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農作物的分布
印度的農業生產分布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徵,主要糧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麥,而經濟作物則以棉花、茶葉和黃麻為主。以下是各作物的分布情況:
1. 水稻:這種作物在印度東北部以及沿海地區占據主導地位。水稻的種植與地形和氣候條件緊密相關,因為水稻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而平原地區和沿海地帶由於降水較為充沛,因此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
2. 小麥和棉花:這兩種作物主要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和恆河上游地區種植。小麥和棉花的分布同樣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這些地區乾旱少雨,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合耐旱的棉花和小麥生長。
3. 茶葉:茶葉種植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東北部。該地區的氣候和地形條件有利於茶葉生長,充足的雨水和高地的良好排水為茶葉的生產提供了理想環境。
4. 黃麻:黃麻的種植主要分布在恆河三角洲地區。這里的地形平坦、氣候濕熱,為黃麻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印度的農業生產不僅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而且由於季風帶來的降水不穩定,常常導致水旱災害,對農業產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印度的農作物分布也體現了對其不穩定性氣候的適應性。
『貳』 印度與俄羅斯的地理位置、農業生產、工業分布有什麼不同點
1. 地理位置
印度位於北半球,北緯8°24'至37°36',東經68°7'至97°25'之間。它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總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七。
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北部,北緯30°至180°E,北緯50°至80°N。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達1707.54萬平方公里。
2. 農業生產
印度擁有亞洲最大的耕地面積,約1.43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16公頃。印度的農業以種植業為主。
俄羅斯的農業則是耕作業與畜牧業並重,兩者產值比約為43:57。俄羅斯的糧食作物種類較少,主要是小麥,在全球佔有重要地位。
3. 工業分布
印度的工業相對較弱,主要工業部門包括紡織、食品加工、化工、制葯、鋼鐵、水泥、石油和機械等。近年來,汽車、電子產品製造、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發展迅速。印度正努力成為「技術製造業中心」。印度工業主要分布在靠近原料產地的大城市,如棉紡織業集中在孟買,麻紡織業集中在加爾各答。此外,工業也集中在沿海大城市,而北部地區工業發展較慢,導致地區工業發展極不均衡。
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是重要的工業中心。烏拉爾地區建有以鋼鐵和機械工業為主的烏拉爾工業區。在西伯利亞地區,主要產業包括石油、機械、森林工業和軍事工業。俄羅斯的燃料基地主要位於西西伯利亞。
『叄』 印度盛產什麼農作物
印度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棉花、黃麻、茶葉等。印度農業生產的布局,由於國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不盡相同,降水狀況相差尤大,故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稻穀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為1200毫米以上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岸的沿海地區;小麥主要種植在國土的北部地區,那裡冬季氣溫較低,且有少量冬雨,適於小麥生長;高粱、穀子、玉米等雜糧作物則種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乾旱地區;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裡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產區;黃麻集中分布在恆河下游,這里的濕熱氣候利於黃麻生長,而充足的河水又便於浸泡麻稈,加以稠密的河網為黃麻纖維的運輸提供了方便條件,歷史上這里就是黃麻集中產區;茶園大多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氣候濕潤、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則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
小麥是一種種植范圍十分廣泛的糧食作物,如果和水稻對比,小麥的水分需求更少,熱量需求也更少,所以在很多高緯度熱量較低地區和乾旱地區都主要種植小麥,而溫帶地區是小麥種植的主要地區,但是在亞熱帶、熱帶和亞寒帶地區小麥也有廣泛的種植。
影響印度小麥種植面積大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水源更為豐富的恆河平原,而德干高原上,由於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受到了西高止山的阻擋,降水相對偏少,主要的自然帶為熱帶草原帶,廣闊的德干高原地區由於水分較少不適宜需水量大的水稻種植,反而適宜耐旱作物小麥的種植。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同時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僅次於我國;印度地處亞歐大陸的南部和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印度的北部有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有恆河平原,南部有德干高原;印度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其氣候主要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的變化也主要是受到季風的影響,同時由於受到季風的影響,其年降水量極不穩定,且水旱災害頻發。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