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泰姬陵介紹
泰姬陵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亡妻慕塔芝·瑪哈建造的陵墓,具有極高藝術和歷史價值。以下為詳細介紹:

- 基本信息:佔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1631 - 年歷經22年建成。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跡」。
- 建造背景:1612年沙賈汗與阿姬曼·芭奴成婚,賜其慕塔芝·瑪哈稱號。1631年她因難產去世,臨終前請求沙賈汗為其建一座獨一無二的陵墓,沙賈汗遂命以烏斯塔德·艾哈邁德·拉豪里為首的建築師團隊,融合多種風格,用各地優質材料建造泰姬陵。
- 建築布局:陵園為長方形,由前庭和後庭組成。前庭有拱廊平台、塔樓、正門等;後庭有莫卧兒式花園、主陵墓、清真寺和答辯廳等。主陵墓建在紅砂岩地基平台上,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四角有圓形尖塔,頂端是洋蔥圓頂。內部有上、下墓室,上墓室中心是慕塔芝·瑪哈和沙賈汗的衣冠冢,下墓室是他們真正的棺槨。
- 建築特點:
- 對稱性:除主陵墓外,建築以南北中心軸為對稱,主陵墓自身也呈交叉軸對稱。
- 象徵性:紅砂岩象徵帝國權威,白色大理石代表世俗到精神世界的轉變;它還是愛情、帝王雄心和永生花園的象徵。
- 建築風格:匯集印度、波斯及中亞建築智慧,融合簡潔的伊斯蘭風格與富麗的印度風格。
- 開發與保護:20世紀以來,泰姬陵名氣漸升,但也面臨破壞和污染問題。印度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如建立緩沖區、限制工業污染、清潔石材表面等。
- 價值與影響:泰姬陵代表了印度 - 伊斯蘭風格墓葬建築的最高成就,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瑰寶。它象徵愛情,成為印度的文化象徵和旅遊名片,也被後世建築模仿。
- 相關傳說:包括愛情傳說、黑色泰姬陵傳說和殘害工匠傳說,但部分傳說已被證實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