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事件
小沖突而已,沒有必要升級到兩國全面開戰的成都
中印兩國人口加起來26億多,這打起來,全面戰爭打個兩三年,四五年,不死個三四千萬人估計分不出勝負來,最郁悶的是兩國死了三四千萬人後,戰爭還沒有結果,又回到了原來的邊境線,也就是老樣子。
所以,兵者,國之大事也。不是那麼輕易就打起來的,但是有些原則,我們是要堅持的,等我們充分暴露了印度的丑惡嘴臉後,改到了清場的時候,必然會對越境的那些人清場的,當然清場也會嚴格控制,盡量不造成死亡,受傷估計難免了。當然印度這次也沒有帶任何武器進來,本來就是有備而來吧。
中國也在外交上給印度花了線,沒有越線沒事的,越線的話,我們當然也不客氣。想想1962年,當時印度比現在囂張得多,中國也是抗議再抗議,然後呢,突然解放軍一個邊防師就把印度最精銳的三個主力旅給包了餃子,基本全殲,三個旅長一個被擊斃,一個被俘,一個重傷。
中國也在等著印度表演呢,那天也給他來一下子,他就老實了。62年那時候中國國內自然災害,吃飽肚子都是問題,而且西藏沒有公路也沒有鐵路更沒有航運,後勤都是靠人背的。中國一個邊防師面對印度全面動員起來的一百多萬軍隊,糧食都很難保證,更不要說彈葯了,所以只能後退。今天再打起來,我們有青藏鐵路,有新藏,青藏,川藏三條公路,有大量機場。那後勤不怕了,可是佔多少收多少了。
❷ 大家覺得現如今的印度軍事實力怎麼樣
綜合實力來說,印度軍力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軍隊數量,都跟他的經濟實力排名差不多,全球前六是沒有爭議的。
印度武裝部隊是印度共和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它由三個專業軍種構成:印度陸軍、印度海軍和印度空軍。此外,印度武裝部隊還得到印度海岸警衛隊和准軍事組織(阿薩姆步槍和特別邊防部隊)以及各種軍種間司令部和機構的支持,例如戰略部隊司令部、安達曼和尼科巴司令部以及綜合防禦人員。
國防部下屬的國防生產部負責印度武裝部隊使用的設備的本國生產。2014年,印度是最大的國防設備進口國,俄羅斯、以色列、法國和美國是最大的軍事設備外國供應商。印度政府啟動了「印度製造」計劃,使製造業本土化,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包括國防進口和采購。
多年來,印度一直都夢想通過加強軍事實力帶動本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從而實現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的夢想。印度和我們一樣,都在崛起之中,只是印度的底子差一點,復甦的慢一點罷了。
❸ 印度眼中的解放軍到底有多恐怖
不是恐怖而且敬畏,我們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在一個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麥克阿瑟的親身經歷讓他對中國陸軍產生敬畏的心理。
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有記者訪問前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他說:「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以前被譽為遠東之王,但在朝鮮戰爭中為他的軍事生涯抹上了帶有濃重墨跡的一筆,被撤換遠東司令。
印度政府當時緊急接受了來自蘇聯的13個陸軍師、2個空軍師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為當時的華盛頓軍方,由於朝鮮戰爭帶來的尷尬結果,急需要在軍事領域方面取得一次對華戰爭的勝利;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展美國在中亞戰略位置上的'主導'地位。因此在蘇聯援助第3天,由英美等北約成員國組成'亞洲軍事發展態勢委員會'。決定對印度援助18個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裝備。其中一些裝備是來自英國2戰期間剩餘軍事物資。
由於美蘇聯合支持,並且蘇聯軍事顧問專家親自進行整訓印度武裝部隊。這些使得當時的印度首腦尼赫魯,產生了'超級亞洲人'的可怕思想。趁我國持續了3年的西藏農奴主叛亂剛剛平息,4月新疆又發生了邊境暴亂。此時中蘇關系實際上已經破裂,中美由於在台灣和越南問題而繼續嚴重對立。因此,尼赫魯在當年撕毀了與中國簽署的'和平邊境互不侵犯條約'。以3個'王牌'主力旅為先遣,越過 '麥克馬洪線',在西藏、青海地區對中國實施武裝入侵。
而中國軍隊在初期,僅有少量邊防軍駐扎在這里。總兵力約2-3個連人數不足500人。而印度先期抵達的第1旅,則是擁有6000人的主力旅。中國開始逐步失去很多哨所(不過其中一些主要的哨所,都是中國人自己主動放棄的)。
北京政府當時多次警告印度政府。但是,印度人在'歐美+蘇聯武器援助'的趨勢下極度自大,'中國人不敢還手' 一直是戰前尼赫魯的口頭禪。
因此,中國偉人毛澤東,果斷命令中國軍隊對印度進行'教訓型'打擊。隨即,中國軍隊開始了速度驚人的戰爭部署。短短12天中國軍隊就集結了1個軍(陸軍第18軍,約3萬人)。並且引導印度軍隊3個旅進入中國軍隊預設的伏擊陣地。快速的消滅了其中1個旅的大部。其餘印度部隊開始向後撤退。而中國軍隊1支快速分隊,翻越了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雪山(作戰時間巧妙的控制在戰場上主要河流洪水期之後與12月大雪封山之前),在氣候極其嚴寒的冰河河谷內,攔擊了印度軍隊的退路。
在此時,印度軍隊依然陷入中國軍隊合圍之中。面對如此局面,其指揮官竟然沒有在中國快速分隊截擊自己的身後部時,給予馬上的打擊。而是錯誤地認為,可以依靠全新的蘇美裝備的極大優勢火力,進行反突擊反包圍。印度軍隊一名少校軍官,在對其國內家人電報稱:我們只要依靠先進的武器,完全可以擊敗全部中國軍隊。
但是,當時派駐印度的美國軍事專家理查德安德魯斯准將對外稱:這是一場中國形勢的'殲滅戰的開始'。我們在韓戰中多次領教過這種手法。
印度通往前方的軍事補給線,完全被中國軍隊切斷。士兵們在缺乏食物的戰斗狀態下,開始出現大面積渙散。隨即,中國軍隊抓住有力戰機,開始發起'中國形式的'殲滅戰。短短8個小時。印度號稱'東亞1,2旅的'2支主力部隊被盡數殲滅。
此時,中國軍隊繼續向前推進。其先遣部隊,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圍50公里處。其深入印度作戰達212公里。但是,此時中國政府作出了讓印度人驚奇的決定,中國軍隊開始快速回撤。中國在後期正式公布:中印自衛戰爭結束。而且,中國方面歸還了包括印軍第7旅旅長達爾維准將在內3968名戰俘,以及全部繳獲的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
中國軍隊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 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斃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 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中印雙方的傷亡比例為1:6。
這次戰爭一舉粉碎了印度的'前進政策',維持了中印邊境50年的和平局面,超過當時'1場戰爭管30年'的估計。最重要的是中國軍隊擊敗了來自當時世界上軍事兩大最強大陣營,北約以及華約聯合支持的印度。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即便是在現在的先進條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美國美聯社新聞紀錄局曾經拍攝了一些很少被人知道的關於美國派駐印度戰地記者拍攝的一些中印局部戰爭的資料影片。雖然,當時美蘇處於冷戰期間。但是,作為同為印度後台的兩大軍事強國的美蘇,此次也是進行了仔細的分析以及資料秘密共享。因此上,那次戰爭,可以說等於處於中國1:3的絕對劣勢局面。表面上中國打贏的是印度。但是,事實實質是打贏印度就等於中國一同擊敗美蘇當時的兩大軍事世界強國。
美國遠東情報軍事中心原派駐官員霍華德本傑明是這樣評述那場戰爭的:"那是一場印度最為愚蠢的戰爭。印度政府當時緊急接受了來自前蘇聯的13個陸軍師,2個空軍師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為當時的華盛頓軍方,十分尷尬的"中美韓戰"結果,急需要軍事領域裡面取得一次對華戰爭的勝利。這次戰爭,中共等於以自己一人的力量,同時擊敗了,來自當時世界上軍事兩大最強大陣營:北約以及華約的聯合支持的印度。也就是說:中共同時在當時擊敗了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軍事行動。
❹ 中國,巴基斯坦,以色列,印度這幾個國家軍事力量哪個強
中國最強。印度其次,巴基斯坦第三,以色列最差。
1、在空軍方面。
中國三代重型戰斗機(包括蘇27、蘇30、殲16、殲15、殲11)共計450架,三代輕型戰斗機(殲10)約400架,加上殲轟七系列240架,合計約1000多架三代系列戰斗機,位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有270架重型戰斗機蘇30、60架米格29、50架幻影2000,三代機總數不到400架。另外有約100架法國陣風戰斗機訂貨中,未交付。
以色列有F15戰斗機68架,F16戰斗機300架,合計360架。
巴基斯坦有63架F16,100架梟龍。另外該國年產25架梟龍,梟龍總裝備量250架。
在空軍方面,中國毫無疑問排第一,印度第二,以色列第三,巴基斯坦墊底。雖然以色列印度戰斗機數量都是不到400架三代機,但是印度重型戰斗機佔了一大半,而以色列是輕型戰斗機居多,而且印度的國土面積、機場數量、飛行員數量都不是以色列可以比擬的,說句不客氣的話,就算印度沒了空軍,用陸軍100萬軍隊,也足以把以色列推平。
2、海軍方面。
中國:航母1艘(在建航母1艘),神盾艦17艘(6艘052C、11艘052D,不包括055級,含未服役),潛艇60多艘,核潛艇10艘
印度:航母2艘,神盾艦3艘,核潛艇2艘(包括租借),常規潛艇20艘(包括6艘在建)
巴基斯坦:11艘護衛艦,10艘潛艇(另外外購中國8艘AIP潛艇)
以色列:3艘潛艇,3艘小型護衛艦。
海軍方面綜述,中國第一,印度第二,巴基斯坦第三,以色列第四。
3、陸軍方面:
中國:7000輛主戰坦克
印度:2870輛主戰坦克
巴基斯坦:2500輛
以色列:480輛
陸軍方面是最沒有爭議的,陸軍的數量就是各國的戰鬥力,巴基斯坦50萬陸軍,以色列13萬,以色列在善戰,能用13萬陸軍打敗50萬巴基斯坦陸軍?更何況,巴基斯坦軍隊素質比以色列差不到哪去。擊落以色列戰斗機最多的飛行員就是巴基斯坦人。
所以綜合一下,中國第一,印度第二、巴基斯坦第三,以色列最後。
參考資料 《網路》《坦克裝甲車輛》。
❺ 印度軍事專家8個理由告訴你,印度特種兵為什麼是世界
特種部隊顧名思義是執行特種任務的部隊,印度應該感謝好萊塢,最早是通過好萊塢的電影了解到特種部隊,同時印度也應該感謝寶萊塢,特種部隊不僅僅超乎常人還要會跳舞。印度軍事專家列舉出8個理由來證明,他們的特種部隊是世界最強的。
8)空軍一號
孟買恐怖襲擊發生後,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匯集了突擊隊和武裝部隊稱為空軍一號,是目前最年輕的印度特種部隊。這支部隊的唯一任務是保護孟買大都會區不受到恐怖威脅。空軍一號是世界上反應最快的部隊之一,從裝備到行動,在不到15分鍾。從3000人中,選擇的最好的士兵216名並且由色列的特種兵親身指導。
❻ 中印戰爭印度為何損失那麼慘
1、准備不足。
印度一直認為中國在沒有得到美蘇首肯的情況下不會貿然發動反擊,所以其部隊並未認真備戰。爭議地區絕大多數都是無人區,所以印軍的「蠶食」很多時候就像在做登山運動,以至於遭解放軍反擊時准備不充分。甚至很多部隊連冬裝都准備不足。
2、部隊訓練不足。
印度的部隊雖然算是「精銳」,但是大多都沒有受過山地戰訓練。山地作戰是一種遠遠脫離公路的作戰模式,補給、作戰方式都發生徹底的變化,印軍卻不會如何山地作戰。
而中國邊防軍一直在進行山地戰訓練,解放軍長期也擅長脫離公路作戰。
在補給接近斷了,經驗又不足的情況下,印軍士氣掉得很快。
3、指揮脫離實際。
例如,熟悉瓦弄地區的拉其普特人被派往對於他們而言非常陌生的區域,無計劃的徵召以及對原有軍隊編制的打亂削弱了印度軍隊的戰鬥力;而坐鎮德里的總參謀長居然在情形不明的情況下向前線下達了佔領扯冬(印度稱之為Dhola)哨所東北1000碼處的一個中國哨所的命令,實際上那裡的中國軍隊處於優勢地位。
第四軍指揮官考爾中將(B。M。Kaul)也是被指責的對象,他奉命率軍將中國軍隊從塔格拉山脊上趕走,而實際上考爾基本沒有指揮類似行動的經驗。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無視軍隊的指揮系統,官方歷史指責他越級直接與陸軍總參謀長接觸,有時也越過中級軍官直接向下級軍官發布命令。
4、印度空軍未參戰。
前空軍少將特瓦里(A。K。Tewary)曾在《印度防務評論》上發表文章表示,如果印度使用了空軍,潰敗的一方可能會變為中國,他譴責了當時的情報局負責人穆里克,因為後者認為一旦使用空軍會導致印度城市遭到中國轟炸機的報復。
以上四點就是根本原因。
還有一個情況,我是聽參加過那場戰爭的前輩口述的。
他說,印度人都是雇傭兵(可能是因為其作戰表現造成的誤傳,在此我僅原話轉述),作戰決心很差。當時印軍向我們山頭發動進攻,火力很猛。他和另外幾個人從山崖爬到印軍後面,槍聲一響,印軍就像炸了鍋一樣,估計以為被包圍了,馬上全跑回去了。
❼ 我國與印度邊境沖突,那麼印軍的戰鬥力如何呢
今年6月份,在加勒萬河谷附近,我方與印方爆發了邊境爭端,雙方發生肢體沖突,結果不出意外,印方被解放軍吊打,死亡20名邊防軍。那麼?印度的真實戰鬥力如何呢!
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向來都把中方視為頭號大敵,在軍事武裝方面,也多以應對中方力量為主。比如在印度陸軍部隊中,培養的山地部隊規模高達10個師,超過20萬的兵力,號稱全球最強山地作戰部隊。這些士兵訓練有素、裝備精煉,是“高原戰爭”中的一把利刃。
盡管印度的綜合實力不如中方,盡管我們應該藐視對手,但絕不能忽視印度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