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與伊朗有什麼共同的國際利益
《華盛頓觀察》
「中國和伊朗接近的最大原因是石油。」美國伊朗關系理事會(American-Iranian Council)主席、新澤西州拉特格斯大學中東問題教授胡山·阿米拉馬迪(Hooshang Amirahmadi)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短期而言,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但是20年後,中國對能源的渴求將是巨大的。那時,它將和美國角逐整個中東的主導權。簡言之,未來50年中,哪個國家能控制伊朗、伊拉克和沙特三國,它就能控制全球的石油。」
在中國為自己打造的「能源版圖」中,伊朗成為一塊備受關注的熱土。作為歐佩克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伊朗擁有佔世界12%的石油儲量和18%的天然氣儲量。而其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和儲量相比之下,伊朗在石油生產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於是,日益密切的中伊貿易引來兩國政治合作的聯想。
「伊朗希望將中國作為其長期的戰略夥伴,它正不惜一切機會向中國尋求這種可能。」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政治系訪問學者傑里·洛山德爾(Jalil Roshandel)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采訪時說,「但是,中國感覺到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因此在避免和伊朗發生某種形式的戰略關系。在其外交日程中,中美戰略關系無疑是比中伊關系重要得多。」
中國填了伊朗的貿易真空
「中國和伊朗的關系已經發展了近20年,經歷了兩個階段。」洛山德爾說,「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並沒有將中國作為一個『夥伴』,而是提供武器和資源的對象。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下,伊朗顧忌蘇聯和中國的意識形態色彩,沒有與之過多的接觸。但是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面臨美國的禁運和經濟制裁,逐漸轉向東方,填補這個外交缺口。伊朗前總理穆薩維曾積極推動和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和日本――的關系,試圖用石油貿易換取伊朗的政治、經濟利益。」
基於此,洛山德爾認為,中伊之間的兩個外交階段是有本質區別的。長遠看,第一個外交階段是臨時的、過渡性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才進入長期而有意義的第二個外交階段。
即將在2006年出版「中伊關系」專著的喬治亞理工學院外交學院教授高龍江(Dr. John Garver)這樣分析伊朗向中國走近的動因:「伊朗之所以選擇中國作主要貿易夥伴,是因為中國在國際上有競爭優勢。相比於法、德、英這些歐盟國家,中國的工業產品價格更加低廉;進而,中伊貿易額的擴大,為伊朗在服務行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供了可能。」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一向奉行經濟關系獨立於政治,不在貿易往來中摻雜政治問題。」高龍江在美國著名研究機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 7月14日舉行的「中伊關系」研討會上說,「美國和歐盟總是用人權、核武器擴散等政治議題『敲打』伊朗,動輒使用經濟制裁。比如,在兩伊戰爭期間,美、英、德、法等國就出於政治考慮撤出了伊朗市場,將絕好的貿易機會留給中國。戰爭結束後,雙邊的貿易額增長也相對緩慢,1991年只有2%,2003年不足8%。」
如此語境之下,中國從伊朗獲得了大量的訂單。高龍江的研究揭示:中伊之間的經濟合作項目遍布於伊朗各個重要的經濟部門,如汽車、住房、采礦、糖業、漁業等;另一邊,中國則從伊朗進口石油、原油和礦產資源,如銅、鋅、鉛、大理石等等。其中,石油進口佔到80%,礦產資源佔14%。
「相應地,中國能從與伊朗的貿易關系中得到雙重利益。」與其他學者不同,高龍江除了看到中國在伊朗能得到的能源之外,還剖析了更深層的原因:「首先,當中國對外敞開國門時,其輕工業產業積極吸引外資,但是中國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強大的重工業和一些高技術產業卻需要向外尋找市場。於是,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伊朗就成為其重要出口地。其次,這才是中國對石油的渴求。尤其是90年代以後,中國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戰略需要,如在台海問題上的軍事儲備。」
Ⅱ 揭秘:中國和伊朗為什麼會成為鐵桿兄弟
沒有真正的鐵桿,只有共同的利益,因為伊朗跟美國不對付,幾十年前伊朗核危機被制裁了這么多年,去年才解除制裁,今年他們又有摩擦,美國特朗普最近的移民政策很多就是針對中東及周邊的宗教國家,伊朗也在其中,他的地緣政治擺在那,現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都尋求跟中國搞好關系,美國的威脅也有中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特別是咱們跟伊朗武器裝備有過合作,所以咱們跟伊朗有共同利益!
Ⅲ 華為為什麼要和伊朗做生意
肯定是為了盈利呀,再加上可以打通國外市場
Ⅳ 中國和伊朗的關系怎麼樣去伊朗經商會有危險嗎
關系相當親密吧,因為,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夥伴國家。由於伊拉克被美國控制以後,伊朗的重要性更加地凸顯。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主要油源在是中東地區,而伊朗又是中國在中東地區除以色列之外唯一的一個親密的戰略夥伴,對中國的石油安全有很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於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出口霍爾木滋海峽,地位相當重要。而且伊朗是中國東西戰略的一大支柱國家,與巴基斯坦及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地位同等重要。
伊朗有中國提供的大量裝甲車和導彈。
因此,無論從理論分析上,還是現實情況的表現,中國同伊朗關系相當親密,雖不及盟友,但絕對重要。 最後一句話,林子大了啥鳥都有,!
Ⅳ 伊朗跟中國開展國際合作亮點和難點是啥
摘要 一帶一路」中國-伊朗合作發展國際研討會舉辦「國際環境的影響與新時期的機遇」專題。該專題討論由德國國際機構(GIZ)亞洲經濟合作項目主任施泰格(JuergenSteiger)主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伊朗著名中國學專家、德黑蘭大學名譽教授沙汗登?貝扎德(ShahadenBehzad)、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與北非研究所所長楊光、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呂祥和伊朗中國聯合商會副主席馬吉澤加?哈里里(Majidreza Hariri)分別從文明交融、經濟、國際局勢、經貿往來等角度分析中國-伊朗合作的國際環境和合作機遇,並進行深入討論。
Ⅵ 為什麼中國插手伊朗問題
大家說的都是,當然是國家利益,隨著中國的實力增長和影響力的持續擴大,國際事務對於中國的影響也越來越顯現。
國家利益的說法有點大,直接兩點切中中國的利益點:
其一,伊朗豐富的油氣資源是中國的一個重要供應來源;
其二,伊朗還是西方社會控制中東的有力掣肘,支持伊朗有利於中國的國家利益;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Ⅶ 中國伊朗簽署 25 年全面合作協議,這意味著什麼
中伊兩國的全面合作協議達成,也就表示著兩國之間的合作將會有著更大的開拓空間。
中國和伊朗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而且兩個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也一直非常的頻繁,因此在這種程度上,如果能夠繼續推動更大范圍的全面合作的話,這無疑會給中國和伊朗的交流以及經濟發展帶來重大的利好。因為兩個國家很多重要領域都會取得合作共贏的效果,所以這一次的協議達成給實現合作共贏帶來了很好的契機。
一、協議達成也會使得中國能源渠道的安全性變得更好。伊朗是世界排名前列的重要石油出口國,而且這些年伊朗的石油出口也在國民經濟發展當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所以與伊朗達成密切合作能夠使得中國能源渠道的多元化變得更加豐富。與伊朗的合作絕對能夠完善中國能源渠道的安全性。
中國和伊朗之間的友誼關系源遠流長,因此我也希望中國和伊朗通過協議能夠實現全面互信關系。因為這樣對於中國和伊朗的發展也能夠帶來巨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也能夠有效的維護中國和伊朗的經濟發展果實。
Ⅷ 中國為什麼要打開伊朗市場
中國文藝欄的關系還好,所以中國有支持伊朗市場的發展。
Ⅸ 中國為什麼幫助伊朗
為了反美。凡是與美國有矛盾的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