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京為什麼要訪問伊朗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訪問德黑蘭期間,既想安撫伊朗,又要寬慰西方。這個微妙的平衡舉措反映出,俄羅斯領導人正在努力增強全球影響,並且企圖在不觸怒華盛頓的同時,與伊朗保持良好關系。
⑵ 普京警告伊朗小心替美國背黑鍋,這是否意味著反對伊朗退出伊核協議
針對目前美國和伊朗兩國的緊張局勢,當地時間15號,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盡管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在先,但他仍然呼籲伊朗領導人繼續遵守伊核協議,因為伊朗一旦也退出伊核協議,一些國家就會把全部責任都推到伊朗身上。
因此,普京今天的態度和以前一樣。俄羅斯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然而,不能允許伊朗重啟核活動,因為無人監管的核活動風險太大。同時,它還認為,美國和其他國際社會需要保護該國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此外,普京的話中有話,但仍有威脅的語氣。俄羅斯不是救援隊。它是為美國、歐洲和世界准備的。但本質仍然是伊朗人。
⑶ 伊朗現在是孤立無援,四面楚歌,還有多少國家力挺伊朗的
伊朗現在確實是表面上看起來孤立無援,四面楚歌。但是伊朗這個地方是塊肥肉,無論是俄羅斯還是其他大國對伊朗都有分一杯羹的想法。特別是作為超級大國哦羅斯來說。雖然在明面上他說不會插手美國和伊朗的事情。但是他也間接表明了他的態度,說伊朗的事情其實就是美國在中作怪,美國的錯。這已經表示了俄羅斯其實對伊朗是表示持支持的態度。
很明顯,普京這一番話已經表明了在當前伊朗緊張局勢中的立場和態度,即俄羅斯不會過多干涉美伊兩國之間的沖突,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都應該由美國和伊朗承擔。伊朗軍方就對外界披露,准備購買大量的俄制攻擊性武器,在這種敏感時刻,伊朗一定會想方設法加強防禦力量,不然很難與美國對抗,俄羅斯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直面支援伊朗的話就不太好了。
⑷ 俄羅斯,為什麼不敢賣先進武器給伊朗
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的恩恩怨怨難以講清,第一個就是在近代時期,在俄羅斯的擴張過程中,為了爭奪更多的資源,俄羅斯和伊朗在高加索地區產生了大量的沖突。
雖然美國反對的俄羅斯就要支持,但是俄羅斯也明白伊朗並不是一個真的值得自己付出並支持的國家。當伊朗和美國的關系緩和之後,伊朗站在誰的立場上真的就是一個兩說的事情了。
萬一俄羅斯將自身先進裝備給伊朗之後,伊朗又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上了,俄羅斯先進裝備的各項參數和秘密都將被泄露在美國面前。
綜上所述,對俄羅斯來說,伊朗頂多算是戰略夥伴,根本稱不上盟友,這樣的關系下,怎麼可能將自身的先進武器賣給伊朗呢?
⑸ 普京在任時做了些什麼
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一開始就強調,他的外交戰略為經濟服務,其目標是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重振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普京在積極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展關系的同時,主張建立多極化世界。他明確提出,在21世紀的頭10年裡,「俄羅斯將致力於以所有國家間真正平等的夥伴關系為基礎,促進新型國際關系的形成」。2002年,普京從國際形勢和俄羅斯的國力出發,對外交政策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提出了對國際事務進行「有選擇地參與」的構想。
普京上台後奉行親西方政策,但在俄羅斯切身利益上從不輕易讓步。普京外交戰略的中心是,以發展同美國的關系為主導,帶動和改善俄羅斯與北約和歐盟的關系,確保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逐步實現與歐洲的統一,讓俄羅斯融人世界經濟,最終使俄羅斯重新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普京首先將俄羅斯定位為歐洲國家,積極同歐洲國家建立「更密切的協作關系」。普京上台伊始就強調注意同歐洲國家發展關系。後來又多次重申他的這一戰略思想。2002年,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歐洲是俄羅斯外交的重點,俄羅斯的一貫立場是採取具體步驟實現與歐洲一體化,與歐盟建立統一的經濟區。2002年5月28日,普京同北約19個成員國的首腦簽署了關於建立俄—北約理事會的《羅馬宣言》,宣布俄羅斯與北約成了「平等夥伴」關系。次日,普京又與歐盟領導人簽署了俄歐關系5項原則聲明。歐盟則承認俄羅斯是市場經濟國家,表示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普京在奉行親西方政策的同時,主張維持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的關系,以增強俄羅斯的國力。普京特別重視亞洲,把它看做未來經濟競爭的重點。
強調同中國建立牢固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是普京的重要外交戰略之一。普京一上台就高度評價了俄中關系。他說中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兩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已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兩國領導人的高層互訪和接觸對兩國各領域合作的進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兩國無論在經濟、文化領域,還是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都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層次」。普京同中國領導人進行定期互訪,在朝鮮半島局勢、美國出兵伊拉克等重大國際問題上協調立場。普京「特別關注」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希望兩國在能源、高科技、太空等領域拓展合作,同時加強在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他全家對漢語、中國文學和歷史的興趣都很濃厚。他的兩個女兒都在學習中國武術,其中一個女兒已經開始學漢語。
加強同印度和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往來。目前,印度軍隊80%的裝備來自俄羅斯。普京還對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持積極態度。通過採取這些舉措,普京將俄羅斯的利益與蘇聯過去的利益連在了一起。
普京加強了同日本的往來,2003年1月,普京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簽署了「日俄行動計劃」,在此基礎上他還說:「包括兩國首腦在內,一致認為應該加速領土問題談判。兩國將竭盡全力消除過去留下來的兩國發展的障礙。」
敢於同「邪惡軸心」國發展關系。盡管美國總統布希將伊拉克、朝鮮和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國家,普京為了俄羅斯的經濟利益,仍然與這些國家發展關系。
此外,普京訪問了美國的另一個「死對頭」——古巴,結束了兩國關系長達10年的「停滯時代」。
普京上台後,就緊緊圍繞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恢復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影響,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他以神秘的微笑,矯健自信的步伐征服了世界。
普京頻繁外訪,以同世界各國建立普遍聯系。普京的第一件事是遍訪周邊國家,目的是保證周邊地區的和平、安全和穩定。普京說過,鄰居無法選擇,同他們只能和睦相處,盡管他們各不相同。普京還到過蒙古,這不僅是由於它跟俄羅斯有共同邊界,還因為對聰明的政治家來說,國家沒有大小或強弱之分。據稱,他在執政的頭19個月中出訪了60餘次,有77天在國外度過。有人形容,普京出國訪問有如「緊急空降」。比如他在加拿大出席「八國會晤」,在那兒只待了46小時,來回要在飛機上度過30小時,而且時間正好黑白顛倒。然而普京深夜回到莫斯科後,第二天早上又飛到斯塔夫羅波爾去視察那裡的水災情況,連記者們也往往跟不上普京這種工作節奏。普京出國訪問講究實效,一般不安排參觀游覽活動。有人說他哪兒都去過,可是哪兒都沒有玩過,不是他不想玩,而是他感到沒有時間。但他的收獲卻遠遠大於欣賞美景。普京通過出訪和會談,解決了同德國存在多年的轉賬盧布的計算問題,使俄羅斯欠德國的債務從90億美元減少到5億歐元,而且其中的3.5億歐元已經償還。債務反正早晚要還,而普京卻選擇在德國遭受水災後立即將錢匯過去,使古板的德國人對俄羅斯頓生好感。普京出訪期間敲定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計劃,簡直就是對未來投資,為後代掙錢。
普京自2000年在斯洛維尼亞首次會晤布希以來,就與這位美國總統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系。布希喜歡看別人的眼睛,以此斷定是否應該信任他們。普京是第一位被布希邀請到他的私人牧場做客的國家元首,兩人以親密的私人會晤取代了以往的繁復禮儀。普京贊揚「布希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是能力很強的政治家」。「他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仍將是好朋友,盡管在伊拉克問題上存在分歧。」
普京為學英語,同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成了好朋友。普京喜歡用英語同布萊爾交談,他們還一起看過歌劇,一起在酒吧喝啤酒開玩笑,還互相親密地叫對方托尼和沃洛佳。
在2000年8月沖繩首腦會晤時,法國總統希拉克還未跟普京握手,但兩人在聖彼得堡垂釣之後,關系一下子拉近了許多。隨著兩人在美國出兵伊拉克問題上立場的接近,兩人關系更加熱乎了起來。2003年2月10日,普京赴法國就伊拉克問題協調立場,希拉克親臨機場歡迎,顯示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如今,人們難以評判究竟是布萊爾,希拉克,還是八國集團的其他領導人誰跟普京更「鐵」。普京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關系也很密切,他親臨金正日61歲生日慶典,並為他送去了生日賀禮。日本新首相小泉暫時還未闖入普京的朋友圈,因其一登上首相寶座就迫不及待地針對領土問題發表了強硬的聲明:要麼全部歸還,要麼一點不給。普京為此而不急於跟小泉套近乎。普京讓世界相信,俄羅斯願意成為各國的夥伴。
⑹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昵稱:瓦洛佳
職務:俄羅斯現任總統
身高:1.70米
畢業大學:列寧格勒大學
專業:法律
學歷:經濟學博士
畢業論文:論國際法中的最惠國原則
論文評價:優
畢業評語:誠實、紀律性強、具有高度責任感
家庭:妻子柳德米拉,女兒瑪莎和卡佳
愛好:柔道,桑勃式摔跤,山地滑雪,游泳,馬術,漂流
專長:精通德語,熟練駕駛各種車輛及直升機,出色使用各種槍械
最敬重的人:彼得大帝
最喜愛的作家:契訶夫,陀斯妥耶夫斯基
⑺ 據說強大的美國要對伊朗開戰,還必須要看俄羅斯的臉色,這是為何
美國如果對伊朗開戰有俄羅斯的存在肯定是會有一定影響的,但如果說美國需要看俄羅斯的臉色,這就有些太過勉強了。美國發動了多場對世界各地的戰爭,如對阿富汗,伊拉克,科索沃等地的戰爭,也沒有哪一場是因為俄羅斯存在而停下來的。所以說俄羅斯的存在只是讓美國有了一定的顧忌,卻絕不是必須要看俄羅斯的臉色。
特朗普在上台之後,就退出了「伊核協議」,而且還對伊朗做出了最高等級的經濟制裁,這在歷史上是絕對沒有的。而且在軍事上也極力的施壓,可以說是嚴重的激化了兩國矛盾,升級了兩國的沖突。但其實這也正是特朗普不想對伊朗做出全面戰爭的表現,他只是想通過戰爭以外的手段迫使伊朗臣服於美國。
⑻ 張志坤:普京的「自信」是怎麼來的 信息評論
俄羅斯總統普京現在相當自信,這從他最近的國情咨文演講可見一斑。12月1日,一年一度俄羅斯總統的國情咨文普京顯得相當輕松自在,曾經十分嚴峻的西方制裁以及由此而來的經濟形勢,現在對普京而言已然如微風拂面、渾然不覺,現在他居然向美國和西方搖起了橄欖枝,雖然不能說擺出了洋洋自得勝利者的姿態,但從中卻看不到一絲一毫的焦灼情緒,表現得相當輕松。
這是一種怎樣的自信呢?
普京的自信可能沒有三個或四個之說,迄今為止沒見到俄羅斯有這方面的概括,以傍觀者視之,普京的自信大概只有一個,即在戰略上高度自信,這已經成為他的突出的特點。這個自信具有以下諸般特徵。
其一,勇敢精神是戰略自信之魂
衡量一個人在戰略上的品質,比較高的評價就是「大智大勇」四個字。筆者以為,有「大智」者難說一定就有「大勇」,但有「大勇」者則必定派生「大智」,因為勇氣是智慧的源泉,沒有勇氣支撐,在危機面前被嚇得屁股尿流,哪裡還會有「智慧」的活動餘地呢?俗話說,都嚇懵了,自然也就要手足無措。所以,普京的自信,第一條根據或者最根本的靈魂,是勇敢精神。在這種勇敢精神的支撐下,他才敢於同強大的對手抗爭、博弈,這種自信不是想辦法去拉關系、套近乎的那種自信,也不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那種自信,而是不怕鬼不信邪的自信。相反,如果有這樣一個國家或這樣一種類型人,他們認定自己必須同美國合作,除了合作別無出路;認定萬萬不可得罪美國,得罪美國就沒有好結果;認定要不惜一切跟定美國,否則就不能實現富裕,等等,在這樣條件下談戰略自信,這樣的自信還有什麼靈魂可言呢?
其二,愛國主義是戰略自信之質
正是源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所以普京才能在戰略上挺起來,俄羅斯民族才能在危機中挺過來。愛國主義把整個俄羅斯凝成一個強大的堡壘,這個堡壘現在政治上堅強,在經濟上也挺得住,而在戰略上更是讓人不敢覬覦,其一舉一動都有讓觸目驚心的功效。
但是,強大的愛國主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大喊大叫叫喚出來的,而是以強有力的行動打造出來的。普京歷來對一切俄奸以及賣身投靠西方的走狗都堅決打擊、絕不手軟,要麼將他們送進監獄,要麼將他們送進地獄,而絕非將他們奉座上賓,使之登堂入室或者招搖過市。如果不是這樣,而只是從上到下齊聲吶喊「亮劍」,但實際上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搞一番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把戲,愛國主義還打造得起來嗎?如果沒有強大的愛國主義,所謂的戰略自信乃至一切自信,還信的起來嗎?結果不過就是一具空殼而已。
其三,驕人的業績是自信之基
任何自信都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要靠重大實踐成果與成就的堆積,要通過激烈的搏鬥來獲取,而不能靠理論的闡釋與演繹將其裝點出來。譬如普京,如果不能在同西方的搏鬥中打敗烏克蘭,收回克里米亞,他會有戰略自信嗎?俄羅斯人民會因此產生戰略自信嗎?普京不僅收回克里米亞,而且還打贏了在敘利亞的地緣爭奪戰,在中東站穩了腳跟,現在伊朗在向俄羅斯靠攏,土耳其在向俄羅斯靠攏,日本同俄羅斯打交道如同孫子一般老實恭敬,有這樣驕人的業績,想不自信都難。相反,如果有哪個國家,對外打交道總是憋屈受氣,最大的本事就動不動「嚴正交涉」,結果卻一概都無下文,這自信又能從何而來呢?須知,花錢買東西誰都會,戰略上「用金錢換和平」,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走兩宋那樣的和平發展道路,那是最沒有出息的。不管現在一些人怎樣為兩宋翻案,都難以改變那個時期中國歷史的悲慘。
現如今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內外的戰略威信都相當高,他在國內無人堪與匹敵,今後的俄羅斯還將在其執掌之下,因此,俄羅斯的穩定與團結不會出現問題;在世界上他被公認為當今最高水平的地緣戰略大師,因此,今後的俄羅斯也不會在國際戰略舞台上吃虧。這樣的人物能不自信嗎?
中國也有自信,就數量而言,可能比俄羅斯的自信還多。但對比俄羅斯普京的自信與中國的自信,總感到我們中國的自信差了點什麼。究竟差了點什麼呢?筆者腦筋歷來不靈光,還是請大家幫忙來開其中的茅塞吧。
⑼ 俄羅斯為了伊朗與美國作對,他是真心在幫伊朗嗎
伊朗最近不太好,因美國對伊朗的第一波制裁,造成現在美伊現在關系緊張,而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伊朗方面也絲毫不讓,並舉行了軍演做出回應,從表面上看戰爭一觸即發,俄羅斯作為伊朗的盟友與美國作對,是否是真心幫伊朗呢?我認為俄羅斯肯定會幫助伊朗但就不知道能做到幾分了,畢竟現在俄羅斯自己也不好過,俄羅斯經濟狀況近兩年來並不是很好,而且是近年來唯一削減軍費的國家。
美伊開戰,俄羅斯直接出手介入的可能性很低,最多就是在軍事上給予伊朗一定的幫助。因為美國和俄羅斯兩國都掌握著摧毀彼此的終極核武器,美俄兩國上次直面彼此的時候還是上世紀的古巴導彈危機,在此期間,美俄兩國差點擦槍火,全世界都籠罩在核武的陰影之下,清楚這點的普京,絕對不會因為伊朗直接向美國動手。雙方就算爆發沖突也是代理人方面的沖突,就好比敘政府軍和叛軍一樣。
⑽ 普京訪問伊朗再布中東棋局有何看點
普京11月1日訪問伊朗,將與伊朗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和總統哈桑·魯哈尼會晤,討論雙邊關系、能源合作、伊朗核問題協議、敘利亞局勢等議題。
此外,發言人說,在武器銷售方面,「不排除將會涉及到比S—300型防空系統更先進的軍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