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花生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花生

發布時間:2025-10-15 18:19:22

㈠ 牛肉,羊肉和豬肉,這些印度人都不吃,那他們吃啥肉

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的國家,這些年來隨著印度各種領域的快速發展,他們的收入跟食物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對於食物方面,印度人始終有著嚴格的“忌諱”,變得很單一,首先他們不吃牛肉,不吃豬肉跟羊肉,那麼大家知道印度人平時都吃些什麼肉嗎?

印度人還可以吃鴨肉、雞肉、狗肉等肉食,但他們似乎不喜歡這些食物,偏偏對海鮮肉情有獨鍾,比如喜歡把魚肉跟蝦肉捏成糊狀,配合各種醬料來食用,還會吃各種麵食、干餅、烙餅等。不過恆河的魚,印度人也一樣會忌諱不吃,他們認為恆河是自己國家的聖河,有時間就會進入恆河裡浸泡身體,以此洗除自己的過錯凈化心靈,還能去病消災,為此恆河裡的魚,受到了印度人的尊敬,因此也不會吃。

㈡ 印度人喜歡什麼禮節

印度風俗和禮節

1、牛在印度教徒眼中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均不得傷害它們,牛群在大街上,消遙自在地走著,受到最玫謀;進入印度教的寺廟時,身上決不可穿著取材於牛的衣物或配飾。
2、在印度,若以左手把東西交給對方,對方會認為你是蔑視他,或懷有惡意。交東西時,必須用右手交出,或使用雙手。吃飯也只能用右手。因為,印度人洗澡、上廁所時一般使用左手,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凈的。
3、在印度,搖頭是肯定的表示。
4、印度火車上有固定駐點的乞丐,他們以此為業,有人甚至會故意自殘博取同情,他們的收入大都不會低於田裡的農民,所以建議還是橫下心吧。
5、印度每個車站都有看起來相當美味的小吃攤,但請不要被其外表和香味騙了,除了水果的味道跟中國差不多外,其他幾乎每一樣都非常辣。
6、印度每個車站月台都會有好幾個水龍頭標明"飲用水",幾乎每個印度人停站都會去裝水。但請千萬不要跟著做,除非你自認為有鐵胃,因為很容易拉肚子。
7、印度火車站承襲英國式的作風,車站入口可以根本沒人查票,你可以隨意的進出各月台,但車上的查票員卻會查得非常緊,一抓到逃票就是重罰。

印度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國。印度是一個講禮節的民族,又是一個東西方文化共存的國度。有的印度人風到外國人時,能用標準的英語問候「你好」有的則用傳統的佛教手勢--雙手合十。印度教徒見面和告別多施雙手合十禮,並互相問好祝安。行禮時要彎腰觸摸長者的腳。印度人在雙手合十時,總是把雙手舉到臉部前才算合十。這種招呼,顯得比握手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種「仙風道骨」之感。你必須注意的是,切莫在雙手合十的時候,也同時點頭(外國人在印度常有這種動作,容易引起當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壞了親切和氣的氣氛,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在印度,迎送貴賓時,主人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的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現在,城市中男女見面已多實行握手,表示親熱時還要擁抱。在大多數地方,男人相見或分別時,握手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婦女握手,應雙手合十,輕輕鞠躬。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要和女人單獨說話,婦女很少在共場所露面。 印度人認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舉動,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他們認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為不流動的水為死水,孩子浴後會遭災、夭折的。印度人喜歡談論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傳統以及外國的事和外國人的生活。 印度婦女喜歡在前額中間點有吉祥痣,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意思,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徵。印度男女多有配帶各種裝飾品的習慣。 印度人身份懸殊,有等級制度,很重視身份。甲某高乙某的等級,甲乙就不能平起平坐,要求相當嚴格。 在印度的孟買,60%的人是素食主義者因此,宴請印度商人時,事先必須確認對方的習俗,是否是素食主義者。 在印度,你若要進入印度教的寺廟,身上絕不可穿以牛皮製造的東西,穿上牛皮製造的東西,會被視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帶、皮帶、手提包等牛皮製品,都不得入其寺門。印度人走進寺廟或廚房之前,先要脫鞋。他們認為,若穿鞋進去,既不禮貌,也不聖潔。不論男女老幼,統統把鞋放在門口,赤腳進去。 印度人愛喝茶,大多是紅茶。各種集會,中間休息時也備有茶水,招待客人自不必說。在印度人家裡吃飯時,客人可以給主人帶些水果、糖作為禮品,也可以給主人的孩子帶些禮物。很多婦女不同客人聊天,也不同客人一起吃飯。 印度人喜愛3、7、9數字。他們認為紅色責示生命、活力、朝氣和熱烈,藍色表示真誠。陽光似的黃色表示光輝壯麗。綠色責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寧靜。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裝色彩方面喜歡紅、黃、藍、綠、橙色及其他鮮艷的顏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視為消極的不受歡迎的顏色。不喜歡玫瑰花,在辦公室和商業機關,寫字台喜歡放在東北角或西南角。 在印度初次訪問公司商號或政府機關,宜穿西服,並事先訂約。約會,盡量按時赴約。印度商人善於鑽營,急功近利,圖方便,喜歡憑樣交易,洽談中應多出示樣品,廣為介紹經濟實惠的品種。印度商人中,許多人在英美受過教育,因為這是表示關心友好的方式。商務談判他們往往細細研究,費時較久。在談判時,切忌在印度人面前談論印度的赤貧、龐大的軍費及外援。在孟買入海關者,宜在海關申請飲酒許可,因為孟買市面無酒可購。印度人往往帶你到私人俱樂部內飲酒。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千萬注意,吃飯時,只准用右手遞接食物,另別用左手。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用左手遞東西給他。因為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右手干凈。吃飯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飯用手抓,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間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對別人的侮辱,弄不好他們會把你用左手遞的東西砸爛,盛怒之下,還可能臭駕你一通。 切莫撫摸小孩的頭,在印度如摸小孩的頭,對方一定翻臉。最容易引人誤會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動作是搖搖頭,或先把頭稍微歪到左邊,然後立刻恢復原狀,表示「Yes」、「知道了」、「好的」,與我們點頭表示差別很大,最易使人誤會。 商務活動訪新德里最好選擇每年10月至6月,訪問孟買最好選擇9月至10月,以免酷熱或梅雨。印度全國性大節日有1月1日元旦、12月26日國慶節、3~4月份有一個「酒紅節」(也叫潑水節)、8~9月間有一個兄妹節、9~10月有個燒紙人節、8月15日獨立日、10月2日國父甘地涎辰紀念日、10~11月有個燈節(慶祝3夭)、12月26日為聖誕節。而印度教人。錫克族人、回教徒、巴希族人、蹬米爾人……各有不同假日,各港口也有單獨假日,屆時絕不進行交易,因此,訪問印度,務必先了解好對方的假期。 首飾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即使是家境清貧的婦女,也要佩戴一些不值錢的金屬或塑料首飾。自古以來,印度人就認為,向女子贈送首飾是男子應盡的義務,女子也應充分和用首飾來打扮自己。印度有「月亮」、「芒果的故鄉」、「黃金之國」、「鑽石貿易王國」、「黃金寶地」、「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印度海關規定,入關可攜帶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250克。酒1誇特。外幣不限,先報數額,出關可攜回。 印度有「牛的王國」之稱,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在路上駕車時,千萬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製品進入廟宇,同時最好也盡量避免以牛為攝影對象。印度還有一項特別不同的習慣,回答對方問題時若將頭歪一邊或搖頭,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應有的麻煩。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實行種姓制度,打聽當地人的種姓、階級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       不要摸小孩的頭.印度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頭上的任何一部分,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聖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允許觸摸。 被邀去吃飯不必客氣.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吃東西時要大家一起分享,獨食是小氣而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印度人邀請人共餐,絕不是礙於情面假惺惺,而是誠心誠意的邀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回絕當然令人不高興。不跟身份懸殊的人進餐.印度、尼泊爾人很重視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屬階級有異,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飯;尼泊爾人也同樣有類似的階級劃分,在其國內,對「身份」的重視,超過了一切。買酒有時間限制.在泰國有個規定,凌晨2時以後不準再買酒,否則會被警察處以罰款。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為禁酒日,在這些天就是神通廣大的人也休想買到酒。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被視為「罪惡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遊客,曾經由於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刑罰。對想帶回去的佛像紀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為在信奉佛教的國家購買的佛像雖然歸自己所有,但必須對它有一份敬意,如當它是一玩物,隨意放置或粗手粗腳地動它,這種行為,會引起該國人的不快。     印度人就有這么好的生活習俗。他們就世世代代流傳本民族的傳統習慣。
印地語是印度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和商業用語。印度各地大小寺廟和殿塔比比皆是,進入寺廟大殿都要脫鞋,但允許穿襪子。有時能夠在大殿旁租用套鞋,穿上即可入殿。進入錫克廟時,頭上必須罩一塊潔凈的布,如手絹等。虔誠的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清晨沖完涼後做禱告,然後才開始工作。教徒們常在河水(特別是「聖河」恆河)中沐浴。他們相信,入河沐浴,可以洗刷過錯。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聖獸」,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印度雖有養牛業,但只能提供牛奶、黃油及牛糞作燃料,喝牛奶允許的,也有少數地方用牛牛做民間運輸和耕地。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鄉村裡,老牛、病牛、殘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處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這么多的牛,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印度僧侶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儀式,叫「波高」,表示對牛的尊敬。他們還和商人舉辦了許多「聖牛養老院」,將那些年邁體弱,不能自己覓食的老牛收養起來,一直到老死。信奉伊期蘭教的印度人不吃豬肉,虔誠的教徒不喝酒。正統的錫克教徒不剪發,頭上纏著頭巾。他們不吸煙,也不吃牛肉。正統的穆斯林婦女一般不見男客,但邀請印度人參加社交活動時,也應邀請他們的妻子。 進行商業談判時,他們會自自然然地說:「你們的資本比我們的多,所以,這一筆費用該由你們支付」。外國商人和印度人談生意的時候,就常常因遇到這種場面而鬧得啼笑皆非,錢較多的人,或是較受歡迎的人應該付錢--他們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計程車免小費。旅館、餐廳在帳單中己加小費10% 。其他服務每次付2或3個ROUPEE即可。
帶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覺時,不能頭朝北,腳朝南,據說閻羅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說蛇;節日活著喜慶的日子裡忌烙餅;嬰兒忌照鏡子,否則會變成啞巴;父親在世時,兒子忌纏自頭巾、剃頭;3和13是忌數,因為濕婆神有3隻眼睛,第三隻眼睛是毀滅性的,13是因為人死後有13天喪期;婦女在懷孕期間,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遞接東西。
在市場上陳列的花懷,禁止人們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為將受到人們的厭惡。
即使在朋友家裡,也不要贊場孩子,許多印度人認為這種贊場會引起惡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製品(腰帶、表帶、鞋、衣服),特別是在聖地,因為印度教徒不殺牛,穆斯林不剎豬,耆那教徒不須殺人和動物或昆蟲。
進入印度的廟宇或清真寺,要脫去鞋子,要跨過門檻而不能踩著門檻而過。光腳進寺廟,事先要在入口處洗好腳以表示禮貌。
凡進入回教寺廟者,均不能穿短褲或無袖背心,也要求脫鞋。
凡進入錫克教寺廟者,必先戴上頭巾或帽子,然後脫鞋才可進入。
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
一、國名淵源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
「印度」國名源於信度河。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詞表示河流。原來這個詞指印度河流域,後來發展到指整個南亞次大陸,到印巴分治以後就單指目前印度這個國家了。古波斯語將「信度」轉變為「印督」;古希臘人變印督為「印度伊」;我國從唐朝便稱共為「印度」。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
二、地理位置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它的西北兩側同巴基斯坦接攘。東北與中國、尼泊爾和不丹交界,東與緬甸和孟加拉為鄰,東南臨孟加拉灣,西南瀕阿拉伯海。印度的南部伸入印度洋,成為亞洲、大洋洲、歐洲和非洲上交通要沖。
三、主要概況
印度全國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人口7.6億(1985年)。其中主要為印度斯坦族人,其次有泰魯固族、孟加拉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等。
印度實行聯邦制。到1971年時,印度劃分成20個邦和8個中央直轄區,邦下設縣,縣下設區。首都新德里。貨幣為「盧比」。採用印地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
印度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印度國民多「種姓」, 不同宗教多規定;
民族繁雜多信仰, 性格一般多穩重;
綠色吉祥多偏愛, 白色懊喪多忌用;
講究禮貌多敬語, 禮節方式多注重;
厭倦食物多種類, 待人接物多禁令。
印度教徒中分為不同等級的社會集團,可以譯為「種姓」。即把人分成四個不同等級;「波羅門」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剎帝利」為「二種姓,地位稍次;「吠舍」為平民,是第三種姓;「首陀羅」為所謂的賤民,為第四種姓,其地位最為低下。他們的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規范和風俗習慣。在四大種姓之外,還有一種被排除的「不可接觸的賤民」,被稱為「哈里真」。 他們是最受歧視的人。印度教徒迎接貴賓時,主人要向客人敬獻花環,並親手將花環套在客人的脖頸上。花環的大小,要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一般很粗大,其長過膝;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及前胸。荷花是印度的國花,倍受印度國民的青睞。因其「出淤泥而不雜,濯清漣而不妖」,故人們常藉以贊美人的氣節與風骨,又被贊譽為「花中君子」。印度人普遍昵愛綠色,認為綠色是吉祥的色彩,象徵著春天和新生。印度婦女民間傳統都喜歡在自己的前額正中點一顆指頭般大小的圓形痣,人們都稱其為「吉祥痣」。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或紅色、或黃色、或紫色、或綠色,黑色痣雖有,但較少見,一般都依衣著顏色而定。
印度人相互見面的禮節,有合掌、舉手示意、擁抱、摸腳、吻腳。一般兩手空著時,口念敬語「納馬斯堆」,同時要施合掌禮。合掌之高低,對開者宜高,兩手至少要與前額相平;對晚輩宜低,可齊於胸口;對平輩宜平,雙手位於胸口和下頜之間。若一手持物,則口念「納馬斯堆」,同時要舉右手施禮。對於長輩,或對某人表示懇求時,則施摸腳禮(即用手摸長者的腳,然後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頭,以示自己的頭與長者的腳相接觸)。摸腳跟和吻腳禮是印度的最高禮節。印度東南部的一些少數民族的人與客人相見時,總把自己的鼻子和嘴緊緊貼在對方的面頰上,並用力地吸氣,嘴裡還要叨念著:「嗅一嗅我!」,以示其對客人的崇敬。印度安達曼群島上的森蒂耐爾人,在與久別摯友重逢時,雙方要交替互坐膝頭,並熱烈地擁抱數分鍾,以表示相逢後的喜悅心情。印度伊斯蘭教徒的見面禮節是按其傳統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時點頭,口念「真主保佑」。現代在社交場合上的印度男人們,也開始運用握手禮節了,但印度婦女除在重大外交場合外,一般與不與男人握手。
一般禮儀
正統的錫克教信徒頭戴包頭巾,不抽煙,不吃牛肉並且不剪頭發。
進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脫掉鞋子。
稱謂與問候
見面與分手時,男人與男人握手。如被引見婦女,男人不與她握手而應雙手合十,微微彎腰。男人不能觸碰女,在公共場所不能與單身女人說話。
約會與准時
遵守時間是明智可取的。
款待與饋贈
雖然正統的穆斯林婦女通常不與男人見面,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
來到印度人家裡時,主人會給你戴花環,你應馬上把它取下來以示謙讓。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牛在印度是神聖的動物。
穆斯林不吃豬肉,恪守教義的穆斯林滴酒不沾。
接受或傳遞食品時,一定要用右手。
作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交談
印度人喜歡談論他們的文化業績、印度的傳統、有關其他民族和外國的情況。
不要談及個人私事、印度的貧困狀況、軍事開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印度耆那教徒有忌殺生,忌食肉類,忌穿皮革和絲綢的民間習俗。他們甚至把飛蟲等都列入不能誤傷的忌項,就連地里種的蘿卜,胡蘿卜等蔬菜也都忌吃。印度阿薩姆邦的居民,對來訪客人不接受、品嘗他們敬讓的檳榔果是極為不滿的,認為這樣是對主人的不友好和不信任。印度的錫克教人禁止吸煙。印度人不愛吃蘑菇、筍、木耳、麵筋、烤夫等,也不喜歡旺火爆炒而成的菜餚。
七、飲食習慣
印度人素食者多,且等級越高葷食者越少,等級低者才樂於吃肉食。由於印度南部氣候炎熱,當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性,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對就輕多了。印度是個香料之國。印度菜的烹調也極重視對香料的運用,主要調料就有十幾種,幾乎做每種菜餚都離不開。印度北部人烹制羊肉和家禽最為拿手,一般的炮製方法是將雞肉、羊肉或其它肉類切成小塊,腌好後用鐵扦串起來掛在天多爐內,用火烘烤制熟。印度人喝菜的方法別具一格,一般都是把茶斟入盤中,用舌頭舔飲。他們一般都不愛喝湯,認為任何一種湯都無法與無色無味、冰涼爽口的白開水相比。他們喜歡吃中餐,喜歡分餐制,不習慣用刀叉和筷子,一般 用手抓食。
印度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頗感興趣。
④副食 愛吃雞、鴨、魚、蝦和羊肉;蔬菜喜歡西紅柿、洋蔥、菜花、雞蛋、鮮辣椒、豌豆、土豆、元白菜、菠菜、茄子、洋山芋等;調料喜用黑茴香、黑芥末子、黑胡椒、小豆蔻、丁香、咖喱汁、玉桂枝、芫荽、辣椒粉、茴香、豆蔻皮、姜、玫瑰香精、黃豆粉等。
⑤製法 對炸、烤、燴、燒、煮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蘇菜。
⑦菜譜 很欣賞咖喱雞、糖醋鱖魚、烤填鴨、干炸明蝦、燴雞絲、紅燒茄子、糖醋裡脊、青椒雞絲、炒辣椒、黃油炒豌豆、雞火煮干絲、番茄魚片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伊斯蘭教徒均戒酒,喜愛咖啡、酸奶、涼開水等。印度人最愛飲奶茶。有的則習慣加姜或小豆蔻的「馬薩拉茶」。
⑨果品 愛吃香蕉、桔子、楷杷、西瓜、甜橙、番木瓜、椰子、荔枝、芒果等水果;乾果喜歡杏仁、花生米等。

㈢ 印度人一日三餐吃些什麼為什麼看上去伙食很好的樣子

一提印度美食,估計很多人想到咖喱,想到某隻手拋出來的飛餅。但事實上,印度飛餅並不是印度的特產,或者說並不是印度人愛吃的食物。因為雖然印度的胖人不少,但事實上人口超密集,很多人還處於吃不飽飯的溫飽線上。是不是這樣說有些奇怪了?為什麼這么多人吃不飽飯,卻還會有那麼多胖子呢?


最後,印度人喜歡用的油也很給發胖加分。他們最多用的就是熱帶木本植物油,即棕櫚油。這種油在印度絕對可打五星好評,炸個東西,做點食物,完全就是無棕櫚油不歡。但這種油吃多了就會發胖,印度人民生活如此“美好”,如何能不增加噸位呢?

其實,如果真的站在客觀角度來看印度的話,我們還是非常不理解的。他們的國民生存現狀差距極大,有的成了胖子不假,但有的就吃不飽飯,處於挨餓狀態。可國家呢?卻每年還有大量的大米出口,這種生存法則我們普通人真是沒辦法接受。

㈣ 印度特色美食

10種不可錯過的印度美食

Bhelpuri 爆米花

發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雞是知名印度美食,以香料和乳酪將雞塊腌過,再塗上燒烤汁,然後放入圓筒形的陶泥烤爐內燒烤。燒烤汁由多種香料調制而成,包括肉桂、月桂葉及丁香等,令味道層次更豐富。烤雞出爐後,略帶焦香,令人胃口大開。

㈤ 在印度旅遊一定要買土特產嗎印度有什麼值得買的特產


1.印度有什麼特產可值得買




特色產品有:


1.鳥s巢


按採摘地點可分為屋燕和洞燕。燕子是在洞穴中採摘的,但現在因為產量的稀缺和環保呼聲的高漲,正逐漸被家燕取代。《燕子》中的燕子被摘房子,金絲燕仍然是野生的。它早上出去覓食,晚上回來。


2.向天國


郭襄屬於楝科,盛產於南太平洋最干凈、污染最少的索羅門群島和斐濟島。因果實長到天上而得名。樹高約三四十米,生長15年才能結果。屬於硬木,對生葉。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要很長時間,大概9到12個月。但果實產量小,果形奇特,為直立圓錐形,底寬尖上,故名。香甜果味苦、澀,果實灰褐色,殼有五條縱紋,果長判拆察約15厘米。當它成熟時,它會裂開並扔掉種子。種子有薄膜,可以隨著氣流散落各處。


3.貓屎咖啡


它是由麝香貓在吃了咖啡堅果後將咖啡豆完好無損地排出,人們從它的糞便中提取咖啡豆並加工而成的。這種咖啡產自印度尼西亞,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之一,每磅售價幾百美元。果子狸吃的是成熟的咖啡果,經消化系統排泄後,果子狸產出的咖啡因在胃中發酵而具有獨特的味道,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2.印度有啥好東西可買




從產地來看,不合格的進口餅干多產自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6批次,俄羅斯5批次,西班牙3批次,馬來西亞、中國台灣地區2批次,菲律賓、美國各1批次。


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本次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進口曲奇中,如艾施樂花生醬味威化捲曲奇(150克/罐,2017年5月18日)、阿吉卡布奇諾威化夾心曲奇(150克/盒,2018年2月10日)、利橋可納寶迪香草牛奶味威化曲奇。


名牌餅干也遭殃?


抽檢結果顯示,東風盈豐食品有限公司和東莞嘉華食品有限公司上榜次數最多,有5批次餅干不合格。其次是奇客、何康、三六順、Ihelas、萬樂佳、佳恆等標稱商標的各種餅干。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餅干品牌,如思朗、佳士得深受消費者喜愛的s、濱崎步食品、Koko-CHO-YuanRoad、Garton、吉事家、全能/依威也在本次抽檢不合格產品名單中。


1.過氧化值超標


標稱杭州網易YEATION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牛肉卷餅(280g/袋,2018年10月15日)和天津阿爾法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蘇打餅干(100g/袋,2017年12月26日)不合格,原因是過氧化值超標。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物中的油脂是否被氧化。原因可能是餅干油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被氧化了,原料存放不當,沒有採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


2.大腸菌群超標。


思朗食品(淮北)有限公司生產的思朗100奶油夾心餅干(100克/袋,2016年4月28日)和思朗100椰子夾心餅干(100克/袋,2015年8月3日),九洲七味蔥油餅(360克,2015年8月3日)


大腸桿菌是食品污染的常用指標之一。消費者食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食品,易患痢疾等胃腸道疾病,並可能出現胃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


上海伊威兒童生產的全功能動物餅干(100克/罐,2015年3月21日伊威兒童食品有限公司s食品廠因為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而倒閉。


3.菌落總數超標。


標稱廣東省祁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祁斌食心寵物牛奶曲奇(酥脆曲奇)(324g+216g/袋,2018年1月26日),華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嘉頓橙華夫餅(200g/袋,2015年7月26日),廣州市鷹錢企業集團公司生產的吉事佳奶油。


菌落總數可以決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是衡量食品衛生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腸胃敏感的人,如果吃了菌落總數超標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和腹瀉。


:

3.印度有什麼特產可值得買紀念品




1.印度香米


香米產於印度北部,以其細長的外形(至少7.1毫米長)和濃郁的香味而聞名。香米是一種秈米,外觀細長,透明度高。煮熟的香米是原米的2-3倍長,米干、松、粘度低。所以印度香米適合做炒飯或者米飯沙拉。


2.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當地每年平均氣溫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晝夜溫差大,山谷常年雲霧彌漫,是孕育這種茶獨特香味的一掘茄大因素。五月到六月的二號茶質量最好,被稱為紅茶中的香檳。


3.魔鬼胡椒


印度魔鬼胡椒,也被稱為鬼椒,產於印度東部。2007年2月,它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種。


4.阿薩姆紅茶


阿御野薩姆紅茶是一種產於印度東北部的茶葉。它的形狀又細又扁,顏色是深棕色。湯呈暗紅色,略帶棕色,有淡淡的麥芽香和玫瑰香。味道很濃,屬於濃茶。


5.紗麗


紗麗是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女性的傳統服飾。它是一種以絲綢為主要材料製成的服裝。


在早期,莎莉並不是很流行,只是出現在各種宗教儀式中。經過漫長的演變,它逐漸成為婦女的常見服裝的日常生活,現在又被提升為最具印度傳統特色的印度服飾文化典範。


4.印度有什麼特產可值得買的東西




巴迪布,香料,咖啡,木雕,手工藝品。


1.巴迪布


蠟染是蠟染印花布的一種,特點是在布上印上色彩鮮艷的圖案,如花朵、蝴蝶、螺旋或幾何圖案等。設計獨特,功能獨特。巴迪s的顏色通常是黃、黑、紅,鮮艷明亮;有的以藍色、棕色、白色為主,相比前者略顯凝重深沉。


2.咖啡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它是由烘焙的咖啡豆製成的。它是除了可可和茶之外在世界上受歡迎的主要飲料。


咖啡樹是茜草科常見的樹。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用不同的炊具製作而成,咖啡豆是指咖啡樹果實中的堅果,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一杯標准咖啡不應該有苦味。


3.趣味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做菜的時候喜歡放各種調料,還有辣椒,蔥,姜,蒜等等。所以印尼的特點一般都是麻辣鮮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


4.木刻


印尼木雕,尤其是巴厘島木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幾乎所有去印尼旅遊的外國客人都會買一兩件巴厘島木雕作為紀念品。巴厘島木雕是一種傳統手工藝,最初與巴厘島人的宗教信仰密切相關。


5.工藝


印尼手工藝品種類繁多,富有南方風味。其中,格賴斯s匕首、木雕、布袋戲、木偶戲、榕樹藤、銀製品最具收藏價值。


參考來源:


印度特別的禮物有:珠寶、手工藝品、香料等。


5.印度有什麼好玩的特產




椰子在印度一年四季都有。每年的四五月是當地最熱的季節,荔枝也大量上市。同時,西瓜從5月份開始上市,甚至可以吃到10月底。印度的木瓜夏天便宜,大如西瓜,印度的甘蔗每年10月成熟,印度人吃甘蔗喜歡擠成汁。


每年的四五月是印度最熱的季節,也是荔枝上市的季節。透明如玉的果肉令人垂涎。


夏天水果豐富


1.木瓜:印度的木瓜很便宜。一般夏天成熟,有西瓜那麼大,但味道一般,有些時間長了會發臭。


2.椰子:椰子也是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產自南印度。椰子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越嚼越香。


3.甘蔗:甘蔗一般每年10月成熟,價格便宜。印度人吃甘蔗,喜歡榨果汁。


4.西瓜:印度的西瓜從5月開始上市,一直可以吃到10月底。


6.印度特產有哪些值得買的




值得購買的印尼特產:印尼薯片、印尼鳥s窩,印尼花薑糖,貓屎咖啡,東哥阿里等。


1.印度尼西亞木製薯片。在巴厘島的十大必買小吃中,木薯片可以說是一種小零食,好吃得贏不要增加體重。低熱低脂的特點真的讓人慾罷不能。關鍵是當地的木薯片很多。


2.印度尼西亞鳥的窩。鳥燕窩是中國自明代以來一直食用的傳統珍貴食品之一。所謂的血燕據說市場上的家燕是人工繁殖的鳥糞熏蒸。印度尼西亞是最大的禽類生產國其中80%來自印度尼西亞,而中國是最大的鳥類消費國的窩。截至2019年5月,已有21家印尼出口商獲得了波導直接出口證書它的巢在中國。


3.印尼花薑糖。創立於1935年的印尼新亞薑糖,是從生薑中提取薑汁,然後與柔韌的新鮮麥芽糖和白砂糖調配而成。味道甘辣,有健胃、提神、止嘔的作用。它不含防腐劑。全天然綠色食品受到時尚和美容的歡迎。


7.印度土特產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文明。當你去印度時,除了參觀名勝古跡和異國風光,你還可以不要空手回家。它總想買些東西作為紀念品或送給朋友和親戚以增進友誼,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去過印度的人都覺得印度特產不多。雖然有很多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工藝品,如寶石、石雕、木雕、青銅器、銀飾、項鏈、戒指、手鐲、腳鐲、首飾盒、鑲嵌工藝品等。真正讓中國人好看的東西不多。畢竟中國人早就習慣了琳琅滿目的國貨。


珠寶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鑽石加工基地之一,也是黃金消費大國。印度的首飾種類很多,價格也不貴,可以放心購買。所有的印度女人都喜歡佩戴珠寶來裝飾和點綴自己。每次有大的節日,都能看到曼妙艷麗的印度女性。


印度的首飾盒非常漂亮,有檀香木、紫檀木、大理石鑲嵌工藝,成為該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在阿格拉旅遊或者參觀泰姬陵的時候可以就近購買。價格摺合人民幣100元左右。


黃銅產品


印度人也像中國的傳統習慣一樣喜歡喝茶,但印度人喝茶是用牛奶和糖煮著喝。中國人喜歡用陶瓷和紫砂器皿喝茶,而印度人喜歡用黃銅器皿,這種器皿的優點是耐用。


木雕、傢具


購買木雕、筆筒、花瓶等。在印度。如果要買的話,應該買檀香或者紫檀。它們應該雕刻精細,工藝獨特,藝術水平高,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


檀香木製成的傢具、木箱、畫框、扇子和雕像在印度北部很受歡迎;然而在克什米爾,人們使用胡桃木,上面刻有光滑的馬賽克圖案。這兩種傢具在印度都很精緻,很有異國情調。它值n


8.印度有些什麼特產




印度特產——服裝:精緻的紗麗和披肩木手鐲。


克什米爾手繪木手鐲,地域特色濃厚,色彩大膽艷麗,又不失自然花草的自然和諧。都是從國外帶回來的,是你佩戴送朋友的好禮物。


印度神奇油的神奇功效讓男人又老了20歲。


印度s神油源於印度教印度教,是佛教興盛後反對佛教的印度宗教正統流派。宗教中的神靈有:發展中的神靈;滅神等。所有的教區居民都崇拜女神作為男神的配偶。


大吉嶺紅茶,印度特產,給長輩和老闆面子。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其產量較低,僅佔印度茶葉總量的約2%(96.2萬噸),83個茶園按海拔分布。


印度有哪些值得購買的特產?


印度的手工藝品和特產富有民俗風情。對於喜歡異國風味的遊客來說,印度真是購物天堂。印度工藝水平高,文化底蘊深厚,物產豐富,產品種類繁多,價格低廉。下面給你推薦幾個。


海外名產:印度克什米爾地毯


克什米爾的地毯和披肩是著名的海外產品。有兩種羊絨地毯:羊毛的和絲綢的。色彩柔和淡雅,充滿莫卧兒風格的植物和花卉。用喜馬拉雅山野生羊羔的毛製成的羊絨披肩,質地細膩,深受時尚圈的喜愛。


印度名茶:大吉嶺紅茶


近年來,印度風吹遍全球,人們開始關注這個神秘而古老的東方國度。印度美國的手工藝品和特產具有豐富的民俗風情。對於喜歡異國風味的遊客來說,印度堪稱購物天堂。現在讓讓我們介紹一下印度最有特色的產品吧!


拉茶香料印度茶


印度拉茶也叫做辛辣的印度茶,主要是因為裡面含有馬薩拉調味料(MASALA)。印度拉茶是將水燒開,加入立頓紅茶和生薑,加入牛奶煮沸,最後加入馬薩拉調味料製成的。如果廚師想顯示,他還會泡茶.


印度老檀香木:被稱為香料之王和綠金


檀香是一種熱帶樹木,主要產於東南亞如印度東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中國南部等。也產於澳大利亞、斐濟等濕熱地區。產於印度嶗山的檀香,因品質優良,被稱為嶗山檀香。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印度特產:印度棗。


酸棗(台灣地區又叫酸棗、酸棗)是酸棗屬的果樹。因為它產於印度,它被命名為棗,因為它的果實形狀像蘋果,棗也被稱為熱帶蘋果。


印度香米:巴斯馬蒂俗稱巴斯馬蒂香米。


巴斯馬蒂香米是著名的香米品種,比泰國香米貴。它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顆粒細長,外觀透明,具有濃郁的堅果香氣。粘度低,口感干硬,易消化。煮成米飯後,米粒會增長2-3倍。在中東,巴斯馬蒂香米是普通大米的3-5倍。


印度旅遊必買的特殊物品——印度玉(東陵石)


印度的玉,又叫東陵,是一種油綠色的石英岩,含有鉻雲母,顏色非常漂亮;然而,現在人們一般把地球上所有的石英岩或次生應時稱為其外殼色澤鮮艷,質地緻密堅韌,被譽為東陵石。


印度旅遊必買的手工藝品——印度彩繪花瓶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不斷提高隨著生活水平和審美情趣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喜歡個性創意和古典飾品及傢具裝飾。為了滿足擴大市場的需要,印度適時發展了繪畫技術,從此開啟了繪畫裝飾的神秘面沙,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裝飾工藝品。


印度旅遊必買的手工藝品——印度手工掛毯


生活旅遊是人們放鬆的好方式,遊客購買物品或特產作為紀念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他們去印度旅遊,他們一定要買它的手工藝品。印度的手工藝品富有民俗風情,其高質量和種類讓買家眼花繚亂。


kinamat-拉丁名稱(匙羹藤)中的茶葉選擇


印度很久以前就是糖尿病大國。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組織了一批醫生到印度考察糖尿病。在印度西北部附近的一個部落,醫生驚訝地發現,在這個部落的土著居民中,糖尿病的發病率非常低,更神奇的是,幾乎沒有並發症。


印度披肩肩帶或肩飾


位於印度西北部的克什米爾山谷,曾被世人形容為人間天堂。因為這里遠離印度炎熱的夏季,數百年來,印度的莫卧兒皇帝、英國殖民統治者、遠方的遊客和新婚夫婦都把這里視為人類的天堂。在這里,在著名的克什米爾.


印度特產——木雕菩薩


印度美國的手工藝品和特產具有豐富的民俗風情。對於喜歡異國風味的遊客來說,印度堪稱購物天堂。在印度首都德里,你可以買到各邦各省的特產和手工藝品。質量比產地好,價格不確定比產地貴。


印度極品沉香,秦安沉香珠


印度s沉水白奇楠,沉香中的極品,非奇楠沉香莫屬。越南芽庄的上等沉香很難找,不是機會而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印度沉香尤為珍貴。其含油量極高,珠面油潤膩膩,甜爽醇厚的口感閑適空靈,令人心曠神怡。白起難比浮水,


獨特的印度紗麗特色


我們平時提到印度的衣服,人們馬上會說:印度有紗麗,印度的紗麗很漂亮。紗麗是印度最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據說紗麗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印度古代的雕塑和壁畫中常見穿著紗麗的女性形象。最早的紗麗只是舉行宗教儀式。


好運的象徵——印度金鏈花


金鏈樹,在印度被稱為Amaltas,通常被稱為Indialaburnum。當它的花瓣落下時,它隨風飛舞,像細雨一樣落下,因此它被命名為黃金魚,也被稱為婆羅門皂莢和長果樹。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英文:Republicof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與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接壤,東南部與斯里蘭卡接壤,西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達5560公里。也是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主要民族是印度斯坦,約佔中國總人口的30%。[1]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誕生於公元前2500年(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1]大約在1500年前,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小國,[1]並確立了種姓制度。吠陀開始發展成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廣佛教並向外界傳播。大約188年前,孔雀帝國滅亡後,出現了獨立政權和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入侵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後逐漸成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對印度實施分治。[1]同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領成立。1950年1月26日,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為英聯邦成員。[1]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1],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美國的經濟和工業是多樣化的,包括農業、手工業、紡織業,甚至服務業。印度的三分之二美國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地依靠農業為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軟體、金融等服務出口國。[1]世界美國最大的仿製葯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匯款。印度是一個社會財富分配極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尖銳。


印度的工業優勢是:


1.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


印度土地總面積超過31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人口超過10億(2001年5月)。將近80%的印度美國人口居住在大約55萬農村地區,人口增長率超過2%。


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有將近半天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印度和歐美有時差。白天印度開始工作,晚上正好是歐美的辦公時間。通過互聯網,歐美企業可以立即查看印度的成果然後通過互聯網發回修改後的指令,所以他們幾乎一天24小時工作,形成了著名的全天候產業——永不衰退的經濟,這也是印度軟體業的特點。


2.優秀的教育和培訓


答.數學


印度的教育從中學開始,考試很少選擇題,以培養學生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


印度之所以美國軟體業能否蓬勃發展與軟體人才的邏輯分析能力密切相關。


根據360教育集團的介紹,說到邏輯,你會想到能夠培養綜合推理和層次分析的數學。印度的數學教學方法和台灣地區的不一樣,台灣地區的一些地方美國的數學教學方法仍然是填鴨式的,這將限制學生推理模式。從上面的報道來看,數學從定義和定理推導,一步一步解決問題,與寫軟體所需的分析和邏輯能力高度一致。


由此也可以看出,邏輯分析不僅在軟體行業同樣重要,在其他需要動腦的行業也同樣重要。


乙.英語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增強自己與客戶的溝通能力;尤其是不用肢體語言正確表達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


要與外國客戶無障礙交流,掌握英語的優勢對他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印度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英語成為該國官方語言。這一特點使得印度在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交流上有很多便利條件。印度開發的軟體可以直接出口到英語國家,沒有任何語言障礙。

㈥ 中國當做垃圾的香蕉皮到了印度「搖身一變」成美食,這是為何

印度人說我們不懂美食。在我們國家都把它當成垃圾的香蕉皮,在印度卻是美食。他們把香蕉皮進行加工處理後,搗碎和魚肉拌在一起做成醬。成為了每家每戶都喜歡的美食。這在中國遊客的眼裡是難以接受的,因為香蕉皮比較苦澀。在印度搖身一變卻成了美食。

香蕉皮在他們眼裡就是人間美味,在我們這里是不能吃的垃圾,不能說印度怎麼怎麼樣,只能說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傳統,飲食習慣不一樣,所以說不能吃香蕉皮的還是不要去印度旅遊了。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花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龜為什麼不吃食 瀏覽:636
越南交警月工資多少 瀏覽:604
越南ty是多少錢 瀏覽:930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經濟好的國家 瀏覽:1004
印尼機場為什麼會有人要小費 瀏覽:633
印度哪個城市綠化好 瀏覽:779
中國向其他國家捐贈什麼物資 瀏覽:895
哪裡能看越南的劇 瀏覽:691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花生 瀏覽:710
中國380v設備到印度怎麼辦 瀏覽:901
伊朗屬於什麼傳染病 瀏覽:750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越南人想嫁中國 瀏覽:749
中國怎麼沒有恐怖襲擊 瀏覽:834
印度孟買確診多少 瀏覽:335
印尼盤為什麼是負數的 瀏覽:393
美國飛中國是哪個航空公司 瀏覽:367
伊朗白蝦多少錢 瀏覽:949
越南菜有什麼特徵 瀏覽:486
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是哪個 瀏覽:315
印度有多少國門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