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水稻有哪些分類
稻作面積4450萬hm2,位居世界第一,但由於單產水平低,不足3000kg/hm2,稻穀總產量居第二。稻作分布於8~37癗,68~97癊,栽培類型中,灌溉稻約佔72%,雨育稻佔7%,易洪澇稻佔10%,旱稻佔11%。在約70%的灌溉稻地區一年可種兩季稻,其他類型一年只種一季稻。
印度以秈稻為主,按栽培季節將栽培稻分為Aus、Aman和Boro。
①Aus:夏稻(夏收稻,相當於中國的早、中季稻),在季風來臨之前的3~6月播種,7~10月收獲。栽培面積較小。
②Aman:晚稻(冬收稻),為印度最重要的稻作,又稱為雨季稻(kharif,monsooncrop),適應於西南季風雨季,5~6月種植,9~12月收獲。生育期5~6個月。
③Boro:冬稻(春收稻),種植面積次於晚稻。主要種植分布在24癗以南的有灌溉設施的稻區,故又稱為灌溉冬稻(irrigatedwinterrice)。在11/12月至次年1月間種植,3~4月收獲。由於處於旱季栽培,又叫旱季稻(rabi,dryseason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