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釋放7萬名囚犯

伊朗為什麼釋放7萬名囚犯

發布時間:2022-07-09 13:19:14

Ⅰ 1979年伊朗人質事件怎麼解決的

1980年底,美國國內政局發生了變化。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里根當選為新總統。他在競選時就嚴厲譴責伊朗扣押人質的行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後很可能採取比卡特更為強硬的政策,如果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會減少一些麻煩。

在這種形勢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離開白宮之前解決人質問題。後來,美國與伊朗經多次接觸,雙方同意由阿爾及利亞出面調解。

美國立即派出一個秘密使團前往伊朗進行談判,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一年多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1月20日,一架阿爾及利亞飛機載著被獲釋的人質離開德黑蘭前往阿爾及利亞。

人質們立即飛往位於西德法蘭克福的美國空軍基地。前總統卡特以現總統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裡接待了他們。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匯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僅僅是為這個國家對里根就職典禮的慶祝增添了一絲喜慶氣氛。

(1)伊朗為什麼釋放7萬名囚犯擴展閱讀:

伊朗人質危機歷史背景: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主要支持者。隨著民主進程發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薩台當選上伊朗首相。在阿賈克斯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幫助巴列維國王和保守派發動政變推翻了摩薩台。

前後八位美國總統為巴列維國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用以換取伊朗的石油供應,以及在中東的戰略存在。那些反對巴列維國王的人(因為他20世紀60年代早期曾許諾自由及改革,後卻食言)對於美國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憤怒。

而巴列維國王及其親信中飽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讓國內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憤怒。社會及宗教人士的不滿情緒匯合在一起,最終爆發了伊朗革命將巴列維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國外。

「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

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

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美國曾想減少伊斯蘭革命對自身的影響,並也曾嘗試與伊朗的新政權建立關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Ⅱ 疫情當下的伊朗,為何突然釋放54000名囚犯

為了增加可調配人手,應對新冠肺炎病毒在伊朗的流行造成的不樂觀局勢,特殊時期採用的特殊方式。

伊朗人口相對介紹——釋放囚犯,增加共同克服病毒的國民勞動力。

既然這條政令能在伊朗公布實施,就證明伊朗民眾和執政者已經做好了應對一切最壞結果的措施,畢竟相比於伊朗在病毒肆虐下可能一蹶不振,國家可能發生混亂的結果還是更好一點,而且犯人也是伊朗群眾,會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國家的。

Ⅲ 伊朗門事件是怎麼回事簡潔一點

伊朗門事件:由以色列牽線搭橋的武器人質和麥克法蘭出訪德黑蘭的秘聞一經之於眾,舉世嘩然,里根在美國國內受到廣泛指責,他遇到自己的「水門事件」。1985年6月,美國環球航空公司飛機上的人質從大馬士革回到美國,這件事使美國意識到,實際上是伊朗在背後牽線的結果。由此,美政府就想到要了解伊朗的宗教領袖,能否對黎巴嫩施加影響,促使在黎被扣押的美國人質恢復自由。通過中間人進行試探,伊朗暗示,期望得到前國王巴列維在美購買的一批戰斗機的零部件,以便恢復使用這些早以擱置的飛機。因美國同伊朗中斷關系6年,正當白宮苦於無從下手時,以色列外交部辦公廳主任戴維在總理佩雷斯同意下,向美政府提議,利用一個在伊朗長期活動的軍火商考柏,寧格蒂在該國的廣泛聯系,來為華盛頓服務。這個建議得到當時還在擔任總統安全顧問的麥克法蘭的同意之後,經里根總統批准,開始悄悄執行了。麥克法蘭及其助手與伊朗代表進行了極為隱密的會談,會談中由以色列擔保,本著一飛機軍用物資交換一名人質的原則,分別於1985年9月,1986年7月和11月釋放了三名人質。

1986年5月,麥秘訪伊朗,伊官員不僅同麥進行接觸,而且美國提出一系列條件,美國只答應第一條即提供巴列維國王購買並以付款的飛機和坦克配件及其他武器。伊朗要求為得到滿足,於是伊朗議長拉夫桑賈尼於11月4日突然公開了麥訪問伊朗的秘聞。以武器換人質的秘密交易,涉及到美國對恐怖活動和兩伊戰爭的態度。美過去採用絕不向恐怖分子屈服,也不用他們談判的政策,因此,以武器換人質立即引起國內外巨大的震驚。

Ⅳ 義大利多所監獄因疫情發生暴動,為何他們不效仿伊朗先釋放囚犯

義大利監獄裡面發生暴動,不是為別的,就是因為在這種特殊時期禁止探親。就因為這事兒監獄裡面的,和監獄外面的感覺就好像受到了莫大的侵犯,甚至因為這事還跟人權組織扯上了關系。

對於疫情,許多義大利人不以為然,他們還認為這個新型冠狀性病毒是跟流感一樣小事,不戴口罩都是小事,在這種大規模的疫情下,還在爭論犯罪人員的人權問題,不知該說佛系還是無知了。

Ⅳ 國家滅亡在即,為啥會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

秦始皇去世不到一年,國家變得愈發動亂起來。一方面,二世胡亥繼位,假借罪名,誅殺大臣,滿朝皆驚,內政動盪不安;另一方面,民間狼煙四起,先是陳勝、吳廣在荊地起兵造反,後是各地紛紛響應,能力出眾者自立為王,起義之火,非出一端。各路人馬以討秦威名,相互聯合,進軍秦廷。


當然,對於章邯帶領的這支隊伍也有不同的說法。章邯率領的秦軍,其實是以秦朝精銳的中尉軍為班底,驪山刑徒不過是必要的補充;驪山刑徒出自六國,忠誠度難以保證,只是應急之用,擊退周文後,刑徒四散離去,隨後章邯又征發了一支關中子弟為主的秦軍,這也是章邯之軍從最初的70多萬到巨鹿時只有20萬人的原因。

Ⅵ 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Ⅶ 胡賽武裝為什麼釋放大量戰俘,聲援伊朗

胡塞武裝釋放人質,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有以下幾點,戰俘太多,胡塞武裝是很厲害的,展現自己的人道主義來籠絡人心,以及聲援伊朗。因此才會釋放大量的戰俘。

胡賽釋放戰俘,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單單針對這件事情本身來說,還是十分值得贊賞的。這是胡賽在人道主義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但是在解決其他問題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Ⅷ 伊朗門的事出有因

里根政府為何竟同被他們稱為「邪惡之國」的伊朗打起了交道?而伊朗又如何接受了「大撒旦」的橄欖枝?說來話長。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曾經繁華一時,如今卻成了世界聞名的恐怖之都。各派不同的政治和宗教組織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在這里進行著激烈的較量,炮戰,槍戰,暗殺,綁架,劫持飛機等等恐怖事件層出不窮。矛盾的焦點是阿拉伯民族與以色列的激烈沖突,而美國長期執行一條縱容偏袒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擴張的政策,激起了阿拉伯人對美國的仇恨,自然,美國人成了某些阿拉伯激進組織搞恐怖主義活動的活靶子。
1984年3月,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一等秘書,中央情報局貝魯特站站長巴克利遭綁架。此後一年多內,又先後有6名美國人遭到綁架,釀成了使里根政府傷透腦筋的人質危機。綁架者向美國政府提出了釋放人質的 3 個條件,即釋放1983年因參與策劃和襲擊美國駐科威特大使館而被科政府投入監獄的17名囚犯;美政府對以色列施加壓力,釋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軍關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貸款,開發南黎巴嫩。綁架者揚言,美政府若不答應其條件,人質將被逐個處決。
人質危機引起了美國國內各界的嚴重關注。里根政府一方面聲稱要作出強硬反應,拒絕與恐怖主義者妥協;一方面又絞盡腦汁尋求人質獲釋的途徑,但收效甚微,時間越拖越久。綁架者似乎不耐煩了,他們說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綁架一年多後,巴克利的屍體出現在照片上。
里根總統在處理人質危機問題上的無所作為引起國內輿論的強烈不滿,一些國會議員和新聞記者紛紛抨擊政府「遺棄」人質。此時美國正值中期選舉的前夕,執政的共和黨內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盡快想出辦法,以緩解輿論壓力,增強共和黨人的選舉資本。內外交困,里根寢食難安。
真是沒有辦法嗎?不是。在美國政府為人質釋放所作的種種努力中,他們發現,要找到一個既不答應綁架者提出的條件而又能使人質獲釋的辦法,那就不能不與美國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為伊朗對綁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響。這一發現使美國政府啼笑皆非。
正當里根政府苦惱之際,1985年8月,從貝魯特和海牙國際法院傳來了信息:伊朗政府內部至少有一個派別的人對恢復同美國接觸感興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國坐在談判桌前。這一消息使白宮格外興奮,里根當即召集國務卿舒爾茨,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法蘭、國防部長溫伯格和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等進行緊急磋商。里根認為,應該接住德黑蘭拋出的紅線,同伊朗談判不僅可以為人質獲釋帶來希望,而且還能著眼於今後,即寄希望於霍梅尼之後,使美國「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復關系,對於美國搞活它在整個中東地區的一盤棋是有巨大好處的。
而伊朗這方面,由於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國庫空虛,武器不足,經濟上處於困境,國際上處於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與美國做交易的願望。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議長拉夫桑賈尼為首的溫和派的主張,並得到了最高領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說:「如果我們走一步,大撒旦就會走100步!」
在經過一番爭論之後,興致勃勃的里根最後拍板:立即進行美伊秘密接觸。這一任務交給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具體承辦。另有報道說,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麥克法蘭擬定的計劃,通過以色列向伊朗供應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關系,使伊朗幫助釋放美國人質。該項計劃由麥克法蘭和其助手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諾思中校具體負責。
在這場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奮勇地承擔了掮客的角色。「摩薩特」特務,軍人商雅各布・尼姆羅迪曾作為美國的代表,同伊朗實業家馬努赫爾・古爾巴尼薩爾商談具體交易辦法。1985年夏,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邁克爾・萊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歐洲某地會見了古爾巴尼薩爾。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員向麥克法蘭轉達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國能向伊朗運送一飛機軍火,伊朗將在一天內幫助釋放一名美國人質。麥克法蘭當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辭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後,麥克法蘭仍繼續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親赴德黑蘭,釘下以後爆發「伊朗門」事件的楔子。經過多次秘密接觸,雙方終於達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後兩次租用DC—8型運輸機滿載「陶」式反坦克導彈,飛機零部件和彈葯飛抵德黑蘭,同期,美國人質本傑明・韋爾獲釋,美國人終於嘗到了甜頭。9月14日,里根打電話給佩雷斯,對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謝。就在此時,白宮幕僚們在是否繼續進行美伊交易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吵。以舒爾茨,溫伯格為首的一方,主張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凱西和新上任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波因德克斯特為首的另一方則認為,如果需要的話,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雙方毫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里根為調和雙方矛盾,表示暫時停止與伊朗的接觸。美伊一度回到互不來往的狀態。
但是,問題並未解決、人質危機又緊迫起來,並嚴重地影響美國的中期選舉。里根權衡再三,終於下令恢復美伊軍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國先後兩次給伊朗運送了軍火,美國人質詹森、雅各布森先後獲釋。參議員邦伯斯估計,美伊軍火交易總額可達1億美元以上。

Ⅸ 疫情爆發半個月,治癒率30% ,伊朗的新冠治癒率為何能遠超西方國家

疫情爆發伊朗治癒率遠超西方國家,主要因為伊朗醫療水平高,整體國民體質高,再加上領導的心理戰術加實際管控,這些都是伊朗治癒率高的原因。

第三點就是伊朗政府對些疫情採取了積極的管控,最讓人佩服的是,他們國家竟然有勇氣釋放七萬名囚犯,這可是其它國家都沒有先例的,非常公平的維護了人權。在醫院方也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去醫治就診病人,更厲害的是為了安撫百姓,消除恐慌,有消息稱伊朗還採取了先是延緩申報治癒人數,等到過幾天就會申報好多治癒的人,這也是一種策略。我之前每天都會看大數據,天天看著增長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增加,我也會非常恐慌,如伊朗真用了這種緩報的方法,也是很聰明的,畢竟面對困境有個好心態是很必要的,只有你有信念能抗過去才會有希望抗過去。

真心希望疫情早點過去,讓大家恢復往日平和的心態。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釋放7萬名囚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哪個城市蓋樓多 瀏覽:514
印尼武漢航班什麼時候通知 瀏覽:510
抖音上的印尼神曲叫什麼 瀏覽:971
gucci義大利語怎麼讀 瀏覽:957
印度的役情怎麼樣了 瀏覽:970
印度電工怎麼接電線 瀏覽:18
去越南看病怎麼回國 瀏覽:519
越南警察查摩托車怎麼處理 瀏覽:601
義大利引擎之都在哪裡 瀏覽:985
美國為什麼弄伊朗 瀏覽:790
伊朗51談判是什麼意思 瀏覽:477
伊朗椰棗為什麼表面有油 瀏覽:527
如何學習中國日報 瀏覽:524
國字型大小為什麼踢不贏越南 瀏覽:450
廣州哪裡有印度紅牛賣 瀏覽:371
越南在地球儀的什麼方向 瀏覽:441
如何識別越南紅木市場騙術 瀏覽:57
印尼燕屋是什麼意思 瀏覽:722
熱搜榜印度英文怎麼寫 瀏覽:230
印尼都有什麼有名的島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