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伊朗運輸30萬噸原油到中國要多少的運費
市場每天都在變化,最近一段時間,總運費大約在250-300萬美元之間。
Ⅱ 世界十大產油國 十大石油出口國
十大產油國:
1、伊拉克
2、英國
3、挪威
4、委內瑞拉
5、中國
6、墨西哥
7、伊朗
8、俄羅斯
9、美國
10、沙烏地阿拉伯
十大石油出口國:
1、沙特
2、俄羅斯
3、伊朗
4、科威特
5、奈及利亞
6、瑞典
7、阿聯酋
8、印度尼西亞
9、巴西
10、伊拉克
拓展資料:
應該說石油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行的基礎。比如說:
1、經濟方面:基本上所有的機動車都是用石油在運行。如果沒有石油很難想像後果:大部分車輛都無法運行、我們所需要的很多生產資料、食品等等都無法運輸、輪船也只能待在港口、飛機也飛不起來。此外我們日常用到的很多東西都是依靠石油生產的,比如塑料、化妝品、護膚品等等,化工產出的東西都生產不了,我們的生活也絕對會受到影響。石油沒有了,經濟也基本上停止了。
2、軍事方面:無論是飛機、坦克、車輛等等,都是依靠石油跑起來的。沒有了這些,那麼一個國家的軍事設備很多都無法使用。二戰期間,美國都日本採取了石油禁運措施,導致日本很多設備都趴窩,甚至動用全國人民挖松樹跟煉油。由此可見一斑。
其他方面的連帶影響會更大。在人類沒有找到合適的替換能源以前,石油是無法取代的。
Ⅲ 伊朗到日本500000噸石油需要什麼運輸方式
油輪
每艘可以裝20-30噸
以前有最大的可以裝55噸
Ⅳ 世界最大的油輪可裝多少噸油
世界最大的油輪是諾克·耐維斯號油輪,能夠容納將近650,000立方米的原油(將近410萬桶)。
諾克·耐維斯號(Knock Nevis)是一艘新加坡籍、屬於超大型原油運輸船等級的超級油輪,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船隻與最長的人工製造水面漂浮物,船長超過1/4英里,比橫躺下來的艾菲爾鐵塔還長(埃菲爾鐵塔的總高為324米)。
在2004年經營業主易手改為現名之前,它又曾被稱為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1979年),快樂巨人號(Happy Giant,1990年),與亞勒維京號(Jahre Viking,1991年)。
2004年三月該輪進入杜拜乾塢進行改裝工程並改名為諾克·耐維斯號,改裝後作為浮動儲油與卸油單位,停泊在卡達的夏辛油田做為外海儲油用途。2009年12月,該船被出售給印度的拆船業者,改名為Mont。2010年1月4日,於印度古吉拉特邦亞蘭市(Alang)拆解。
(4)伊朗運輸石油多少噸擴展閱讀:
關於諾克·耐維斯號的相關建造歷史:
最早是在1976年12月時,於住友重機械工業位於日本橫須賀市的追浜造船所(Oppama Shipyard,目前已改名為橫須賀製造所)起造,船體編號1016號,並被命名為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
海上巨人號原本的訂購者是一名希臘船運業者,但他在擁有該船三年後,在船隻尚未完工之前就因破產之故,將這艘船轉賣給了香港籍的船王董浩雲。
董浩雲在接手這艘船後要求造船廠變更設計規格,將原本已有48萬噸水位的海上巨人號加長了數公尺,而增加了8萬7千噸的水位,其高達825466噸的總承載後重量使海上巨人號正式成為世界上最巨大的船隻。
Ⅳ 從伊朗運30萬噸原油到中國要多少的運費,我在算下,一個年產800萬噸原油的廠,一年能賺多少,我們在這里
那要看是用什麼船,按照30萬噸油輪來說,新船要500多萬美元運費,老船要300多萬美元運費,只是這樣比喻,具體的要看裝運時間和港口情況。
Ⅵ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在跟伊朗買石油伊朗石油出口大國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知道中東地區有一眾土豪國家:沙特、阿聯酋、卡達等等,任何一國都財大氣粗,有錢任性。
而支持他們這樣做的核心因素,無疑是他們都是石油出口大國,然而要論開采規模和出口量,除了這些我們熟知的國家外。
對伊朗而言,有中國朋友得力挺可以抵消一部分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沖擊,不過目前最迫切的還是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多元化,不然要經濟自立還是有點難度的。
Ⅶ 500000噸石油 伊朗——日本 走管道還是水路,如果走管道是什麼管道線路,如果走水路,需要什麼船舶
只是一次運輸嘛?那當然是水路,大型油輪啦,專門的運石油的船。海上做管道成本很高的,而且,石油又不是水,有粘性的。
Ⅷ 伊朗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至2009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76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石油日產能力可達421萬桶,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90%,伊朗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
主要油氣富集區為扎格羅斯山前褶皺帶和波斯灣盆地,主要油氣田有阿瓦士、馬倫、加奇薩蘭、阿加賈里、比比哈基麥和帕里斯。
伊朗60%的天然氣為非伴生氣,且大多未開發,特大天然氣田為南帕爾斯氣田,儲量7.92萬億~14.15萬億立方米,北帕爾斯氣田(North Pars)儲量7萬億立方米。
近年來伊朗油氣勘探不斷獲得新發現。1999年Moc公司在Zagros鑽探的Changuleh-2井獲得日產油5000~6000桶,此外該公司在該盆地鑽探的Nir Kabir-l井獲得日產油4000~5000桶;2001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在上阿拉伯盆地大陸架鑽探的Tunb-2井獲得日產油5000桶;2002年伊朗Pars 011 & Gas公司在海域盆地Qata:Arch鑽探的SPO-1井獲得日產油3500桶;2004年中國石化的勝利油田分公司在伊朗Qom盆地鑽探的Aran-1井獲得日產油4000桶的新油田,這也是該公司進入伊朗石油市場獲得的第一個新發現。2005年5月伊朗宣布在胡齊斯坦(Khuzestan)發現大型Ramin油田,工業儲量為8.55億桶。2006年伊朗獲得一個重大的天然氣發現,為世界近年來重大的天然氣發現之一,獲得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測試獲得日產天然氣87.73萬立方米。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1908年由英國的英波石油公司首次在伊朗發現石油。1950年伊朗石油儲量達17.81億噸,石油產量達3226萬噸。1951年伊朗宣布石油實行國有化,成立國家石油公司,由於美、英、法、荷等國公司組成的「國際財團」的扼殺和封鎖,1952年伊朗石油產量下降到136萬噸,伊朗政府被迫與國際財團簽訂協議,授權國際財團在西南部25萬平方千米協議區內勘探25年,國際財團加緊勘探,1955年伊朗石油產量恢復到1643萬噸。20世紀60年代開展了海上鑽探,70年代勘探開發有較大進展,1974年石油產量達歷史最高,為3.01億噸。1978年爆發的伊斯蘭革命以及之後的兩伊戰爭,使伊朗的石油工業遭受重創,石油產量大幅下跌,1980年石油產量僅為6575萬噸。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實施了戰後重建,恢復和擴大石油生產,1990年石油產量為1.628億噸,2000年石油產量為1.894億噸,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2.098億噸。
伊朗60%的石油產量來自老油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目前正致力於使這些成熟大油田的產量持續增加,目前正在馬倫和卡蘭季油田實施增加採收率技術。目前伊朗石油日生產能力為380萬桶,2010年增加到500萬桶,2015年可達800萬桶。歐佩克給伊朗的生產配額為411萬桶/日。目前伊朗正在生產的大油氣田為40個,其中27個位於陸上,13個位於海上。主要油氣田見表33-1。
圖33-21980—2006年伊朗石油產量和消費量
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約占伊朗出口收入的全部。2005年石油日出口量為250萬桶,主要出口到亞太地區的日本、中國、韓國和中國台灣,占伊朗出口量的47%,其次為歐洲的義大利、法國、荷蘭和土耳其。2006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為469億美元,為歐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
Ⅸ 中國進口伊朗石油 多少噸
中國能源不能斷,上合組織應該保障伊朗存活。中國進口原油每天達到54萬桶,這個油量不是隨便一個地方可以替代的,而且很多受美國控制的石油出口國都不靠譜。中國需要培養並保護靠得住的石油原產地。 只要伊朗石油價格合理,支持伊朗的和平利用核能要求。
Ⅹ 伊朗的石油到底有多少 比俄羅斯還多嗎
k1ngst兄弟說的很對!能源問題事關國家安全,雞蛋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里。
對比美國,其石油進口的渠道就幾乎是遍及全球的。這也就是說,即使是某一個渠道(地區)出了問題,也不至於會影響到整體的石油進口。對於整個國家的能源需求,更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
再反觀中國,雖然俄羅斯是中國的近鄰,且其油氣資源豐富,蘊藏量巨大。但基於中、俄(包括之前的中、蘇)之間的關系一直都是若即若離(即少離多~),以及之前俄羅斯在能源供給方面的表現(曾經因為價格等問題向歐洲「斷氣」)等,如果中國只是將能源供給的寶押在俄羅斯的身上,將是十分危險的。
PS:美國對付伊朗,為「核」只是一方面。雖然伊朗方面公布的只有20%,但實際上進展是否果真如此,外界不得而知,霉佬更是不相信~~即使目前真是這樣,霉佬下手也是為了「趕早不趕晚,防患於未然」。另一方面,伊朗長期以來一直都堅持其反美路線,這也使得霉佬如芒在背,為了收拾它,核問題或許只是個借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