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駐伊美軍多少人

伊朗駐伊美軍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6-20 13:26:29

Ⅰ 伊朗軍隊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Ⅱ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情況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主要軍事准備和兵力調動情況

2003年3月20日10時34分(北京時間)爆發了伊拉克戰爭。這是21世紀一場全新樣式的現代化戰爭。5月2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美國總統布希在「林肯」號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整個戰爭共持續44天。實際上,在4月14日美軍攻佔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之後,美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基本結束。這場戰爭是繼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的第二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除信息條件外,空中力量發揮了主導作用,空中打擊成為戰爭的主要突擊力量。透過戰場上的硝煙,人們從中可以看到美英聯軍空中力量作戰運用的幾個特點。
1100多架戰機參戰,投射2.7萬多枚炸彈

美軍從2002年年底開始向伊拉克周邊增派兵力,至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周邊地區共集結了約5.4萬人的空中力量,各型飛機約1145架,其中戰斗機、轟炸機、攻擊機、特種作戰飛機等作戰飛機756架,預警、偵察、指揮、電子戰等作戰支援飛機140多架,加油、運輸等後勤保障飛機169架。另外,英國空軍在伊拉克周邊地區部署了約8000人的部隊,各型飛機約100架。美軍中央總部空軍司令部前指駐沙特蘇丹王子空軍基地,司令為莫利斯空軍中將,統一指揮戰區內美英所有空中力量的作戰行動。美英空中力量分駐在12個國家的18個基地上。

美海軍在戰區共部署了「林肯」、「星座」、「小鷹」、「羅斯福」和「杜魯門」5個航母戰斗群,共有各型飛機380架。美海軍陸戰隊在戰區共部署了各型飛機98架。截至4月14日,美英聯軍共出動了41780架次的飛機對伊拉克數千個目標進行了大規模空襲,平均每天1600架次,最多時達2000架次。美英聯軍在伊拉克戰場上投擲了各類炸彈27250枚,其中精確制導炸彈為18275枚,發射巡航導彈 750多枚。美英空中力量在對伊拉克實施空中打擊時,投擲了集束炸彈、電磁脈沖炸彈、高威力空爆彈,並使用了貧鈾彈,主要打擊了伊拉克領導人駐地,統帥機關,防空體系,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共和國衛隊營地以及部分戰略要地的伊軍防禦陣地等。

從「斬首」到地面支援行動

在持續44天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進行了4次大的作戰行動。

「斬首」作戰行動。美英聯軍一反常規,免除了開戰初期奪取制空權的大規模轟炸。在3月20日10時34分開始的首輪空襲中,僅發射了45枚巡航導彈,出動了兩架 F-117隱形戰斗機,投擲了4枚精確制導彈葯,對位於巴格達郊外的伊領導人地下隱蔽所、薩達姆住宅及其親屬和高級助手的住地進行了突然的「斬首」攻擊,企圖一舉除掉薩達姆,打亂和癱瘓伊軍指揮體系,使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縮短戰爭進程。雖然此舉並未達到作戰目的,但美軍這種在戰爭初始就將打擊目標直指對手最高領導人和統帥機關的戰法有可能還會在以後的戰爭中繼續加以應用。

「震懾」作戰行動。3月22日,美英空中力量突然開始對伊拉克實施猛烈空襲。美國防部稱「決定性空襲」開始,並將這次空襲命名為「震懾行動」。轟炸的主要地區是巴格達。在「震懾行動」中,美軍從30多個基地和5艘航母上出動重型轟炸機和各型戰斗機集中對薩達姆的官邸、指揮中心、政府主要部門等目標進行了「飽和轟炸」。24小時之內,美軍就出動了2000架次的飛機和發射了500多枚「 戰斧」式巡航導彈。「震懾行動」的目的就是在「斬首行動」未獲成功後,企圖通過突然的大規模轟炸,對整個伊拉克「造成立即失去抵抗能力的震懾效果」,並以此瓦解伊拉克軍民的抵抗意志,從而達到在戰爭初期就能實現速戰速決的目的。

「切斷蛇頭」作戰行動。這一作戰行動主要是通過精確轟炸摧毀伊拉克的通信指揮系統,徹底切斷薩達姆與軍隊的聯系。3月28日,美空軍的 B-2隱形轟炸機向伊拉克國家通訊中心大樓投放了重2.2噸的被稱為「掩體粉碎機」 G B U-28鑽地炸彈。3月30日,巴格達郵電通訊大樓和一個通訊中心被摧毀。由於美軍認為復興社會黨是薩達姆實施軍事指揮的重要渠道,3月30日,美軍飛機還轟炸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總部。另外,作為「切斷蛇頭」作戰行動的一部分,美國把伊拉克電視台的發射器作為打擊目標。3月26日,美軍向巴格達電視台發射了電磁脈沖炸彈,致使電視台信號中斷。

支援地面作戰行動。伊拉克戰爭與前幾次戰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開戰第二天就開始了地面作戰。因此,美英空中力量在開戰之初就將支援地面作戰作為重要的作戰任務。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掩護、支援下,美地面部隊才得以快速向巴格達推進,並於3月22日,也就是開戰之後的第3天就推進到巴格達以南的納傑夫、納西里耶一線。但在此後,美軍遇到了伊拉克軍隊的阻擊,在卡爾巴拉、納傑夫、納西里耶、庫特等地與伊軍形成了對峙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美空中力量迅速調整了戰略,從3月25日開始,空中打擊的重點轉向伊軍地面部隊,特別是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同時對美英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從3月29日開始,美空中力量80%的轟炸是針對環巴格達的3個共和國衛隊師的陣地,其中有60%的轟炸主要用來打擊巴格達南郊的共和國衛隊麥地那師的陣地。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隊直取巴格達國際機場,挺進到巴格達市中心廣場。

伊拉克空軍裝備有370多架飛機。美英空中力量本來准備與伊拉克空軍進行一番空戰,並分配由英國皇家空軍負責對伊空軍的作戰。但開戰以後,伊空軍一直採取避戰的戰略,作戰飛機全部深藏不露。一直待命的英國皇家空軍從3月31日也開始參與美英地面作戰的近距空中支援行動。

縮短空戰階段,新戰法廣泛應用

縱觀這次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出,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在作戰使用上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提前掌握制空權。在近些年發生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軍及其盟軍為掌握戰場主動權,都有一個奪取制空權的空中戰役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是打擊敵方的雷達、導彈、高炮陣地等防空設施,為以後的作戰行動提供空中安全。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奪取制空權階段持續了7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了3天來奪取制空權。在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奪取制空權用了7天。但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奪取制空權的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美英聯軍早在戰前就通過在「禁飛區」的先期作戰行動,掌握了伊拉克戰區的制空權。據美軍透露,美英聯軍在戰前就掌握了伊拉克國土95%的制空權,這就為開戰以後的空襲作戰和地面作戰奠定了基礎。多方向、多波次、高精度連續突擊。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幾乎動用了所有轟炸機和戰斗機,採取多方向、多波次連續突擊的方式,對巴格達、摩蘇爾和基爾庫克等地重要目標實施了規模空前的高強度空中突擊。美空軍現役的 B-1、 B-2、 B-52等3種重型轟炸機前沿部署數量、遠程奔襲和精確打擊能力均超過了歷次戰爭,特別是 B-2隱形轟炸機多次從本土起飛,一次作戰飛行2.5萬多公里,為美軍地面作戰提供空中支援。美英聯軍飛機每天平均出動的架次雖然少於第一次海灣戰爭,但在打擊的精度和打擊威力上卻遠遠超過了歷次戰爭。據統計,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在美軍投放的全部彈葯中,精確制導炸彈僅佔8%;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的精確制導炸彈佔35%;在阿富汗戰爭中,上升到56%。但這一次戰爭中,精確制導炸彈比例超過67%。美軍宣稱,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空中打擊能力比海灣戰爭時提高了6倍。也就是說,伊拉克戰爭中一架飛機的攻擊能力相當於海灣戰爭時的6架飛機。因此,這次戰爭可以說是冷戰以後空襲強度最高的一次戰爭。

正是由於高強度的空襲,伊拉克軍隊的指揮與控制系統在開戰之初就被美空軍摧毀。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一名上校軍官透露,開戰的最初兩天,他們的部隊還能收到作戰命令,但在美英飛機的轟炸下,到第3天,他們的部隊就再也沒有收到上級的作戰命令了。這名上校軍官還透露,他們的部隊從來沒有看到這種轟炸場面,美英聯軍的轟炸摧毀了他們大部分武器和坦克,共和國衛隊的士氣直線下降,還沒有等到與美軍地面部隊交戰,部隊的官兵就脫下軍裝逃跑了。所以,不到20天,伊拉克軍隊徹底潰敗。從這里也可以找到共和國衛隊到哪裡去了的答案。開戰之始全面展開陸空協同。此次美英聯軍一反常規戰法,在開戰後的第二天就全面展開了陸空協同作戰。在地面部隊向伊拉克境內推進時,空中力量提供了絕對的制空權。當地面部隊前進受阻時,空中力量集中火力對伊拉克地面部隊的陣地進行打擊。當地面部隊與伊拉克地面部隊直接交鋒時,美英空中力量又對地面部隊實施了空中遮斷作戰和近距空中支援作戰。自上個世紀80年代美軍提出空地一體作戰理論後,實際上一直沒有真正地在實戰中進行實踐。但在這次戰爭中,美空軍力量與地面部隊的協同作戰卻得到了較好的試驗。當美地面部隊向巴格達推進時,地面部隊的前方約100公里處有 B-52、 B-1 B等重型轟炸機實施遮斷作戰,以打擊伊拉克的戰略預備隊;地面部隊的前方10~20公里處有 F-15、 F-1 6、 A-10等飛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對迎面的伊拉克軍隊進行打擊;美地面部隊的上空有「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對與美軍交戰的伊軍進行打擊。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隊才能長驅直入並在短時間內佔領了巴格達。移動的機場顯威力。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在戰區部署了5個航母戰斗群,其中有12架新型的 F/ A-18 E/ F戰斗機。與1991年海灣戰爭相比,一是參戰的航母艦載機都具備了投放激光制導炸彈或衛星制導炸彈的能力,都可以進行精確打擊;二是每一艘航母都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從聯合空中作戰中心實時地接受空中作戰指令,每一個艦載機聯隊和中隊還可以通過有關程序自動檢索有關空域的空中任務指令;三是艦載機具備了直接接受 R C-135、「捕食者」等各型偵察機的圖像情報。因此,任何一架航母艦載機都能隨時執行空中打擊任務。

航母這個活動的戰爭平台、海上漂浮的機場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又為「炮艦政策」增添了新的色彩。

暴露出來的問題

盡管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空中力量取得了重大的戰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一)多次出現誤炸誤傷。在這次伊拉克戰爭的空中作戰中,美軍多次出現誤炸或誤射自己和盟軍的事件。

3月23日,一枚「愛國者」導彈擊落了一架在伊拉克和科威特邊界飛行的英國空軍的一架「旋風」戰斗機,造成機上兩名飛行員死亡。

3月24日,一架美國空軍的 F-16戰斗機用反輻射導彈 A G M-88把一個用來控制「愛國者」導彈發射的相控陣雷達擊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4月2日,一枚「愛國者」導彈將正在伊拉克中部卡爾巴拉地區執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的 F/ A-18戰斗機擊落,造成一名飛行員死亡。

4月6日,一架美空軍的 F-15戰斗機在伊拉克北部誤炸了一支由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和庫爾德人武裝組成的車隊,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傷。受傷的人中還有庫爾德民主黨領導人巴爾扎伊的親弟弟。

另外,3月21日,美軍發生兩架直升機相撞事件。開戰之初,美軍的一架 A- 10攻擊機還攻擊了英軍的裝甲車隊。

在整個伊拉克戰爭中,由於誤炸,美英聯軍共有30多人死亡,幾乎佔全部傷亡人數的20%,還有60多人受傷。這說明美軍仍然沒有解決好現代化戰爭中的戰場敵我識別問題,也說明,美軍內部各軍種之間的協調和美英軍隊之間的協調還不夠完善。

(二)高技術空中武器仍存在著若干弱點。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再一次證明了它的高技術武器的優勢。但是,從伊拉克戰爭中也可看出,美軍的高技術空中武器仍存在著若干弱點,主要表現在:一是美軍作戰飛機受惡劣氣候的影響比較大。從3月25日開始,伊拉克境內出現了強烈的沙塵暴天氣,這就嚴重影響了美軍飛機的作戰行動。在前幾天,美軍每天出動的飛機一般為1500架次,最高達到20 00架次,但沙塵暴出現時,美軍每天只能出動700架次。二是美軍的直升機多次被伊拉克軍隊擊落。由於直升機飛行高度低、速度慢,極易受到伊拉克軍隊地面防空炮火及小型武器的攻擊。3月28日,美軍兩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卡爾巴拉地區墜毀。3月24日,美軍一架先進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巴格達以南120公里的欣迪耶地區被伊拉克人擊落。4月5日,一架 A H-1攻擊直升機在伊拉克中部被擊落。三是精確制導武器極易受到環境的干擾。伊拉克軍隊在巴格達外圍點燃了部分油田來製造煙霧,結果大大降低了美軍精確制導武器的命中率。

不知以上的分析內容您是否滿意?

Ⅲ 伊朗國土多大人口多少軍隊多少

伊朗--人口---7005萬--面積--164.80萬Km2--人口密度--42人/Km2

Ⅳ 伊拉克是不是還是美國控制著,伊拉克還有多少美國部隊,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駐伊拉克美軍最高司令奧迪爾諾日前均公開表示,駐伊美軍將嚴格按照計劃在今年9月1日前全部撤出戰斗部隊,結束作戰任務,原因是「伊拉克安全部隊已有能力全面接管防務,伊安全局勢進一步好轉」。 伊拉克的安全局勢果真如美國人所說的那樣嗎?實際情況是:包括首都巴格達在內的伊全國各地近來各類襲擊事件頻發,7月份因襲死亡人數達到兩年來的新高,混亂局面呈回潮態勢;伊大選已經過去5個月,但新政府還遲遲沒有產生,伊拉克正處於政治真空之中。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已經難以控制伊拉克局勢。在此背景下,美國被迫急於從伊拉克脫身 截至2008年初,至少有19萬名私人承包商在伊拉克為美國出資的工程工作,與駐伊美軍人數大致相當,接近一比一的比例達到歷史最高。 由此可知,美國兵在伊拉克大約19萬名。

Ⅳ 伊拉克戰爭中陣亡的美軍人數現在是多少了

據美聯社統計,截止美軍2011年12月15日正式從伊拉克撤軍,伊拉克戰爭共造成近4500名美軍官兵死亡,超過10萬伊拉克人喪生。
伊拉克戰爭簡介。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一般認為,美國鏟除伊拉克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真實原因有以下幾個:1、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也就是維護美國霸權中心,圍繞三個基本點展開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的作用。2、美國地緣經濟考慮。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美國發動戰爭的目標,在於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控制伊拉克就能控制中東石油庫,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3、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 4、進一步控制歐洲。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
伊拉克戰爭的代價。除了沉重的生命代價,金錢代價也十分高昂。據美聯社報道,過去10年裡,美國斥資600億美元用於伊拉克戰後重建,平均每天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而另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計算,10年來的總開支——包括軍費、使館開支和重建及援助等,已達7670億美元之巨。美國人自己都承認,美國在伊拉克花錢太多,回報太少。引自:(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3-19/0859718972.html)

Ⅵ 美國攻打伊拉克用了多少兵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少數國家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出兵30萬,在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近日,美國國會下屬的政府問責局發表了一份題為「伊拉克的安全、穩定與重建」的評估報告。於7月份的評估報告不同,該報告結論相當悲觀。

400萬伊拉克難民:令人悲哀的數字說明什麼

美國軍方6日證實,近來駐伊拉克美軍的總人數正不斷創造新高,目前已達到16.8萬人,是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的最高峰。

駐伊美軍高官:未來3-4個月局勢影響撤軍決定

駐伊美軍司令彼得雷烏斯和美駐伊大使克羅克10日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匯報伊局勢發展情況。盡管他們的證詞經過精心「包裝」,刻意突出「成果」和「進展」,但仍然掩蓋不了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所面臨的困境。

最新調查:全球2/3民眾希望美軍撤離伊拉克
伊戰初期,為加強聯軍攻勢,美國在海灣地區集結的軍隊總數曾高達28萬人。據當時的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透露,美在伊戰中投入的兵力最多時達15.1萬。布希5月1日宣布在伊主要戰事結束後,美英聯軍開始削減在伊作戰部隊。美方此後表示,將根據需要決定在伊駐軍的數量。當年11月,駐伊美軍總數約13萬人。

但何時從伊撤軍,美國政府一直含糊其辭。美多次表示,將在伊拉克出現一個「安全和寬松的環境」後才會考慮撤軍。2003年10月,在美國的努力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1511號決議,授權組成一支由美國領導的駐伊多國部隊。美在伊駐軍名正言順。

隨著伊安全局勢惡化和駐伊美軍傷亡的不斷增加,美多次以穩定伊局勢為由,先後數次向伊增兵。

2005年1月伊國民議會選舉期間,為加大對伊反美武裝的軍事壓力,保障大選前與大選期間的安全,美向伊增派了大約2萬兵力,使駐伊美軍總兵力達到16萬人。此後,駐伊美軍又降到大約13.8萬人的規模。

在2005年10月和12月先後舉行的伊全民公決和正式議會選舉期間,美再次向伊增兵,使其駐伊總兵力增至近16萬人,後逐步降至12.7萬人。

2006年以來,伊拉克教派沖突加劇,美因擔心伊爆發全面內戰,於7月底宣布向伊增兵。增兵後,駐伊美軍人數迅速從6月份的12.7萬人增至9月份的14.7萬人。

今年1月10日,布希再次宣布增兵計劃。根據計劃,美已陸續向伊增兵約3萬人,加之部隊輪換,駐伊美軍人數目前已達16.8萬人。美軍聯合參謀部作戰部長舍洛克9月6日在國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未來幾周內,駐伊美軍人數還會增長,最多時可達到17.2萬人。

布希的增兵計劃遭到大多數美國人的反對。美國民主黨控制的國會參眾兩院也分別通過要求政府限期從伊撤軍的法案。但布希多次重申,只有等到伊安全局勢好轉,美軍才會撤離伊拉克。

Ⅶ 美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到底有多少地面部隊

美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到底有多少地面部隊?這個問題其實一直是個謎。最近,美國國防部一份報告終於披露,真實數字比五角大樓官員承認的要高得多!

話說回來,美國人在這兩個國家派兵的主要理由和借口是反恐,但如今隨著「伊斯蘭國」組織已接近被剿滅,那麼美國部隊會走人嗎?不可能!美國人還會以各種借口留在這兩個國家,甚至還會增兵,理由很簡單,留下來對付伊朗,因為美國人絕不會容忍伊朗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Ⅷ 關於駐伊美軍人數的問題

你不知道還有預備役嗎,
美國陸軍是美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負責陸地上的作戰。它組建於1775年6月14日,2002年有現役軍人480,000名,預備役軍人555,000名。預備役之中350,000名編成為美國國民警衛隊(ARNG),205,000名編成為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USAR))。GI是美國陸兵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別稱。
美國本土不需要陸軍來保護他們有國民警衛隊。
你說的總共是現役的,他們還有預備役的來充數呢

Ⅸ 美軍駐伊拉克空軍基地遭襲擊,如今到底有多少美軍基地在伊朗射程范圍內

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大都在伊朗的射程之內。當然,伊朗這是被美國逼急了,本來就是美國先無視兩國的關系動手了,逼著伊朗不得不奮起而保護自己。雖然如今伊朗的戰爭形勢十分緊張,但是一時半會兒,對於美國的打擊也只限於駐扎在伊朗射程之內的美軍基地。

美國蓄意挑起與伊朗的戰爭,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在伊朗駐扎自己的軍事基地,實現軍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但是美國後續會不會對伊朗採取更加強硬的手段,現在還未能體現,只是伊朗現在已經商討出了10種對稱以及不對稱報復方法,中東這幾個美軍的軍事基地看來難逃“責難”了。至於美國方面的表態,和伊朗下一步活動還是密切相關的,戰爭一旦挑起來,伊朗是否能打開被四麵包圍的局面就看如何發展了。

Ⅹ 美軍至今在伊拉克戰爭中一共陣亡了多少人

據美聯社報道,該社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美軍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至少4335人。

這個統計數字包括9名在軍事行動中遇難的軍隊文職人員。據軍方統計的數據,至少有3466名軍事人員,都是在敵對行動中死亡。

美聯社統計的數字,比美國國防部2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更新的數字少2人。

除美國外,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的有如下國家的駐軍:英國,死亡人數179人;義大利,33人;波蘭,21人;烏克蘭,18人;保加利亞,13人;西班牙,11人。

==========================================
樓上死亡3973是2008年3月的數據,以上消息是2009年8月23日的,轉自中國新聞網
距現在已經過去9個月了,保守估計美軍自2003年至今在伊拉克因戰斗或事故死亡人數在4600人以上

閱讀全文

與伊朗駐伊美軍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可以買到到越南的火車票 瀏覽:348
伊朗40年發生了什麼變化 瀏覽:677
伊朗文字是什麼 瀏覽:350
越南改革前景如何 瀏覽:453
中國年齡最大的人多少歲 瀏覽:851
撥一下印度麗琴怎麼樣 瀏覽:657
華人在越南地位怎麼樣 瀏覽:340
英國中學教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瀏覽:774
去越南旅遊如何收費 瀏覽:273
如何看待中國隱藏病人 瀏覽:212
英國人如何評價梁朝偉 瀏覽:99
印尼唐格朗工業區在哪裡 瀏覽:831
英國學簽體檢多少錢 瀏覽:219
越南版的歌曲親愛的你在哪裡 瀏覽:401
中國多少旗幟 瀏覽:333
古代中國吃什麼肉 瀏覽:169
越南為什麼都用摩托 瀏覽:941
英國為什麼不出一個足球隊 瀏覽:616
為什麼越南老鄉有這個習慣 瀏覽:882
越南為什麼要劃分這么多省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