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經濟增速,為什麼會那麼快
居民消費是印度經濟主驅動因素,再加上投資的拉動,使得印度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現在印度每年新增1600萬人,這是支撐印度內需主導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印度的人口總量與中國相差5000萬,預計到2025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家,印度15歲-64歲的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67.9%,這個比例已經超過了中國。
除了內需和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印度經濟還需要強大的投資作為依託,從高速公路、到鐵路、再到港口和機場,印度每年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印度雖然沒有中國的高鐵,但是印度從孟買到新德里規劃了兩條總長2800公里,時速100公里的鐵路復線。雖然印度的鐵路狀況遠遠不及我國,但是印度的鐵路投資效益,遠遠高過了我們國家。
『貳』 印度人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50-2100年)
印度在過去七十年間的人口增長顯著,從1950年的3.46億增長到2023年的14億。在1957年至1998年間,印度人口每年都在增加,直至突破4億、5億、6億、7億、8億、9億、10億、11億、12億和13億,最終在2020年達到14億人口。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印度在2023年4月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的出生人口在20世紀下半葉呈逐年增長趨勢,從1950年的1529萬人增加至2001年的2933萬人,而後逐漸下降,到2023年為2322萬人。這仍遠高於中國,2023年中國出生人口只有902萬人。印度的生育率在過去幾十年中也逐漸下降,從1950年至1977年間在5至6之間波動。2023年印度的生育率降至1.98,雖低於更替水平,但遠高於中國的1.02左右。
印度2024年的出生人口預測為2319萬人,到2100年將降至1316萬人。相比之下,聯合國預測中國2100年的出生人口將下降到310萬人,印度出生人口將是中國的4.2倍。印度人口金字塔圖顯示,其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均衡,但存在性別失衡問題,男性人口多於女性。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印度總人口將在2060年左右達到17億的峰值,隨後緩慢下降至2100年的15.05億,而中國到2100年將降至6.33億。屆時,印度總人口將是中國的2.4倍。印度總人口的增長和出生率的下降趨勢表明,印度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
印度人口的優勢在於龐大的規模和年輕的人口結構,這為印度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潛力。2023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達到7.7%,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領先。按美元計算,印度2023年的GDP約為3.5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僅低於美國、中國、德國和日本。展望未來,印度的GDP有望在2027年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然而,印度要實現這一目標,仍需在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領域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