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美國打伊朗是為什麼
目前為止
美國不敢打伊朗
1、 油價的原因
2、伊拉克問題還沒解決
2. 伊朗和美國之間最大的軍事沖突是什麼
最大的沖突就是美國的軍事基地遭受了襲擊。
但是,由於伊朗出口了中東的伊斯蘭革命並建立了以伊朗為中心的什葉派弧,它是葉門胡塞武裝部隊,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團體背後的大師。尼泊爾商會拒絕舉行儀式,成為中東地區的老闆。因此,伊朗的舉動實際上損害了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等美國盟國的利益,並與美國控制中東的政策嚴重沖突。因此,美伊斗爭將繼續下去,不可能就此停止。美國一定會繼續作出努力,以實現推翻伊朗政府的目的,伊朗仍然是美國的眼中釘和刺。
3. 為什麼美國要打伊朗
原因有以下幾點:1、伊朗發展核武器,是美國堅決不允許的也是很反感的事。2、伊朗去年12月份把美國的無人偵查機打下來了,美國懷恨在心吧想找機會回擊一下。3、伊朗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控制了石油進出口,對美國什麼的影響很大,國際石油價格也會受到影響的。要知道控制世界,有三點,一是石油,二是貨幣,三是軍事。希望採納,謝謝啦!
4. 美國伊朗戰爭是哪一年
概述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結果
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雙方經濟損失慘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8,0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均倒退了20年。
5. 伊朗和美國為啥打起來了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6.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
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演。此次世界大戰與前二次世界大戰不同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對第三世界國家伊朗(穆斯林世界)發動的戰爭,力量懸殊,但結局不好說,如果有人把伊朗看做利比亞那是大錯特錯。,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朗人在造核子武器,其實我並不這樣認為。以色列是美國的戰略盟友肯定沒有錯,但美國高層對於以色列也一直感到很棘手,美國的國際威望也因為以色列的不聽話,幾十年來在中東地區一直很被動,此次借勢攻打伊朗,就是要激起伊朗的大舉反擊,讓以色列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最後形成美國一家得勝,伊朗、以色列兩敗俱傷,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我相信,睿智的以色列人會明白這一點的,伊朗也不是中東的魚腩,總之,此次大戰,箭在弦上,關鍵是美國奧巴馬總統什麼時候扣動扳機 剛剛聽了一個美國地緣政治教授的爆料,綜合他對一些內幕的了解,下面簡單分析如下: 對伊作戰早已經預謀好了 自從布希定下了「邪惡軸心國家黑名單」以後,名單上的伊拉克,利比亞,葉門已經或多或少相繼倒下,而最大的眼中釘伊朗,朝鮮,敘利亞還沒有殲滅。這既符合美國的戰略預期,同時也超越了他們的戰略預期。不管你相信不相信911是美國一手策劃的苦肉計(參考7號樓倒塌事件),可以說911的確給予了美國大張旗鼓的常駐中東的契機。美軍在那裡不僅虐囚,經營鴉片,建立長久的軍事基地,還在一定程度上軍事包圍了伊朗這個中東唯一的獨立自主的大國。只可惜沙特與伊朗分屬不同的教派,再加上科威特,卡達這類西方傀儡政權的存在,造成了伊朗在中東世界及其被動,唯一能夠比較合的來的,就是敘利亞,甚至利比亞。所以可以說伊拉克和阿富汗,還有阿拉伯春天都在一定程度試圖百般壓制,恐嚇,顏色革命伊朗的局勢 對伊作戰必須被美化為「人民戰爭」才能起到輿論陣地的制高點 所以美國和以色列是非常重視心理戰的,尤其是春天的陰謀,差一點就顏革了伊朗,不過在一定程度上,伊朗和那些嬌奢淫慾的沙特皇室不同,它是一個比較有現代化氣息的國家。可以說伊朗人有點像被西方圍堵時的中國人,眼光實際, 敢說敢幹,能吃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受到西方宣傳的蠱惑,哪怕是不待見自己國家的種種缺點,在對待以色列和美國的霸權主義問題上,都還是一條心的。所以伊朗很清楚,不擁有核武器,那麼其後果肯定比伊拉克還要殘,堂堂波斯帝國有可能就如同今天的埃及,古巴比倫一樣,被西方徹底炸的四分五裂。並徹底退出歷史的民族之林。傳言在2004年,對伊朗的作戰計劃已經啟動,只不過當時的以色列內部慾望還不高,美國認為還為時已早,就暫時作罷。直到今天,這個像謎一樣的伊朗核問題被搬上舞台,來來去去幾年,被西方媒體炒來炒去,輿論的心理准備慢慢傾向於伊朗的核動機,再加上一些毫不相關的恐怖襲擊給西方民眾帶來的沖擊,那麼伊朗擁有的核武器就註定成為了西方民眾攻擊對象,哪怕那些所謂的恐怖襲擊和伊朗八桿子打不著。 打伊拉克需要一個編造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打阿富汗需要一個死無全屍的本拉登,打利比亞需要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保護平民」的借口,那麼打伊朗就是一個醞釀已久的核陰謀。美國打伊朗其實也是受到了沙特的指示,由於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恩怨,中東敗類沙特,阿聯酋可以通過犧牲自己的同胞換取美國對他們的地緣做大做強的保證,可以說是醜陋至極。而以色列面對的最大威脅就是敘利亞和伊朗,所以很自然的可以看到,為什麼美國把這兩個國家列為首要的流氓國家。由於之前對伊拉克戰爭的口碑太臭,美國國內的反戰勢力越來越大,那麼美國先發制人就不可能獲得國內的支持,唯一的前提就是製造另一場911,催發美國的愛國熱情,不過經濟太差,佔領華爾街之類的運動已經嚴重打亂了美國輿論洗腦計劃,再上美國新出來的超級元老院即將公布大幅度削減預算計劃,這將嚴重損害軍工業的利益,同時奧巴馬承諾要在年底前撤軍伊拉克,那麼通過挑撥第三國趕緊打造出一個國際軍事行動,就是最合適的計劃,這就是為什麼出現了一個漏洞百出的伊朗僱用墨西哥黑幫刺殺沙特駐美大使的鬧劇。這意味著伊朗不僅得罪了以色列,連沙特這樣中東大國都敢實施陰謀,那麼全世界不教訓一下不聽話的伊朗是不行了。最後我們看到內塔尼亞胡故意泄漏對伊作戰計劃,其目的就是釣魚,讓伊朗在軍事部署上蠢蠢欲動,而美國可以在大後方嚴密監視伊朗的方方面面,為下一步精準打擊做好准備。同時不排除沙特,阿聯酋這些國家的軍隊也加入戰爭攻打伊朗。然後就是什麼聯合國的報告,不知道通過暗殺了多少伊朗核科學家,而編造出的廢話或者是謊言。總之伊朗在各方面都屬於理屈詞窮級別。非常被動 中東暴力破局,難免一場巨能戰爭 敘利亞本身是先於伊朗的攻打目標,不過出乎西方意料之外的是,普金的歸來。敘利亞有俄羅斯常駐的海軍基地,這是俄羅斯絕對不能容忍的底線,再加上中國的反對,英美並不認為這劃得來,因為以色列並沒有得罪俄羅斯的意思,以及中國的意思,所以作罷。不過伊朗就不一樣了,雖然中俄都多多少少暗地支持伊朗的聲音,但是在好幾次制裁法案中,都投了贊成票,也就是說中俄並不是伊朗最親密的盟友,同時伊朗也不想臣服於中俄的控制之下。所以這段曖昧的關系完全是為了平衡地區的發展。而以色列一旦攻打伊朗,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中東世界的全面戰爭,由於巴勒斯坦問題上,中東世界對以色列極其反感,敘利亞和伊朗都有相當數量的導彈,並會反撲,這是利比亞,阿富汗,伊拉克不能同日而語的,美國清楚,以色列可以攔截一部分,但是不可能攔截萬箭齊下的態勢,肯定會大規模出兵。甚至不惜使用僅次於核彈頭的遠程打擊。到時候,再加上普金並不是一個等閑之輩,俄國有可能會採用某種方式嚴防事態嚴重惡化。。。到時候將是一場規模非常龐大的戰爭。 另外,伊朗這個產油大國一旦被攻打,全球油價將會飆升,美元會趁機走強,歐元人民幣受到嚴重打壓,中國在這一問題是否坐視不管,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石油供給國被打垮,讓我們拭目以待。
7.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
伊朗人是波斯族,歷史上和猶太人並無過節,反倒和阿拉伯人長期敵對,1980年的兩伊戰爭也可以說是伊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在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前,由於有波斯人和猶太人之間古老的文化紐帶和共同的戰略利益的維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緊密盟友。
以色列猶太人的先祖與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斗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系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系層面那麼簡單,復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系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系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
8. 美國與伊朗兩個國家隔那麼遠怎麼開戰
最直接的可以是遠程洲際導彈打過去
也可以航母從印度洋到阿拉伯海過去到波斯灣就到了伊朗家門口了
還可以是,在伊朗旁邊的伊拉克就有美軍基地,可以直接出擊
9. 伊朗為什麼要和美國打仗
何不了他。其實伊朗和美國本來毫無利害關系,但1979年伊朗爆發了一次大革命,趕走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美伊關系慢慢惡化,發展至今成為勢不兩立的冤家。
弱小的伊朗為何敢抗衡強大的美國,地形是重要的原因。伊朗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上,四面群山環繞,臨近海洋,從地圖上看去就像一座天然的軍事堡壘,易守難攻。他對外擴張很吃力,但別人也不會輕松地征服他。亞洲大陸上有一條巨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這條山系在伊朗邊疆上分叉成兩個山脈,一個是厄爾布爾士山脈,一個是扎格羅斯山脈。這兩個山脈又有許多小山系,層層疊疊像幾道鎖鏈一樣圍住了伊朗。舉個例子,有點類似於我們國家的巴蜀地區,不同的是巴蜀中間是盆地,而伊朗是高原。這樣的地形,用再先進的武器攻擊也會很吃力吧。想想美國當年是怎麼在38線以北敗的,山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人決不允許自己再一次地深陷入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泥潭。伊朗革命衛隊等武裝力量總人數在50萬左右,依託有利地形打游擊戰還是綽綽有餘的。
想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並不容易,那是需要實力的。如果沒有實力,還要獨立自主的話,那就會被現有的國際秩序領導者打壓。國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前提是如果這個國家還想在這個地球上混的話。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我不參加現有國際秩序,我就不聽你的,那麼你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而伊朗就屬於想要獨立自主,但是還想在國際秩序中生存的國家,那麼美國對伊朗的打壓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先要加入國際社會,但是美國不認可,那麼只能夠投靠憤怒的美國對頭俄羅斯了。
俄羅斯同樣是一個不被歡迎的國際參與者,俄羅斯有實力去獨立自主的發展,但是他的存在讓國際秩序的領導者美國及西方都有些忌憚。既然美國當領導,那麼對於可能威脅到他領導地位或是威脅到他的國家,那是會毫不客氣的。在美蘇爭霸的幾十年,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最終蘇聯落敗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一直不遺餘力的對美國及西方示好,但是他沒看清楚美國及西方同俄羅斯之間關系的本質。美國需要的不是平等的合作夥伴,而是不能夠威脅到他的小弟或者奴才。俄羅斯會成為這兩個之間的哪一個?無論哪一個俄羅斯都不會願意,那麼就只能打壓你了,因為你的軍事能力還在,不閹割你的軍事能力,美國和西方怎麼放心。
10. 美國什麼時候打伊朗 為什麼要打
如果敘利亞順利的被滅了,下一個就輪到伊朗。
從局部看,美國在整個中東地區就剩伊朗和敘利亞這兩個敵對國家了。
從宏觀看,俄羅斯就剩伊朗和敘利亞這兩個對抗北約東括的橋頭堡了,這兩個國家滅了,俄羅斯在波斯灣、在地中海就沒了立足點,就會被西方軍事勢力全麵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