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被完全殖民,為何大清當時沒有被完全殖民
1870年的時候,英國開始新一輪海外殖民擴張,進入到了帝國主義時期。巔峰時期的大英帝國,土地面積達到了3500萬平方公里。然後呢?
大清沒被完全殖民,當然有大清自己的原因。一個典型的大陸國家,你英國得組建一支多麼龐大的陸軍才能統治這塊地方。漢滿蒙回藏四萬萬人口,你擅長海洋攻略的英國怎麼搞懂內部的統治復雜。同樣還有佔領印度的問題,你殖民大清了,就得保障大清的安全,那就一定要跟沙俄死磕到底。你在海洋上能死磕得過,但是你在陸地上怎麼死磕?只能把自己磕死。
這些當然是大清難以被殖民的原因,但關鍵還是英國自己的利益算計。
這是一個海洋時代,海洋時代怎麼還能玩陸地擴張的套路?那不就等於把自己玩死嗎?所以,你就是打死英國,它也不會完全殖民大清。英國可能真不行,但英國更不想。
那別的國家也不想、不行嗎?別的國家真不行,因為都沒有這個實力。沙俄很厲害,也很有野心,但是英國不允許。所以,沙俄要完全殖民大清,也是心有餘但力不足,而更關鍵的是英國不允許。別說完全殖民大清,就是殖民東北和新疆,英國也不允許。
『貳』 俄羅斯和印度,這兩個國家以後會分裂嗎,比如俄羅斯有的地方鬧獨立,印度有的地方鬧獨立
盡管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不會分裂。理由有以下四點:
而印度共和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作為印度文明的繼承者,已經在人民群眾中基本扎穩了腳跟,其政權的合法性(或者說認受性)比一般人原來想像的要高很多。印度的政治統一也經常受到嚴重的威脅,至今,曾三次走向分裂的邊緣。
東北部的部落民、西北部的錫克教徒以及克什米爾的穆斯林都曾武裝反抗中央政府,謀求獨立建國。另外,試圖武裝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政府的納薩爾派運動也在印度腹地開辟出一條「紅色走廊」,在其鼎盛時期,一度波及了四分之一的國土。
這些武裝反抗運動大多被印度政府用軍事和談判成功化解:錫克教分離勢力基本消失,如今錫克教徒已成為印度國家自豪感最強的群體之一,東北部部落民和納薩爾派武裝斗爭的熱潮也已經消退,影響力被限制在極少數交通不便、人跡罕至的山區叢林之中,克什米爾的情況最為復雜,印度在當地使用了近乎軍事管制的鎮壓手段,處於弱勢的穆斯林武裝分子只能靠恐怖行動反擊政府。
但是,分離主義和極端主義(以及要求建立屬於自己的邦的示威活動)仍是當前印度的極大不穩定因素。
『叄』 請問沙俄為什麼沒有吞並伊朗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伊朗位於中亞屬於中東。南臨印度洋和波斯灣,北鄰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土庫曼。盡管伊朗現在沒有與俄羅斯接壤的土地,但兩國都是裏海的沿海國家,隔著裏海面對面。在歷史上,伊朗和沙皇俄國是直接相鄰的國家。
1、沙俄雖然領土龐大,兵員眾多,但是軍事水平並不強大,伊朗它比其他中東國家強大得多,也不是容易被挑釁的。所以不敢輕易冒犯。
①單靠伊朗肯定是無法抗拒的。它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將被沙皇統治的俄羅斯吞並。但事實上,伊朗並不弱小。在英國的幫助下英國是沙皇俄國在歐洲最大的競爭對手,英國緊跟沙皇俄國的潮流,克里米亞戰爭幫助土耳其打敗了沙皇俄國。在伊朗,英國也對沙皇統治的俄羅斯保持警惕。
4、由於伊朗等中東地區,一直被英美勢力所操控,即便是強悍的蘇聯,也難以打破這種態勢。
①盡管沙俄幅員遼闊,兵員眾多,但其軍事水平不強,這也是英法等國施壓沙俄的重要因素。西方國家的舉動意味著沙皇俄羅斯的南向擴張之路受阻。
②沙皇統治的俄羅斯不得不與英國簽署協議,瓜分伊朗,將伊朗北部歸沙皇俄國所有,南部歸英國所有。沙皇統治的俄羅斯已經完全失去了到達印度洋的希望。
『肆』 沙俄喜歡侵略,實力也不弱,為何在海外沒有殖民地
沙皇俄國在逐步的崛起過程當中,充滿了強大的擴張性。當沙皇俄國逐步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他們繼承了蒙古人對外擴張的習性與步伐。在向西發展中,逐步吞並實力較弱的國家,最終佔領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並一舉吞並芬蘭,實現了對波羅地海出海口的佔領。
要想獲得海外的殖民地,就必須有出海口,但是波羅的海西邊的國家,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強大的日耳曼帝國,實施監視著沙俄的一舉一動。英國和法國,也是不允許其進入西歐,來拓展自己的勢力范圍,因此不斷對沙俄進行制裁和打擊。
這樣,等到俄國俯瞰世界,想再次瓜分世界時,已經沒有殖民地可以瓜分。但是,沙皇俄國通過直接消化,佔領的土地足以支撐其稱為世界強國。
『伍』 中國為什麼沒像印度一樣 完全淪為殖民地
因為印度被殖民了,所以我國才沒有淪為殖民地。
殖民地的成立,就包含派總督,建當地政府,掏錢養軍隊維持秩序。根本目的是撈錢。
於是當印度開始入不敷出,去吞並體量更大的我國你這不開玩笑么?
而且彼時的大清是直接送錢,那你幹啥子自掏腰包殖民呢,半殖民半封建自然有人端錢來不好嗎?
再加上到了後期,沙俄,日本,甚至美國都加入殖民掠奪,眾帝國一家獨大也不符合客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