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不是葯神》原型陸勇,為購買印度仿製葯而成為被告,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我不是葯神》是一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盡管電影的情節以戲劇化的方式進行了改編,但電影中更為重要的情節取材於「葯神」的原型-陸勇。
自從《我不是葯神》發行以來,今天的陸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但他仍然選擇保持低調,並盡可能拒絕所有采訪。 用陸勇的話來說,他可以救這些病人,他也很高興。
② 《我不是葯神》結局是什麼
影片《我不是葯神》程勇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過程——
程勇是上海一間印度神油店的老闆。2002年某日在鄰居的引薦下,白血病患者呂受益登門拜訪,請他從印度帶回一批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特效葯「格列寧」。程勇深知走私販售葯物是非法的,但此時的他已經陷入了經濟困難,前妻曹玲正在爭取兒子的全部撫養權,要帶兒子移民國外,老父親做手術急需錢。於是,程勇毅然決定踏上走私的道路。
瑞士諾瓦公司生產的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分子靶向葯物「格列寧」(影射現實中的葯物伊馬替尼,中文商品名為「格列衛」)葯價為人民幣四萬左右一瓶,而程勇售賣的印度仿製葯只需人民幣五千元(影片後期變為五百元並向外省售賣)且葯效相同,兩者價格相差八倍至八十倍。
最初,在瑞士諾瓦中國分公司的要求之下,中國大陸警方開始嚴查市場上流通的仿製葯。程勇擔心坐牢以及出於家庭因素的考慮而不再售賣仿製葯,但一年後受朋友呂受益自殺的觸動和病友懇求而再次售賣。之後,諾瓦公司發現了仿製葯又在市場上流傳,且通過法律程序關停了製造仿製葯的印度工廠。影片末尾,程勇被警方逮捕,經審理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2)賣印度白血病葯的人怎麼處理了擴展閱讀:
影片原型的主人公「陸勇」結局——
1、病友求情
陸勇的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他免予刑事處罰 。
2、撤回起訴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起訴,法院當天就對「撤回起訴」做出准許裁定。
陸勇的代理律師張青松認為,陸勇購買信用卡的行為,有一定的違法性,但不構成犯罪,不應該承擔刑事責任。此外,他認為陸勇的「代購」行為未構成銷售假葯罪,而應屬於購買假葯的行為。
按照法律規定,購買假葯不屬於犯罪行為。根據我國刑訴法的規定,對於提起公訴的案件,發現不存在犯罪事實、情節顯著輕微、證據不足等情形的,檢察院可以撤回起訴。
3、無罪釋放
2015年1月29日下午,陸勇獲釋。2015年2月27日,湖南沅江市檢察院對陸勇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葯」案做出最終決定,認為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決定不起訴。
「國外抗癌葯代購第一人」剛經歷了一場緣於代購葯物的牢獄之災。300多名病友聯名呼籲之後,檢方最終撤訴,無罪釋放。
陸勇想成立一家志願者組織或公益基金會,專門服務於白血病病友,「一來可以結束單槍匹馬式的薄弱,二來可以更好更專注、專業地搞好服務」。
③ 「葯神」原型陸勇,為救命代購印度仿製葯被抓,如今現狀如何
當初《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一經上映以後,就收獲了不俗的票房,更是賺足了不少觀眾的眼淚。很多在看過這部電影以後的觀眾,都被陸勇的這種行為所打動。
現如今的陸勇依舊做著外貿生意,而陸勇也因為這件事情名氣越來越大。疫情期間,陸勇還利用自己的外貿渠道購買了大量的口罩捐給社會,很多人都說他是英雄,但是在陸勇看來,自己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
④ 從印度代購仿製葯給人治病的陸勇入獄,他是我不是葯神一劇原型,現狀怎樣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無法戰勝的就是病痛,因為在在疾病面前,人類顯得是多麼的渺小,尤其是那些不治之症,我們真的束手無策。
生了病就要吃葯,但是一提到葯這個名詞,你是否會想到當年的那部電影《我不是葯神》。但是你知道嗎?這個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例改編而成的。也就是說真的存在這樣的人,而他最後的下場也是進了監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現在怎麼樣了。
陸勇出獄之後又開始做起了自己的生意,而且因為之前他救過很多人,這些人也會時不時的關照他的生意,所以陸勇的日子過得也是越來越好。
並且陸勇這個人本來就是很善良的,在2020年的那場疫情中,他還捐獻了口罩和物資,為國家貢獻出了屬於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