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種姓制度對印度的好處
一個制度存在必然有合理性。種姓制度為核心特色的印度教在印度興盛,宣揚眾生平等的佛教反而頹敗了。可見種姓制度對印度的歷史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最簡單的就是社會分層帶來的固定感,人被要求按照自己的角色來生活,對管理者來說很好用,對生活在制度中的人來說,遵守規則可以帶來安全感。
『貳』 印度的種姓制度現在存在嗎高級種姓有什麼特權
雖然現在世界都差不多進入現代化社會了,但是在這個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殘留著古代時期的奴隸制度,就好比說我們今天要講的印度。大家都知道,印度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印度的宗教文化非常的盛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現在印度還殘留著一種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由印度教所創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統治老百姓。只是創立這個制度的人可能也沒有想過,這個制度居然能夠延續幾千年的時間。直到到了現代文明化的社會,這個制度依然存在。
當然,對於婆羅門來說,最重要的特權還是第三項,那就是宗教跟神的最終解釋權。在古代印度人的眼中,神靈只可能跟婆羅門對話,所以婆羅門的意思就是神的意思,這種統治方式類似於我國古代的君權神授。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印度用的就是同化底層人的思想來維護自己的統治。
『叄』 印度種姓制度帶來什麼好處和作用
一、種姓制度影響印度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傳統的種姓因素在今日的印度仍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臨近大選時,由於印度絕大多數人口是農民,農村的選票對每個政黨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農民在投票時往往取決於他們的種姓意識,往往投向代表自己種姓利益的候選人。因此每個黨在大選前必須仔細研究各地區的種姓勢力,選擇在當地佔優勢種姓中有威信的人當候選人。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導致被推為候選的人不一定是黨內精英;另一方面,這些人一旦進入政界,今後的所作所為必然多方考慮支持他當選的種姓社團的利益,從而使印度政治帶上濃厚的種姓色彩。
二、種姓制度影響經濟的發展。前面提到,種姓制度把經濟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彼此接觸受到影響,有些人「種姓主義」思想嚴重,他們大都考慮本種姓的利益。想問題,辦事情從本種姓的利益出發,只對本種姓忠誠,缺乏民族同胞間的互助精神,這對整個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加之,每個人的職業生來決定,代代相傳,不易更改,不管一個人對某種職業有無興趣或特長,工作是否合適,都得被迫去做。這樣一來,有些人用不著努力則會得到好的職業,從事好的工作,享受優厚的待遇。這樣產生或助長了一些人的懶惰思想,缺乏奮斗精神;而另一些人,即低級種姓的人,只能受苦,逆來順受,認為命里註定,不可改變。這樣限制和束縛了他們的創造精神和積極性的發揮。
三、對文教衛生事業的消極影響。文教衛生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前途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印度各地不僅有各種種姓文化協會,還有許多種姓大學,甚至有的大學中各系分別由不同的種姓把持。而種姓制度實行的種姓內婚制使印度青年擇偶范圍十分狹小,導致農村中近親結婚十分盛行,產生出大批畸形兒,極大影響了印度人口的素質。童婚的流行,影響了兒童的正常發育,因此不少人過早夭折,這也是印度人平均壽命較短和兒童寡婦較多的原因之一。
『肆』 種姓制度對印度有什麼影響
種姓制度曾遍布於印度及南亞其他地區,其中古印度的瓦爾納制度被稱為代表。種姓在梵語中被叫作「瓦爾納」,譯為顏色和品質。
因此,種姓制度又被稱為瓦爾納制度。
大約於公元前900至公元前700年,瓦爾納制度正式形成,被稱為古代社會最為嚴厲的等級制度,體現了古印度的宇宙觀、宗教以及人際關系。
古代印度人將瓦爾納制度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一等人婆羅門是整個印度社會中地位最高的種姓,擔任祭司、占卜禍福以及掌握神權;
二等人剎帝利為軍事貴族,掌握國家軍事行政大權;
三等人吠舍是印度社會最普通的勞動者,從事農業、商業和手工業,他們不僅要繳納賦稅以供養不從事任何生產的婆羅門和剎帝利,政治上也沒有自由;
四等人首陀羅大部分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一切被認為低賤的職業,沒有人身自由,是真正的奴隸。
四個種姓之間嚴禁通婚,職業世襲。除這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種不可接觸者,又稱為賤民。森嚴的等級制度往往以法典形式執行頒布,被稱為《摩奴法典》,這部法典對各等級的衣食住行都有明確規定,以保護兩個高級種姓婆羅門和剎帝利的切身利益。
盡管現在的印度在憲法中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法律也規定人人平等,但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特別是落後地區仍然有很大影響。人數不到國家總人數百分之四的高級種姓婆羅門在國會中擁有近半數的席位。
種姓制度對印度的影響
有利影響
種姓制度為核心特色的印度教在印度興盛,宣揚眾生平等的佛教反而頹敗了,可見種姓制度對印度的歷史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最簡單的就是社會分層帶來的固定感,人被要求按照自己的角色來生活,對管理者來說很好用,對生活在制度中的人來說,遵守規則可以帶來安全感。#p#副標題#e#
不利影響
1、種姓制度影響印度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傳統的種姓因素在今日的印度仍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臨近大選時,由於印度絕大多數人口是農民,農村的選票對每個政黨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農民在投票時往往取決於他們的種姓意識,往往投向代表自己種姓利益的候選人。
因此每個黨在大選前必須仔細研究各地區的種姓勢力,選擇在當地佔優勢種姓中有威信的人當候選人。
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導致被推為候選的人不一定是黨內精英;另一方面,這些人一旦進入政界,今後的所作所為必然多方考慮支持他當選的種姓社團的利益,從而使印度政治帶上濃厚的種姓色彩。
2、種姓制度影響經濟的發展
前面提到,種姓制度把經濟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彼此接觸受到影響,有些人「種姓主義」思想嚴重,他們大都考慮本種姓的利益。想問題,辦事情從本種姓的利益出發,只對本種姓忠誠,缺乏民族同胞間的互助精神,這對整個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
加之,每個人的職業生來決定,代代相傳,不易更改,不管一個人對某種職業有無興趣或特長,工作是否合適,都得被迫去做。這樣一來,有些人用不著努力則會得到好的職業,從事好的工作,享受優厚的待遇。
這樣產生或助長了一些人的懶惰思想,缺乏奮斗精神;而另一些人,即低級種姓的人,只能受苦,逆來順受,認為命里註定,不可改變。這樣限制和束縛了他們的創造精神和積極性的發揮。
3、對文教衛生事業的消極影響
文教衛生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前途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印度各地不僅有各種種姓文化協會,還有許多種姓大學,甚至有的大學中各系分別由不同的種姓把持。
而種姓制度實行的種姓內婚制使印度青年擇偶范圍十分狹小,導致農村中近親結婚十分盛行,產生出大批畸形兒,極大影響了印度人口的素質。
童婚的流行,影響了兒童的正常發育,因此不少人過早夭折,這也是印度人平均壽命較短和兒童寡婦較多的原因之一。
『伍』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麼回事
種姓制度是一種社會等級制度,由國家統治者在法律上將社會成員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待遇。雖然等級制度作為剝削階級有效的統治工具,在世界各國都實;行過,但在古代印度表現得最突出、最充分、最露骨。
隨著時間推移,社會分化加深,種姓制變得越來越復雜,等級越來越多,較首陀羅地位還遠為低下的種姓也出現了,這就是「旃茶羅」種姓,人稱「不可接觸者」和「賤民」。他們不能和社會其他成員住在一個村裡,共用一口井的水;要穿死人衣服,用別人扔掉的容器進食;進城時需敲擊一種木器,以便人們躲避,不致因遇到賤民而晦氣。他們干社會上認為是最低賤的工作,如搬運無主的死屍、清除糞便等,是最受壓迫的社會成員。
由於種姓制掩蓋了階級矛盾,容易在人民中造成對立,有利於剝削階級的統治,因此千百年來印度盡管更換了許多朝代,可這種吃人的制度卻延續了下來,直到今天還可以看到它的殘余。
『陸』 印度種姓制度為什麼能持續那麼長時間
1、隔離保證了制度的可延續性
為了確保少數征服民族的血統不被多數被征服土著稀釋,從而失去統治權,征服者按照職業劃分了種姓,並禁止不同種姓之間的通婚、規定了各個種族的生活方式。
在這個制度下,每個種姓都有自己特殊的社會角色、法律地位和權利職責等,形成難以跨越的種姓社交、生殖隔離,出生在何種種姓家庭的孩子依然是何種種姓,種姓和種姓之間的差別被代代傳遞下去。
2、除了制度性安排之外,種姓的創造者還利用了宗教來維護種姓的合理性
種姓被寫進了印度人的創世神話,也是印度教教規和習俗重要的一部分,統治者宣稱它反映了至高無上的宇宙秩序,不同種姓之間社會政治地位的不同天然存在不可改變。
根據演化心理學的理論,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厭惡和恐懼污染源的本能,不願接觸那些可能使自己患病的腐爛的屍體或食物。
天然的不潔之物的確很可能導致疾病,種姓制度某種程度上劫持了這種遠離污穢的生理機制來歧視特定人群,種姓制度宣稱賤民是「不潔的」,接觸他們會對整個社會造成污染,這強化了種姓分化和隔離的基礎。
3、種姓制度非常聰明的保留了升級介面
Jati來自梵語jāta,意思是出生,種姓是由出身決定的,這個基本原則具有相當強的適應性,可以允許新的種姓加入,因此無論社會怎麼發展,有什麼新職業分化出來,都可以被納入到種姓中來。
最初只有四大種姓,幾百年後,這些種姓被分為多個不同的亞種姓,現在的種姓約有3000種。