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東盟里沒有印度和巴基斯坦
東盟的全稱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印度和巴基斯坦屬於南亞而不是東南亞,所以不能加入。
東盟成員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文螞敏萊、越南、寮國、緬甸和粗枯柬埔寨
另岩物洞有一個「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包括不丹、孟加拉國、印度、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尼泊爾、巴基斯坦和阿富汗8國。
② 萬隆會議參加的國家有哪些
萬隆會議參加的國家有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錫蘭、巴基斯坦、阿富汗、柬埔寨、人民共和國、埃及、衣索比亞、黃金海岸、伊朗、伊拉克、日本等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萬隆會議召開於1955年4月18日至24日。
萬隆會議參加的國家一共有2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錫蘭(斯里蘭卡)、巴基斯坦是主要發起國。萬隆會議的設想是在1953年,由當時印尼總理沙斯特羅阿米佐約率先提出。
阿富汗、柬埔寨、人民共和國、埃及、衣索比亞、黃金海岸(迦納)、伊朗、伊拉克、日本、約旦、寮國、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尼泊爾、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蘇丹、敘利亞、泰國、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國、葉門等國也參與了這次會議。
萬隆會議的歷史意義
萬隆會議召開於1955年4月18日至24日,這次會議是亞非國家和地區歷史上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與的情況下討論關於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③ 阿富汗戰爭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阿富汗戰爭遏制了伊斯蘭教極端主義向中亞和南亞擴張,從而有助於中國邊疆地區的穩定。
2、阿富汗戰爭改變了南亞的力量對比,使南亞局勢更為動盪,從而給中國西部安全環境帶來某些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3、阿富汗戰爭造成中亞乃至整個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動,從而使中國整體安全環境面臨更大的壓力。
阿富汗戰爭所造成的的地緣政治結構和戰略力量對比的變動,給中國的安全環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這些有影響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從長遠來看,其不利的有影響可能更為突出。面對這些變化,中國必須再對外戰略上及早做出謀劃,爭取一個合理的國籍戰略空間。
(3)阿富汗四國會議為什麼沒有印度擴展閱讀
於阿富汗政府本身的問題,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諸東流,不僅未能把阿社會引向正軌,而且在恐怖勢力面前節節敗退,控制的國土不斷縮小,總統被戲稱為喀布爾市長。相反,塔利班勢力則從最初的打擊中恢復,控制了大部分國土,並轉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面對這一形勢,阿富汗政府幾年前就提出與塔利班和解,但美國不同意,戰爭因此陷入僵持局面。去年底,在戰爭進行了整8年之後,奧巴馬為打破僵局,及早脫身,決定增兵對塔利班進行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到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召開前,美國隨後承認塔利班是阿富汗政治結構的組成部分,同意阿富汗政府說服部分武裝人員放下武器。但是,阿富汗塔利班卻不打算和解。
阿富汗猶如一個黑洞,11年來不僅吞噬了近2000名美國大兵的性命,而且耗費了1萬多億美元。曾在阿工作的前美國海軍軍官馬森認為,阿富汗戰爭是越戰的翻版,美軍深陷泥潭,沒有獲勝希望,因此盡早撤軍方為上策。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更是旗幟鮮明地指出:「西方在阿富汗已經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