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是什麼社會

伊朗是什麼社會

發布時間:2022-06-22 13:03:51

1. 伊朗的前身是波斯,為什麼要改名為伊朗呢

因為伊朗這個名字比波斯更加有內涵,更加遠古,更加強大,更加充滿著荒蠻的氣息,用了這個名字之後,感覺整個國家都像中國一樣充滿著神秘色彩了。


01波斯的起源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的伊朗還被稱之為波斯,因為那時候的波斯人建立過一個橫跨了亞洲非洲歐洲三個大洲的古老帝國波斯帝國。對,你沒有猜錯,就是那個10多萬人被斯巴達300勇士攔了好幾天,最終導致整場戰役失敗的波斯帝國。



這一點和中國古代皇帝改年號有點相似,一朝天子一朝臣改個名號去去晦氣,順便展望一下未來,大致上就是這個意思。

2. 伊朗是個什麼樣的社會

政教合一,人民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3. 伊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存在著兩種權力:人民賦予的權力和真主施給的權力,後者制約前者。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由神職人員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選出,有權否決議會提案,有權罷免民選總統,一切由他說了算。他聲稱,不參與派別斗爭,並表示對哈塔米總統再次當選祝賀。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總是站在保守派一邊。近年來,改革派連續取得地方市政、議會和總統選舉的勝利,從保守派手中奪得了國家行政和立法權。然而,議會的提案必須經由保守派控制的監委會審定。保守派把持著軍隊、警察、安全、司法和廣播電視等要害部門,哈塔米總統的權力是很有限的。面對伊朗社會的實際情況,哈塔米總統一再強調,改革要在伊斯蘭制度框架內進行,不能脫離宗教信仰。他要改革派對待改革要忍耐、溫和、謹慎。盡管如此,保守派仍視他的改革是傾向西方的,旨在用世俗政權取代伊斯蘭政權。

註:總統現在不是哈塔米,本文只是為了介紹伊朗的性質。

4. 伊朗這個國家怎麼樣呢

在國內外的各大媒體上,因為堅持不懈的和美國人叫板,伊朗算是妥妥地站上了頭條。畢竟,在當今這個世界裡,美國還是全世界貨真價實的老大。伊朗以它小小的身板,和世界老大叫板,這的確是件令人佩服的事情。正是因為有伊朗這樣的國家存在,美國才不至於那麼囂張。

雅利安人的後裔居魯士大帝以伊朗西南部的一個小首領起家,經過一系列的勝利,打敗了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等三個帝國,統一了大部分的古中東,建立了從印度到地中海的,世界上第一個跨大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在擊敗古巴比倫的時候,居魯士大帝還解放了當時還是“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波斯帝國是波斯人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所以現在的伊朗人都將居魯士尊稱為“伊朗國父”。

5. 伊朗的古代史是怎樣的

伊朗是世界著名文明古國。這里曾經是原始人生活的搖籃之一。早在公元前3千紀初,伊朗胡澤斯坦地區就形成了由當地居民埃蘭人建立的埃蘭國家。它在歷史上曾多次被兩河流域國家(蘇美爾城邦、阿卡德王國、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所征服,也曾多次擊敗這些國家,重新獲得獨立。公元前7世紀初,伊朗族居民崛起於西亞。埃蘭人逐漸與伊朗人融合成一體,稱為胡澤人。埃蘭燦爛的文化成為伊朗文化的一部分。

伊朗主要民族稱為伊朗人,屬雅利安人的一支。在歷史上,他們和印度雅利安人屬於一個共同體,稱為印歐語系東支印度伊朗語部落或雅利安部落。這是因為他們都自稱雅利安人。雅利安本意為「高尚的人」或「貴族」,最初大概是部落首領的稱號。公元前3千紀,印度伊朗語部落由南俄草原遷入伊朗東部地區時仍然是一個共同體或部落聯盟。雙方稱呼相同、語言相近,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都有許多共同點。公元前2千紀中期後,共同體解體。一些部落遷入印度,稱印度雅利安人。留在伊朗的則仍然稱為雅利安人。伊朗人即雅利安人之轉譯。現代伊朗國家的國名就得名於雅利安人,意為雅利安人的國家。其語言則稱伊朗語。大約自公元前2千紀後期起,伊朗部落逐漸占據了整個伊朗高原地區。 伊朗語居民在伊朗建立的第一個國家是米底王國。這個國家曾統一伊朗各部落,消滅西亞最強大的亞述帝國,盛極一時。但是,除了希羅多德《歷史》和亞述巴比倫楔形文書等間接資料外,我們對米底歷史所知甚少。公元前6世紀中期,米底為阿黑門王朝所滅。 6世紀末,阿黑門王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領士東至北印度,西至色雷斯,北至黑海、裏海沿岸,南至印度洋和埃及,幾乎囊括了整個地中海東岸文明地區。使各地政治經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空前發展。阿黑門王朝廣泛吸收古代各民族文明的成就,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阿黑門王朝對古代伊朗和古代世界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為了鞏固東地中海地區的霸權地位,阿黑門王朝與希臘進行了長期的爭斗,其中最著名的是希波戰爭。這場爭斗最後以阿黑門王朝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公元前330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火燒波斯波利斯王宮,標志著阿黑門王朝的滅亡和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
這是伊朗希臘化時代的開始。這個時代的出現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它把東方君主政體與希臘城邦制度結合在一起,使東地中海地區暫時擺脫了奴隸制危機,促進了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但是,亞歷山大帝國像阿黑門帝國一樣,也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不穩定的軍事行政聯合體,其內部存在著嚴重的離心力量。因而在亞歷山大去世之後,帝國立即瓦解為許多大大小小的希臘化國家。公元前312年。伊朗又成為塞琉古帝國的一部分。
在希臘化國家內部,始終存在著征服者與被征服者、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矛盾。這就削弱了其穩定性。公元前238年,在伊朗人民反抗馬其頓希臘殖民統治的斗爭中,伊朗東北部游牧部落阿帕勒人的首領阿薩息斯奪取塞琉古王朝的帕提亞行省,建立起一個新王朝。該王朝在西方稱為帕提亞王國,我國則以阿薩息斯之名名其國,稱為安息。 安息王朝時期,伊朗已經開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社會經濟較前有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絲綢之路正是在安息時期開始興盛。促進了整個古代世界國際貿易的發展。安息時期地方貴族勢力強大,王權相對較弱,其後期全國分為許多小國,共推安息王為宗主。在長達4個半世紀的時間中。安息成功地對抗了塞琉古知羅馬的侵略。保衛了伊朗的民族獨立。公元228年,內部分裂而衰弱的安息王朝被新興的薩珊王朝所取代。這個重大事件標志著伊朗歷史進入了封建社會的新時期。
薩珊王朝在伊朗古代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古代伊朗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頂峰和最高成就。法國考古和歷史學家吉爾斯曼說:「文明世界好像是由薩珊和羅馬平分的。」這話雖然不免過於誇大,但也反映出薩珊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薩珊王朝繼承古化伊朗文化的傳統,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個領域都有長足的進步,為現代伊朗文化奠定了堅固的基礎。薩珊王朝在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公元651
年。薩珊王朝在經歷長期的政治動亂之後,被阿拉伯人徹底打敗,薩珊末王耶茲德格德被殺。伊朗歷史開始進入伊斯蘭時期。
自7世紀之後,伊朗先是哈里發帝國的一部分。10世紀左右建立了獨立的國家。然後又被塞爾杜突厥人(10世紀),蒙古人(13世紀)、帖木兒(14世紀)所征服。異族佔領給伊朗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但是,先進的伊朗文化卻多次征服了野蠻的征服者。伊朗文化是阿拉伯文化中最燦爛的明星。
16-18世紀,伊朗建立了薩非王朝。18世紀時,由於封建關系的阻礙,伊朗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緩慢。19世紀肘,伊朗成為歐洲列強,首先是沙皇俄國殖民侵略的對象,伊朗的領土被肢解,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伊朗走上資本主義道路。1979年,伊朗發生反對國王獨裁統治的群眾運動,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6. 伊朗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

伊朗是伊斯蘭共和國國家政體即政教合一的資本主義國家。執政黨是社會與發展黨,具有較輕的宗教政治傾向。

伊朗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即議會君主制的資本主義國家。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

目前伊斯蘭國家全是資本主義國家。

7. 伊朗現在的基本社會制度是什麼呢

作為長期來往於克爾曼和阿巴斯港的中國人,我可以告訴你伊朗比較奇葩,網路出來的是錯誤的。
伊朗現在准確的說,是政教合一的法基赫總統內閣制。

8. 巴列維時期,伊朗是更加自由的世俗化社會,為何卻爆發了革命

許多人提起如今政教合一的伊朗,感情十分復雜,一方面,敬佩其敢公然對抗美國的膽量,另一方面,對於其嚴密到苛刻的宗教專制的統治感到十分的不滿,並一廂情願的認為,如今的伊朗人後悔革命,更加懷念巴列維時代。

伊斯蘭革命

因此,伊朗革命的發生,並不是一個霍梅尼領導的什葉派穆斯林的宗教狂熱運動,而是由於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世俗領域種種社會矛盾激化和宗教矛盾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巴列維統治時期伊朗國內激烈的矛盾來看,即便沒有霍梅尼,即便沒有伊斯蘭革命,伊朗最終也會爆發推翻巴列維的運動,區別只在於誰領導這場運動罷了。

9. 伊朗屬於哪個國家 簡稱是什麼

伊朗不屬於哪個國家,伊朗自身就是一個國家,全名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9)伊朗是什麼社會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 時間: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布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

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

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

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衛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斗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

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並用邪惡軸心這樣的字眼攻訐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進程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10. 埃及,敘利亞,伊朗三國分別實行什麼社會制度

2003年去埃及的時候埃及是社會主義制度,醫療和教育基本不花錢公交車票錢跟中國幾分錢一樣便宜,但跟中國改革開放後一樣,老百姓也想盡辦法去掙錢買車蓋房

閱讀全文

與伊朗是什麼社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有哪些俗語 瀏覽:477
義大利教堂怎麼造起來 瀏覽:491
越南買什麼油最好 瀏覽:817
越南國道限速多少公里 瀏覽:406
馬可波羅在哪個朝代來自中國 瀏覽:122
義大利面勺什麼意思 瀏覽:679
怎麼在中國使用臉書 瀏覽:428
為什麼新冠在義大利流行 瀏覽:393
中國去日本機票多少錢 瀏覽:435
印尼華人婚禮送什麼 瀏覽:13
印度阿三是哪裡來的 瀏覽:39
中國怎麼去巴鐵 瀏覽:621
英國人做生意注意什麼 瀏覽:345
疫情義大利美甲店怎麼防護 瀏覽:153
伊朗多少個黨派 瀏覽:368
飛英國航班費多少錢 瀏覽:285
義大利有哪些名牌產品服裝 瀏覽:180
中印邊境印度屯在哪裡 瀏覽:519
越南和潮汕哪個好 瀏覽:237
越南發展水平和中國什麼年代一樣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