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中國對伊朗有什麼影響力

中國對伊朗有什麼影響力

發布時間:2022-07-09 23:13:08

1. 中伊簽署25年全面合作協議,對雙方會帶來哪些影響

一、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影響或將消失。為了鞏固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美國對伊朗實行了長達40多年的制裁措施。在美國的重重打壓之下,伊朗經濟遭到重創。這樣的結果,對美國來說,自是十分歡喜。隨著中伊簽署合作協議,伊朗有望改變境況。據報道,這份協議中包括了經濟領域的相關問題。如,中國投資伊朗能源和基礎設施。《美國之音》點評,對於遭受制裁的德黑蘭來說,這是一條經濟命脈。有中國學者稱,對伊朗來說,有可能成為突破單邊制裁游戲的出口。

從中俄外長會談到中伊外長會談,不難發現,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圖謀,不僅沒能得逞,反而使得中國在地緣政治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事實證明,美國霸權主義不得人心,多邊主義才是世界發展的主流。

2. 中國現在對伊朗到底秉持什麼樣的態度呢

中國基本上又可以隔岸觀火了,但只是一味反對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不支持伊朗的核武器,其實中國不是打不起,而是傷不起。

3. 伊朗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

伊朗作為地區大國在中東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長期以來,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同伊朗關系,為推動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發揮了建設性作用。隨著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達成和執行,中伊關系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與此同時,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中伊各領域合作也必將會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1)合作的基礎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進口國,伊朗則是世界上石油儲量占第三位、天然氣儲量占第二位、歐佩克內部能源出口量占第二位的能源生產和輸出大國,兩國間經貿發展的前景廣闊.
(2)合作的動力舉例
伊朗有個強軍夢,這個夢要靠中國來實現
伊朗近年,隨著國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伊朗海軍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由伊朗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游泳者15」號袖珍潛艇,於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潛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噸級驅逐艦,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傑」號(Moje)完工,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驅逐艦。最近三年,伊朗不斷爆出狼群戰術,大批製造小型導彈艇,這跟中國使用022導彈快艇有著類似的技術,該艇最大特點是快速機動,靈活,攻擊力強。這跟中國援助伊朗多少有些密切的關系。不然為何 伊朗把許多大型油田便宜賣給中國?!
國際原子能機構宣布調查結果稱伊朗依照了在2015年6月簽署的和協定履行了相關職責,美國和歐盟據此解除了對伊朗長達40年的國際制裁,未來伊朗從理論上講已經可以購買任何國家的任何軍事產品,這對伊朗國防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據了解,伊朗的反艦導彈武器庫幾乎由清一色的中國產品組成,從最早期的HY-1到HY-2型老式反艦導彈,到最新的C-801、C-802、C-704型遠程反艦導彈,中國僅僅付出了一點努力就讓伊朗成為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導彈大國。
伊朗海軍一直有裝備有大軍艦的夢想,之前訂購美國4艘基德級驅逐艦被無情扣留,之後再也買到大型戰艦。而052D驅逐艦艇雖然產自中國,但事實上更像是為伊朗量身定製的型號。伊朗軍方同時表示伊朗目前急需中國的幫助自助研製燃氣輪機,相控陣雷達,和研製垂發系統,伊朗希望一步跨入世界強國行列。中國和伊朗本無利益糾葛,尤其伊朗的海空軍還是制衡美國的重要力量,中國與伊朗的友誼也可以保障先進武器不會流給美國。

4. 中國伊朗簽署 25 年全面合作協議,這意味著什麼

中伊兩國的全面合作協議達成,也就表示著兩國之間的合作將會有著更大的開拓空間。

中國和伊朗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而且兩個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也一直非常的頻繁,因此在這種程度上,如果能夠繼續推動更大范圍的全面合作的話,這無疑會給中國和伊朗的交流以及經濟發展帶來重大的利好。因為兩個國家很多重要領域都會取得合作共贏的效果,所以這一次的協議達成給實現合作共贏帶來了很好的契機。

一、協議達成也會使得中國能源渠道的安全性變得更好。

伊朗是世界排名前列的重要石油出口國,而且這些年伊朗的石油出口也在國民經濟發展當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所以與伊朗達成密切合作能夠使得中國能源渠道的多元化變得更加豐富。與伊朗的合作絕對能夠完善中國能源渠道的安全性。

中國和伊朗之間的友誼關系源遠流長,因此我也希望中國和伊朗通過協議能夠實現全面互信關系。因為這樣對於中國和伊朗的發展也能夠帶來巨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也能夠有效的維護中國和伊朗的經濟發展果實。

5. 中國人為什麼支持伊朗

中東的渾水,我國是不趟也得趟了。這不是跟錢過不過去的問題,一來是我國如今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二來是中東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與我國可說是唇亡齒寒,這么看來就算不為那幾個錢,我國真能獨善其身嗎?1樓的朋友,你眼光太淺了。

6. 伊朗外長專門錄視頻,向中國人民拜年,中國新年為何影響力巨大

因為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

今年的春節有些不同。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過年的味道出國了,出國了。英國首相辦公室今年首次貼出中國春聯。你可以這樣說,今年的春節就有些不一樣了,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一年的味道出國了。

在今年公布的18項主要民意調查的第11個問題中,25個國家的公眾調查中,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現在扮演的角色比過去10年更重要。當被問及誰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經濟強國時,39%的人認為是美國,34%的人認為是中國。

縱觀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史,你會發現,文化的影響其實和經濟的影響如影隨形,只是有時候人們只看到其中一種,而忽略了另一種。實際上,文化傳播與經貿非常相似,想像中的只有接受而沒有輸出,難道我們的文化就沒有“逆差”嗎?而且文化“逆差”的情況長期不能改變,最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和後果,恐怕更值得人們深思和探究。

7. 中國和伊朗關系如何

中國和伊朗關系穩定發展、日益密切。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1979年4月1日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2月11日(1979)為國慶節。1971年8月16日同中國建交。
中國和伊朗之間有著悠久的友好關系,尤其是近20年來,兩國關系穩定發展、日益密切。當前,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夥伴國家。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主要油源在是中東地區,伊朗對中國的石油安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於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出口霍爾木滋海峽,地位相當重要。無論從理論分析上,還是現實情況看,中國同伊朗關系非常重要。

8. 伊朗中國關系

伊朗中國關系
伊朗和中國是關系非常友好國家。
和中國歷史淵源很深。
據中國「史書」記載,紀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張騫派其副使訪問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兩萬騎兵迎候,禮儀極為隆重。東漢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來漢訪問,並在中國呆了多年。在中國南北朝時代,波斯派使節到中國北魏王朝友好聘問達十多次。隨著雙方友好往來,漢文化傳至西域,西域文化傳來中國,中國、伊朗等國的「絲綢之路」也全面暢通,為兩國的經濟及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紀元。中國的絲綢、瓷器以及打井、煉鐵、制漆、繅絲等工藝源源傳入伊朗等西亞諸國,伊朗的物產如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傳入中國。到了唐代,兩國往來曾達到鼎盛時期。後來,波斯遭外來侵略,波斯王親自到唐帝國訪問並請援,唐高宗封他為都督,遣將派兵護送他回國,但回國未成死於長安。其子尼列斯謀策復國未成,於唐中宗景龍年間返華也死於長安。當時,尼列斯率領數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當上了將軍、外交官、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學者。在戰亂的宋朝,陸上的「絲綢之路」幾度中斷。這時,造船業開始發達,羅盤針相繼使用,許多波斯人經由海路來到中國廣州、揚州和泉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海上「陶瓷之路」。據記載,中國發行鈔票的方法在元朝傳到了波斯,後來,波斯鈔票上的圖案還保留了中國文字。當時,兩國的史學家還合編史書「史集」。波斯等國的西域樂舞也盛行於長安。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亞的沙哈魯王子曾先後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團互訪;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各國時,其中3次訪問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霍爾木茲)。當時,隨同鄭和訪問的費信曾寫紀行詩句描寫當地的風俗及特產。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爾撰寫的《中國紀行》一書,後來,成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貴史料和重要見證。據考證,多年來,兩國植物的傳播和移植就達幾十種。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還曾在中國流行。

伊中兩國在經貿合作上, 中國是伊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夥伴。

伊中兩國在文化上,中國同伊朗成立文化聯合委員會並定期舉辦會議。

9. 中國與伊朗有什麼共同的國際利益

《華盛頓觀察》
「中國和伊朗接近的最大原因是石油。」美國伊朗關系理事會(American-Iranian Council)主席、新澤西州拉特格斯大學中東問題教授胡山·阿米拉馬迪(Hooshang Amirahmadi)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短期而言,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但是20年後,中國對能源的渴求將是巨大的。那時,它將和美國角逐整個中東的主導權。簡言之,未來50年中,哪個國家能控制伊朗、伊拉克和沙特三國,它就能控制全球的石油。」

在中國為自己打造的「能源版圖」中,伊朗成為一塊備受關注的熱土。作為歐佩克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伊朗擁有佔世界12%的石油儲量和18%的天然氣儲量。而其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和儲量相比之下,伊朗在石油生產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於是,日益密切的中伊貿易引來兩國政治合作的聯想。

「伊朗希望將中國作為其長期的戰略夥伴,它正不惜一切機會向中國尋求這種可能。」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政治系訪問學者傑里·洛山德爾(Jalil Roshandel)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采訪時說,「但是,中國感覺到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因此在避免和伊朗發生某種形式的戰略關系。在其外交日程中,中美戰略關系無疑是比中伊關系重要得多。」

中國填了伊朗的貿易真空
「中國和伊朗的關系已經發展了近20年,經歷了兩個階段。」洛山德爾說,「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並沒有將中國作為一個『夥伴』,而是提供武器和資源的對象。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下,伊朗顧忌蘇聯和中國的意識形態色彩,沒有與之過多的接觸。但是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面臨美國的禁運和經濟制裁,逐漸轉向東方,填補這個外交缺口。伊朗前總理穆薩維曾積極推動和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和日本――的關系,試圖用石油貿易換取伊朗的政治、經濟利益。」

基於此,洛山德爾認為,中伊之間的兩個外交階段是有本質區別的。長遠看,第一個外交階段是臨時的、過渡性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才進入長期而有意義的第二個外交階段。
即將在2006年出版「中伊關系」專著的喬治亞理工學院外交學院教授高龍江(Dr. John Garver)這樣分析伊朗向中國走近的動因:「伊朗之所以選擇中國作主要貿易夥伴,是因為中國在國際上有競爭優勢。相比於法、德、英這些歐盟國家,中國的工業產品價格更加低廉;進而,中伊貿易額的擴大,為伊朗在服務行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供了可能。」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一向奉行經濟關系獨立於政治,不在貿易往來中摻雜政治問題。」高龍江在美國著名研究機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 7月14日舉行的「中伊關系」研討會上說,「美國和歐盟總是用人權、核武器擴散等政治議題『敲打』伊朗,動輒使用經濟制裁。比如,在兩伊戰爭期間,美、英、德、法等國就出於政治考慮撤出了伊朗市場,將絕好的貿易機會留給中國。戰爭結束後,雙邊的貿易額增長也相對緩慢,1991年只有2%,2003年不足8%。」

如此語境之下,中國從伊朗獲得了大量的訂單。高龍江的研究揭示:中伊之間的經濟合作項目遍布於伊朗各個重要的經濟部門,如汽車、住房、采礦、糖業、漁業等;另一邊,中國則從伊朗進口石油、原油和礦產資源,如銅、鋅、鉛、大理石等等。其中,石油進口佔到80%,礦產資源佔14%。

「相應地,中國能從與伊朗的貿易關系中得到雙重利益。」與其他學者不同,高龍江除了看到中國在伊朗能得到的能源之外,還剖析了更深層的原因:「首先,當中國對外敞開國門時,其輕工業產業積極吸引外資,但是中國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強大的重工業和一些高技術產業卻需要向外尋找市場。於是,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伊朗就成為其重要出口地。其次,這才是中國對石油的渴求。尤其是90年代以後,中國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戰略需要,如在台海問題上的軍事儲備。」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對伊朗有什麼影響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引擎之都在哪裡 瀏覽:983
美國為什麼弄伊朗 瀏覽:788
伊朗51談判是什麼意思 瀏覽:475
伊朗椰棗為什麼表面有油 瀏覽:525
如何學習中國日報 瀏覽:522
國字型大小為什麼踢不贏越南 瀏覽:448
廣州哪裡有印度紅牛賣 瀏覽:369
越南在地球儀的什麼方向 瀏覽:439
如何識別越南紅木市場騙術 瀏覽:55
印尼燕屋是什麼意思 瀏覽:720
熱搜榜印度英文怎麼寫 瀏覽:228
印尼都有什麼有名的島 瀏覽:990
中國銀行卡怎麼凍 瀏覽:939
印尼獅航的英文是什麼 瀏覽:195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3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7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