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鞋子》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伊朗電影《天堂的小孩》又名《小鞋子》,它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系。主要角色是:阿里 薩拉
B. 伊朗電影小鞋子採用什麼鏡頭拍攝法
簡單地說:長鏡頭、慢鏡以及旋轉搖移等。
詳細的說:影片一開片,導演就以固定拍攝的手法,用了約1分30秒的鏡頭對其鞋匠修補一雙破舊女童鞋的過程進行了再現。畫面極為簡略,但卻充滿了生活的真實。鏡頭漸漸拉開,是故事的主人公阿里和鞋匠簡略的對話。導演就以如許朴實的鏡頭,快速交接了故事的原由,阿里弄丟了妹妹莎拉唯一的鞋。導演採用獨特的視角,對阿里和莎拉的紙上對話進行了特寫拍攝,再配上充滿稚氣的畫外音,自然的引出了下面因丟鞋而引發的故事。說起影片的拍攝手法,最值當一提的首先應該是影片中節奏極快的四次換鞋過程。第一次,導演採用快速的跟拍,體現了莎拉下課的奔走。一個破舊的通道,是阿里焦急的眼神,導演採用平行蒙太奇展現了同一時間兩人的心理特徵。兩人相遇,是快速的換鞋和阿里滿口的埋怨。同時,導演採用一組長鏡頭和阿里校園的全景拍攝,體現了阿里上學的奔波。這一系列的過程節奏極為明白通暢,畫面的變換組接也相當精緻。短短的三分鍾,導演就是用如許快節奏的拍法,把觀眾的心也牢牢的揪了起來。第二次換鞋,導演不再是純真的拍攝換鞋,中心突然出現轉折。在一組莎拉奔跑的中景跟拍中,突然切換到莎拉的腳部特寫,而導演的這一切換,就是換鞋過程中的轉折,也是最讓觀眾揪心的部分。突然間,莎拉由於鞋的不合腳,在跨過水溝的時辰,一隻鞋不慎掉入水溝。接下來,是快速的鏡頭移動,緊緊用一組特寫鏡頭展現了莎拉追鞋的全過程,配上影片快節奏的音樂效果,更增添了全片嚴重的氛圍。鞋子被卡在了水溝,快節奏音樂頓時停止,變成了莎拉委屈而焦急的哭泣聲。此時,觀眾一定以為鞋就如許亡失了,可誰也沒想到此時又再次出現轉折,附近的一位好心的大叔幫助小女孩用木棍找鞋。突然卡住的鞋再次順水流出,又是嚴重的音樂,湍急的流水,一路一落間,導演讓觀眾徹底陷於了自己的劇情,此時,船夫的船漿特寫一下截住了莎拉的小鞋子。觀眾心中的石頭才穩穩落地。然而,導演又是如許一組快節奏的轉換,再次牢牢吸引了觀眾,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馬芝迪精深的導演。與次同時,又是阿里的一組長鏡頭奔波,阿里的第二次來晚,被查抄的教員逮住,並且警告這只能是最後一次機會。這讓觀眾為阿里捏了一把汗,阿里是否還會來晚,阿里是否會被退學,導演再次設置了懸念。第三次,導演把拍攝的焦點轉換到阿里來晚的學校,而兩人的換鞋過程,僅僅是快速的交換,和急速的奔跑,而其中,不再有台詞的穿插。阿里來到學校,導演以阿里的視角從牆角處展現了阿里再次來晚,擔心遇見查抄教員的膽寒的心理。阿里不寒而慄的上樓,查抄教員卻突然從樓上出現。可憐的阿里被趕出學校。導演採用遠景固定拍攝,當觀眾看著阿里委屈的走向校門,心中充滿了惻隱。就在這是,轉折再次出現,阿里的教員遠遠走來,碰上阿里,簡略的詢問事後,教員為阿里爭取到了再次回到教室的機會。同樣是短短的一分鍾,馬芝迪又給觀眾重新燃燒了希望。而第四次換鞋,導演卻改變以往的快速跟拍,而是僅僅從兩面牆壁的夾縫中,採用俯拍,體現了兩人換鞋的頻率。四次換鞋過程是讓觀眾揪心的。而讓觀眾最為之感動和心痛的,應該是阿里為了獲得5000米長跑第三名,拿到球鞋的過程。比賽開始以前,導演用一組遠景搖拍鏡頭,展現了來參賽的學生之多,同時,也讓其他學生的強壯和阿里的瘦小進行的對比。發令槍的特寫,緊接著是一聲響亮的槍響,再次是全景拍攝,展現比賽的開始。緊接著,導演的鏡頭緊隨阿里的腳步,先是阿里快速的奔跑,同時使用平行蒙太奇,展現了一邊忙跑回家等待阿里比賽結果的莎拉。一組蒙太奇組接事後,鏡頭開始全程追隨阿里的奔跑的背影及臉部幼稚而堅定的表情特寫。配上阿里與妹妹交談的畫外音,讓觀眾了解阿里為了能給妹妹掙到一雙小鞋子而奮力打拚。導演再次在劇情上設置了障礙,導演並不是是讓幼小的阿里拿第一就獲得小鞋子那麼簡略,而是要讓他拿第三,這里也再次出現懸念,阿里是會如願拿到第三,照舊遺憾只拿第四,照舊拿了比第三更好的成績,與小鞋子擦肩而過?在奔跑過程中,阿里起勁讓自己保持在第三的位置,卻突然間被其他選手拉扯摔倒。當阿里起身奮力追逐的時辰,導演使用了升格,將鏡頭放慢,影片頓時變得安靜,阿里漫長的奔跑,只有急促的呼吸聲相伴。此時,畫外音再次出現了阿里與莎拉的對話,阿里承諾,一定會拿第三。畫外音落,阿里顯然加快了奔跑的腳步,在一個個的慢鏡頭間,阿里不停的超越了前方的選手。快到終點,導演拉開鏡頭,觀眾瞥見的是阿里幾乎與其他三位選手並駕齊驅,這讓剛才觀眾對於阿里到底獲得第幾的懸念始終保持。頓時到達終點,馬芝迪卻突然切換到四個選手的腳部特寫,讓觀眾對於阿里名詞的懸念一直保持到最後。讓四雙腳幾乎同時踏過終點,鏡頭快速切換拉開,是阿里撲到在地上,教員一把把他抱住。阿里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第三名嗎?」「你是第一,傻孩子」,教員興奮的回答,讓觀眾最終知道導演選擇了第三種結局,阿里拿到比第三更好成績的同時,也讓阿里成為了最沮喪的冠軍。漫長的比賽終於結束了,阿里的起勁卻與小鞋子擦肩而過,這讓觀眾不知該為他獲第一而高興,照舊該為他而遺憾。
C. 《小鞋子》中有哪些隱喻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一部早期的伊朗兒童電影,導演是被譽為伊朗天才導演的馬基·馬吉迪。也是比較經典的一部電影。
它的經典程度,無需多言。伊朗首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豆瓣10萬+的評價,9.1的高分。一個看似平常的故事,我仍然記得電影落幕時帶給我的感動,回憶如潮水般湧起,內心卻獨得一份寧靜。哪怕最堅硬的心,也能喚起柔軟。
阿里和妹妹雖然只能共同擁有一雙破6舊的鞋子,可是他們一起洗鞋子,吹泡泡時的那份快樂,無可替代。童年的我們也曾一樣歡快過,現在我們渴望這樣快樂,卻不能。 哎
阿里和妹妹的煩惱是想要一雙新鞋而不能。那我們呢?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童年時的我們,只要有好玩的,好吃的,就能快樂。可現在,我們什麼都有了,卻不快樂。阿里和妹妹那天真無邪的笑,多麼讓人懷念我們年幼時的美好和小幸福啊!
盡管出生在貧窮的家庭,但是阿里和妹妹莎拉從不缺乏愛和溫暖。爸爸對媽媽的愛,媽媽對爸爸的尊重,使得兩個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感受到家的溫暖氣息。很溫馨,不會覺得窮就會自卑。
影片中兩個孩子不停奔跑地姿態,不僅充滿著童趣,也感動著我們生生不息的去克服困難,努力前行。
結合整部電影而言,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清新、質朴還有真誠。雖然阿里一家人生活窘迫,但無論是他的爸爸,媽媽,還是妹妹,阿里自己,他們一家人所體現出的人性之美,如春雨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阿里和莎拉對父母順從的心,夫妻間的彼此尊重,爸爸媽媽待人接物的真誠友好,無不讓人感慨人性的真善美。即使生活窘迫,他們從沒想過從他人那裡索取一分一毫。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爸爸幫寺廟將糖搗碎,病重的母親叫莎拉給父親倒一杯糖水。
莎拉拿了一杯水遞給爸爸。
爸爸問:「為什麼不加糖?」
妹妹問:「爸爸那裡不是有糖么,幹嘛拿家裡的?」
父親生氣地回答道:「它們是清真寺的,只是暫由我們保管。」
或許年幼的莎拉並沒聽懂爸爸話語里的意思,但是當時,爸爸說了什麼,她願意全都照做。年幼時的我們,其實和莎拉是一樣的,爸媽說什麼,我們便會做什麼。可如今呢?父母的話似乎變成了嘮叨,究竟是他們老糊塗了,還是我們變傻了,大概連我們自己都辨不清了吧。只是後來,我們會常常感慨,當初,還是應該聽爸媽的啊。當時還是不太理解
妹妹鞋子丟了,阿里害怕讓爸爸知道,所以選擇隱瞞。他不是害怕爸爸責備,而是擔心爸爸根本沒有錢給妹妹買鞋子。恰逢學校要選人去縣里參加跑步比賽。看到比賽獎品上有一雙球鞋,阿里選擇再次欺騙老師,對老師承諾一定在跑步比賽中拿第一名。可他內心所想的,是拿第三名,因為只有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
電影的主旨始終是讓人心存希望,讓孩子不斷的奔跑,不斷的超越,雖說最終並沒有達到那個微不足道的心願,但也沒有讓孩子被貧窮擊垮。電影中看到的既不是膚淺的勵志,也不是廉價的同情,而是閃爍著生命最初的光芒、樸素又美好的力量看著是部電影其實告訴人們的是 一種力量
「貧困會讓人陷入困境,但也是一種激勵,為生活打拚的激勵。」電影的主人公都是有信仰的人,貧窮從來不曾改變他們,也從不曾磨滅兒童世界的純真。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弄丟了,小姐姐想,不妨來這部電影里找一找。你會收獲很多的。
D. 伊朗電影《小鞋子》的觀後感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重要是描寫感受,具體如下:
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關懷和溫情的氣息貫穿於影片的始終。影片中的兩個孩子,看起來全無表演的痕跡。哥哥是個總有些憂郁神情的孩子,漆黑的眸子里除了天真靈動以外,好像還有一些小小的心思隱逸其間。
妹妹是個可愛懂事的小女孩,美麗的大眼睛,快樂的時候會有極為純真可愛的笑容。孩子的世界也許是一生中最美好的,純真、善良、友愛、積極等在影片里通過丟掉一雙縫補好的鞋子為主線平實展現,帶給觀眾的沒有絲毫對兩小主人公的憐憫與同情,有的只是感動、贊揚和鼓勵。
(4)伊朗阿里的妹妹叫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家境貧寒的男孩Ali幫妹妹Zahra取修補好的鞋子時,不慎將鞋子弄丟,為了不被父母責罰,他央求Zahra暫時保密,說兩人可以替換著穿他的鞋子上學,並答應一定會幫她買雙新鞋子。
Ali原本指望用他和父親進城打工掙的錢幫Zahra買雙新鞋,父親的意外受傷打消了他的美夢。看到全市長跑比賽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時,Ali決定參加比賽,但是他錯過了報名日期。幾經哀求,老師破例讓實力出眾的Ali參加了比賽。比賽場上,Ali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
E. 依朗電影《小鞋子》簡介
依朗電影《小鞋子》的簡介是:
《小鞋子》講述了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
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
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治病花去了本來 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苦苦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
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
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而此時,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阿里把滿是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散出一陣陣淡紅色,一群魚向他游來,圍繞在他腳邊。
《小鞋子》的賞析:
《小鞋子》的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關懷和溫情的氣息貫穿於影片的始終。
影片中的兩個孩子,看起來全無表演的痕跡。哥哥是個總有些憂郁神情的孩子,漆黑的眸子里除了天真靈動以外,好像還有一些小小的心思隱逸其間。
妹妹是個可愛懂事的小女孩,美麗的大眼睛,快樂的時候會有極為純真可愛的笑容。孩子的世界也許是一生中最美好的,純真、善良、友愛、積極等在影片里通過丟掉一雙縫補好的鞋子為主線平實展現。
帶給觀眾的沒有絲毫對兩小主人公的憐憫與同情,有的只是感動、贊揚和鼓勵。一部好的故事片就是要能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
F. 一部電影
中文片名
小鞋子
英文片名
The Children Of Heaven
更多中文片名
天堂的孩子
年 代
1997
國 家
伊朗
類 別
劇情
語 言
波斯語
IMDB評分
7.6/10 (1,572 votes)
片 長
89 Min
顏 色
彩色
類 型
劇情片 喜劇片
分 級
智利:TE 法國:U 阿根廷:Atp 澳大利亞:PG 美國:PG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製作成本
$180,000 (estimated)
導 演
馬吉德 馬吉迪 (Majid Majidi)
編劇
馬基德·馬基迪 Majid Majidi
主 演
Mohammad Amir Naji
Amir Farrokh Hashemian
Bahare Seddiqi
Nafise Jafar-Mohammadi
Fereshte Sarabandi
Kamal Mirkarimi
Behzad Rafi
製作人
Amir Esfandiari
Mohammad Esfandiari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The Institute for 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 Young Alts
發行公司
Arthaus Filmverleih [德國]
Asmik Ace Entertainment [日本] ..... (Japan)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阿根廷] ..... (Argentina)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美國] ..... (Argentina)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EDKO Film Ltd. [香港] ..... (Hong Kong)
Gativideo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Mars Distribution [法國] ..... (2006) (France) (theatrical)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 Miramax Films [美國] ..... (1999) (USA) (subtitled)
New Films International [愛沙尼亞] ..... (1999) (USA) (subtitled)
Paris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RCV 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Belgium)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比起「小鞋子」的中文翻譯,我更喜歡「The Children Of Heaven」的電影原名。當看整部片子的時候,聽著片子背景中時時傳來轟炸機的聲音,突然想起來高三的時候看過的一本書《離上帝最近的地方》。書的內容都已經記不太清楚,這是中國女記者描寫她在中東采訪的一兩年中的經歷。書中有一段提到她去耶路撒冷的經歷,這個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以色列首都,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如果耶路撒冷真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我相信那裡離地獄也不太遠了。當看完整本書,心中有一種難以平復的情緒,我突然有一剎那明白了那書名的含義。直到今天再看到「小鞋子」這部伊朗電影,突然發現,戰火紛飛,人民窮苦的地獄中,有人們傾聽上帝教誨的純潔心靈。
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後,在買馬鈴薯的時候,把小鞋子放在塑料袋裡,藏在了菜攤中。但是卻被收垃圾的人誤拿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當時,片中兄妹兩個人當著父母的面,用一個筆記本「交談」。他們小心翼翼,唯恐秘密被發現。就像阿里說的:「爸爸會打我,也會打你,因為他沒錢給你買新鞋。」就這樣,阿里用一隻新鉛筆換來了妹妹的妥協,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
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妹妹看著別的女孩漂亮的小皮鞋,羨慕而無奈;哥哥每天在妹妹跑回家後,拚命地跑去學校仍然會遲到。如果不是因為他學習成績很好,差點因為遲到被主任開除。這樣的孩子,令人心疼的兩個孩子,當發現穿著那雙小粉鞋的女孩家庭窮苦的時候,放棄了要回鞋子的念頭。他們躲在角落,看著小女孩拉著失明的爸爸,出去奔命;他們善良的目光裡面寫滿了理解。也許妹妹要比阿理更希望找回自己的小鞋子,因為她不喜歡哥哥骯臟的球鞋。當兄妹兩個在庭院洗球鞋的時候,兩個孩子珍惜地捧著球鞋,輕輕地吹走上面潔白的泡沫;慢慢地,泡沫變成了透明的肥皂泡,在陽光下,在小兄妹的歡笑中,飛揚。那在陽光下彩色的肥皂泡,就像他們的童年,動盪而美麗,脆弱而堅強。這段在我眼中,確實是電影最「浪漫」的畫面,整部片子看完,我腦子里迴旋的都是他們的笑容,讓我感覺,上帝正從天堂慈愛地俯視他們,他們是天堂的孩子,純凈而勇敢。
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當阿里坐著父親破舊的自行車,在伊朗城市裡面的高速公路上看風景的時候,我有些震驚。我查資料才發現片子拍攝於1997年,我以為在幾十年前。我沒想到阿理生活的破舊小巷的外面,就是如此發達的城市。當那輛破舊的自行車與呼嘯而過的機動車形成鮮明對比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那對身影那麼單薄而膽怯。在富人區,小阿里用流利的介紹「我們是園丁」解了木訥的爸爸的圍。當他們問了很多別墅以後,終於被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爺爺請進了豪華的別墅。站在別墅的花園中,爸爸和阿理目瞪口呆。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國家。阿理在電影中從頭到尾,沒有換過一身衣服;而身邊的小男孩衣著光鮮;爸爸拚命地工作,每天都要加班,媽媽重病;而身邊的別墅主人穿著絲綢睡衣,誇贊自己的樹。在爸爸整理花園的那幾個小時,阿理和別墅小主人快樂地玩耍,他們盪鞦韆,玩蹺蹺板。那段電影中,運用了相當多的慢鏡頭,兩個不過9歲的孩子,在陽光下的花園洋房裡面盡情歡笑,雖然他們的生活天差地別。當最後要離開的時候,阿里把足球輕輕放回睡著的小男孩手裡,戀戀不舍地走開。那一刻,我心裡很疼。他們都是孩子,本不該經歷太多的磨難。阿里本應該有無憂無慮的童年,享受上帝的恩寵,但是現實奪走了他的一切,包括一雙破舊的小鞋子。
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比賽開始前,眾多的參賽選手為不同的目的而來。有的孩子身著名牌運動服,穿著合腳的運動鞋;而阿里穿著老師發的運動服,默默看著腳下馬上就要破爛的球鞋。在比賽中,哈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當無數的閃光燈在眼前閃耀時,阿里第一次抬起低垂的頭,眼睛裡充滿自責的淚水!只因為他得了冠軍,而不是季軍,他失去了他送給妹妹的小鞋子!電影中,阿里經常落淚;這個瘦弱的小男孩,堅強,寬容;而當他此時眼睛晶瑩的時候,我被深深地刺痛了。
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哈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泡在涼水裡的這雙堅強的小腳丫,因為疼痛而失去孩童的稚嫩;魚兒在腳邊輕輕地游,一片紅色的金魚圍繞著阿里的小腳。我看不到他的小臉,也許還有淚水的失望的小臉,但是我知道,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一雙潔白的球鞋和一雙妹妹夢寐以求的粉色小皮鞋……
離上帝最近的地方,不光在耶路撒冷。阿里和妹妹是天堂的孩子,他們用純真而勇敢的笑容,戰勝著現實的殘酷和冰冷。電影的結局,沒有出現小兄妹拿到鞋子的狂歡場面,只結束於池塘中的那一抹紅色。而我,這個遠在電腦屏幕前面的旁觀者,淚流滿面。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導演馬吉德·馬吉迪是演員出身,在《手足情深》和《繼父》之後,推出了這部引起世界關注的《天堂的孩子》。影片的成就是勿庸置疑的,它不僅獲得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囊括了11項國際大獎,更取得了絕好的票房成績。從劇情上講,它非常簡單,僅僅圍繞著兩個孩子對「一雙鞋子」的渴望;從技術上講,更缺乏可圈可點之處,除了哥哥賽跑一段用了慢鏡以及旋轉搖移等多種拍攝手法以渲染緊張氣氛之外,平實的攝影風格貫穿始終。之所以它讓人難以忘懷,是作品中所彌漫的濃濃溫情,孩子百折不撓的追求以及導演對社會底層的人文關懷,使觀眾忽略了略顯粗糙的影像,從而被影片最核心的部分擊中。結尾金魚親吻孩子雙腳的畫面,以其美感和創意備受推崇,可以想像,如果把它放在一部通篇華麗的影片中,湮沒的命運不可避免,正是伊朗電影質朴內斂的底板,使它宛如神來之筆。
G. 催人淚下,看一遍哭一遍!伊朗電影《小鞋子》講述了一個怎樣悲傷的故事
伊朗電影《小鞋子》全片以一雙鞋為主線,講述了主人公小阿里在一次取鞋過程中不慎將妹妹的鞋子弄丟,而要面對父母的苛責時,小阿里與妹妹達成默契,兄妹倆輪流穿一雙鞋,這就要求阿里要在妹妹放學後立刻拿到鞋子跑去上學,時間也在這種默契中悄然流逝,小阿里想過和父親一起去打工賺錢,但父親也在一次工作中生病,終於小阿里得知全市長跑比賽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小阿里說服了老師參加了比賽,經過一些列的波折,小阿里終於站在了比賽場上,最終的結局卻是他獲得了冠軍,同時也與鞋子失之交臂。
H. 低成本高評分!伊朗著名電影《小鞋子》的劇情是什麼呢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對兄妹的故事,兄妹為了穿上小鞋子。而兩人不停的互換,後來小鞋子丟失而引發的一系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