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寶石的地理分布
人類對於寶石的找尋、開采和利用已有近六千年的歷史。如著名的中國「和田玉」,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即已發現,而歐洲的琥珀據說發現於公元前2500 年,埃及的綠松石和阿富汗的青金石的開發先於公元前1500 年,印度的鑽石發現於公元前 800 年。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發現和開採的寶石礦約有六百多種,其中三分之一是在 20 世紀所發現的。這些寶石資源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某些特定地區(圖5-5-1)。
1.亞洲
亞洲是世界上優質寶石的重要產地。緬甸是優質鴿血紅紅寶石和優質翡翠的唯一產地。斯里蘭卡自古以盛產寶石著稱,世界上最大的藍寶石晶體(重 19kg)和第三號星光藍寶石(重362ct)產自斯里蘭卡,而且斯里蘭卡的寶石品種豐富,計有藍寶石、紅寶石、變石、貓眼、海藍寶石、碧璽、鋯石、尖晶石、堇青石、各色托帕石等。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克什米爾、泰國和柬埔寨的藍寶石也頗負盛名。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歷史上許多著名特大型鑽石如光之山(Koh-i-noor)、奧洛夫(Orloff)和大莫卧爾(Great Mogul)等鑽石都來自印度,並且都產自沖積砂礦。伊朗、西奈半島和中國都盛產綠松石。中國的和田玉開采歷史悠久,聞名於世,台灣玉、南陽玉也較為著名。原蘇聯東部亞洲部分的金綠寶石、翠榴石等均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亞洲寶石種類極為豐富,東自我國沿海諸島起,西經印度、巴基斯坦北部,到尼泊爾和中國雲南、西藏、新疆以及阿富汗至伊朗東北部沿著NW-SE向,呈帶狀展布,與阿爾卑斯的喜馬拉雅構造帶一致,成為世界上一個重要的寶石聚集帶。
2.非洲
非洲大陸寶石產生異常豐富,被譽為地球上最豐富的寶石倉庫。主要寶石有鑽石、祖母綠、坦桑石、黝簾石、金綠寶石、紅寶石、藍寶石、橄欖石、海藍寶石、紫晶、石榴子石等。其中以鑽石居世界領先地位。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重3106ct)和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綠(重2.3萬 ct)均發現於南非(阿扎尼亞)。埃及是世界優質綠松石的主要產地。辛巴威以盛產大型祖母綠和紫晶而聞名於世。坦尚尼亞與肯亞交界處產出的紅、藍寶石和坦桑石、黝簾石礦床,尚比亞的祖母綠,馬達加斯加的偉晶岩中的各類寶石礦床都很著名。這些寶石礦床基本上分布在非洲東部地區,南起南非,經辛巴威、馬達加斯加、尚比亞、坦尚尼亞、肯亞、北至埃及,大多處於南非-東非地盾和東非大裂谷地區。在此區域內,分布著大面積的區域變質岩,其中馬達加斯加分布著大片花崗偉晶岩。
3.美洲
南非和北美有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大型寶石礦山。巴西以盛產多種高中檔優質寶石而與素稱亞洲寶石之星的斯里蘭卡相媲美,並被譽為寶石之國。巴西米納斯吉拉斯集中了世界上70%的海藍寶石,95%的托帕石(最好的為玫瑰色和藍色托帕石),50%~70%的彩色碧璽,80%的水晶類寶石,同時又是綠柱石和金綠寶石的主要產地。加拿大盛產軟玉,著名礦床分布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等省,其他如薔薇輝石、紫晶、海藍寶石、碧璽和磷灰石也有產出,1991年該國又發現大型鑽石礦床。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主要產出軟玉、翡翠、碧璽,新墨西哥州產出世界最大的綠松石礦。哥倫比亞的木佐(Muzo)和契沃爾(Chivor)是世界著名的優質祖母綠產出地。美洲的寶石主要集中在西部科迪勒拉構造帶——安第斯山脈一帶。
4.歐洲
歐洲的寶石資源居世界前列,礦床主要分布於西伯利亞和烏拉爾一帶,有三個寶石成礦區,11個產區。其中著名的有東西伯利亞和帕米爾的青金石,東西伯利亞軟玉,哈薩克的翡翠,中亞的綠松石,烏拉爾的祖母綠、翠榴石、金綠寶石、變石等,貝加爾湖地區是世界紫硅鹼鈣石的唯一產地。
5.大洋洲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古老又新興的著名寶石產出國,富產歐泊、藍寶石、紅寶石、鑽石、祖母綠、綠玉髓、軟玉、鋯石、拉長石、堇青石和托帕石等十多種寶石。其中尤以歐泊和藍寶石最為著名。澳大利亞的歐泊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90%以上,藍寶石產量佔世界產量的60%,最大的藍寶石礦為昆士蘭州的安納基礦床,該礦床的藍寶石產值佔全澳寶石產值的一半以上。1978年在金伯利地區Argyle鉀鎂煌斑岩中發現鑽石礦床,使澳大利亞的鑽石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該地區也是彩色鑽石的主要產區。同年在澳洲中部Harts Range 還發現了大型紅寶石礦床。
總之,世界寶石礦床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以及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俯沖帶附近的構造-岩漿活動頻繁部位。
2. 任務祖母綠及綠柱石類寶石
綠柱石類寶石是指以礦物綠柱石為原料的一類寶石的總稱。由於綠柱石的形成條件不同,致使其中所含的致色離子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因而形成不同的寶石種。常見有以下幾個亞類:
綠柱石含致色離子Cr 者 其顏色呈翠綠色,稱祖母綠 (emerald);
綠柱石含致色離子Fe 者 其顏色呈天藍色或海藍色,稱海藍寶石 (aquamarine);
綠柱石含致色離子 Cs、Li 和 Mn 者 其顏色呈玫瑰紅色,稱銫綠柱石 (morganite),其英文名稱來源於美國寶石愛好者(J.P.Morgan)的名字;
綠柱石含Fe 並呈金黃色、淡檸檬黃色者 稱金色綠柱石 (heliodor),其英文名稱來源於希臘語的「太陽」。
綠柱石含Ti 和Fe 者 呈暗褐色,稱暗褐色綠柱石 (dark brown beryl)。
祖母綠是綠柱石中最為重要和名貴的品種,被世人稱為「綠色寶石之王」。它與鑽石、紅寶石、藍寶石、貓眼被視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五大珍寶」。祖母綠青翠悅目,作為五月的生辰石,它的顏色代表著春天的來臨。
一、基本性質
(一)結晶學性質
晶系 六方晶系。
結晶習性 晶體呈六方柱狀,主要由六方柱、六方雙錐和平行雙面等單形組成 (圖6-8)。
圖6-8 綠柱石的晶體
表面特徵 表面常見橫紋,軸面上可見六方形蝕痕,柱面上可見長方形蝕痕。
(二)化學成分
綠柱石為鈹鋁硅酸鹽,化學分子式為Be3 Al2 [ Si3 O18 ],可含有鉻、鐵、鋰、錳、釩、鐵等微量元素,並據此劃分為不同的寶石種。
(三)物理性質
1.光學特徵
顏色 顏色變化大,常為綠色、藍色、黃色、黑色、紅色和無色等,並由此決定品種。
光澤 一般為玻璃光澤。
透明度 透明 不透明。
折射率 1.56~1.59,取決於品種。
雙折射率 0.004~0.009,取決於寶石種。
光性 一軸晶,負光性。
色散 色散低 (0.014)。
多色性 明顯,取決於品種。
吸收光譜 祖母綠具有典型的吸收光譜,在紅區683nm、680nm和637nm處顯清晰的譜線,從630~680nm有一微弱的普遍吸收,在藍區477nm處有一弱線。海藍寶石是由鐵致色的,吸收光譜不太明顯。在紫區427nm處有一稍寬的帶,藍紫區456nm處有一弱線。有時淺綠色的海藍寶石在537nm處顯示一條譜線。
光學效應 綠柱石類寶石可顯星光和貓眼效應。
2.力學特徵
解理 不完全,與晶體底面平行。
斷口 貝殼狀。
硬度 7.25~7.75,祖母綠性脆。
密度 2.7~2.9g/cm3,具體取決於寶石種。
(四)包裹體
綠柱石類寶石內部含有十分豐富的包裹體,而且不同寶石種和不同產地的同一寶石種包裹體具有明顯的區別。如哥倫比亞產祖母綠具典型的三相包裹體,俄羅斯產祖母綠具竹節狀陽起石包裹體,印度產祖母綠具逗號狀包裹體。而海藍寶石和其他綠柱石品種則具有典型的雨絲狀包裹體(圖6-9)。包裹體是鑒別綠柱石寶石品種、產地等最重要的依據。
圖6-9 海藍寶石中雨絲狀包裹體
二、主要寶石品種及其鑒定與評價
1.祖母綠
祖母綠(emerald)的歷史和其他許多珍貴寶石一樣,久遠而富有傳奇色彩。傳說耶穌最後晚餐時所用的聖杯就是用祖母綠雕製成的。《聖經》中也提到了祖母綠,其Soloman歌稱:「耶路撒冷的婦兒們,這是我的所愛,這是我的朋友!他的雙手如同綠寶石裝飾的金環」。據歷史記載,早在6000多年前,古巴比倫的市場上就有祖母綠出售。在迦勒底王國(新巴比倫)婦女們特別喜歡佩用祖母綠飾物。在古希臘,祖母綠被稱為「綠色的石頭」和「發光的石頭」,把它作為獻給希臘神話中愛和美的女神「維納斯」的高貴珍寶。公元前2000年,位於現在的開羅東南440英里,離紅海西岸25英里的多山荒漠Wadi Sisat的祖母綠礦山就被開采。相傳2000多年前的埃及艷後克列奧普特拉不僅經常佩戴祖母綠首飾,而且還以她的名字命名祖母綠礦山。那些用這座礦山的祖母綠製成的護身符和串珠等飾物,有一部分傳至今天,成為無價之寶。這座礦山從古代到18世紀依次為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和土耳其人擁有,到1740年被廢棄,後來其具體方位也無人知曉了。但到1770年,蘇格蘭探險家穿過荒漠時發現了它,曾作過重新開採的嘗試,終因資源枯竭而作罷。古代簡陋的開采留下了穿山越嶺數英里的爬山洞、隧道和地道。古羅馬人也很喜歡祖母綠,羅馬暴君尼祿有個用祖母綠製成的眼鏡,同時,尼祿還憑借他的權力到處搜尋祖母綠。古代波斯人同樣喜歡祖母綠,據不完全統計,僅伊朗王室所珍藏的祖母綠珍寶就有數千件之多。在古印度,大多數傳說往往把祖母綠與非洲連在一起,古印度人按「納瓦拉特那」風格製作的金指環或銀指環中,同樣鑲滿了祖母綠。在印加帝國,國王的純金王冠上鑲有453顆祖母綠,共重1521ct,其中最大的一顆45ct,1593年此王冠被安置在哥倫比亞大教堂的聖母像上。其他如安斯提國王、英帝國國王的王冠上也都鑲有大量的祖母綠寶石。
祖母綠是綠柱石類寶石家族中最珍貴的一員,也是國際上最珍貴寶石中的一種,它被譽為綠色之王而深受人們喜愛。自古以來,祖母綠與鑽石、紅寶石、藍寶石,貓眼石一起被當成是世界五大珍貴寶石。祖母綠青翠悅目,各個時代的人都為之著迷。選這種可愛的綠柱石寶石作為五月生辰石是很合適的,它的顏色代表當春天來臨時,大自然的美景和許諾的標志,同時,它也是忠誠、仁慈和善良的象徵。很久以前,祖母綠是用於給維納斯女神作奉獻的寶石,而戀人們則認為它具有揭示被愛者忠誠與否的魔力。
祖母綠的品種除常見的祖母綠外,根據特殊光學效應和特殊現象的品種,可將祖母綠分為下面三個品種。
(1)祖母綠貓眼
祖母綠可因內部含有一組平行排列、密集分布的管狀包裹體,而產生貓眼效應(圖6-10),但不常見。
圖6-10 祖母綠貓眼
(2)星光祖母綠
星光祖母綠極為稀少,僅偶有發現。內部除平行z軸的管狀包裹體外,還有兩個方向的未知微粒,其一方向垂直z軸。
(3)達碧茲(trapiche)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祖母綠,產於哥倫比亞姆佐地區和契沃爾地區,它具特殊的生長特徵。姆佐產出的達碧茲在綠色的祖母綠中間有暗色核和放射狀的臂,是由碳質包裹體和鈉長石組成,有時有方解石,黃鐵礦罕見。X射線衍射證明這種達碧茲是一個整單晶。契沃爾出產的達碧茲祖母綠,中心為綠色六邊形的核,由核的六邊形稜柱向外伸出六條綠臂,在臂之間的V形區中是鈉長石和祖母綠的混合物,X射線衍射證明這種達碧茲祖母綠也是一個單晶,鈉長石被包裹在祖母綠的晶體中。
2.經濟評價
祖母綠的評價依據主要是產地、顏色、透明度、凈度和重量等。
產地 以哥倫比亞祖母綠為最佳,優質者0.2~0.3ct就可以作為高檔首飾戒面,大於0.5ct者,其價格就高於鑽石,其次是坦尚尼亞祖母綠,優質者可與哥倫比亞祖母綠相比,其他地區產祖母綠的價格依具體質量而定。
重量 越大者越珍貴。
圖6-11 達碧茲
顏色、透明度和凈度 這三者可作為一個綜合性指標,根據這一綜合性指標,祖母綠可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檔次:顏色為深翠綠色或呈帶藍的綠色,透明、包裹體少,裂隙不超過總體積的5%;
第二檔次:顏色為翠綠色或帶藍的綠色、透明,包裹體少,裂隙不超過總體積的10%;
第三檔次:顏色為翠綠帶藍的綠色,半透明-透明,包裹少,裂隙不超過總體積的20%。
3.鑒別
祖母綠的包括仿製品的鑒別、合成祖母綠的鑒別、優化處理品的鑒別和產地的鑒別等。
(1)仿製品的鑒別
在各種寶石中,能仿祖母綠的寶石較多,但它們之間物理特徵差別較大,通過測試各種物理特徵參數,不難將它們區分開來。
鉻透輝石 常呈深綠色至黃綠色,在濾色鏡下呈紅色反應,特別是烏拉爾山脈產出的鉻透輝石,在市場上很容易被當作祖母綠銷售。祖母綠與鉻透輝石的區別主要在於顏色、折射率等。兩者的顏色均可為深綠色至黃綠色,但鉻透輝石的顏色沒有祖母綠那種柔和的綠絨絨的感覺,稍有些發暗。其折射率高於祖母綠,為1.675~1.701,雙折射率為0.024~0.030,密度為3.29g/cm3,其可見光吸收光譜在紅區也具鉻吸收,但在505nm處具吸收線。鉻透輝石的內部也可有氣液包裹體、管狀包裹體,但很少像祖母綠內部常見有那麼多三相或兩相的包裹體。
鉻釩鈣鋁榴石 在顏色上呈黃綠色至亮綠色,表面光澤強於祖母綠。鉻釩鈣鋁榴石與祖母綠一樣在濾色鏡下呈紅色或粉紅色,在紅區具鉻吸收譜。祖母綠與鉻釩鈣鋁榴石的區別主要在光性特徵、多色性、折射率、密度等方面。鉻釩鈣鋁榴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其折射率高達1.740±。密度高於祖母綠,約為3.61g/cm3,而且內部無祖母綠中常出現的三相或兩相包裹體,鉻釩鈣鋁榴石中常見的是固體包裹體或負晶。
翠榴石 呈綠色至暗綠色,其特徵基本與鉻釩鈣鋁榴石相近,為均質體,無多色性,折射率高達1.888,密度為3.84g/cm3,內部常見有馬尾狀石棉礦物特徵包裹體。
綠色碧璽 藍綠色至暗綠色,色調偏暗。其折射率、雙折射率和密度均高於祖母綠,分別為折射率1.62~1.64,密度3.06(+0.02,-0.06)g/cm3,雙折射率高達0.020,在合適的方向可見後刻面棱線重影,多色性強,內部常發育有線狀分布的氣液包裹體。
綠色螢石 常帶有一種藍色色調,與藍綠色的祖母綠很相像,但表面光澤弱得多,因為螢石的折射率只有1.434,而且螢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內部常因四組解理發育而呈現一種異常消光。色帶發育,也同樣具有二相或三相氣液包裹體,但氣液包裹體的邊界不如祖母綠中的清晰。密度比祖母綠的高,為3.18(+0.07,-0.18)g/cm3,螢石在紫外光下常具強熒光反應,有的甚至有磷光。
綠色磷灰石 磷灰石與祖母綠一樣屬於六方晶系。摩氏硬度為5,低於祖母綠,但折射率、密度均高於祖母綠,分別為1.634~1.638和3.18g/cm3左右。可見580nm吸收雙線。
翡翠 半透明和近於透明的弧面型翡翠與弧面型祖母綠很相似。通過放大觀察可以區別兩者,因為祖母綠為單晶體,內部發育的是氣液包裹體、原生或次生裂隙,而翡翠為多晶集合體,常表現為纖維交織結構,在拋光面上能觀察到晶體的界線,或由於晶體方向不同而在拋光時留下的微弱的凹凸痕跡。而且翡翠折射率比祖母綠的高,為1.66左右,弧面型祖母綠點測法一般所得值為1.58。翡翠密度高於祖母綠,為3.34g/cm3左右。翡翠的吸收光譜在紅區有3 條間隔均勻的吸收線(690nm、660nm、630nm吸收線),在藍區有437nm的吸收線,與祖母綠的不同。
玻璃 綠色玻璃與祖母綠最為相似,無論從顏色、外觀上,均可達到亂真的程度。玻璃中的氣泡或其他一些殘余物質,可以營造出一種類似裂隙或指紋狀包裹體的外觀。但玻璃缺少祖母綠那種綠絨絨的感覺,但一些黃綠色或藍綠色的祖母綠,色澤較淺時,綠絨絨的感覺欠強,不容易與玻璃區別。鑒定時應特別謹慎。首先,玻璃為均質體,祖母綠為非均質體。用偏光鏡、二色鏡或折射儀可直接區別。在偏光鏡時下玻璃常具異常消光,無二色性。玻璃的折射率范圍較寬,可從1.47~1.70,甚至更高,與祖母綠有明顯區別。
人造釔鋁榴石 人造釔鋁榴石為均質體,其區別也與玻璃的步驟相似。只是人造釔鋁榴石的折射率較大,一般大於1.81,折射儀通常測不出。人造釔鋁榴石的內部一般潔凈,偶有氣泡。吸收光譜與祖母綠的不同,在肉眼感覺上人造釔鋁榴石有紅色的閃光,而沒有祖母綠綠絨絨的柔和感。
合成尖晶石 焰熔法合成尖晶石為均質體,折射率為1.728左右,而且偏光鏡下常顯示斑紋狀消光。內部可有氣泡、弧形生長紋等。
拼合寶石 祖母綠拼合寶石的形式很多,可有二層或三層拼合。最常見的有: 祖母綠加綠柱石、祖母綠或綠柱石加綠色玻璃、紅色石榴子石加綠色玻璃、無色水晶加一層綠色材料加無色水晶等。頂部一般採用祖母綠或綠柱石,下襯有各種不同的綠色材料如玻璃、合成祖母綠、色淺的綠柱石等,中間可採用無色或綠色的膠粘接。
(2)合成祖母綠的鑒別
合成祖母綠目前常用助熔劑生長法和水熱法合成,因其生長環境與天然祖母綠相似,所以物理化學特徵基本相似,但某些性質還是存在一定差別:合成祖母綠顏色濃艷,有較強的紅色熒光,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呈現鮮紅的紅色,其包裹體的典型特徵是雲團狀不透明色未熔化的熔質和熔劑包裹體、銀白色不透明三角形鉑片包裹體等;而天然祖母綠則具有其獨特的包裹體特徵,且產地不同,包裹體亦明顯不同。
(3)優化處理祖母綠的鑒定
對祖母綠進行優化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浸油處理、染色處理和鍍膜處理等。
浸油處理 由於祖母綠裂隙發育,所以常用注油方法來掩蓋裂隙和增強綠色。鑒別時,對延伸到寶石表面的裂隙應注意觀察,在放大鏡下用頂光燈照射,裂隙處就會產生干涉色,如果把寶石放在台燈下加溫就會有油珠流出,在紫外線下會發黃色熒光。
染色處理 採用化學顏料,將色淺或無色的祖母綠染成深綠色。這種染色處理的綠色顏料一般沿裂隙分布,整體呈蛛網狀。在長波紫外光下發黃綠色熒光。可在630~660nm處有吸收帶。
箔襯處理 若發現祖母綠首飾採用金屬托全封閉式鑲嵌,就要懷疑寶石的亭部外緣是否鍍有綠色薄膜。
鍍膜處理 常採用無色綠柱石作核心,在外層生長合成祖母綠薄膜。鍍層很容易產生裂紋而呈交織網狀,這是鍍膜祖母綠的重要特徵。由於主體是綠柱石,因此,典型的綠柱石包裹體也是重要的鑒別特徵。此外,由於顏色主要集中在鍍層,所以,這種祖母綠在浸液中將有清楚的特徵顯示。
(4)不同產地祖母綠的鑒定
對於祖母綠而言,鑒定出不同的產地意義較大,主要產地祖母綠的鑒定特徵如下。
哥倫比亞祖母綠 是世界上最優質祖母綠的產地,所產祖母綠是純綠色、稍帶黃的綠色或稍帶藍的綠色。典型的產地有Muzo、Chivor和Gachala等礦床,Muzo祖母綠顏色最美麗,而Chivor祖母綠則瑕疵較少。哥倫比亞祖母綠裂紋較多,裂隙內有時充滿褐色鐵質薄膜,具典型的氣、液、固三相包裹體,還有纖維狀包裹體、黃褐色粒狀氟碳鈣鈰礦包裹體、黃鐵礦包裹體、石英包裹體、磁黃鐵礦包裹體和輝鉬礦包裹體等。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哥倫比亞祖母綠顯紅色,其他產地的祖母綠一般不變色。
俄羅斯祖母綠 顏色較多是帶黃的綠色,較哥倫比亞產的稍淡。裂隙稍少,典型的包裹體是陽起石,其外觀很像竹筒,俗稱竹節狀包裹體,綠色和褐色,不規則排列。另外,還常見頁片狀黑雲母包裹體,這是祖母綠呈褐色的原因。
巴西祖母綠 其特徵是尺寸小,多瑕疵,一般質量較差,但有時質量較好。
辛巴威祖母綠 主要產於Belingwe native reserve 等地區,其特徵是尺寸較小,質量好的祖母綠成品超過三分之一克拉已很罕見。
坦尚尼亞祖母綠 主要產自 Manyara 湖南岸地區,和 Muzo 祖母綠相近,通常為帶黃的綠色,有時也發現有與Chivor寶石相似的帶藍的綠色品種。這種寶石質量有時可與哥倫比亞祖母相媲美。
尚比亞祖母綠 色調變化范圍內為鮮明的亮綠色 帶藍的綠色 暗的柔和的綠色。但所有的尚比亞寶石都呈稍帶灰色的色調,並且在其中可能有雲母、角閃石、陽起石或透閃石等包裹體。
印度祖母綠 具典型的 「逗號」 狀包裹體,是由孔洞中含兩相 (液體和氣體) 包裹體和小的雲母晶體構成。
巴基斯坦祖母綠 具雲母片和兩相包裹體。
4.海藍寶石
海藍寶石的珍貴程度遠不及祖母綠,但作為三月生辰石的海藍寶石長期被人們所喜愛,是幸福和永葆青春的標志。海藍寶石的名稱衍生於拉丁語,在中世紀,人們認為它能給佩戴者以見識和使之具有先見之明,有的認為它有催眠的能力,認為一個人口含海藍寶石,那麼,他就能從地獄中召喚魔鬼,並能得到他要問的任何問題的答案,還認為它有壓邪的力量,使佩戴者能夠戰勝邪惡。
(1)鑒別
海藍寶石的鑒別相對較容易,主要是與仿製品的區別以及少量優化處理品的鑒定。海藍寶石顯天藍色、淡天藍色,常含有典型的雨絲狀包裹體,與其他相似寶石有明顯的差別。在此基礎上,通過其他物理特徵和系統測試,較易將它們區別開來。
(2)經濟評價
海藍寶石的經濟評價依據是顏色、透明度、重量等。通常以顏色深、內部無瑕、重量大者為佳品,經濟價值也較高。
三、礦床成因及產地
1.礦床成因
由於綠柱石的鈹元素主要分布於I型花崗岩中,因此,過去人們多認為綠柱石礦物的形成主要與這類花崗岩直接或間接相關,實際的情況也大致如此。至今的研究發現,多數綠柱石是產於岩枝狀的花崗岩中,這種岩枝狀岩體是岩漿活動晚期的氣液充填圍岩的裂隙形成的,由於有充分的結晶時間因而結晶的單晶體都很大,地質上稱它們為偉晶岩,這意味著在其中的礦物晶體都具有很大的尺寸。但這些巨大晶體被石英、長石等包裹著,並由於各種原因而使之成為連綿的碎片,很少具有能作為寶石的清潔區,然而,若在偉晶岩中存在氣體空隙或礦袋時,在它們裡面形成的綠柱石晶體可以成為透明的和少瑕疵的,從而使之具備了作為寶石的質量。
世界各地有著無法計數的花崗岩分布區,但僅在巴西、阿根廷、阿富汗、非洲、印度、馬達加斯加、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的少數偉晶岩中才有綠柱石礦化。同時,盡管已從這些成礦區開采了數以千噸的偉晶岩型綠柱石礦物,但其中能作為寶石用得比較稀少。因此綠柱石類寶石比較稀罕,並且隨著接近地表的偉晶岩體逐漸被采完,這種寶石將更為罕見。漂亮的綠柱石晶體(尤其是海藍寶石和金色綠柱石)亦產於脈絡狀岩體內,這種岩體不能列為偉晶岩。有時這些礦脈是沿著圍岩裂隙形成的,形成的是地質上被稱為雲英岩(greisens)的岩體,在俄羅斯、烏克蘭和蒙古等地區,都從這種岩體中發現有美麗而透明的寶石級海藍寶石和金色綠柱石。
如上所說,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綠柱石類寶石的確大多數與偉晶岩有關。但過去的采礦實踐證明,綠柱石類寶石的驕子——祖母綠卻很少與偉晶岩有關。祖母綠晶體常產於富鐵基性岩和酸性岩之間接觸帶的扁平沉積岩體或扁透鏡狀礦體中。接觸帶上的熱和壓力將原來存在的礦物轉化成處於變質過程中的新礦物品種,例如:存在於偉晶岩和扁平沉積岩中的綠柱石被分解,並在變質作用之下,它的成分進入雲母片岩中。在那裡重新結晶時,如果母岩中同時還存在微量的鉻或釩,綠柱石就形成祖母綠,即是說,在片岩型的祖母綠里,鈹的礦化是由一側的原生花崗岩岩漿提供的,而它的致色元素則歸因於接觸帶另一側的基性岩。片岩型礦床形成的祖母綠只能是小塊的,且形態不佳,破裂較發育,並充滿包裹體。祖母綠礦床最重要的類型是哥倫比亞型,其礦床成因十分特別。和別的礦床類型相比,哥倫比亞型祖母綠是在較低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形成的。這種礦床是由方解石滲入到充滿灰岩和頁岩的斷裂帶形成的,這種方解石通常呈灰白色並共生有黃鐵礦、石英、鈉長石、祖母綠和其他礦物。這種礦化作用,似乎可歸為某種花崗岩漿源,但至今尚未得到證實。因此,可以說,這種礦床的成因還沒有弄清楚。另外還有產自流紋岩中的綠色綠柱石,它發現於美國猶他州,後來在新墨西哥也有發現,還有產在與富鐵超基性岩相結合的白雲石大理岩中的綠柱石。總之,綠柱石類寶石的成因尚是一個未搞清楚的問題。
2.產地
世界上最優質的祖母綠產自哥倫比亞,一般認為穆佐礦山的祖母綠品質最佳,契沃爾、科斯凱斯特礦山居次。除哥倫比亞外,祖母綠的產地還有烏拉爾山、辛巴威的桑達瓦納、印度的拉賈斯坦邦以及巴西、尚比亞、奧地利、澳大利亞、南非、坦尚尼亞、挪威、美國、巴基斯坦等。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在雲南文山州找到了祖母綠礦床,但寶石學價值並不大。
世界上優質的海藍寶石主要產自巴西,佔世界海藍寶石產量的70%以上,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質量高達110.5kg的海藍寶石晶體就產於巴西。烏拉爾山也是優質海藍寶石的重要供應地。此外,海藍寶石的產地還有中國、美國、緬甸、南非、辛巴威、印度等。除祖母綠和海藍寶石外的其他綠柱石寶石在世界許多國家均有分布,但主要產地有巴西、馬達加斯加、納米比亞、美國、中國等。
【學習指導】 綠柱石類寶石是以礦物綠柱石為原材料的一類寶石的總稱。由於地質成因不同,所含致色元素不同,表現為呈現不同的顏色,並因此形成不同的寶石種。其中含致色元素Cr者,呈翠綠色,是世界著名的珍貴寶石祖母綠。本章的有關知識需要全面系統地學習掌握。有關綠柱石的基本性質必須熟記。要牢固地掌握祖母綠的特徵,及鑒定、評價等方面的知識。對海藍寶石的鑒別和評價也需要作充分了解。除此之外,還需要對綠柱石類寶石的礦床成因及產地情況等有必要的了解,尤其必須了解哥倫比亞祖母綠礦床成因的特殊性。
【練習與思考】
1.何謂綠柱石類寶石?主要有哪些品種?劃分寶石種的依據是什麼?
2.闡述綠柱石的化學成分及物理性質?
3.如何確定不同產地的祖母綠?
4.如何區分天然祖母綠與合成祖母綠?
5.如何區分天然祖母綠與處理祖母綠?
6.簡述祖母綠的質量評價依據。
7.簡述海藍寶石鑒定和質量評價方法。
3. 伊朗有哪些特產
講到伊朗特產,當屬是帥氣的波斯王子還有漂亮的波斯貓!除了這倆能呼吸的、說明波斯品種好看的,還有什麼呢?波斯地毯波斯地毯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據考證,其編織和生產的歷史至少已經有2500年。
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久不褪不變,還能防蟲蛀。其原料有真絲、棉、麻等。純真絲的地毯為頂級。圖案多為抽象的植物、伊斯蘭文字和幾何圖案,現在的波斯地毯也有以照片或油畫為設計圖案的。
從編制方法上分機械編制和人工編制。同樣尺寸的波斯地毯,真絲的手工製品比混紡的機械編制的貴很多,往往一小塊就得數千美元。一塊波斯地毯的價值還體現在每平方厘米打結的個數,打的結數越多就越貴。從使用上講,分為城市家庭用地毯和牧民地毯兩種。這種是牧民使用的波斯地毯,看上去粗糙一些。
(3)伊朗一般出什麼石頭擴展閱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1]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波斯帝國。[1]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異族先後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中。
4. 土耳其石是什麼
土耳其石是一類寶石的名稱。土耳其石英文名Turquoise,又稱"松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綠而得名。
土耳其石分為:藍色綠松石、淺藍色綠松石、藍綠色綠松石、綠色綠松石、黃綠色綠松石、翡翠綠綠松石、淺綠色綠松石等。
5. 這是什麼石頭
讓收藏專家鑒賞一下,就可以知道這石頭有收藏價值么?
6. 請問伊朗白玉是什麼玉有什麼特點
伊朗玉,阿富汗玉等,只是叫法不一樣,其實是大理石的變種,硬度5左右,皇家玉石微晶系列精選全球珍稀古老的玉石作為設計雛形,運用噴墨列印創造天然玉石紋理的胚體。
表面溶入珍稀微晶熔塊,高溫煅燒,運用最新陶瓷工藝,使微晶與陶瓷完美融合一體。成就其如同天然玉石般質感的表面紋理,並具有耐酸鹼、抗腐蝕等卓越性能。
(6)伊朗一般出什麼石頭擴展閱讀:
皇家玉石微晶系列涵括了澳洲國石歐珀玉石、巴西瑪瑙玉石、挪威橄欖玉等多款產品, 該系列集成了玉石、陶瓷和天然石材的三重優點。
L&D陶瓷皇家玉石微晶系列以寶石之珍稀,賦予瓷磚尊貴氣質,令家居空間典雅奢華。
伊朗晶玉 Iran Onyx。
規格:800*800。
顏色: 暖杏1色。
伊朗晶玉,取材自古有波斯文明的伊朗,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於中東地區,緊靠裏海、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阿曼灣。
因為地貌大多是由高原、盆地或山脈所構成的伊朗大高原,在亞柏芝山脈中盛產白中帶橙的白晶玉極品,是古代波斯帝國皇宮的奢華裝飾材料,突顯尊貴大氣的空間。
7. 寶玉石命名、產地與象徵
(一)命名
寶石的命名沒有固有規律可循,既有現代礦物學、岩石學的因素,也有歷史的原因。綜合國內外寶石學的實際情況,寶石的命名主要有幾個方面:
1)根據顏色:如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羊脂白玉等;
2)根據光學效應(並結合顏色):如貓眼石、變石、星光紅寶石等;
3)根據產地和產狀:如澳玉、非洲翡翠(石榴子石)、坦桑石(藍色黝簾石)、開普紅石(鎂鋁榴石)、台灣翡翠(霞石)、貴翠(貴州石英岩)等;
4)根據人物:如亞歷山大石(變石);
5)根據硬度:如硬玉、軟玉等;
6)根據譯音:如歐泊、托帕石等。
(二)世界寶玉石產地
從現有資料看,全世界發現和開採的寶玉石礦約600餘個,大型的礦床主要集中在非洲、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等地。本節只講寶玉石的產地,基本不涉及其產量。
1.非洲
非洲寶石以鑽石最為出名,金剛石產於南非,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綠寶石也發現於南非,肯亞盛產紅寶石,坦尚尼亞出產坦桑石。另外,非洲還出產碧璽、木變石、鎂鋁榴石等。
2.亞洲
亞洲中高檔寶玉石主要產在東南亞,如泰國和柬埔寨的藍寶石和紅寶石頗具盛名,寮國出產星光藍寶石;迄今世界上最大最優質的紅寶石單晶發現於緬甸,屬於「鴿血紅」名貴翡翠品種;斯里蘭卡自古就盛產紅寶石、藍寶石、變石、貓眼石、海藍寶石;克什米爾盛產藍寶石;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寶石級金剛石的國家;伊朗、西奈半島、烏茲別克主要產綠松石;阿富汗、烏拉爾盛產青金石;巴基斯坦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了世界上最富集的紅寶石礦;最好的珍珠產於海灣地區及斯里蘭卡和印度之間的淺海。中國的鑽石產在山東、遼寧、湖南等地,此外還產海藍寶石、橄欖石、紅藍寶石、水晶(東海)等;中國的玉石有三大生產基地:和田、岫岩、南陽,主要出產種類還有綠松石、青金石、瑪瑙、孔雀石、翡翠、珍珠、珊瑚等。
3.大洋洲
澳大利亞富產歐泊、藍寶石、澳洲玉(綠玉髓)和金剛石,現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產地,佔世界產量的一半,但優質大顆粒者少。
4.其他地區
歐洲只有英國出產煤玉,捷克、西班牙出產鎂鋁榴石,德國出產琥珀,除此幾無出產。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好的祖母綠產地,委內瑞拉和蓋亞那產鑽石;巴西盛產綠柱石、紫晶、黃玉和碧璽等。
(三)寶玉石的象徵
寶石是一種具有商品和藝術雙重特性的特殊商品。藝術性表現在它的色、光、形方面,商品性則表現在它的值、神、義等方面。也就是說寶石不僅能表現生產勞動的商品銷售價值,還表現美好祝願的濃重紀念意義,此外寶石還能表現出權力富有的傳世價值。
1.作為權力大小、地位高低和貧富的標志
這種象徵在古代十分普遍,如代表權力的玉璽、金印,封地及古代傳達王令的玉圭,封官拜爵的玉佩和玉珩等。
2.作為銀行儲備、企業投資、市場流通和家庭保值傳世的硬通貨
由於天然寶石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是一種財富的象徵,或者說是一種濃縮的財富,其資產價格逐年上升,其上升幅度通常超過通貨膨脹率或銀行存款所獲得的利息,因而,往往被購買者作為銀行儲備、企業投資、市場流通和家庭保值傳世的硬通貨。
3.作為美化生活裝扮自己的飾品
這種象徵貫穿古今,如古代有鳳釵、耳墜、項鏈、手鐲和戒指等各種寶石飾品;現代有琳琅滿目的寶石首飾。
4.作為祝賀生日和紀念結婚的「誕辰石」和「結婚石」
目前,「誕辰石」和「結婚石」在我國都已悄然興起。隨著人們文化物質生活的逐步提高,誕辰石和結婚石必將在我國的城市和鄉村更加流行。
8. 藍色石頭原石都有哪些種類
1、青金石,其通常為集合體產出,呈緻密塊狀、粒狀結構。顏色為深藍色、紫藍色、天藍色、綠藍色等。青金石還是天然藍色顏料的主要原料。
2、天河石,可被用做戒面或雕刻品。顏色為純正的藍色、翠綠色,質地明亮,透明度好,解理少的為優質品。翠綠色的天河石可做為翡翠的代用品。
3、海藍寶石,顏色為天藍色至海藍色或帶綠的藍色,它的顏色形成主要是由於含微量的二價鐵離子,以明潔無瑕、濃艷的艷藍至淡藍色者為最佳。
開發利用:
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它以其鮮艷的藍色贏得東方各國人民的喜愛。在公元前數千年的古埃及,青金石與黃金價值相當。在古印度、伊朗等國,青金石與綠松石、珊瑚均屬名貴玉石品種。
在古希臘、古羅馬,佩戴青金石被認為是富有的標志。青金石因「其色如天」,又稱「帝青色」,很受古代帝王青睞,常隨葬墓中。青金石顏色端莊,易於雕刻,至今保持著一級玉料的聲望。青金石還被用作繪畫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