沙特已探明石油儲量約2689億桶,居世界第二位。與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也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日產量為1100萬桶。相比之下,伊朗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居世界第四位,具體數量與沙烏地阿拉伯相去甚遠。由於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性很大,兩國經濟的好壞直接取決於石油工業的“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沙特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838億美元,伊朗國內生產總值為4395億美元。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規模高於伊朗。此外,沙烏地阿拉伯還利用從石油中賺來的錢來補充軍事力量,並擁有世界一流的裝備。
『叄』 沙特和伊朗關系
沙特和伊朗關系不好,說緊張也可以。沙特與美國交好,伊朗與美國交惡,所以沙特和伊朗好不了了。
『肆』 反伊朗之盟即將崩潰,沙特態度為何180彎轉變
因為沙特本身實力弱打不過伊朗,但是美國現在又不幫它壓制伊朗。美國現在對伊朗也是保持謹慎態度,作為小弟的沙特更是得小心的,所以必須得弄清楚伊朗的態度。
有白宮官員在采訪中表示,現任美國政府沒有為伊朗的武裝入侵做好准備。此外,知情人士還透露,當沙特油田遭到胡塞武裝的襲擊時,特朗普就警告不要隨意的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戈登不擔心伊朗的行動正在變得非常激進,而美國則表現得猶豫不決。於是「反伊拉克陣營」就此崩潰,沙烏地阿拉伯不得不考慮改善伊朗和自己的關系。
『伍』 伊朗和沙特一直不和,兩國到底什麼仇
其實沙特和伊朗一直關系不好,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產生了一個沖突,但是他們兩個國家的宗教信仰主要都是伊斯蘭教,所以矛盾的沖突主要是同一個教派裡面內部不同要信仰的沖突,所以導致了兩個國家全方位的對抗,而且沙特也聯合多個阿拉伯國家是一起對抗伊朗的。只要伊朗支持什麼,沙特肯定會站在伊朗的對立面,伊朗被美國進行經濟制裁,沙特就會落井下石多踩一腳。
所以很多事情的仇恨,再加上宗教民族信仰的沖突,讓這個對抗上升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因為伊朗的質疑實質是威脅的沙特王室的權力,所以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沙特只能一直和伊朗反著來,所以最後兩個國家對彼此都十分厭惡。
『陸』 沙特和伊朗同是伊斯蘭國家,為何一直水火難容呢
沙特和伊朗可以說是一對兒老冤家了,雙方在歷史上進行過多次戰爭,所以用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來形容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之所以雙方會有這么大的仇,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雙方的宗教原因。其次就是雙方之間的民族矛盾。最後就是雙方之間想對決出一個阿拉伯國家的霸主。
最後就是雙方想要對決出一個阿拉伯國家的霸主。畢竟現在的阿拉伯國家的實力相差無幾(除去發生戰亂的國家)。所以作為中東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沙特和阿拉伯一直想要分出一個高低上下,所以雙方經常針尖對麥芒,所以就導致了雙方因為摩拳擦掌導致的擦槍走火事件數不勝數。
『柒』 同是伊斯蘭國家的沙特和伊朗,為什麼一直水火難容
沙特和伊朗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過戰爭了,一直都是敵國,從來都沒有邦交過。雖然同是伊斯蘭國家,但是宗教分歧和民族矛盾一直都沒有得到緩解。更重要的就是沙特和伊朗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想成為中東第一強國。位置只有一個,兩個國家都要爭,怎麼可能會友好。
03、沙特伊朗霸主位置之爭,為的就是擴大自己國家實力
沙特和伊朗除了這些歷史的矛盾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想讓自己國家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雙方的總統都盯上了中東霸主的位置,誰更有錢和軍隊更強大,誰就能當上中東的老大。近年來的摩擦和戰爭,就是雙方都想消耗對方的經濟和軍隊的實力,以便能吞並對方壯大自己國家。但以目前沙特和伊朗的綜合實力來看,再發起戰爭也只是兩敗俱傷。
『捌』 伊朗叫板美國和沙特,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它
伊朗的背後是俄羅斯在支持。伊朗隨然被美國制裁但是依然可以叫板沙特和美國的原因,就是伊朗的後面有著俄羅斯的支持。美國支持沙特,俄羅斯支持伊朗。像這樣子在國際局勢中就是大國之間的博弈。隨著時間的發展會演變成美國和俄羅斯的針鋒相對。
在目前看來,憑借伊朗的軍事實力是無法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抗衡的。在此次沙特油田的事件伊朗有著很強硬的底氣和沙特美國叫板。所以在背後的力量可謂是能量很大。不僅僅處於此次的考慮,美國也不會派兵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只能在向沙特增兵。
『玖』 沙烏地阿拉伯為什麼和伊朗斷交
導火索是沙特處決了什葉派教士尼梅爾,然後伊朗民間圍攻沙特駐伊朗大使館就和沙特鬧翻了。
實際情況是沙特和伊朗因為教派問題,中東爭霸問題已經是矛盾重重了。
『拾』 宿敵國家伊朗和沙特,若單論軍事實力如今到底誰更勝一籌
軍事方面我覺得伊朗絕對是比沙特強的,但是在經濟上,沙特是絕對強過伊朗的。
沙特和伊朗已經對立好多年了,他們兩國,在經濟上、政治上、還有宗教,一直都是對立的一種狀態,經濟和政治的對立我覺得其實是可以算一方面上,因為伊朗和沙特都是石油出口大國,他們都想成為其他國家的原油供應商,但是沒辦法,旁邊還有另外的國家搶生意,就造成了他們之間經濟有沖突,經濟上的沖突又轉變為政治沖突,就這樣,兩國越來越對立,再加上兩國還有宗教沖突,查的資料說的是“他們一個是伊斯蘭教遜尼派領袖,一個是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宗教上的對立,讓兩個國家的沖突也越來越大。
綜上我覺得在軍事實力上,沙特是沒辦法和伊朗比的,除了軍備的差距外,軍隊的實力也是有差距的,伊朗的軍隊是經受過戰爭磨練的,而沙特因為國內相對和平,所以整體是不如伊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