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科學家遇害當天的具體細節是什麼
前不久,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的事情在國際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損失一名科學家對伊朗來說是非常慘重的,暗殺事件發生之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以及多名政府官員都紛紛譴責這種行為,並揚言將幕後黑手懲罰,事實上,對於法克里扎德這種國寶級人物,國家都會對其進行全面的保護,伊朗自然也不例外,據了解,法克里扎德有自己的安全團隊,而且有消息透露稱,法克里扎德當天他的安全團隊還警告過他,不讓出門但是最終法克里扎德還是選擇了外出開會,結果不幸身亡。
重要人物遭襲擊,伊朗對此表示了高度重視,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發推文,對這種暗殺行為進行了強烈譴責,並呼籲對幕後黑手實施明確懲罰。
㈡ 提到伊朗,你會想到什麼為什麼
伊朗核問題和伊核協議、蘇萊曼尼將軍、美國!因為美國霸權主義給伊朗人民帶來了痛苦,我們應該支持伊朗!
㈢ 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細節曝光,他被殺時都遭遇了什麼
伊朗核科學家法赫里扎德遭暗殺細節曝光,被暗殺的當日,當法赫里扎德所乘車輛行駛到偏僻處的時候,突然出現的皮卡車車輛里木頭掩飾的爆炸物爆炸,並且出現了幾名武裝人員對車輛開槍,雙方發生槍戰後,均受傷嚴重。隨後法赫里扎德救治失敗,不治身亡。據調查,法赫里扎德死於遠程自動機槍的射擊。
蹊蹺的是,有媒體翻出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2018年4月的一次演講視頻,視頻里他提到過法赫里扎德,並且意味深長地警告大家記住這個名字。30日,伊朗發布恐怖分子中4名嫌疑犯的照片,事件仍在調查中。
㈣ 為什麼國人提到伊朗,就覺得那裡不安全
留伊學生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因為國人不了解伊朗。
絕大部分國人受媒體誤導,只要一提到伊朗,就感覺這邊像中東一樣,天天都在干仗,不是炸彈就是恐襲。
中東一詞是人文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是歐洲人提出來的,確切點說,伊朗不屬於中東,而屬於西亞。
伊朗是伊斯蘭世界裡政局最穩定,犯罪率最低,最重視保存歷史和文化,最熱愛藝術的國家,人口年輕化,受教育比例很高,曾連續20年性犯罪發案率為零,這樣的國家誰還能認為它不安全?
如果伊朗都不安全,那伊斯蘭世界就找不出來安全的國家了。
㈤ 伊朗的油輪在沙特的海域爆炸起火,這難道是恐怖襲擊嗎
如果這艘油輪不是伊朗的,或許不是恐怖襲擊,但是這艘油輪是伊朗的,伊朗油輪頻繁出事,讓人不得不懷疑是恐怖襲擊。而且根據現場來看,確實是有恐怖襲擊的嫌疑。
原油交易者似乎低估了中東的風險溢價,現如今伊朗和油輪事件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其實也有可能是海上作案,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大家都在相互推卸責任,這就是中東這個「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緣宿命。
㈥ 伊朗兩起襲擊事件致12死39傷是真的嗎
另據伊朗學生通訊社報道,有6名襲擊者已被擊斃。有報道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製造了襲擊事件。
兩起襲擊事件發生後,德黑蘭安全委員會迅速召開緊急會議予以應對。此外,伊朗內政部宣布政府方面還在德黑蘭抓捕了另一個試圖發動恐怖襲擊的團伙。
㈦ 伊朗閱兵遭受襲擊,大家覺得當地的恐怖分子是美國所支持的嗎
伊朗在閱兵的時候,受到不明武裝人員的襲擊。伊朗官方第一時間指責美國和沙特等國,說他們資助的反伊朗代理人實施了恐怖襲擊活動。究竟是不是美國授意目前很難斷定——但伊朗官方必定會將之記在美國和「海合會」諸國頭上。
來自伊朗內部的可能性: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反對派,伊朗也不例外。伊朗政府內部存在著極端保守派和政治開明派兩大勢力,近幾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魯哈尼為首的政治開明派執政後,不斷受到保守派的攻擊,前一段時間遍布伊朗大部分地區的遊行示威,背後就有伊朗反對派的影子。隨著近來伊朗政府發展經濟不力,百姓生活狀況惡化,極端保守派的攪亂活動加劇。所以不能完全排除伊朗的政治反對派策劃或暗中支持了這次襲擊活動。
㈧ 伊朗的什麼武器,是美國最害怕的呢為什麼會威脅到美國呢
目前伊朗沒什麼有威脅的武器能夠威脅到美國,而美國之所以忌憚伊朗,更多的還是一種宣傳效果。至於美國為何渲染伊朗威脅,我想並不是伊朗有多強大,而更多的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罷了!那麼渲染伊朗威脅對美國有哪些好處呢?我們來分析下
首先就是金錢上的收益,資本主義做什麼事都離不開金錢的驅使,特別是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渲染伊朗威脅論,能讓美軍從國會中拿到更多錢,這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一個道理。
據了解按照近期美軍針對伊朗的部署情況來看,幾萬人的軍隊駐扎數量,多艘航母艦隊湧入以及各類戰機飛抵。美軍現在每天在中東地區的開銷接近3000萬美元,這樣算一個月就是9億美元,一年就是108億美元。要知道伊朗一年的軍費預算也才132億美元,美國人隨隨便便就花個上百億圍堵人家,也真是夠闊綽的。
花如此巨資你問美軍會心疼嗎?人家可一點都不在乎,並且還樂此不疲。因為這筆錢會從國會哪裡要回來,估計還能要得更多。所以美軍現在基本就賴住伊朗了,久久不願離開。
除了美軍自身得利外,美國軍火商也是大賺特賺。渲染伊朗威脅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美國的盟友自然而已的會大肆采購軍火。就拿沙特這一美國忠實盟友來說,從2009年至今美國國會先後批准了51筆對沙特的武器出口訂單,總價值高達1380億美元。這些訂單中最大的一筆交易包括了180架F-15戰斗機(300億美元)、120架阿帕奇直升飛機(180億美元)以及「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愛國者-PAC3」防空系統以及多用途水面艦艇。
通過這次襲擊,也可以看出伊朗導彈在殺傷力、穩定性以及精度上還有待提升。所以個人覺得伊朗的導彈還不足以對美國形成真正的威脅,而一旦到了戰時,美國也會對伊朗的導彈做專門的破壞部署,屆時伊朗的導彈還能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個人覺得也是不太樂觀的。
綜上所述,以伊朗目前的軍工實力來說,還拿不出太有效的殺手鐧來對付美國。即便未來能拿得出,但在整個作戰體系面前還是被美國遠遠壓制,所以伊朗想要單靠一兩件武器就能威脅到美國,個人覺得不太現實。而目前伊朗更務實的做法應該是拉攏更多盟友的支援,特別是大國的支持,這樣能降低戰爭的風險。
㈨ 9·11事件的判決爭議
美方
2016年3月,紐約法官約翰喬治·丹尼爾(GEORGE DANIELS)作出判決,伊朗應向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遇難家庭和保險公司支付105億美元的賠償金。
在美國,伊朗在911恐怖襲擊中的角色一直存在爭議。911事件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指出,部分劫機者曾從伊朗出境,但他們的護照上並沒有出境記錄。而且報告認為,被美國視為恐怖組織的黎巴嫩真主黨受到伊朗支持,而黎巴嫩真主黨曾向基地組織提供了物資支持,甚至曾直接為911恐怖襲擊提供了協助。據了解,上述報告結論為此次判決提供了根據。
伊朗方
《伊朗新聞》(Iran Press)主編艾瑪德·阿布舍納斯(Emad Abshena)在接受俄羅斯衛星廣播電台采訪時對美國法院的判決結果進行了評論:「這可以被勇敢地稱作是美國司法實踐歷史上最愚蠢和最可笑的裁判決。明顯,法院完全沒有掌握關於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的完整信息。襲擊遠非伊朗的『友邦'或『盟國'所為,而是同伊朗不共戴天的敵人,也即『基地'恐怖主義組織成員所為,後者也認為伊朗是自己的敵人。更何況,在實施恐襲的19個人中,有15個人都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公民。也就是說,他們是美國友邦和盟國沙烏地阿拉伯的公民,與伊朗沒有任何關系。更何況,任何法庭在作出判決時應該按照國際法證實所判決的人或國家的罪,而不是憑空指責,要求後者自證無辜。我相信,法庭所公布的裁決將不會得到批准,也不會生效。針對伊朗的這一法庭裁決只是憑空捏造。」
㈩ 由美國對伊朗的威脅可以得出什麼感想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另外,伊朗還是幸運的,中國支持它。
多個朋友多條路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