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伊拉克怎麼樣

伊朗伊拉克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26 01:17:02

Ⅰ 伊朗和伊拉克現在關系怎麼樣

從兩伊關系變化看伊拉克戰爭

一、兩伊關系由敵對到友國
伊拉克與伊朗是海灣地區國家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對本地區局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世紀80年代,持續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影響了整個海灣地區,兩伊敵對關繫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隨著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爆發,海灣地區國際關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兩伊關系也發生了由敵對到友國的重大轉變。美國在9·11事件後,推出「先發制人」的戰爭理論,該理論針對三個敵對目標:伊拉克、伊朗和朝鮮。隨著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權,什葉派勢力在中東明顯增強,從伊朗到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什葉派勢力一路走強。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權後,真主黨和哈馬斯等強硬勢力在阿拉伯政壇崛起,這一系列的變化都以伊朗為中心,伊朗的勢力明顯在增強,而伊朗是美國圈定的「邪惡軸心」國家,內賈德在伊朗執政後堅持強硬的政策,這些新形勢使美國尷尬不已,無疑對美國的中東政策形成了嚴峻挑戰,可以說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導致了什葉派崛起,這是美國先發制人戰爭政策的最大失策之一。
二、兩伊化敵為友令美國不安
1991年海灣戰爭之前,美國奉行「以伊制伊」的海灣地區戰略,即通過伊拉克與伊朗相互制約,保持一種地區平衡並從中漁利。1993年美國推出「雙重遏制兩伊」政策,在對伊拉克進行遏制的同時,對伊朗也加以遏制,目的是保持美國霸權優勢地位不受挑戰。現在,兩伊這一對被美國遏制的冤家已經變成了朋友加兄弟關系。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取而代之的是什葉派掌握了伊拉克國家大權,什葉派與遜尼派權力和地位角色發生轉換。戰爭改變了伊拉克國家政治權力結構,什葉派成為現今政治權力結構的基礎,伊拉克與伊朗由敵對變為朋友關系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這嚴重影響了美國在海灣地區乃至全球的戰略,也與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目標背道而馳。伊拉克戰爭後,什葉派政權增多了,中東地區出現了什葉派弧形地帶,這令美國如坐針氈。
三、伊拉克離內戰越來越近
伊拉克戰爭結束三年多了,但它仍是戰亂國家,無穩定下來的任何跡象。不論美國或伊拉克政府是否敢於承認伊拉克已經陷入內戰,伊拉克局勢的現實是越來越糟。2006年以來教派沖突慘烈,每天都有數十人甚至數百人集體死於教派仇殺或教派沖突。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境內各類暴力活動還在呈擴大趨勢。除反美、反政府襲擊以及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教派沖突外,阿拉伯人與庫爾德人、什葉派內部派別之間的爭斗也在逐漸惡化,波及北部基爾庫克和摩蘇爾及南部一些城市,這進一步加劇了伊拉克局勢的惡化程度。美軍對於改善伊拉克安全局勢的行動經常招致更猛烈的反抗和襲擊。伊拉克離陷入內戰的危險越來越大。亂象叢生的伊拉克局勢迫使布希政府不得不考慮調整對伊策略,以擺脫困境。這其中包括與伊朗私下談判,要求伊朗參與伊拉克戰後重建,一同討論解決伊拉克問題,以使教派沖突平息下來。美國的這一舉動只能表明布希政府對治理伊拉克亂局已力不從心,處於一種無奈的尷尬境地,已被動到求助伊朗的地步。
四、美國有求於伊朗
美國有求於伊朗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伊拉克什葉派政治上得勢,伊朗的鄰國不再是威脅性極強的薩達姆政權,而是換上了一脈相承的什葉派兄弟執政,伊拉克戰後兩屆總理都來自於什葉派政黨「達瓦黨」,該黨與伊朗關系密切。其二是在伊拉克當今領導層中,多數人都曾在伊朗避過難,他們與伊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兩國的政治合作日益增多。其三是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西斯塔尼是伊朗人,至今是伊朗國籍。於是,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在伊拉克內政外交等問題上不僅有影響力,還有發言權。
雖然伊拉克不會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權政體,但同為什葉派政權的密切聯系足以使兩伊關系更加親密。一個什葉派的伊朗政府已足夠美國頭痛,再加上另一個什葉派政府的伊拉克,這令美國痛上加痛。美國原本以為推翻了薩達姆,海灣地區的事情就好辦多了,但事與願違,事情反而越來越棘手。伊拉克戰後安全問題和伊朗核問題一直困擾布希不得安寧,美國在伊朗核問題上難有作為,伊朗的強硬態度令美國拿不出有效的良策,在伊拉克戰後局勢問題上更是一籌莫展,眼下不得不有求於伊朗幫忙。
由此,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成敗,結果已顯現。這場師出無名的戰爭的確錯了。美國深陷伊拉克戰後泥潭難以自拔,不僅偏離了反恐戰爭的軌道,而且還招致全球恐怖活動越來越多,伊拉克變成了恐怖分子活動的重要場所。不僅如此,美國本土也越來越不安全。布希總統本人因此不斷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眼下,布希對制止伊拉克的暴力活動已經無牌可出,求助伊朗幫忙勢必也要調整對伊朗的政策,這等於宣布美國對伊拉克的影響力削弱了,同時也暴露了美國力量的局限性,而且,求助伊朗的結果會是,美國將被迫與伊朗分享其對伊拉克的影響力。

Ⅱ 伊朗和伊拉克曾經的宿敵,現在關系怎麼樣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1979年2月,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以宗教領袖霍梅尼為代表的什葉派穆斯林上台執政。伊拉克是什葉派發源地,占人口55%的什葉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勢力活躍,從而成為伊朗輸出革命的首要目標。伊拉克國富兵強,積極謀求海灣地區霸權,企圖趁霍梅尼政權立足未穩之際對其進行打擊,以消除所面臨的威脅並徹底解決邊界爭端。兩國關系日趨緊張,邊境沖突加劇。戰爭進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 第一階段,伊拉克全面進攻,伊朗組織邊境防禦和反攻。1982年2月,伊朗發展反攻勢頭,伊拉克被動挨打。1984年開始,雙方展開地面拉鋸戰,加強空中與海上襲擊。第四階段,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再次攻入伊朗境內。 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斗。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化學武器。2015年9月22日,伊朗舉辦紀念兩伊戰爭爆發35周年盛大閱兵式 。

Ⅲ 伊拉克和伊朗的這些年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嗎

伊朗和伊拉克的問題,我們要追隨他的歷史,首先我們先回到他的11年前2003年美國軍隊入侵伊拉克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是伊朗多年來的死敵。是他發動了為期八年的兩伊反伊朗戰爭。曾經是波斯帝國的一部分,1450公里的邊界,宗派問題,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之間的競爭,以及對大國的操縱,已經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引起了近一個世紀的爭端。

從兩伊戰爭埋下伏筆、經歷薩達姆倒台、美軍的混亂操作、ISIS的崛起,到目前,伊朗對伊拉克已經有了盤根錯節的深度影響,伊朗和美國在伊拉克的角逐、伊拉克的左右拉鋸還將繼續上演!

Ⅳ 伊拉克明明是受美國控制,那伊朗究竟是如何在伊拉克做大做強的

伊拉克從海灣戰爭之後,就被美國徹底佔領。所以對於伊拉克來說,美國對其的控制還是非常嚴格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美軍日夜進行巡邏,對反美武裝和恐怖分子進行打擊。但是伊朗卻成為了一個特例,伊朗卻在伊拉克做大做強。

之所以伊朗能夠做成這樣,筆者認為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雙方有一個共同敵人,那就是美國。其次伊朗和伊拉克都是阿拉伯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最後就是伊拉克和伊朗位置非常近,伊朗想在伊拉克獲得一定的利益,自然就將觸手深入了伊拉克境內。

最後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在伊拉克被美軍摧毀之後,伊朗也想從這個昔日的老對手手中分一杯羹,獲取部分利益。自然伊朗就在伊拉克做大了。

Ⅳ 伊朗和伊拉克,誰是最後的勝利者

西亞地區是當今世界上地區局勢最為復雜的地區,這里集中了宗教矛盾、領土矛盾、資源矛盾、歷史矛盾、大國矛盾等多種矛盾,可謂是當今世界的火葯桶,最近美國和伊朗在西亞地區矛盾沖突,大有山雨欲來的感覺。從宗教方面來看,西亞地區最終的宗教是伊斯蘭教,所以第一層宗教矛盾是伊斯蘭教和其他宗教,特別是以色列的猶太教之間的矛盾,所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幾乎就是世仇。

Ⅵ 伊拉克戰爭已經結束16年了,伊拉克的現狀如何

伊拉克戰爭之前,伊拉克的民眾覺得,更好的生活馬上就到來。伊拉克戰爭發生之後,人們已經不敢懷念以前。如果用一句俗語來形容,怕就是那句「說起來都是淚」。

極端組織IS曾在伊拉克肆虐

跟很多國家一樣,IS在中東崛起之後,伊拉克同樣沒有逃脫被侵蝕的命運。從2012年到2019年,8年間的時間,伊拉克很多區域都被IS所影響,大多數伊拉克的民眾都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庫爾德民族可能要稍微好一點,因為在伊拉克地區,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事實上庫爾德已經處於實際的獨立狀態,得益於聯絡伊朗和敘利亞境內的同族,基本抵禦住了IS的進攻。

但與此同時,庫爾德無時無刻不被另一個武裝力量所針對,那就是土耳其軍隊,期間境遇如何,好與不好,期間悲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從去年開始,IS基本被剿滅,伊拉克的經濟稍微好轉,但已經不能回到過去,更遑論巔峰。目前伊拉克的經濟水平在世界上的排名也遠低於1960到1990年之間,就算是扣去通貨膨脹,跟之前也沒法比。

經濟已經無法挽回

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伊拉克的教師人均工資已經達到了60萬美元,醫院人均床位每萬人60個。這個數據,比美國都要高。1990年,中東另一個國家卡達的GDP是73.6億美元,彼時這個數據,連伊拉克的一個零頭都不如。

時光荏苒,截止到2018年,卡達的GDP已經到了1920億美元,比原先翻了近30倍,規模已經跟伊拉克差不多。就算是備受壓制的伊朗,在2018年的GDP,也成了伊拉克的兩倍。只有伊拉克,不進反退。

由於持續的混亂,伊拉克的經濟幾乎完全依靠石油收入,但由於近年來油價暴跌,石油收入一直在減少,順帶著遏制了就業機會的增加,尤其對年輕人產生了影響。據估計,伊拉克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46%,而且這個數據因為疫情進一步惡化,目前大約有450萬伊拉克人處於低於貧困線的風險。

疫情之下的伊拉克

疫情之後,伊拉克的情況更不樂觀。現階段,伊拉克面臨著全國各地的醫院都人滿為患、缺醫少葯等諸多挑戰。有衛生專家指出,疫情肆虐正加重伊拉克尚未結束的人道主義危機,該國流離失所的民眾幾乎無力防控疫情。現階段,在人口稠密的巴格達、巴士拉等城市,是最嚴重的地區。

同時北部地區疫情也在迅速蔓延。當地的不少村鎮因為在幾年前的反恐戰爭中遭到重創,最基礎的醫療服務被徹底毀壞,所以對於疫情的發展,幾乎已經成了順其自然的狀態。對於社區和民眾來說,並非不知道所謂的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是防範蔓延的重要手段,但現實是沒有絲毫的辦法。

內亂不止

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美軍順勢入駐了伊拉克,在伊拉克很多地區相繼成立軍事基地。其目的,除了控制油田之外,自然也是希望藉此形成新的一個規則,來重新管理伊拉克,但領頭羊已經被處理,伊拉克下面的內亂自然也不曾停歇,在伊拉克境內,各股勢力,犬牙交錯,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拼殺。

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在戰爭之外,製造了更多的難民。而從去年開始,迫於各種各樣的壓力,美軍也陸續從伊拉克進行撤軍,當地的問題,重新交付給當地來處理。游戲的規則沒有制定好,可想而知,接下來,仍然是混亂的局面。

Ⅶ 伊朗和美國關系中,伊拉克處於什麼地位

在伊朗和美國這些年的博弈當中,伊拉克更像是兩個國家進行博弈的戰場,這是因為伊拉克在薩達姆政權倒台以後一直處在非常混亂的狀態,現在的伊拉克政府是由美國軍隊扶植起來的,但是伊拉克政府並沒有能力鎮壓各方的勢力,更重要的是伊朗在伊拉克國內和很多的地方勢力關系非常的密切,這也導致了伊拉克國內會經常爆發暴力事件或者是沖突流血事件。

同時我們也希望伊拉克政府能夠做出自己的努力平復各方的勢力,只有這樣伊拉克才不會成為恐怖主義的滋生地,這些年由於長期的沖突,使得伊拉克國內的恐怖主義非常的猖獗,這對於地區的穩定會構成巨大的傷害。當然也希望地區大國之間保持克制,只有這樣才不會讓伊拉克重新陷入戰火之中。

Ⅷ 伊朗和伊拉克是不是打起來了

伊朗和伊拉克以前就有過戰爭。比如兩伊戰爭 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當今世界一共發生過兩場持續數年之久的高烈度戰爭,這兩場戰爭分別是發生在東南亞的越南戰爭和發生在中東地區的兩伊戰爭。而且十分有趣的是,這兩場戰爭的直接參與者,伊拉克和越南都先後以「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自稱。

文章圖片1
兩伊戰爭

​公元1980年9月,在越南戰爭結束後的第5年,位於中東地區的伊拉克和伊朗爆發了戰爭,在被稱為火葯桶的中東地區發生戰爭,並不奇怪,但是,無論是國際社會還是戰爭的當事人都沒有想到,這場戰爭居然持續了整整8年之久,直到1988年8月20號,兩敗俱傷的伊朗和伊拉克才結束了這場兩敗俱傷的戰爭。

這場戰爭使得中東兩大石油出產國遭遇了重創,無數平民百姓家破人亡。

閱讀全文

與伊朗伊拉克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和潮汕哪個好 瀏覽:232
越南發展水平和中國什麼年代一樣 瀏覽:388
印尼為什麼這么多聖誕節 瀏覽:212
伊朗靠什麼硬氣 瀏覽:131
伊朗穆斯林有什麼不吃的 瀏覽:255
英國出差用什麼車 瀏覽:641
為什麼越南人做飯用筷子 瀏覽:579
揚州義大利面哪裡好吃 瀏覽:52
印度孟買城市有多少人口 瀏覽:526
印尼傭人怎麼請 瀏覽:115
伊朗與美國的沖突是什麼 瀏覽:872
伊朗原油為什麼不能進口 瀏覽:726
印度金首飾有多少錢 瀏覽:523
在越南生活用什麼電話卡 瀏覽:738
伊朗房價2019多少一平 瀏覽:405
義大利語語言當然了怎麼說 瀏覽:872
印度吃什麼葯來抵抗新冠 瀏覽:507
英國人一周消耗多少罐頭 瀏覽:578
伊朗為什麼會和美國 瀏覽:111
蘭博基尼在中國為什麼這么貴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